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绵延论——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研究(大道哲学通书第二卷)

作者:司马云杰

ISBN:9787508067551

出版时间:2012-04-01

开 本:16  页数:425页

定价:¥56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本卷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著作。现在,世界原来几个古老文明民族的文化,大都中断了、转移了,惟有中国文化及其根本精神,在自己土地上绵延了五千余年乃至七千余年。中国人口这么多,土地这么广,文化能够绵延这么多年,这种本身就是一个大学问。本部论著就是研究中国文化绵延大哲理、大学问、大道理的著作。它不仅研究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存哲学与性命之理,研究了国家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精神的皇皇之灵与赫赫之魂,及其贯通古今的大动脉、大理路、大历程,而且通过大道教育哲学、大道社会学与经世致用的大经济学思想的诸多研究,阐明了中过文化精神归复原理及其重建之路,并就中国文化精神产生绵延,提出了“发端于伏羲,积蓄于炎黄,大备于唐虞,经三代而浩荡于天下”的论断。

章节目录

序言1
自序1
第一章 文化绵延论作为一种理论学说
一 文化绵延的性质与奇特现象
二 文化绵延的理论性格
三 建立一种文化绵延的理论学说
四 本部论著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第二章 一个具有巨大智慧的民族
一 中国民族早熟的广阔深远背景
二 民族早熟与纯粹理性直觉的发展
三 大道本体的抽象与创造性的理性直觉
四 大道本体论的建立与文化绵延的理性自觉

第三章 一种强大的民族生存哲学
一 深厚博大的本体论
二 真实无妄的价值源头
三 广大悉备的性命之理
四 于“寥天一”的高处安排去化

第四章 一种精神绵延的巨大洪流
一 深远巨大的精神源头
二 贯通古今的思想大动脉
三 儒道思想的交相辉映
四 通变古今的大理路

第五章 道体的观照与精神的绵延
一 精神危机与理性自觉的道体观照
二 道体观照与纯粹理性直觉
三 道体领悟与精神的创造性思维
四 道体重建与时代精神问题的解决

第六章 道体的体验与纯精神的绵延
一 道体的纯粹精神及其绵延的规定性
二 道体体验与精神绵延之流
三 道体体验与心源遥印
四 良知明觉流行与精神充塞弥漫
五 灵与魂的飞动回荡
六 纯体验与纯绵延之境

第七章 大道教育哲学
一 天命之谓性:人性的形而上学本质
二 因理设心:心的本体论存在
三 格物穷理:德合内外而谓知
四 尽性至命:民族精神与道德使命

第八章 大道社会学
一 社会历史存在的大道本体论性质
二 大道的伦理化及其儒家革命的人性论基础
三 道的此在与社会良知
四 家族伦理与生生相续之道

第九 章经世致用的大经济学思想
一 通几洞原:抓住宇宙生化的大机枢
二 知周冒道:开物成务的知识论基础
三 解惑断疑:建立参赞化育的诚明事业
四 通志定业:大经济学的人道主义原则
五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万世不竭

第十章 现代复性论
一 中国文化的衰微及其价值的颠覆
二 正确对待西方近现代文化遗产
三 走出现代人性的困惑
四 且莫拔本塞源
五 重建新形而上学时代
 

作者简介

司马云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其为学术,以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著述大道哲学,推本于天,反诚于性,以经大经,以立大本。著有三卷《文化价值哲学》(《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另著有《文化社会学》、《文艺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红楼梦与晚明哲学》等书。

 

书摘插图

关于“大道哲学通书”
    “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大道即形上之道,即宇宙万物的本体存在,即察天地之变、洞万物之原,由万物阴阳化育法则提升出来的宇宙原理,及由此 获得的纯法则、纯概念、纯理念与纯粹真理性。此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语大,天地莫之能载;语小,天下莫之能破。此道虽为形而上者,然其并不是空悬着的, 而是周流宇宙、贯通万物的,是道不离事、事不离道的。道体流行发用,随处可见。故其是真实无妄、实有是理的存在。大道哲学,就是以大道为本体论的哲学。大 道哲学通书,就是贯通大道本体论的书。“道”的精神或大道哲学精神,就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根本精神,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大道哲学通书,就是贯通中国文化根 本精神的著作。
本书共有五卷:
•第一卷 《大道运行论——关于中国大道哲学及最高精神的研究》
•第二卷 《绵延论——关于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研究》
•第三卷 《盛衰论——关于中国历史哲学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
•第四卷 《心性灵明论——关于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
•第五卷 《道德本体论——关于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研究》
                                          《大道哲学通书》序言
    孔子说:“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大道即宇宙万物本原的存在,即察天地之变,洞万化之原,由天地万物化育法则所提升出来的形上之道,亦即万物 生化的宇宙原理。故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此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语大,天地莫之能载;语小,天下莫之能破。故大道即形而上 学之道,即哲学本体论之道,即天地之道,即“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之道,亦即先王开物成务,“知周乎万物而不遗”之道。大道哲学即此大道 本体论哲学也。
    形上大道本体,虽然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然其发用流行,则可见诸鸢飞鱼跃、风动蛇行。其乌黑鹄白,雄鸣雌应,阳抱阴合,万物化生,无处不是此道流 行!故《老子》讲:“大道氾兮,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因此,中国文化的“道”或大道本体,虽为形而上者,然其存 在,并不是空悬着的,不是置于彼岸世界的,而是可周流宇宙、贯通万物,向下落实为万物生化及文化历史领域的各种存在的,是道不离事,事不离道的存在。《大 道哲学通书》,即贯通大道本体论之书也。
    世界各族人民之文化精神,皆是以其形而上学最高本体存在为根据的。正如西方文化精神从来没有离开过“逻各斯”与上帝的存在,印度文化精神从来没离开过 “梵”的存在,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形上之“道”的存在,没离开过大道哲学本体论的存在。三皇五帝,历代圣贤明哲,行王道,回造 化,图善治,开文明,无不是贯通“道”的精神,贯通大道哲学精神,无不以形上之“道”的大法则、大哲理而功德于天下。《大道哲学通书》,亦即贯通中国文化 几千年根本精神之书也。
    以大道本体贯通一切、旁通一切而为书,就是《大道哲学通书》。它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 五卷《大道哲学通书》乃是从最高本体论对社会历史、伦理道德、心性精神所作的文化哲学阐释,亦是从大道哲学出发对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归复与还原。五卷“通 书”,依其内在逻辑,首卷《大道运行论》研究了中国文化哲学的最高本体论与根本精神;紧接着第二卷《绵延论》研究了这种精神的绵延之理;尔后第三卷《盛衰 论》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了中国历史哲学及盛衰治乱之理;继之第四卷《心性灵明论》,将大道本体贯通于人心人性,研究了心性本体与人文精 神创造;最后第五卷《道德本体论》则将大道本体贯通于伦理道德领域,研究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关系。五卷《大道哲学通书》的研究内容及先后次第如下:
第一卷大道运行论
——关于中国大道哲学及其最高精神的研究
第二卷绵延论
——关于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研究
第三卷盛衰论
——关于中国历史哲学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
第四卷心性灵明论
——关于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
第五卷道德本体论
——关于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研究
    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全部贯通大道本体,贯通中国文化哲学根本精神。其为道也,周行不殆,独立不改,浩浩大化,绵延赓续,构成一种宇宙生命精神,一种中 国文化绝对精神与民族魂的存在;其为书也,以大道为最高本体论存在,贯通一切、旁通一切,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2003年出版《大道哲 学全书》时,曾把《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放入其中,现在考虑到此三本书皆是由现象界提升到形上界,由经验研究提升到本体论高度的, 并不是自始至终皆贯通大道本体论的,故这次出版《大道哲学通书》并没有纳入其中,而是恢复其《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的形式另行出版。此五卷《大道哲学通 书》,皆是以大道本体论贯通一切、旁通一切的著作,属于纯粹大道哲学的著作。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本于天的民族。天,在无限时空意义上,就是宇宙。以天为本,就是以天道法则、宇宙法则为生命精神之源头!远在7000年前的伏羲时代,中 华民族就仰观象于天,俯察理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开始作八卦,以类万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现在保留在连云港将军崖石坡祭祀煙黑的两块巨石旁,右边 所刻银河、太阳、星辰岩画,就是一幅伏羲时代东夷氏族部落所留下来的最为古老的祭天图将军崖在祭祀禋黑的两块巨石旁,刻磨有一条长长的银河,银河内有无数 星云符号,银河右边更刻有太阳、星星符号。此即当时人所理解的天或宇宙也。这与禋黑的巨石联系起来看,显然是当时人祭天所绘制的天象图。在登上将军崖的立 坡上,所刻的众多人头像,皆包扎网状饰物。此乃伏羲因结网而渔,所发明之“都布”,即土布也。由上可以断定,将军崖所刻的银河、太阳、星星符号,实乃伏羲 时代东夷氏族部落祭祀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祭天图。。中国文化是早熟的。当世界其他民族尚还处于野蛮蒙昧阶段时,中华民族对天道的思考,对宇宙法则秩 序的思考,发展到4300多年前的唐虞时代,不仅讲“天叙有典”、“天秩有礼”,从宇宙法则秩序中获得了真理、正义、和平、伦理、道德、自然法与国家观 念,而且哲学思考已经达到“惟精惟一”高度。这使中华民族发展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思考方式,即看待宇宙万物的存在,不是对着感官材料思 考问题,而是提神太虚,站在“廖天一”的高处,俯瞰宇宙万物,透视其生生化化的奥秘,把它提高升腾为一个最高存在,然后去此去彼、去杂去芜,去掉一切具体 时间、空间的存在,去尧之誉与桀之毁,去掉一切世俗价值判断,去掉从不同视野看问题所获得的各种观点、观念、偏见、边执,“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 是相蕴”,看那个最高存在,那个最纯粹的存在是什么。然后再将其往下贯通落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可以成天下之文;极其数,可以定天下之象,就 像中医根据阴阳五行的变化可以开出无限的处方一样。这与西方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紧紧盯着原子,或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将原子分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 等是非常不一样的。一直往下分,虽然可以把事物精细化,但它有一个局限,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说明事物本质及其终极存在,因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 竭”,是无法穷尽的。
    大道哲学就是中国古代圣贤明哲以提神太虚、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所发展起来的纯正本体论哲学。它乃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又穷尽万物,忘乎物、忘乎天而又入乎天, 明白天地之德而为大本大宗,推天理,通万物而为之的大法则、大哲理。其为道也,乃是天道阴阳,地道刚柔,人道仁义,“兼三才而两之”的广大悉备之道;其为 学也,乃是万物一理之学,或万物一体之学。以大道本体存在而为学,达穷神知化,为之最高知识;得之谓德,为之最高道德;至精至神,为之最高精神。它体用一 源,显微无间,先天后天、形上形下,浑然一体,毫无分割,本体论、价值论与最高知识论是完全统一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为一体,而不是割裂为条条块块, 支离为相互隔绝为孤零零的知识或知识片段的。而今在实证哲学思潮的支配下,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先验实证,变成了先搞一个理论假设,然后 去找材料证明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把万物一体之学的知识体系变成了“碎片化”存在,而且除了从感官材料所获得的具体知识,除了一些情感、情绪、欲望、目 的一类的心理学存在,再也不能上升到最高形上本体存在,再也不能提升为最高精神。现在的实证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的高能物理学、实验心理学等,从本质上说, 是在封闭环境下经过实验获得有限知识的研究。这种研究,虽然可以把封闭环境所获得的知识做得天衣无缝,但一旦环境开放,把实验对象放到开放的环境下,放到 广大悉备的条件下,它所获得的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也就值得怀疑了。知识不能穷神知化,道德不能达于天德,精神不能至精至神,体用不能一源,显微不能无 间,先天后天、形上形下完全分割,本体论、价值论与最高知识论之间相互对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各说各话,把天地万物一体之学或万物一理之学割裂为条条块 块,将整个知识体系支离为相互隔绝的知识片段或碎片化的知识,不仅造成了人类精神的塌陷,也撕裂了浑然一体的社会历史存在。现在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 危机,以及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精神危机等等,从根本上说都是哲学危机,都是实证哲学浅薄知识论所造成的危机。因此,五卷《大道哲学通书》,首先就是为从 学术上补实证哲学之短,及所造成的种种弊端而研究写作的。
    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人也好,国家民族也好,养其大则大,养其小则小。惟有经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才能广其居、正其位、行于大 道,才能贯通天道性命之理,于天地之间立定脚跟不动摇而成为伟大生命。此即《易传》所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者也;亦所讲“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 月合其明”者也。大道哲学者,大人之学也。人生所以变得荒诞和没有意义,国家民族所以变得荒诞和没有意义,就在于与形而上学、与本体论、与宇宙大法则割断 了联系。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国家民族之治,及其现代化建设,岂能抛开中国文化的大法则、大哲理,只追求小知小识,或者像后现代主义那样摧毁、解构、否定、 抛弃现代理论的庞大体系、客观基础、一致性、因果性等,只是追求多样性、多元性、内在性、不确定性,追求一种相对主义的新体验,一种漂泊不定的新感受,或 玩弄一些知识的碎片?墨子讲“天下所以乱者,则是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大戴礼记》讲“小知而不能大决,小能而不大成,顾小物而不知大 论”,就会使国家之治流于荒诞。惟知大法则、大哲理,方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停留于枝枝节节上,其治不能够广其居,正其位,行于大道,流于荒诞就在所难免 了。形上之“道”或大道本体,乃宇宙法则秩序之纯粹至正之思维形式也。得大道者,得宇宙之大法则也。得此大法则,刚中而庸,大亨以正,才能广居正位,行于 大道,成为伟大生命;而其为治也,才能“天德行王道,至诚回造化;道大有善治,浑厚开文明”;“心一明足以开万世,道一大神功格皇天”。五卷《大道哲学通 书》,就是为重建国家民族的伟大生命,为国家民族现代化提供大法则、大哲理,经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而撰写的。
    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国家民族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而却没有至圣神那样。”大道哲学精神,乃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根本 精神,是中国文化最高精神与民族魂的存在。但是,近现代以来,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在疑古思潮遮蔽下,经过长期而持续的批判运动,人们对中国大道哲学及其根 本精神的存在,已经忘却,造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忘却,这种集体无意识,不仅拆了庙,而且毁了神,毁灭了整个华夏民族精神,造成了天理良知的丧失与人 生的昏昧,因而情欲流荡、物欲肆虐,使整个社会人生陷入了疯狂、偏颇与乖戾。治国平天者,不在于税收钱粮多少,不在于修几条路,盖多少房子,而在于唤醒人 心、贞正人心。人心正,天下定!中国几千年来治国平天下者,无有不把贞正人心放到第一位的。现在国家民族面临的最大文化哲学课题,就是重建大道哲学,唤醒 人心,贞正人心。清朝李二曲先生说:“大丈夫无心于斯世则已,苟有心斯世,须从大根本、大肯綮处下手,则事半而功倍,不劳而易举。夫天下之大根本,莫过于 人心;天下之大肯綮,莫过于提醒天下人心。然欲醒人,惟在明学术,此在今日为匡时第一要务。”研究大道哲学,研究大道本体最高存在,才能使中华民族于宇宙 浩浩大化中获得知觉主宰处与性命之理,安身立命。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就是为支撑国家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从天道义理上唤醒人心,使其获得性命之理与安 身立命处而研究写作的。
    中国现代化及整个政策制定,无非依靠两条:一是不断变化的情况;二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整个外部世界是驰骛不息、变动不居的,因此,总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 日日新,又日新,总结新的经验,以便通变化裁,趋时利用。但外部世界不管怎样变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总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这永恒不变者,一是人心人 性,二是国家民族的根本文化精神。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的道德本性与国家民族的根本文化精神,并没有多少变化,而这 恰恰是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的本质规定性所在,是现代化政策制定不可忽视的最为根本的存在。国家民族的现代化,不仅要有经济基础,更要有文化的精神基础。中国 所以不同于西方,阿拉伯世界所以不同于基督教世界,不在于它们的地理分布与自然环境,也不在于它们的经济基础与政治文化制度,而在于它们文化的形而上学所 发展出来的信仰信念与伦理精神之不同。它构成一种社会历史的内在目的论,也构成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历史存在的精神基础。精神基础不同,社会历史则各有不同 本质,而精神是否纯正、美好,最终决定着它们文明样式与程度的高尚低下。因此,五卷《大道哲学通书》也是为了使国家民族更好地认识自己文化历史存在的精神 基础,把握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历史本质而研究写作的。
    西方既没有欧洲统一的文化历史,也没有治理大国的历史经验。虽然有一罗马帝国,但其统治,则一靠宗教(基督教)维持,二靠十字军式的武力征服,别无强大真 实可靠的社会历史哲学。欧洲直到18世纪,才发展出社会契约。契约就是合同。抛却大纲人伦、政治教化而不顾,物于物而不能与精神世界相通,只靠契约或合 同,如何能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维系国家民族及各种人生?更不要说复杂的现代社会了。而当人类大部分地区尚处于蒙昧野蛮状态时,在4300年前的东方华夏 大地,就建立起了一个道德高尚、彝伦攸叙、雍容和谐、高度文明统一的唐虞尧舜帝国。希腊人建立斯巴达国,希伯来人建立犹太国,比这晚了将近1000年,而 且国家小得多;罗马帝国的出现,则晚了1800多年;俄罗斯九世纪才建立国家,欧洲直到今天还没有统一。没有国家民族的统一,就不会有国家民族统一的政治 哲学思考,它只能孤立地思考小公国或城邦国的利益。而中国就不同了。唐虞尧舜帝国的建立,不仅为国家民族统一提供了文化历史经验,而且它还建立起一套“惟 精惟一,允阙执中”的历史哲学。从此以后,中国历代圣贤明哲无不以道体一理之纯粹贯通古今,贯通上自伏羲、炎黄、尧舜,下通唐、宋、元、明、清的几千年文 化历史,稽古今之变,核盛衰之理,无不以大道哲学说个究竟。因此,五卷《大道哲学通书》的研究与写作,不仅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提供一种大道历史哲学 原理,也是为建立盛治理想、国德国运、体统纲纪、礼教文治提供历史经验的。
    中国的大道哲学不是狭隘的民族文化哲学,而是天下之学,万物一体之学。它不仅具有天地无不兼覆、无不兼载之道,更具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悖”的博大精神。以此大道哲学的普遍原理,明明德,止于至善,不仅可用来修身、齐家、治国,而且以其刚健、中正、仁义之精神,更可以为天下开太平。现在联 合国那么多人,那么庞大的机构,所以解决不了世界各国问题,就在于缺乏大道哲学兼覆兼载之道与博大精神,而中国远在唐虞时代就以此“协和万邦”了。当今之 世界,乃是霸道的世界,而不是王道的世界。中国之崛起与复兴,惟有以王道经济代替霸道经济,以中正仁义的价值观代替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方能重新协和万 邦,为世界人民所接受;而大道哲学正是可以为此提供普遍原理的文化哲学。
    近代以来,西方人抱持一种“欧洲文化中心主义”思想,不仅轻视中国文化,也根本不能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即使他们过去研究中国文化,也只是靠从商人、传教士 那里获得的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不仅将中国文化的“经”念歪了,更是依照西方文化观,将其变成了异类存在;现在西方一些所谓汉学家,虽然不乏有见地者,但 多数亦是从犄角旮旯搜集一些鄙俗形下材料,作支离破碎猎奇式异类研究的。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很少能从最高本体论上研究中国文化哲学根本精神,也鲜能客 观地理解这种精神。出版五卷《大道哲学通书》,从最高本体论、价值论与知识论上揭示中国文化哲学独特内涵和逻辑体系,揭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特性与文 明的巨大潜在力量,对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根本精神,及在文化交流与学术交流中显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有着巨大的意义。
    现在,不仅中国历史处于盛衰转折点上,而且整个人类近二三百年的物欲恶性膨胀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世界文化历史也到了一个转折点上,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它 必须由外在的物质极度扩张转向内在精神发展,由功利之求汹汹于天下,转向一个富于人性的温情社会。中国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也正面临着文化转型,面临 着一个以诗书礼乐重新教化天下的新时期。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中国要完成新时期以诗书礼乐重新教化天下的任务,要给世界文化历史转变 提供新的哲学原理,出版五卷《大道哲学通书》,亦乃适逢其时也。
    然而出版五卷《大道哲学通书》何其难也!过去二三十年,我出书没遇到过困难,常常是一本书没写完,就被出版社把书稿定下了。现在出版体制改革之后,各家出 版社出书,都加强了成本核算、利润经营。因此,出版五卷《大道哲学通书》费了不少周折!因为该书规模大,成本高,一般出版社是很难接受的。这次,五卷《大 道哲学通书》所以能够出版,不仅《道德本体论》一卷得到了华夏英才基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助,而且整个“通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的资助及 华夏出版社的支持。因此,在《大道哲学通书》出版时,我要向上述单位的领导及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中国社科院老干部局对我这些年科研工作的支 持。《大道哲学通书》虽说是以大道本体贯通一切、旁通一切的,然它也只是大体具备而言之的,并非完备无缺的体系,如自然界生化流转的本体论问题,除第一卷 《大道运行论》有所涉及外,现在没有以专著的形式展开深入论述。这个缺陷,只有待完成《中国精神通史》之后,将来撰写《大化流行论》时补上了。
    我的全部著作,大体可划分为知天命之作与非知天命之作两大部分。知天命之作者,怀着天道命令所写作之书也。它充满道德感与国家民族使命感;而非知天命之 作,虽有激情,有社会人生之思考,则没有这种道德感与使命感。《文艺社会学论高》、《文化社会学》等,非知天命之作也;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则是知天命 之作也。写作此书,无私无欲,忘物、忘我,忘掉一切世俗的存在,提神太虚,于“廖天一”的高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那里没有红灯,没有堵车,没有污泥浊 水,没有鄙俗、腐败与堕落,有的只是一片皇皇光明的世界,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任我驰骋,可以享受无待的自由与精神的快乐!如果把形而上学看作是人类智慧 之巅光辉耀眼的哲学皇冠,那么,提神太虚,会其玄极,以应无方,则是攀登人类智慧之巅,摘取那光辉耀眼的哲学皇冠而研究撰写者也。我希望与读者共享这种境 界!
                                                                            2011年7月9日于天通中苑淡泊居
 

                                           《绵延论》自序
    现在,世界原来几个古老文明民族的文化,大都中断了、转移了。而中国民族的文化与根本精神,却在这块土地上绵延了五千余年,若从发端于伏羲氏族部落时期算 起,则有七千余年。中国人口这么多,土地这么广,文化能够绵延五千年乃至七千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学问。如果中国文化没有强大的生存哲学或性命之理,没有 安身立命的大哲学、大学问、大道理,或者像某些人所说的,只是保守落后的东西,只是骗人的玩艺儿,它能够绵延五千年乃至七千年吗?如果换一种哲学,换一种 理论来指导中国民族,不管这种哲学理论自以为多么高明,多么伟大,它能使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乃至七千多年吗?不要嘲笑我们这个民族,不要嘲笑我们民族的文 化和哲学,不要认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人生经验都没用了,它能够绵延五千年甚至七千余年,其生存哲学或性命之理,自有其伟大合理处。《绵延论》就是研究中国 文化绵延之理的。但这种研究并不是在器物、制度一类文化上说的,而是在精神文化上说的。因为器物、制度一类文化的传递,是属于文化留置问题,只有精神,才 能绵延。因此,《绵延论》所研究的主要是精神绵延,而不是一般的文化传递或留置问题。自然,精神绵延是有其主体性的,是依其主体性存在而绵延的,是依国家 民族的生存活动而绵延的。但国家民族不是生物学或人种学问题,而是文化的存在,精神的存在。因此,研究文化精神的存在与绵延,特别是道体精神绵延,仍是本 部论著的最根本的任务。
     但精神绵延看不见,摸不着,是非常难研究的,特别是道体形而上学纯精神之存在与绵延,更是超越感官的干扰,无形无象的存在,不能进行经验实在之研究的。因 此,若真正揭示一个巨大的文化生命精神是如何在它广阔的土地上绵延的?原始的精神是如何在千百代心灵里心源遥印、持续不断的?以及它汇成了怎样一种浩荡不 息的巨大精神洪流?形成了怎样一种皇皇之灵和赫赫之魂,在历史上飞动回荡?它的源头在哪里,未来的走向和命运又将如何等等,并不是太容易的。特别是道体纯 粹无象的存在与领悟,以及纯精神绵延的至德和平之境界,如果没有心的灵明、形而上学的底蕴……以及神来之笔,是很难把它揭示出来的,更不要说描绘那大美崇 高的神圣气象了。我虽然是站在哲学人类学的立场写作此书的,但为了能把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种种意蕴描绘并揭示出来,不得不向庄子学习,站在“寥天一”的高 处,与天地精神独往来,把历史上的时间、空间都拉近,压缩到一个近在咫尺的画面之中,来俯瞰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演进,俯瞰一群巨大文化生命融合浃化的生存绵 延活动。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也能超越经验实在,排除感官干扰,以极灵明之心,纯粹之德,凝思玄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以达天 德之乡,去领悟道体精神的存在与绵延。此即“惟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纯”者也。
    但是,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虚妄的民族,不是一个靠着幻想或冥冥之思过日子的民族,而是一个无妄的民族,一个追求真实无妄之理的民族。因此,研究国家民族精 神绵延,不得不往下落实,深入细微地研究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存哲学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及其深厚博大的本体论、真实无妄的价值源头与广大悉备性命之理的构成; 研究贯通古今的儒家思想的大动脉,儒道两种思想的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及通变古今的大理路、大历程;研究中华民族是怎样凭着已经发展起来的纯粹理性直觉及 理性自觉的文化意识,不断地观照大道本体,一次又一次重建其精神家园,并把它归复还原为经世致用之科学知识的。这种精神绵延是极为复杂的,也是非常难以揭 示的。因此,本部论著研究之艰辛及写作用笔之多,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收获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大道教育哲学、大道社会学和经世致用的大经济学思想三章,所阐 明的人性的形而上学本质、心的本体论存在、社会历史的本体论性质、大道伦理化及其人性基础、大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与人道主义原则等理论问题,对学术研究与社 会实践,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希望读者朋友对大道哲学的这些根本理论问题,能够给予注意。中华民族能不能绵延下去,中国文化能不能绵延下去,自然发展开物成 务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很重要的。中国近百年来的富国强兵之梦,也在这里。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科学技术知识,而是归复人的仁义礼智之性和创造新的人文精 神。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没有科学可以创造,但如果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之性变了,如果不能从大道哲学开拓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整个思维方式都变成了西方文化 的,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和文化的绵延也就不存在了。政治和经济的独立也是这样。政治的独立,经济的独立,自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文化上的独立,政治上和 经济上最终也独立不了。因为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变成西方文化的了,连脑袋都是属于人家的了,还谈什么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呢?现在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深入 到我们的教育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很多人已经不会用中国文化哲学的知识思考问题,或者说完全忘记了自己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现在西方哲学把人 的生命价值与整个宇宙大化流行的生命系统孤立割裂开来,提倡追求自我生命的短暂价值,即“只求拥有而不求永久”,追求自我享受和物欲的满足,风流所及,不 仅颠倒了一些人的价值观念,也极大地扭曲了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之性。正是因为这样,我在本书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现代复兴论及重建新的人文精神的问题,以期引 起人们对中国文化未来绵延的关注。
    在研究中国文化绵延之理时,我自然少不了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较,特别是西方文化。其目的在于说明中国民族文化的长处。惟有此长处,才能绵延五千年乃至七千 余年。但这并不是说西方或其他民族的文化没有长处,或者有意使自己民族的文化陷入孤立封闭状态。我一点也没有这个意思。请朋友读此书的时候千万不要误会。 任何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更何况西方文化远在古代希腊时期,就曾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共同达到了人类智慧之巅呢!
                                                                             2002年12月12日写于花家地淡泊居
                                                                              2011年11月10日修订于天通中苑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