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持续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只要你想改变,永远都不迟

作者:(美)朱迪斯·莱特(Dr.Judith Wright) , (美) 鲍勃·莱特(DR.Bob Wright) 著

译者:蒋小虎

ISBN:9787508091693

出版时间:2017-05-01

开 本:16开 170*240  页数:272页

定价:¥49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生活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越难以应付。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少职场人感到每日的身心疲惫却又无法改变。身为社会人、职场人,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改变总会来。在我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策略来面对生活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和内容以及公司层面的组织机构调整等这样那样变化?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要改变目前过于忙碌的工作、生活现状,就要学会如何改变以往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并用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发掘自我潜能、创造无限可能,从而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本书将理论与实例、案例分析相结合,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有很好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这本书是引导个人积极改变、实现梦想的有效指南。

章节目录

导论 / 1
第一章 改变迫在眉睫 / 1
第二章 小转变与大改变 / 13
第三章 祈盼:心的呐喊点燃改变 / 33
第四章 投入:祈盼在先,行动在后 / 54
第五章 提升:发现目标,释放潜能 / 75
第六章 释放:突破束缚,精彩生活 / 99
第七章 重塑:转变思维,转变生活 / 120
第八章 永恒:不断超越,永不停歇 / 142
第九章 改变的心 / 164
第十章 未来最容光焕发的自己 / 189
第十一章 如果改变大业成功了 / 208
尾注 / 211
致谢 / 242
作者介绍 / 245

作者简介

  朱迪斯·莱特博士,著名企业顾问、个人发展专家、世界顶级教练和畅销书作者,作品包括《还能更好(There Must Be More Than This)》、《唯一决定(The One Decision)》以及《软瘾解决方案(The Soft Addiction Solution)》。曾参加过美国广播公司(ABC)20/20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早安美国及今天等节目采访,还曾接受过近600家报社和广播采访,其中包括《纽约每日新闻》、《芝加哥论坛报》、《波士顿先驱报》和《旧金山纪事报》。

  鲍勃·莱特博士,国际知名预言家、教育家、项目开发人、演说家、企业家、顾问、执行教练和畅销书作者,其全球作品销量已达到数十万册。他被《克瑞恩芝加哥商业(Crain's Chicago Business)》评为顶级执行官导师,已经帮助全国数千人改善他们的职业、人际关系和生活。

编辑推荐

  在这部极具创新意义的《持续改变》一书中,两位畅销书作家朱迪斯·莱特博士和鲍勃·莱特博士探讨了个体如何能够在职业、人际关系和生活中实现持续终生的改变。《持续改变》融合了多领域的最前沿发现,对得到国际认可的莱特领导力培训项目的学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这些学员在各自的生活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改进,让生活有了不可小觑的进步。

  《持续改变》开拓性地向人们揭示出,为何绝大多数自助和个人发展项目最终失败。本书介绍了那些在生活各领域获得深刻满足感的人,同时还阐释了如何通过这一有凭有据的过程,取得长久持续和翻天覆地的改变。

媒体推荐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利于公司,《持续改变》则惠及大众。”

——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畅销书《成功秘诀:如何从你的现在到自己想要的未来(The Success Principles: How to Get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

“我亲眼见证了二人通过科学手法培养了各行各业的领导人和大众人群,培养成果独一无二,震撼人心。学员们的全面发展、辩证思维和成绩进步令人印象深刻。”

——布莱德·安德森(Brad Anderson),百思买(Best Buy)前任首席执行官

“两位莱特博士的著作将帮助各类人士改变,激发潜能。他们培养出的学员能力卓越、负责心强,充分证明二人功力了得。”

——穆罕默德·尤纳斯(Dr. Muhammad Yunus),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创始人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得益于朱迪斯·莱特博士和鲍勃·莱特博士,我们有了一套能够唤醒个人乃至全球的全面的有效工具。如果你想激发与生俱来的潜力,这本‘必读书’你一定要好好读好好用。你一定会发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

——巴纳特·拜恩(Barnet Bain),电影制片人,作品有《美梦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和《圣境预言书》(The Celestine Prophecy)

“鲍勃·莱特和朱迪斯·莱特教会人们如何发现内心的自我,充分发掘神圣的自我潜力,这真令人欣喜。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吃喝‘享乐’;可是当时间还充裕的时候,鲜少有人意识到这一重要真理。人只有到了生命尽头才恍然大悟,吃喝不会让他们‘快乐’,甚至没有带来任何满足感。看到鲍勃和朱迪斯致力于帮助大家激发潜能、展现真实神圣的自己、让大家充满勇气和信念、教会大家用实用方法来创造无限可能,我倍感骄傲。接受培训、向世人传递这一精神的人越多,我们的未来——个人以及世界——就会越辉煌。”

——切达南达大师(H. H. Pujya Swami Chidanand Saraswatiji Maharaj),帕玛斯尼克坦瑜伽学院(Parmarth Niketan Ashram)院长及精神领袖,印度瑞诗凯诗(Rishikesh)


“你是否想来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这可不是什么真人秀或以前那类自助书,这是一本关于你的现状和未来希望的书。朱迪斯和鲍勃在这本新书中给出了大量自我改变的诀窍和技巧。他们的秘方是各种生活滋味的糅合——发现你的激情——调制成营养美味——帮助他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更和睦的社区、更高效的机构。他们激励人心的文风和动人心弦的故事共同发力,推动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理查德·伯亚斯(Richard Boyatzis),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心理学、认知科学与组织行为学院特聘教授;西班牙艾萨德商法学院(Esade)人力资源兼职教授;与丹·戈尔曼(Dan Goleman)、安妮·麦基(Annie McKee)合著享誉国际的畅销书《首要领导力》(Primal Leadership);与安妮·麦基合著《回声领导力》(Resonant Leadership)和《高情商领导力》(Becoming A Resonant Leader)

“莱特二人非常了解改变及改变的过程。他们以科学调查为基础,紧跟各领域研究前沿,这让我非常钦佩。这本书是引导个人改变的有效指南。”

——罗纳尔多·E·利吉欧(Ronald E. Riggio)博士,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亨利·R·克拉维斯领导力研究所(Kravis Leadership Institute)组织心理学教授,合著《转变型领导力》(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莱特二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改变心理学’。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揭示出力量、幸福和生命意义的本质。作为实践者,他们与大众分享自己真实的兴趣,以一种卓尔不群的能力与大家进行简洁易懂的沟通。《改变!》一书条理清晰,文字精炼。它为大家呈现自己的理论、给出实例和案例分析。《改变!》是职场人士和终生学习者的必读书,它将帮助大家勾勒精彩生活的蓝图。阅读《改变!》推动我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转变。”

——伯纳德·罗斯金(Bernard Luskin)博士,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媒体心理学和技术分会(Society for Media Psychology and Technology)2012年新会长、多家知名学校教师与创始人、临床职业心理治疗师、研究型心理学家

“能帮助读者过上梦想生活的绝技手册。《改变!》是一本有深度的、循序渐进的和实用的指南。这本著作可读性极强,将个体自我改变的真实事例与控制你我生活的科学知识完美结合。不同于许多自助励志图书只能引导你做出暂时性的肤浅改变,鲍勃和朱迪斯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以深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系统性的自我改变。如果你只想碌碌无为地过点安逸而枯燥的日子,你大可对这本书置之不理。”

——M·萨拉胡汀·汉(M. Salahuddin Khan),著有《西康德》(Sikander),美国数字地图Navteq公司前任首席技术官和市场总监,丘氏市场协会(QMarket Associates)市场部主任,管理咨询师

“我们很少能在一本书中同时看到出色的科研成果以及激励人心的实际案例。如果你想了解神经学、行为经济学和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如何结合在一起推动改变,如果你想读完一本书然后四处推荐……那就读这本书吧。”

——马西亚·维德(Marcia Wieder),美国梦之营培训机构(Dream University)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

“任何一位希望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留下积极而持续的影响的机构领导人,都应当主动进行自我改变。鲍勃和朱迪斯毕生致力于探索如何实现由里至外的改变、如何在职场上和日常中都过上精彩的生活。本书为心怀梦想的读者加油,提供务实的指导。”

——罗伯特·怀特(Robert White),优才有限责任公司(Extraordinary People LLC)总裁,著有《过上优质生活》(Author of Living An Extraordinary Life)

“朱迪斯和鲍勃两位博士的这本著作实现了从理论到实际的突破。它激励人们心怀梦想、勇于冒险、有所作为,从而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雷·布郎查德(Ray Blanchard)博士,未来领导家,共同制作《万能钥匙》(The Answer to Absolutely Everything),合著畅销书《成功的艺术和科学》(The Art and Science of Success)

“朱迪斯和鲍勃完美地将梦想和成功连接起来。他们提出的方法和策略高度契合,基于现实,激发了我的核心转变,这对工作和生活都至关重要。他们一方面稳稳扎根于人类发展和改变的历史传统,又能从各类现代科学中吸取最新的科研思想,这令我十分敬佩。”

——马特·伯提(Matt Booty),中央电子游戏公司(Midway Games Inc.)前任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两位莱特博士分享的个人案例和体验‘改变了’我。该著作是理论和实际的完美结合,充满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他们认为,‘变身是个人积极改变而带来的演化’。在我看来,《改变!》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坚信’。坚信,我可以创造更多时间。坚信,我可以和妻子更加和睦恩爱。坚信,我可以成为机构的成功领导。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表达、分享最真实的自己。也许同样激励人心的是,我发现自己的‘变身’推动了身边人的积极的自我改变。”

——罗伦·丹顿(Loren Denton),美国环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处长

“今天,很多人甘于小有成就而非完美不凡,甘于肤浅享乐而非志向高远,甘于声色犬马而非惬意自在,甘于感官之乐而非刻骨铭心,这真是一大悲剧。他们认为,这已是‘尽头’。鲍勃和朱迪斯这部鹤立鸡群的著作不仅鼓励大家进步,而且务实地教大家如何进步。……两人在作品中运用了古代哲学思想和现代神经心理学知识,解释了为何很多人安于现状,多亏了这本著作,我们学会了如何从现状中破土而出,尽情绽放。”

——沙德夫·巴格瓦迪·萨拉瓦迪(Sadhvi Bhagawati Sarawati)博士,帕玛斯尼克坦瑜伽学院(Parmarth Niketan Ashram Administrator),印度瑞诗凯诗镇(Rishikesh)

“我似乎一直在阅读个人发展的书籍。虽然这些书读起来有条有理、趣味十足,但却不一定适用。莱特二人的这本著作着重于结果,我觉得这是活生生的佐证!改变——真正的改变——不再是一个假大空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本书中所描述的路线图是金玉良言——我的职业、婚姻、人际关系以及对目标的感知都从中受益。”

——托马斯·特里(Thomas Terry),JP摩根福利与退休政策部(JP Morgan Benefits and Retirement Strategies)前任首席执行官

“我首次接触莱特是在2008年经济最萧条的时期,我当时食不果腹,受尽白眼,前途无望。可现在,我领导着两家非常成功的新型合资企业,斗志高昂、充满活力。这本书鼓舞人心,其中所描述的核心原则每天都在指引我深入思考,发现重点。”

——科克·哈鲁维尔(Kirk Hallowell)博士,著有《百万美元竞赛:业内人告诉你如向赢得梦想职位》(The Million Dollar Race:An Insider’s Guide to Winning Your Dream Job)

“鲍勃·莱特博士和朱迪斯·莱特博士有理有据。他们不仅借鉴了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经济学和神经学的前沿学者的思想,同时还极罕见地转化理论研究,使得读者能够借鉴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在个人思想、职业发展、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等层面,我的生活因为这种努力而变得更为丰富和满足。他们在书中呈现的模式和过程从根本上发挥作用,由此创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重心引力,吸引我们开始更为健康而丰富的生活。这是脑中有所思和心中有所求的差别。”

——劳拉·巴罗斯(Laura Barrows),心理学博士

“鲍勃和朱迪斯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关于改变的百宝箱。这些原则和策略行之有效。莱特二人不断发展、改进其理论和方法,这二十多年来我也感受到变革的力量。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变化,取得了令生活更加丰富的成就,其中涉及我自己的成长、婚姻、家庭、咨询事业和教会。我每天都能看到,莱特的改变原则给我所关心的人的生活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变化。这些原则改变了我所有的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是我与上帝、信念之间的关系。请阅读这本书,开始享受生活的转变。”

——里奇·布鲁(Rich Blue),基督生活改善中心(Centre for Christian Life Enrichment)创始人及临床主任,第二序会(2nd Order Ministries)创始人

“《改变!》对我以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父母、孩子还有很多朋友都参加过这个项目,均收获了喜人成果,例如对生活更心满意足,目标更清晰明确,生活有了明显改变。这套方法和项目的确奏效。我变成了一位更优秀的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和好老板。如果你曾放弃过梦想,或觉得眼界狭窄,那么莱特二人的方法必会对你有所裨益。走出牢笼,最大化地激发你的潜能,点燃生命。”

 ——理查德·B·利昂斯,MBA,利昂斯咨询公司(Lyons CG)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变身模式果真有用!通过这一项目,我收获了更为美满的婚姻,工作责任更重更广,涨了薪水,完成了博士课程学习,还担任我们医院首位非医学专业出身的伦理委员会会长,真是一次出人意料的经历!”

——戴尼斯·达夫斯(Denise Delves),注册护士,持证助产士,教育学博士

“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改变’,然而只有这本书中所论述的改变才是真正持久的。我发现了生命的可能性,发现了自己之前不敢想象的成功机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迪斯博士和鲍勃博士,他们所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帮助个人改变,也将有利于人类社会改变。”

——克里斯汀娜·康莱特(Christina Canright),康莱特交流公司(Canright Communications)总裁

“鲍勃博士和朱迪斯博士勾勒出大众如何改变从而实现各自可能的路径。他们二人揭开了这一过程的神秘面纱,真是造福大众。他们的方法能帮助大家获得更有意义、更为满意的生活。”

——迈克尔·茨威尔(Michael Zwell),博士,茨威尔国际集团(Zwell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

“《改变!》教会大家方法,而非只是空谈,它帮助大家成为最优秀、最强大、最真实的自我。”

——索尼亚·乔奎特(Sonia Choquette),著有《荣耀、指引与天赋:指引你前行的恩赐》(Grace, Guidance & Gifts: Sacred Blessings to Light Your War)

书摘插图

导论

  昨天晚上,丽贝卡(Rebecca)在课程毕业仪式上说:“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减了25磅。我涨了工资,又升了职。今年之前,我从未想象过自己有一天会站在100人面前自信地发言。为了改掉我丈夫酗酒的坏毛病,我让他和我一起学习,努力了这么多年,我现在已经有能力自力更生,享受生活。我之前因为害羞内向常被忽视,如今朋友们都把我视为榜样。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永远不会停下生命的冒险旅程。”丽贝卡等人铿锵有力的发言提醒我们,为何要开展研究,最后还撰写了这本《持续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另一班完成了我们年度改变课程的学员告诉来访的客人,参加课程的这一年里,他们学习了、成长了、转变了。这些毕业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宗教信仰,在“人生”这个项目中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他们参加了一个周末的介绍课程、四个周末的培训课程以及每周课堂,这些课程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四个课程领域,这是我们30年课程开发、研究和进步的结晶,融合了人类发展技术最佳应用方案。我们的培训聚焦于学员的终生发展,让大家的每一次努力都充满意义,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项目广泛借鉴了各种挖掘人类天赋的做法,从古希腊哲学到最前沿的神经学和行为经济学。它还大量吸收了麦琪诺(Mezirow)的转化教育学理念、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的Adler)的生活方式改进学说以及存在主义对个人责任和选择的强调,其中还包括发展型心理视角,重视个体的成长经历。在每周的培训课程中,学员需要汇报本周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每天都挑战自我,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感知。学员们以自己的生活为实验,每周都在成长,从而源源不断地取得进步,让自己更有满足感、更有效率、更为充实。每参加完一堂课、每接受一项作业,学员们都会开始一周新的冒险旅程。
  经年累月的研究,包括我们的博士研究,让我们明白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安排每周课程和任务,并使之与上周内容一脉相承。每位参加课程的学员都有领悟、有成长,有些人真正改变了自己,例如文章开头说到的丽贝卡。她转变的表现包括:害羞变成主动,依赖变成独立,口袋空空变成钱包鼓鼓。于我们而言,“改变”二字不是老生常谈的夸耀之词——它代表着身和心真正的变革。
  转变不是某个年龄段或阶级的特权。有位学员拄着助行架颤巍巍地走到教室前面:“这是我70年生命里最好的一年。我从不曾奢望自己有一天能如此热血沸腾。我以前觉得自己走到头了,可是我重新焕发生机,也许我的腿没办法复苏,可我的心一定可以。眼下,有很多事情令我兴奋——帮助他人,树林漫步,体会幸福,不因退休而倦怠。我以前总是沉默寡言,离群索居,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积极主动,谈笑风生。”

听他们自己的声音

  改变是基于现有资本和未来目标。我们年度改变课程的每一位学员每周都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撰写两份报告。所谓学习是指掌握以前的“未知”,所谓成长是指完成以前的“未行”。信念、思维、行为的改变也许看着微不足道,却大有深意。
  每个季度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撰写一份《季度报告》,学员们总结在成长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到了年末,每位学员都会在《年末总结》中发现自己的进步,这无疑令人欣慰雀跃。

  下文援引的是一位科学家的年度总结,他的工作是搞科研,他的生活小心翼翼,风平浪静——这种生活模式后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写完这篇总结两年之后,他被一家知名消费品公司聘为某研究项目的二把手,几年之后,他有望领导该公司的研究部门。


诺亚 38岁,资深经理,研发工作

诺亚的《年末总结》

  在我参加年度改变课程之前,我有不少错误的自我认知:“我生活完美;我能应对任何情况;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我是所有人的百事通;我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我比其他人更为道德高尚;我不需任何改变。”
  刚开始参加课程时,我疑虑重重。我的朋友扬言,课程将会改善我原本就不赖的日子。我那时依旧疑窦满腹:“我的生活本来已经很完美了,参加这个年度课程还能有什么改善呢?但是第一个周末的培训让我一窥之前从未想象过的可能性。”
  我第一季度的重点是目标生活与精神发展。我暗自问道,能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发展呢?难道是基督教式的精神发展?我信伊斯兰教,该不会有人身危险吧?……结果令我大为惊喜。那个周末真是刺激,我曾错误地认为,精神只能源自宗教,但这一观念终于被撼动了。这一观念转变让我全面开启了生活和精神转变模式。我对上帝的畏惧之情变为敬爱之心,我现在相信,上苍爱怜众人,爱怜我。
  我开始体会到自己身处于世的位置,也明白了生活应有的目标。仅仅是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和目标,就强化了我对创世之信仰。我的存在是上帝的特意安排,他关爱我,赋予我天赋,我必须去发现、开发这些天赋。有此体会之后,我不再相信什么“概率”论调,不再认为自己不过是一种偶然存在。相反,我是怀抱某种目标的特别创造。我有责任发现自己的目标,利用上苍赋予我的天赋,朝那个目标迈进。
  我第二季度的重点是吸收养分与自我照料。我原本以为,所谓自我照料就是给自己多买点东西,但这一观点现在已经不复存焉。忽然之间,我那辆英菲尼迪G35汽车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我回头张望,回想起数年前购买此车时的情景。为了让自己出风头,我“必须”买下这辆轿车,为此我给自己找了无数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随着这一季度课程的推进,我开始认识到自我情感的重要性。要想全面吸收养分就必须经历痛苦,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先苦才能后甜。
  我开始直面恐惧,而不是转身逃避。这次,我鼓起勇气申请了一个之前不敢申请的职位,最后我成功了。
  进入第三季度课程——家庭关系与亲密人脉时,我很是忐忑不安。我之前一直在逃避一些恐惧、苦楚,即使是说出我家庭的规矩和信仰都十分困难,因为我认识到,也许自己会在妻子、兄弟姐妹甚至我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身上投射我的观念。另外,我意识到自己一直希望母亲能够更强硬一些,我希望她能勇敢地为自己而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期待。我如果向妻子表达这一“愿望”,要是没有结果我一定会失落沮丧。然而在我获得清醒认识之后,我改变了方式。我回想起很多痛苦的过往。这个季度,我积压了很多情绪和感想,最后在母亲面前彻底爆发,泪流满面,主要是因为22年前父亲离世所带来的悲伤。我觉得那是自己第一次彻彻底底地宣泄自己的哀伤和痛楚。我也第一次和母亲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谈论她的梦想,以及我对她以后日子的关怀。这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与母亲的深度沟通。
  我当时热切期待第四季度的课程——个人力量。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以前不过是在利用自己被动的闯劲,压根没有去真正追求心中的梦想。于是我学会了珍惜,并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以及接受能力。我摒弃了“我不配”这样的观念,并且以崭新的态度面对妻子以及旁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对妻子的批评让我俩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也让我了解了她埋藏于心中的一些往事。我们讨论曾经的苦楚,对未来有了共同的设想。我不得不说,这是该季度最有效的环节。
  这一年的旅程如同学习一门新语言——首先是基础词汇,然后在一个宽容的环境中练习。接着便是挑战,如今我意识到,逃避苦楚、恐惧无益于步入更好的未来。
  去年,我工资涨幅最高,可是并未升职。我发现,自己是职场受害人,不过我没有一味抱怨管理层,而是制订了更能体现责任心的行动计划。我主动大胆地预约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和他讨论我个人发展的问题。(注:诺亚供职于全球最大的一家消费品公司)我离开了自己的安全区,在公司另一个部门谋求一个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职位。这份工作和我以前承担的任务截然不同,涉及技术、市场、员工,从管理一个小分部到负责直接对上级报告。
  竞争很激烈,我也时不时有几秒钟怀疑自己的实力,不过我坚持不放弃。我怀抱梦想,直面恐惧,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后,我获得了这个职位,如今我乐在其中。这就是我最勇敢的梦想和目标——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现在我肩上的担子更重,影响力更大,眼界更开阔——我成了公司极具实力的领导者。我已经能够提供直接诚恳的反馈意见,同事们都让我指导他们的工作,这让我非常自豪。
  这也是我和妻子同一屋檐下的第一年。我俩坦陈各自的担忧,绝不逃避痛苦,我们的关系如今更为亲密,也更加了解对方。这一年,我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彼此交流各自的情感和顾虑。虽然前路漫漫,不过我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石。除此以外,我和自己的七个兄弟姐妹以及母亲有了更多真挚的心灵沟通,这也是一种进步。
  虽然小有成就,可我深知自己还只是浮于表面,不过至少我找到了值得挖掘的“面”,可以从中收获成功。

《年末总结》一般会把很多项进展融入一篇文章。年末的成就虽然喜人,不过通过阅读《季度总结》,你就能看到那一步一步的脚印。
下文援引自一位已婚经济学博士生撰写的一篇《季度总结》。

达伦(Darren) 29岁,经济学博士生

达伦的《季度报告》

  这些任务真叫我为难:实现自己的愿望,发现不悦中的喜悦。
  在这个季度里,我意识到,自己忽视了太多心中愿望,甚至还欺骗自己,很多心中愿望压根不存在。这要归咎于长久以来自己从未梦想成真。通过这个季度的学习,我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愿望,找到了先前被遗忘的梦想,开始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比起以前,我如今能够更快更准地发现眼下的愿望/
  我也认识到,我对“希望自己有价值从而招人喜欢”的这一观念理解不够。因此,不悦中的喜悦这项任务变得尤其棘手。我觉得自己能力强,但是这项任务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不愿意去做(就像彻底屏蔽一样),因为自己内心深处非常害怕不招人喜欢。
  出于这种害怕,我一时无法充分表达自我情绪。我担心这会令人沮丧或恐惧,所以一直压抑自己的愤怒和受伤情绪。在一次和妻子的争吵中,我的情绪终于一泻而出,连自己都被震撼了。我表达自我愿望时情绪很激动,她吓了一跳,我自己也难以置信。我意识到,尽管在表达愤怒情绪之前自己内心深处就有所认识,不过直到宣泄之时才发现其强度。这是一个极有成效的学习过程。
  我之前一直不敢向母亲及妹妹开诚布公。然而在这一季度的学习中,我和她们的关系大为改善。我不再对母亲遮遮掩掩,以前我只告诉她自己骄傲的事,或是挑挑拣拣地向她诉说,如今我和她分享自己生活的更多方面。她并不能完全理解我的渴望。不过随着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梦想,我发现她其实非常赞赏。我和妹妹的沟通也更为坦诚,她知道了我很多以前刻意隐瞒的烦恼,我也给了她一些中肯的批评。我们的对话很有成效。

不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多少差异,现在开始改变永远不迟。下文摘录自一位70岁老太太的《每周总结》,我们前文也提到过她,这只是其中一篇。

洛贝塔(Roberta) 70岁,退休老人

洛贝塔的《每周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我认识到,了解自我所想意义重大,不要继续浑浑噩噩。每天时刻关注当下,能让我愈发感受到力量的汇集。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的思维越发活跃。基于此,我对自己和上帝有了更深的认识。
成就:
  我这周去见大夫,我的激情昂扬令他大为惊叹。我告诉他自己的任务,还说这个学习项目非常管用。他说:“从你的面色、你的声音就能感受出来。”我俩都觉得这有助于改善我的免疫系统,我非常赞同。我告诉他,当我意识清醒时,感觉浑身充满力量。我说,也许这听着像是转世投胎,不过我如今的改变真是令人欣喜,我希望能和所有人一起分享、
挑战或调整错误观念:
  我十分敬畏并且时刻注重当下的力量,这股力量能带我抵达新境界。我努力改善,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指引着我。我儿子和女儿都说从未见过我这么情绪高昂、精力充沛。
  昨天,我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哭泣,因为尽管有很多事情令我苦不堪言,可一直有人真诚关爱我。痛苦主要是因为曾经的巨大的家庭动荡。不过当我用心体会之后,我感受到其中所体现的真爱与平静。情绪是神圣的,必须尊敬。从小,我母亲就不太爱我,还告诉我表达心中所想是懦夫所为。我知道她的想法是错误的,可是我用了太长时间才学会尊重我的情绪。
  虽然我的家庭有太多不愉快,可是现在我和自己的孩子们坦诚沟通。我们相互倾诉残酷的真相。我女儿和儿子如今更有责任心,这令人欣慰。我热爱自己的生活,我爱自己,而且我现在知道,别人也爱我。

  改变是充分激发人性、充分提高意识、充分承担责任的果实,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分每一秒。除了本书末尾所感谢的人,我们还要感谢各位学员,他们克服恐惧,英勇无畏地踏上征程,得益于他们的启发、鼓舞和支持,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本著作。

《改变!》,这是他们的故事。

朱迪斯·莱特,鲍勃·莱特

2012年7月26日

第一章 改变迫在眉睫

人人心中都有一件赏心悦事!那便是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关爱、成就、潜力有多强大!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

  你有一种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发现并施展潜力的权利。要想行使这项权利,你必须从现在的你改变、进化为梦中的你。
  人们不停探寻如何过上优质生活,这种感触引发了数千年的共鸣。古希腊人称幸福生活为areté,该词一般被译为“美德”,不过更严格来说,它是指最大化地发挥你的潜力。古希腊人生活的目标不是快乐或满足,而是人性发展——eudaimonia(幸福)——发挥我们独一无二的功能,发挥我们的最大潜能。
  每一位宗教领袖和精神导师——不论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基督教耶稣、佛教菩萨,还是那些遵循召唤探索未知境界和可能的圣人们,他们的宗旨都是教我们如何过上幸福生活、如何变得耳聪目明突破幻觉(印度教称之为“Maya”)、如何更上一层楼、如何最充分地利用我们的生命、如何做到最佳的自己。
  存在主义哲学家,例如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和尼采(Nietzsche),他们秉承了古希腊人的观点。他们重视人的存在和潜能,强调真实生活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为将来的自己奋斗,而不是为曾经的自己苟活。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受到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自我掌控理论的启发,提出自我完善动力的概念:这是指一种全面发挥自我潜能的动力,将有助于我们步步接近理想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将自我完善视为自我发挥及实现自我潜能的动力。
  研究幸福生活的积极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也发现,这将提高参与感、发现人生意义并有机会改善生活。他们给出确切证明,能够带来满足感的不是我们所购买的所拥有的,而是自我身份及体验。
  当今文化潮流也反映了这些观点,不论是美国陆军“成就你自己”的倡议,还是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活出最好的自己”的口号。
  从哲学家到心理学家,从宗教领袖到改革者,从教育家到经济学家,从士兵到明星,我们都能听到对自我改变、发挥潜力的呐喊——这是人类共同的当务之急。

我们生而具有改变的能力

  奇异的是,我们不仅呼唤改变,当今神经学研究也明确表明,人类生来具备改变、发挥潜力的特性。不论是心脏还是大脑——特指大脑结构,我们自身埋藏着改变的动力和工具。
  我们具备令人惊喜的神经可塑性:创建新神经电路、更新自我、再创生命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转变大脑和思维,转变我们的信仰、身份和生活。我们能够改变。
  我们具备神经可塑性这一事实说明,我们有许多出乎意料的能力。不过,要想激活我们的改变电路,我们只能通过主观意识选择,我们必须激发自己的好奇心,聚焦意志,接收大脑收到的祈盼和情感信号。“注意,这很重要!”这种专注不仅能够重新构建我们的大脑电路,还能影响我们的基因表达。
  我们探寻、探究、探索。当我们因为思维和期待而欢欣雀跃时,我们的探寻电路就开始工作,激活大脑中某个愉悦中心。我们处于跃跃欲试和目标明确的状态当中——这一阶段是人类最为钟意的。对成就的热切期待激励我们采取行动。
  虽然这种状态令人兴奋,可只有当我们激活大脑的另一愉悦中心——满足中心,才能收获真正的满足和改变,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探寻路径并采取行动,达成我们更为深切的愿望。
  我们生来便是探索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因为愉悦而轻松畅快。最能让我们的大脑兴奋并激活神经可塑性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新奇。每当学会新知识,超越现有能力之时,我们的大脑就处于“最愉快”的状态。这时,我们搭建出新电路,变得更加卓越。
  每每敞开胸怀迎接新可能,将自己从局限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以崭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我们的大脑将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元活动。遵循新观念,超越能力界限,我们的神经可塑性将带来改变——改变我们的思维、信仰、行为和身份。
  我们体内还潜伏着另一股强大的改变力量。当我们激活大脑中最后进化成功的那一部分——额叶(前额皮质)时,改变的魔法迅速上演。我们的意图和意愿就蕴藏在额叶中。我们的坚持和专注将会刺激该大脑区域,从而行动起来。由于我们一直聚焦于最高价值,更多血液进入额叶,我们对理想和价值越是关注,改变的力度就越大。

我们生来就具有改变的力量

  我们体内的确潜藏着一股力量,改变的力量。
  孩提时代,我们便幻想“可能”——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我想成为一名探险家,我想成为一名摇滚明星,等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 。
  孩子的渐渐成长其实是天赋的开发。细想孩子是如何持续改变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每一次成长经历,每一次的新体验都秉承以前的自己,展露他或她的天分,进一步凸显出孩子的独一无二。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似乎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变化都显露出一个截然不同而且更为深刻的自我。
  这些可能性不会因为告别孩提时代就画上句号。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越是积极改变,就越能变成真实的自己。不过到了成年,改变模式发生变化。学习、发展和改变的能力对于稚子孩童而言是纯属无意,可对于成年男女而言则是刻意而为,只有积极留意、主动选择、发挥自由意志,我们才能激活这种能力。
  孩子随着成长发生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作为成人,我们需要通过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变——我们可以称之为变身,才能自我创造,并书写各自命运。这是改变过程的一个术语——“变身”源自拉丁语evolare,是指展翅高飞或破茧而出,是一种蜕变。它和“进化”不同,后者是指逐渐适应现有环境,但是“变身”是指以内在目标而非外在需求为出发点,有意创造出尚不存在的事物。“变身”是一个持续过程,从一个层面飞跃到更高级层面,从一种生活提升到更加优质的生活。它会催生大步跃进——改变的跃进。

朱迪斯的故事:我如何学会改变,你也能

  我首次上台表演舞蹈是在3岁那年,自那时起,我就一直扮演着领导人和成功者的角色。10岁,我就通读指导社团和会议运营的《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12岁,我是国际红十字会初高中生领袖营最年轻的成员,我当时被票选为该国际小组的组长。上高中的时候我依旧是个中翘楚,担任过游行乐队鼓队女指挥、学生会干事、年册编辑,还代表全班致毕业辞。进了大学,我仍然荣耀加身,以优等生身份和最高荣誉奖毕业。后来我和一位酷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激Stallone)的高智商男子结了婚,可我还是觉得不满足,但又不知道究竟缺少什么。
  1973年的《康复法案》(Rehabilitation Act)下拨示范款项,以帮助残疾人上大学。23岁那年,莫特社区学院(Mott Community College)聘请我管理国家示范基金项目,帮助残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做一些之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设计、创建并管理一个项目,并为其他学院提供学习榜样。我代表一个部门,从行政管理到为社区分部提供咨询服务,我一人全包。为了和聋哑学生进行交流,我学会了手语。我为那些身体重度残疾的学生提供顾问服务,他们很多人因为大脑瘫痪、肌肉萎缩或脊髓损伤而不得不坐轮椅,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进入了从未想象过的世界。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为密歇根州撰写帮助残疾人的指导书,在电视和电台演讲——然而我总觉得缺些什么。
  我在莫特社区学院工作出色,后来被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和伊利诺伊州政府的一个联合项目聘用,负责管理另一个帮助残疾孩子的国家示范项目。这项工作涵盖了项目开发、员工安排和运作监督,另外还要和有成长障碍的孩童的家人沟通。常见的障碍包括发育迟缓、大脑严重瘫痪、智障、先天性脊椎骨裂等,很多时候是多重疾病并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困境面前,有些家长不屈不挠,有些则极其需要拉一把以渡过难关,有些一蹶不振。那些乐观的家庭直面挑战真正改变,而那些逃避困难的就永远深陷苦海。
  虽然到最后该项目让绝大多数人都转变了,但恰在此时我又开始绞尽脑汁,试图找出生活的缺憾。长久以来,我得偿所愿,申请了资金数目一个高过一个的项目,可我仍不满足,我之前和现在所接触的这些家庭和学生似乎都比我快乐。他们原本是被迫改变,但是最后接受了改变。
  那我该怎么办呢?我以前很胖——还没说过这事儿,对吧?好吧,后来我减肥了——又完成了一个目标,不过我还是不满足。我善于与人打交道,我社交能力强,我是能理解对方、预测需求、满足需求的领导,我富有同情心,可我真读不懂也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我参加社交活动,我开怀大笑,可我并不开心。我的社会交往水平和情商都很高,可是却不了解自己。在需要时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却无法让自己情绪激昂以获得满足感。我依旧不是自己,我甚至都没有踏上自我发现的旅程,直到一个警钟响起:很多看似境况不如我的人,其实比我活得更为快乐、幸福。
  我意识到,以前的自己过于关注外在的成功,忽视了内心对于与人结交、受人重视、真实自我和发挥作用的祈盼。我以前没有让自己真实的情感和真相见见天日。我开始重新与那位男子沟通,如今他已是我前夫,我当时听到了人生第一个响亮警钟:他无法面对遵循内心祈盼的我——我倾诉心声,有更多期待——所以我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因为这件事我去咨询专家,参加了个人发展培训。我终于学会了倾听内心呐喊,超越浮于表面的目标,踏上自我改变旅程。
  我人生中的第二个重大事件发生在30年前,那时我开始与一位正在进行自我改变的男士约会,他坚持向心理学大师及精神导师学习。他和我之前遇见的人都不一样。这个男人全身心地认真生活,不停探索,传达生命真相,实现自己的最高理想。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改变。
  他的生活便是拥抱一个又一个新可能、新想法和新维度——不仅为了学术事业,也是为了发现并展示最本质的自己这一深刻目标。他不仅最先突破安于现状,也是打开心胸勇敢撼动自身信仰和观念的第一人。大学期间,他曾在不同环境和国家生活,都是为了一个追求——发现更深刻的终极真相。他的职业生涯极具开拓精神,他成了治疗师的治疗师,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为包括博格华纳(Borg提Warner)和哈考特布雷斯(Harcourt Brace)在内的全国大型企业提供员工援助、管理式保健及各种咨询顾问服务。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每块“石头”他都要翻过来瞧瞧——本意喻意均是如此。
  我们第一次约会是在1980年10月,七个月之后,也就是到了1981年,我们结婚了。鲍勃鼓励我表达自己的愿望。起初,我不敢说出心声,觉得坦白令我不自在,所以我转身逃避或是抗议。等我们经历了前期的磨合和争吵,我学会了祈盼,和他一起,以新的方式开始行动。我的生活质量一跃而升。我不再简简单单地为了实现目标,而是要遵循自己更深刻的祈盼。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随着我愈发关注自我需求,我取得了比之前更傲人的成就。我现在珍惜当下,珍惜发现自我、认识他人的旅程,不仅是鲍勃,还包括所有我遇见的人。真实自我的方方面面不停展现在眼前,我和鲍勃的关系愈发紧密也愈发宽阔,我们现在共同撰写这本书,这对我俩而言都是一次改变盛举。这本书讨论的是优质生活和改变,然而倘若读者细细阅读,一定会在字里行间留意到一段爱情故事,两个人的生命像双螺旋线一样结合在一起——我们的一生都是在向读者传达举足轻重、大有裨益的研究成果。
  我很感谢这项研究,它孕育出了改变过程,它让我得以反思并分享我的改变历程,也让我回顾曾经作为“实现者”的过往,那时的我虽然是个好学生,实现了一个个目标,但可惜不是一个“改变者”。我可以解释为何现在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为强烈,以及自己如何完成了先前未敢想象的事情,成为从未设想过的自己。我很庆幸有机会在不同的平台上(包括奥普拉脱口秀、20/20、今天、早安美国等电视访谈节目中,与企业高管进行一对一培训,以及向台下各类听众讲解)分享自己的所学。能帮助不同背景的人开始他们的改变旅程,而且是以自己从未预想过的方式来进行,我感到十分荣幸。
  另外,能通过一种条理明晰、可复制的渠道与读者分享这些发现,并指引我们共同的改变、前进道路,我感到热血沸腾。

改变的好处——不论你身在何处

  不管你是否已经迈出了个人发展的脚步,或仍旧停在起跑线上,如果你使用改变的原则和知识,你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就。我们如此肯定,是因为我们已经帮助了来自不同阶层、教育程度高低不同的上千人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辉煌生活,过上令人艳羡的日子。
  要注意,我们所说的可不是帮助他们戒烟、减肥、找伴侣、获得事业成功或精神平静,虽然在与我们相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也都完成了这些事情。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惊人方式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也许还没有留意到,比起达成某项特定目标,有些事情更为举足轻重。在那一端,有一种或许眼下的你不敢想象或从未设想的生活正在等你。也许,我们对自己未曾设想或未曾意料的日子难以提起精神。不过在每天一成不变的思索之下,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股动力或是一种能成为真正自我的祈盼。
  如果你正在改变,你将有更丰富的收获、更深刻的感受以及更多样的体验。这条路上的行人绝不会感到厌倦乏味。每天的改变会让生活变成冒险,充满了新奇和挑战。因为行走在这条路上,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喜事会光临——升职、婚姻、孩子和旅游,而且你同时也在经历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
  注意,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所指的不仅是你实现目标时收获成果,而且是你将源源不断地享受丰收果实。太多时候,人们对生活做出积极改变,有了成就便心满意足,于是不经意间又落回到改变前的状态。他们对改变没有警觉性,因此无法持续享有成功。改变课程绝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它要求将改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改变的成果,有大有小,有外有里,有集中有分散,有日常有终生。此外,采取行动本身也将带来成效。莱特培训机构是我们的个人及职业发展机构,同时也是培训机构,我们设计了“任务型生活方式”,意思是我们的学员需要基于所学采取实际行动、迈出新脚步、尝试新事物、愿意担风险。对传统研习会的最常见抱怨是,一旦研习结束,学习结果既没有持续性也没有叠加性。还有人抱怨传统治疗方法就是空谈空想,没有行动。我们虽然坚信反思、冥想和对话的力量,但我们也主张将所思、所想、所谈带到现实生活之中。西恩(Sean)是一家全球金融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在参加完我们的第一季度培训之后,他妙语连珠地总结了不断做出细小改变的好处:
  “我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没有那么多负担了。我不再花大把时间担忧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我直接去做。我感觉在百忙中改变行为会让自己心情舒畅。小改变带来大不同。变化越多,能力越强。我乐在其中。”
  我们的学员相信卓越的存在,并坚持不懈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积极探寻。他们致力于发现自我,成为梦想中的自己。他们冲破局限认知的大门,挑战错误狭隘的观念,探寻一切可能。他们庆祝成功,但绝不会因为某一个小成就甚至大进步而裹足不前。
  我们的学员一直积极改变。他们毕生都在学习并运用技巧获得优质生活。他们祈盼的不仅仅是传统价值,他们当然也有这些渴望,不过他们希望能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掌握更强的学习能力、不断成长发展、不断提高意识和感知。他们渴望一种献身于某项重要事业的归属感,在人生各领域都有积极改变。他们期待一脉相承、意义重大的生活方式,并且以各自独一无二的形式实践、贯彻下去。

发现过程

  我们的学员成功的改变过程历经时间考验,直至我们开展研究,调查了部分学员如何凭借该改变过程实现了飞跃式进步,我们才执笔撰书。我们希望和读者共享这一过程是如何发展演化的。
  长期以来,我们注意到,有些学员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他们的能力出现了跨越式进步,而相应的,他们对不同社区的贡献、生活幸福感、深层人际关系、职业成就和人生满意度都大幅提高。他们对各自不同的宗教观念更为笃信、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力更为明显,而且比起以前,他们收获和付出的关爱也更多。
  为什么是他们呢?通过指导、研讨、同龄人培训实验和任务型生活方式等内容的综合作用,我们绝大多数学员的生活都产生了积极改变,收到了显著成效,其中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他们比其他人走得更快、踏得更深、行得更远。我们邀请了一位外部研究员帮助我们研究这些出众的学员。我们得到前期数据后,立即亲自探寻,这些优秀学员究竟做了什么,以至出现如此令人惊喜而振奋的改变。我们将在下一章节详细介绍这项研究成果,不过现在,我们还是想让大家对他们的一些共通点一睹为快。我们的优秀学员:

·不论何时何地都要遵循自己心灵深处的“愿望”。这些愿望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希望受人重视、与人结伴、发挥重要影响、培养更强能力。
·遵循“愿望”,行动起来,不要消极等待,不要只空想或空谈。落实意味着采取行动,这往往费时费力,充满挑战,有时甚至令人望而生畏。
·体验认识自我及认识他人的喜悦。他们重新定位基本的生活构想,并形成了新想法,揭露了无意识的局限观念,更新信念,为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机遇。

  将这些研究结果运用到其他一些改变者身上,我们发现,这些优秀学员和人类历史上的英雄有颇多相似之处,例如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甘地、德蕾莎修女和巴克敏斯特·福乐(Buckminster Fuller,美国哲学家、建筑师及发明家)。诚然,这些伟人比起本书的两位作者早生很多年,然而改变理论却同样适用于他们,我们的学员和他们之间的可比性也令人惊异。他们从本质上改变自我,同样的,我们的优秀学员通过课程培训专注于人生建设。
  要是能借用他们的改变力量呢?要是能基于对他们的观察从而完善改变过程呢?好吧,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没有推倒重来——数年来我们一直应用的改变过程对绝大多数学员而言是极其有效的。不过通过结合进展神速的优秀学员的经验,我们得以让这一过程更为高效。
  另外,新近崛起的不同学科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改善了这个过程。我们以积极心理学家、文化进化论者、神经科学家、行为经济学家等不同专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石,使得该过程既有科学根据,又有实证依据。读者将在本书中看到对这些先锋科学家们的援引参考。
  这会儿,读者也许正在暗暗思忖:“值得吗?”其实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你值得吗?”我们强调过,改变需要付出。不仅如此,改变还要求主动学习,拥抱挑战,甚至经历情绪的起伏跌宕。人们之所以心甘情愿,是因为他们将收获可喜成果,找到更真实、更圆满的自我。

你要做的事

  不论你是否已经在改变的旅途中或刚刚迈出第一步,你都需要完成两件事。
  第一,坚韧勇敢。如果这事轻而易举,每个人都会改变。很多时候,在这段旅途中,你必须拿出勇气。如果你害羞内向,你可能就要当着众人的面公开发言。如果你有某项日常事务难以脱身,你恐怕就要咬牙狠心将其抛到一边。如果你是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你没准就要主动上门寻求反馈和帮助。我们会让你承担风险,处理困难任务,因此你需要面对一定程度的不安。这着实不易,因此你需要坚韧勇敢才能不断前进。
  第二,期待卓越。我们生来就有过优质生活的能力。然而,社会化却限制了这一能力。好消息是,我们能重新激发这股自然力量。我们坚信不疑,大家具备实现卓越的潜质。这绝非海市蜃楼般的乐观,而是脚踏实地的自信。我们已经指导、培养了很多人,他们在各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取得了傲人成就。他们学会了改变——换言之,有意识地唤醒了走向卓越生活的力量。我们热切期待,在阅读本书时,你不仅燃起了过上卓越生活的热情,还决心踏上这段卓越旅程,步步向前,越行越远。

第二章 小转变与大改变

改变就如同修改了建筑基础,而不是简单地将新家具搬到房子里,或是从这个房间移到那个房间。它是某种深刻的结构性变更……改变了存在基石。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美国临床精神病学教授,著有多本著作)

  不论眼下有多少快乐、曾经有多少成长、过去有多少改变,我们总觉得还能更上一层楼。不论成就多寡,我们总听到未被实现的潜在自我在召唤。我们体内某一部分问道,我是否完成了使命?我是否过着应有的生活?是否朝着梦想中的自己前进?是否还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在等待我去发现?当日子没有遂心如意,我们总期待能有更好的生活。
  卓越的可能性催人向前,这就是为何改变的故事总能打动人心。看到哈利·波特不断进步的魔法能力、《星球大战》的天行者卢克持续增长的“原力”、《魔戒》里的弗罗多潜藏的勇气,我们备受鼓舞。心目中那些英雄的改变事迹也同样令我们热血沸腾:从律师到精神领袖——甘地;从被虐待的小姑娘到万人追捧的媒体巨人——奥普拉;从蜷缩在一间陋室到入主白宫——亚伯拉罕·林肯。
  但是,这些改变难道只属于神话传说、遥远的历史伟人或者超级明星吗?改变是否可望不可及?像你我一样的寻常百姓真的能实现显著多样的改变吗?真的可以彻底改变整个人生吗,包括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自我意识、精神思维、领导能力和贡献精神?
  如果你和绝大多数怀疑论者一样,你没准会认为掏钱参加课程无异于买张狗皮膏药。实际上,也许你的储物柜里已经塞满了锈迹斑斑的狗皮膏药,可从未拆封使用;也许你参加过有关改变的研讨会或课程,可最终,往好了说你倍感失望,往坏了说你上当受骗;也许你沉思冥想、接受治疗或听从导师教诲,希望自己能脱胎换骨,可最后却发现,尽管自己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可本质上自己还是一成不变。这也就难怪你会疑虑重重!
  现在有个简要回答。我们都曾被坑蒙拐骗过——也许对方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因为我们本人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我们都渴望速效对策,可是掏钱买这种对策无异于狂吃垃圾食品,摄入没有营养的卡路里永远不会带来饱足感,这真是不幸。不过幸运的是,我们不仅亲眼见证了数千人的真正改变,而且我们的研究和其他数百篇科学报告、论文和科研结论都证实了这一点。
  不,改变绝非轻而易举,不过却完全可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自然能力的有效利用,你就能成功改变。在这本著作中,我们将与读者分享学员们的改变经历,以及推动他们改变的科学基石。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翻来覆去地说了多次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改变?
  改变是指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形。它所指代的绝非仅仅是改善行为。尽管大众普遍认为,换工作或转行、从孤家寡人到谈情说爱或从怨天尤人到心满意足等,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无意贬低这些生活变化,不过改变的意义更广更深,它延绵不绝。当你改变的时候,将来的你将迥异于今天的你——情感上、认知上、精神上均是如此。改变将对生活质量带来全方位的积极影响——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自我意识、助人态度和精神生活。我们所说的绝非表面功夫,你不能单单从减了几磅体重、赚了几块钱、实现了几个目标来衡量改变。想想毛毛虫变花蝴蝶的改变——彻彻底底、完完全全、从头到脚的脱胎换骨。
  改变的标准如下:

  你做了之前自己从未预想过能做的事情,成为了之前自己从未设想过的自己,最终,你过上了之前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改变是勇敢迈入未知领域。诚然,未知总是骇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踏入改变疆域的人凤毛麟角的原因。然而,未知也同样充满惊喜,它能启发心智,令人茅塞顿开。更可贵的是,不论在地上摸爬滚打多久,我们都能蜕变成蝶。我们并不是说要把你套入某个固定公式,而是解读一个让你释放潜在自我的过程。这绝非空谈。我们已经亲眼看见,这个过程能够促进蜕变,我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不过,我们特别希望怀疑论者和质疑者了解我们的科学改变之路。

  突破局限、大开眼界的研究

  数年以来,莱特培训项目的一小批学员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学习成长,解决难题,实现目标,同时还抓住机遇,在生活的不同方面都取得了大跃进。他们充分吸收了我们的课程内容,就像行走在沙漠里就快要渴死的人纵身跳入绿洲一样,他们对改变如饥似渴,永不满足。他们认同我们的课程,其本质是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方法,开发人类在生活方各面的潜力,充分吸取古希腊哲学思想、存在主义、行为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发展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派、人文学、积极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神经学等的最佳理论及方法,以及各种有关人类发展的最佳技能。
这些如饥似渴的学员拓宽了我们精心打造的课程之范围,令我们更加注重实验和评估,促进了我们的改变过程。
  看着这些出类拔萃的学员,我们深知新一轮评估和课程发展的时刻已经来到。虽然我们的绝大多数学员都掌握了新技巧,提高了能力,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进步,可是这些特别的学员却制定了新标准。尽管大家参加的都是别无二致的课程,可他们卓尔不群和自我改变的程度着实令我们喜出望外。这些卓越不凡的学员有:

·一位沉默寡言、成天和数字打交道的会计,后来成了广受尊重的作家,而且还是他那一领域的思想先锋,被国会召去提供专家咨询。
·一位胆怯保守的律师,在某次会议上冒着丢饭碗的危险,站出来指责上司的错误决策,后来却在金融界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首席运营官。
·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就在马上要把离婚文件交给律师事务所的时候,拯救了自己的婚姻,而且还重新开启了亲密挚爱的伴侣关系,开始为其他夫妻提供培训服务,鼓励他们培养梦想家庭。
·一位基督教导师,他深深感化过无数人,是教会牧师和精神领袖。他改善了自己的婚姻关系,改进了引导服务,撰写充满激情的文章鼓励更多人坚定信念、发展自我。
·一位腼腆的物理学家,她有两个孩子,这位母亲成功渡过离婚后的艰辛岁月,引导了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而且变得更为自信,迎接新伴侣的关爱呵护。
·一位年轻的学者,曾经的她总是掩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觉,只在乎如何让其他人活得舒坦,如今她成了一位非常有感染力的演说家,是女性的榜样。
·一位美艳的交际花,她过去总是花天酒地,喜欢玩弄男人于股掌间,后来她开始注重内在修养,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回到大学重修学位。

  这些学员在各自的生活领域取得了显著乃至跨越式的进步,他们可以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经历了心理学家所称的“第二级转变”:持续的生活改变不仅是指进步,更是指崭新的行为,将对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精神境界都带来积极影响。他们在满足、自爱和自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丰收,同时也在生活当中为他人做出贡献。
  那一刻,我们意识到必须采集有关该现象的客观数据,因此我们邀请了一位知名学者比尔·塞德曼(Bill Seidman)博士,他是积极偏离研究领域的专家。根据统计学研究,积极偏离者使用了与其他人全然相同的资源,却有远远超乎常人的极端表现(两到三个,甚至更多的标准偏离)。塞德曼博士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评估积极成功偏离案例的核心因素,并将其最佳做法推荐给企业或组织,甚至包括数一数二的跨国公司。我们希望他能帮我们揭开这些优秀学员的成功秘诀。
  首先,比尔让学员们从同班学员中挑出自己心目中的积极偏离者。在这一过程中,几个名字反复被提及,这几位都是我们先前认为在生活中做出突出转变的学员——也就是不断改变的学员。由于比尔决定将评估对象控制为12名,所以我们也将同班学员挑选出的积极偏离者人数限定为12人,接着让他们接受比尔为期三天的密集面试。比尔从面试当中收集数据,我们以这些数据为基础,通过扎根研究方法(译者注:grounded,research,属于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原始材料的深入分析和概括,进而上升到理论)展开细致研究,力图发现这些学员究竟是因为做了什么,而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简洁性令我们精神为之一振。它解释了为何有些人表现欠佳,也预测出谁将超越期待。它指引我们去帮助那些正在苦苦挣扎以及那些正在一跃而起的人进一步改善。通过我们的调查,并以神经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为辅助,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掌握研究结论所揭示的过程,并创建一个有用的模式,为那些希望自我改变的人指明方向。它充分借鉴了这些积极偏离者所展示出的改变力量,我们称这些偏离者为“改变者”。同样重要的是,研究也揭示出在改变过程中会面临的情感和认知障碍。以这些信息为出发点,我们改进了方法,力图扫清这些障碍。
  我们的研究明确区分了进步和改变,为那些急切希望生活有所获的人指出方向。我们融合了神经学和绩效研究的最佳成果,并将其纳入一个动态过程之中。
  和绝大多数有效模型一样,这一过程适用于不同情况、人群和环境。我们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学员以外,从而对人类的学习、成长以及最重要的改变都有了深刻认识。我们还发现为何有些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实质性改变,而有些则裹足不前。为什么乔什(Josh)能够以惊人的方式成长发展,而乔(Joe)就举步维艰?为什么玛丽(Mary)能为自己的人际、健康、精神注入新血液并焕发新光彩,而简(Jane)虽然在职场上迎来了有意义的变化,可是自己的整个人生并未改变?当然,一个人的态度、过往经历等各类因素都会对他或她能否走上改变之路带来影响。不过,我们也发现,只要过程正确,并且有人相助,任何人都能实现改变。大家都能收获质变:墨守成规的能标新立异,不可知论者能笃信不疑,害羞腼腆的能热情合群,愤世嫉俗的能安之若素。下面,我们将与读者分享研究调查对象(积极偏离者)的故事,以及其他一些掌握了这一强大过程的学员的切身体会,我们希望他们的改变能令读者精神振奋,就像我们当时的反应一样。让我们从莱娜(Laine)开始吧。
  莱娜的生活并不糟。和我们很多学员一样,她事业有成。她之前是个销售能手,后来还读了心理学博士,接着在某机构谋了一份没有出头之日的工作,如一潭死水。尽管她不断发展,可是生活却并不如意。她内向腼腆,在人际关系和自尊心方面总是挫败连连。如果你很早以前就认识莱娜,你一定会说她为人可亲,不过在为人处世上总缺乏自信,左摇右摆。她有时甚至令人觉得冷漠高傲。如果你是她的客户,你会觉得她才华横溢。要是莱娜向你吐露心声——她很少这么做,你就会发现,她并不快乐,也不满足。尽管颇有成就,可她总觉得不如人意。莱娜离过婚,所以她总倾向于去讨好别人,往往忘了去做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三年转瞬即逝。莱娜如今成了一位全职治疗师,将自己的成功经历发扬光大。她更为坦率真实,甚至可以说是热情奔放。她渐渐成了讲坛上启发心智、鼓舞励志的常客,成了大家公认的多面手。
  她有了新恋情,在这段认真的感情中,她不再只予不取,这在她的人生中还是首次。他们的关系非常平衡,相互贡献,在和新男友的沟通中,莱娜发现自己的坦率和真挚前所未有。她甚至敢批评对方,敢于提出要求,她以前总害怕这样做会断送爱情。
  莱娜的改变对以前熟悉她的人而言非常明显,包括她的父母和姐姐。她的父母对她的改变印象深刻,于是也和她一起走上了自我发展和改变之路。年届古稀的二老正视家庭关系中潜藏的问题,这在同辈人中实属罕见。她和姐姐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整个家庭也步入了诚挚而亲密的新时期。
  她的父母在几个月里先后去世,这无疑令人悲痛,然而好在大家曾经开诚布公地促膝长谈,莱娜和姐姐如今仍旧能真切地感受到家庭温暖、父母关怀以及姐妹情谊。
  如果你在三年前与莱娜结识,直到现在才再次与她重逢,你一定会惊诧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曾经那个表情平淡、怕得罪人的姑娘蜕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责任心强、敢说敢做的女人。莱娜以前说话总是支支吾吾、低声细语,如今她条理清晰、风趣幽默、铿锵有力、自信十足。不过莱娜依旧保留了一些“老样子”——只是她内心深处的亲切和真诚添了一件热情洋溢的新衣。她的改变如此之多,如果你没有在旁边亲眼见证这一演变的艰辛,你没准会以为只有浮士德和魔鬼签署的合约才能带来如此彻底的改变。

改变的真理:抛弃狗皮膏药

  你的改变故事也许将不同于莱娜,不过如果你下定决心要通过改变过上真正心满意足的生活,你必须理解有关改变的四个基本真理和误解。
  真理一:改变发生在各个层面,将会影响整个生活,而绝非某一领域。
  人们请一个生活导师、参加研讨会或是接受治疗,希望能解决某个问题或实现某个目标。他们的关注点是更加幸福快乐、不要断送关系或是步步高升。这没问题,可是解决一个问题或实现一个目标只能在改变的成绩单上拿个代表低分的小写c。我们并不是要打击你,相反,我们是要推动目标的实现,因为这将为个人生活带来飞跃式进步。不过这不是改变,改变是全方面的。我们研究的积极偏离者在大脑思维、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和性格性情上均发生了改变。全都变了。从家庭到职场,所有的事和人都被赋予了新意义。改变也许意味着高就,从原来年薪五万美元变成年薪百万美元,然而它也对肉眼看不见的领域带来影响,而且程度不可小觑。
  以道格(Doug)为例,他是工商管理硕士及注册会计师,曾就职于一家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来头不小。他来我们这里时,生活似乎要分崩离析。妻子要求和他离婚。由于工作,他错失婚姻,因此正在慎重考虑是否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来个重大转型,成为一名户外领导力培训导师。那时,换个职业和地点对于道格而言都是改变,不过这更像是一种逃避。我们建议他留下来,好好认识生活带给他的教训,仔细分析自己的处境,如果他真打算离开公司,那也要走得漂亮。
  通过改变课程培训,他成了一名改变者,在他那一行业里指引着国家政策。他的精神世界生机勃勃,不仅留住了妻子,而且夫妻二人之间更为深情,成为一个完整的家庭。他现在与身边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和以前相比也有天壤之别。他不仅在原来的职场上取得成功,而且还有了不敢想象的收获——属于行业翘楚的公司聘请他,他还著书为其专业领域编纂会计必修技巧指南。他为另一家公司在芝加哥开设分部,这个分部被卖掉之后,他自己开了公司。
  道格和国家及国际标准委员会携手合作,揭露企业高官中存在的补贴账目问题,不仅改变了自己,还改变了工作本质。他没有安于捧着铁饭碗,而是推动企业进行补贴改革。他打赌说知名企业的董事会一定会接受他的改革建议,如今他梦想成真。他后来和妻子双双拿下博士学位。
  真理二:改革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当你理解了大脑的运作方式,以及大脑如何才能构建新的神经回路时,你就会明白,没有捷径——要是有人提供捷径,往好了说是误人子弟,往坏了说是招摇撞骗。也许你参加某个课程、研讨会或是其他学习培训项目,它们会提供一些如何改变整个生活或部分领域的有用知识。你花了数小时乃至数天去钻研这些理论和方法,你觉得受益匪浅甚至醍醐灌顶。你对自己以及需要改变的事情有了一定了解,你跃跃欲试地要将所学付诸实践。不幸的是,上一堂物有所值的课和将课堂所授付诸实践完全是两码事。
  鲍勃年少时就会吹长号。在我们的周末改变培训课堂上,他告诉学员们他要教大家吹长号。他言简意赅,并且熟练地演示了如何吹长号——嘴唇如何发力,吹出高低不同的音调。他说既然大家现在都掌握了这种乐器的基本知识,那么,“哪位学员觉得自己可以站在前面为大家吹长号呢”?自然而然,没人办得到。学和做存在巨大鸿沟。虽说鲍勃和专业音乐家相差甚远,不过没有数百小时乃至上千小时的练习,恐怕没人能演奏得像他那么动听。既然演奏乐器都如此不易,那跨越式的积极改变又当如何呢?
  本书所论述的改变过程不仅包括理论模型,而且涵盖了大量任务和方法,从而让该模型适用于个体。改变要求每天坚持、不怕犯错、接受指导、自我反思、边做边学。改变没有捷径——捷径只能带来短暂肤浅的变化,这就是重点。改变需要时间和实践——费时又耗力。
  如果我们总幻想通过捷径实现永久性改变,那我们不仅是自欺欺人,同时也扼杀了真正改变的可能性。从即时短信到即时微波炉,我们早已习惯了快捷便利。很多人掏钱买捷径,因为他们误以为这世上有万灵药,包括能带来改变的灵丹妙药。世上没有万能钥匙。所谓“万能”需要在有效策略和方法的引导下进行艰苦不懈的努力,
  真相三:没有最佳时节,改变不能挑时间。
  这听起来有些违背自然规律,不过绝大多数人之所以转变不是因为他们以改变为目标,而是希望自己更加幸福快乐、事业有成、精神舒畅。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怀抱着特定目标,而非泛泛而指的改变。也许某个特定的短期目标才能驱使你走向改变之路,这没关系。一旦选对道路,走对方向,你很有可能就心生向往,要过上优质生活,而这只有改变才能助你成功。
  另外还要留意,人类有一种内在动力去学习、成长和改变。我们对“学习”的定义是掌握未知的知识,将“成长”定义为做从未做过的事情。所有人都希望开发潜力,不断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事业节节攀升,在日常琐事中发现更多意义。戴安娜·弗沙博士是新兴人际神经生物学的先锋人物,她认为:“人们对改变有种根本性的渴望。我们善于成长和治愈。……我们有开发自我、释放自我的需求,我们努力瓦解障碍,消除虚假自我。……在剧烈的改变过程中,我们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这种)全面性的刺激力量……将推动我们去获得最大化的活力,实现最大化的自我,以及与他人进行最真挚的交往。……这种倾向(改变)的本性一直躲在我们大脑深处。”
  不过绝大多数时候,这一需求并不是以强烈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相反,其体现往往是激烈的抵制。如果没有行走在改变之路上,我们总会坐立不安,总觉得必须做些什么,总觉得错过了一些事,我们隐约感觉到错失良机。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所称的“本体自责”,我们往往企图通过软瘾(soft乐addiction,译者注:“软瘾”是指一些并无明显害处的习惯)将这种感觉从脑海中消除,例如看电视、说是非、发短信、逛商城等上百种渠道,意图盖住脑海里不停回响的烦人声音: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因此,不要误以为因为希望改变,所以不得不被迫将生活翻个底朝天。哪怕是模模糊糊的一点不满或星星之火的愿望就能驱动你。我们绝大多数学员都是始于一小步,随着时间推移,学习和成长的速度渐渐飙升。
  真理四:改变持续进行,无所不包。
  我改变了身体,减了100磅,每天都锻炼。
  我经过五年的治疗改变了思维。
  我通过冥想改变了精神。
  我原来极度自卑,现在自信满满,这得益于参加周末强化工作坊,包括角色扮演、情绪释放和专家引导。
  不少自我改善的专家以及他们的病人、客户和学员都经常说到“改变”这个词。然而,很多时候他们口中的“改变”虽然悦耳动听,却有局限性和短暂性。例如,治疗无疑非常有用,但可惜只是关注解决问题本身,而没有推动全面持续的改变,更别说彻底挖掘人的潜能。毕竟,治疗的片面含义就是让病人恢复到混乱之前的状态——回到问题恶化之前的初始阶段。同样的,饮食和锻炼也许会让人身强体壮,不过对生活的其他层面就束手无策了。
  让我们从统计学角度看看改变。2008年,世界少年棒球联盟的儿童成员共有260万人,而那一年职业棒球手才1200人。因此,长大成人之后加入职业队伍的儿童少之又少。同样的,加入各类自我改善培训项目和活动的人都憧憬着崭新生活,但他们成功的比率也不容乐观。他们中有些人或许在生活的某一方面经历了积极却短暂的变化,解决了阻碍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的拦路虎,不过真正改变并过上卓越生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莱特项目的学员中,96%的人表示自己发生了显著持续的改变;20%到40%的人正在经历改变,其余很多人依旧努力变化并/或改变。因此,本书所呈现的改变过程将提高改变可能性,这比其他培训更牢靠。我们不敢打包票你一定会改变,不过这几率非常高。

改变过程:六大阶段

  先前我们用蛹化蝶来比喻改变的过程,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从面相丑陋的小爬虫蜕变成美丽惊艳的小飞仙,这一过程令人心驰神往。不过毫无疑问,还有一些人会留意到,蛹化成蝶的这一脱胎换骨过程绝非轻而易举。当这只小虫待在茧中,包裹其身体的丝状物此时开始了“组织溶解”的过程——虫子要由里至外将自己化掉。从根本上来说,它要变成一滩黏糊糊的物体,然后才能重塑自我,变成蝴蝶。
  谢天谢地,我们没有哪位学员成了一滩黏糊糊的物体,不过绝大多数学员都经历过转变的艰辛,这是难免的。我们以不同方式学习、成长、变化,因为对于自己必须有所舍弃,所以你一定会觉得焦灼不安。为了过上优质生活而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你或许会因此而心惊胆战。你也会听到一些积极的鼓励,不过声称个人改变将一帆风顺肯定是大错特错。改变犹如生活,乱如麻。
幸运的是,你不是孤立无援的虫子,独自在茧里无人支援。我们发现,最能推动改变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当你心生恐惧、单枪匹马、迷失方向的时候,一定会萌生弃意。一套得到验证的可行性程序将引导你、帮助你。我们这个培训项目的所有积极偏离者都凭借改变过程实现了人生的积极转变。这套定位明晰的程序如同指南针,帮助你应付改变旅程上的各种挑战。你将会发现,我们不仅会详细描述该程序的各个阶段,还会提供相应的方法和案例,以期引导、鼓励学员。
  不过现在,我们希望大家对各阶段内容及其运作方式有个浮光掠影的了解。
  祈盼:一种欲望或者众人皆有的期待,希望创造、交际、感动与被感动、爱与被爱、被人重视、有价值、有人聆听、贡献、帮助与被帮助。这种祈盼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尔后再次短暂浮现。比起其他人,改变者倾听并认识自己更深层次的祈盼,而且采取实际行动。祈盼不同于“想要”——我想要挣钱、想要娱乐、想活得体面。我们都有想要的东西,然而“祈盼”是改变的动力,“想要”是目标的动力,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沉湎于软瘾。只有知道了我们的祈盼,才能引导这股激励人心的能量,掌握前进的方向,迈入下一阶段。
  投入:深层祈盼驱使我们做出自然而然、不假思索、立足当下的反应。投入意味着对这些欲望做出回应,而非忽视或克制。显而易见,我们不能见到欲望就拜倒在其裙下,我们必须确定哪些欲望才是我们真正的祈盼,如果是,那么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做出回应。如果想通过有意义的方式改变我们的行为,就必须学会遵循祈盼,及时行动。
  提升:这不仅指对自我本身及新可能性的认识,同时也指充分表达自己。提升能够鼓舞人心,就像发现了新的行为可能性,也许我们觉得这是不祥之兆,例如当我们认识到自己被一套程序左右着的时候。在这一阶段,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受制于一种自我认知预言,一套错误观念和局限性思维组成的“基质”限制了我们的脚步、幸福感和满足感。我们起点不同,提升将会帮我们走上不同的思维道路。
  释放:走出惯常栖息的牢笼,在这个牢笼里,做不能做,说不能说。释放就是要做一些与提升阶段发现的限制性程序或基质背道而驰的事情。改变者培养出释放型的生活方式。他们循着提升阶段所指出的方向,一改往日的习惯,持续采取新行为。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始以显著方式改变行为,我们开始突破传统的局限模式,从职场环境到人际交往都有了改变。
  重塑:反复进行,建立新的神经路径。重塑是改变者的暗号。解放或许让人心情畅快,如果不主动持续释放,改变旅程就会半途而废,我们也就休想重塑。当我们冲破惯常生活模式,采用了新的行为方式,我们没准会自以为已经实现了改变,殊不知,绝大多数情形下,这充其量只算是学习成长。从本质上来说,重塑意味着给大脑重新编程——更改我们的观念。重塑让我们充分利用大脑可塑性——研究显示,要想自我改变,就必须创建新的神经路径。没有重塑,也就没有持续的改变。重塑让我们学会如何通过实践新方法——有意识、有目标地循环反复,从而重建我们的思维。
  永恒:最后这一阶段要求毕生都要致力于有意识地、持续地及有目标地突破惯常行为模式。这看起来也许不太可能,不过根据我们的研究,只有永恒才能让大家保持优质生活的状态。永恒要求改变永不间断。当真正达到永恒,我们才能意识到,为现有一切而停留不能获得优质生活,持续的祈盼、行动、提升、释放和重塑才能带来优质生活。
  尽管我们依照顺序列出了各个阶段,而且下文中每一阶段都会有对应章节,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并不泾渭分明。某一天,你也许释放,发现新祈盼,投入新行动。另一天,你上床睡觉,思想提升,一觉醒来,萌生新灵感,从而发现了自己更深刻的祈盼。如果你坚持永恒,所有这些行为都将步入重塑环节。或者,你发现自己花在提升阶段的时间要远远多于释放阶段,或者是相反情况。你要谨记的是,在脑海里牢记这些阶段,因为它们是整体的一部分。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区分这六个阶段。

  除此之外,必须谨记,六个阶段是持续性的,而非割裂性的。换言之,你需要循环反复。千万不可某一天到达“永恒”阶段,然后就算完事了。你必须不断重复各个环节,发现新任务,并且在新的生活环境中付诸实践。通过这种方法,这些阶段将逐渐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是成为改变者的重大成就。

理论与实践

  学习、成长和改变之间有何区别?
  学习是了解以前未知的事物;成长是做之前未做过的事情;改变是成为先前未曾想象过的自己。如果人们混淆这三个词,问题便随之而来。他们参加了一场非常棒的研讨会,听到了一些令人茅塞顿开的概念,从而相信这些认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改变了。实际上,他们只是学习了,这是改变的核心组成部分,但绝不能等同于改变。
  如果从六个阶段出发,分析这三个词,你就能更清晰地发现个中区别。许多培训课程、研讨会、治疗和精神开导方法都会对祈盼和提升阶段有一定触及——这涉及学习。其他一些活动还补充了释放环节——这要求成长。有的项目能帮助学员开始重塑,可是说不上是改变,因为它们无法提供坚持的技巧。
  改变意味着不同,而不仅仅是更好。更好没什么不对,实际上它能促成改变,不过其本身无法成为促成改变的真正催化剂。要想让改变成为现实,我们必须采取截然不同的举措,从本质上发生转变。不少人瞧着好像是改变了,可是很快又被打回原形,他们的改变不够持续。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些学员没有做到坚持。改变需要不断经营——现实是“不用则废”。你或许不会成为90磅的气球人,没有改变,但你没准能装出个气球人的模样,可是骗得了所有人,骗不了真正的改变者。
  你将在下图中看到改变的运作方式。学习发生在前三个阶段:祈盼、行动和提升。成长在第四阶段:释放。改变需要在重塑阶段进行循环反复、目的明确的行动、思考和感知,而且必须在永恒阶段持之以恒。
  改变过程可被用于自我评估和规划,也能作为路线图。它解释了学习和成长,分析了成长中的进与退。它帮助学员制定计划和策略,为走向成功和将败笔降至最小提供一套工具。
  通过判断已经完成的阶段、当下所处的阶段或即将进入的阶段,从而评估进展和估测未来走向。它的作用犹如一本指南,有助于方位判断。例如,在很多自我发展培训项目中,参与者未能充分激发潜力,根源在于他们陷入迷局,没有认识到要想冲破迷局只需要步入下一阶段。手上有了这个图表,你就不会因为学完入门课程之后,发现没有显著改变,于是乎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半途而废。你会发现,这是由于自己没有通过祈盼阶段,从而未能促使自己投入行动。
  这一过程是持续进行的,给人类带来新的可能性。当你成为一名改变者,你将不断设置更高标准,不仅能实现愈发宏伟的目标,还能从个人成就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品尝到与日俱增的满足感。
  现在,你也许暗暗自问:改变值得吗?我们有两个答案,一个是科学理论答案,一个是实证经验回答。

大脑变化

  直至最近,传统观念仍旧认为,出生时是个什么大脑,以后也不变,我们就只有认命的份。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大脑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我们不得不接受认知局限。然而,大量新型科研成果,尤其是神经学研究,极大地撼动了这些论调。我们的研究充分验证了“大脑可塑性”或者说“神经可塑性”——大脑基于经验和学习重构神经路径的能力。从改变的视角出发,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极具韧性的大脑成长和发展;我们可以学会更高效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突破惯常模式并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超乎想象地掌握新技能,开创事业新局面;我们可以摆脱过去自我施加的束缚,进一步发展心智、身体、情感和精神。
  但是,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充分利用好大脑可塑性。而改变者们有效开发,重建思维,成为过去未曾设想过的自己。当你经历改变的各个阶段时,你将自然而然脱颖而出。重中之重在于,“重建思维”不是夸大其词,也不要曲解其意。它是完全可能的,不过你也犯不着跑去某间科学实验室,然后头上挂满电极,或要求外科医生在脑袋上动刀子。
  丹尼尔·西格尔是人际神经生物学专家,撰写了《心智洞察力》,他写道:“根据神经学的发现,我们认为,我们的情绪变化……在大脑的各物理层面都是可改变的。”西格尔对注意力聚焦的研究直接验证了我们的发现,这些都是思维重构的关键:“培养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内心世界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祈盼),“我们就如同拿起了一把‘手术刀’,重新打造我们的神经路径(行动、提升、释放和重塑),刺激影响精神健康和幸福感的大脑核心区域”。
  精神病专家杰弗瑞·施瓦茨博士提出的“注意力密度”强化了这一概念。他的观点是,如果想改变生活,我们必须认真、持续地关注会影响某种特定改变的所有问题。“注意力密度”激活了大脑电流,通过多次的循环反复,它最终会调整大脑结构。凭此方法,“思维的确改变了大脑”。
  以下的一些研究结论,如果综合考量,会为“思维改变大脑”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撑。

·四年之内IQ能提升21个点。2012年年初,《新闻周刊》记者沙隆·贝格利发表文章,报道了认知科学家凯西·普莱斯等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集中注意力,IQ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随着IQ的提升,大脑还会产生物理变化。
·根据对僧侣的研究,冥想越久,他们的灰色物质就越发达,伽马射线更具活力。理查德·大卫森博士对一群冥想数载的僧侣进行研究,最后发现,他们大脑中与同情、自我认知、共鸣、自我意识、快乐相关联的灰色物质增多。安德鲁·纽贝格博士是研究祈祷对大脑的影响的专家,他发现,经常性的祈祷和冥想会大大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这些改变将会影响价值判断和认知感受。
·大量研究显示,即便是正在衰老的成年人,其大脑可塑性仍旧能够提高。诺曼·多吉在其《自我改变的大脑》一书中分析了一个关于佩德罗·巴赫-利-瑞塔的有趣案例。巴赫-利-瑞塔是一位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诗人和学者,患上了严重中风,所有医生都觉得他无法康复了。就在这时,大脑可塑性发挥作用了。他的儿子乔治是位精神科医生,他不愿接受这种断言,于是全力以赴照料父亲,想使其彻底康复。日夜流逝,这一年,乔治帮助父亲反复练习一些细微动作,以构建新的神经元网络,取代因中风坏死的神经元。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佩德罗又可以重新教学、写作,还能精神矍铄地进行户外活动。

这类研究虽然简洁明晰却意义重大:我们具备改变大脑和改变生活的认知能力。本书当中将使用重建、重编、重塑等术语论述我们该如何利用大脑可塑性。我们通过迫使自己学习新知识和采取新行动,解决曾令我们退避三舍的难题,从而提升能力,改变我们的大脑,促进自我改变。

为何改变?

  对于个人改变的好处,我们可以写出101个,不过重中之重是:你能催生一个更优秀的自己。不论现在的年龄或处境如何,你都无从得知更优秀的自己是何模样,虽然也许你曾经对此略有设想。你曾暗自思忖,要是我能做成某事,就算大功告成了;或许,你期待能与伴侣、孩子及父母的关系更为融洽和睦;或许,只要你有一个优秀团队,或者没有各种责任负担、财政考虑和自我顾虑,你会梦想为人类做出大贡献。在内心深处某个地方,你知道自己可以更加卓尔不凡。
  改变就是让更优秀的你从思维顾虑中脱身而出,让他或她重焕生机。期待优质生活绝非自视甚高、不切实际或痴人说梦。事实上,安德鲁·科恩和肯·威尔伯等文化进化论者认为,人们希望能操纵自己的进化过程,实现下一阶段的发展。我们不是生来就是容易满足、怕苦怕累的人,所有人都有一股探索和学习的动力,不过社会环境或我们自身的成长经历给这股闯劲浇了冷水,以至于我们认为自己能做成的也就仅仅如此了。
  如果我们问你对生活的期待,恐怕没几个人会回答“卓越和优秀”。如果你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一定有一些关于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亲戚家人、精神世界等各个领域的特定目标。改变将有助于你实现这些目标——事实上能让你超越想象,不过这些都是一个更大目标的副产品。回想一下我们之前的改变试金石:做未曾做过的事,成为之前未曾设想的自己。未来某一刻,如果你正在改变的旅途中,你将会发现自己正在做一些不可想象的事情。第一步也许是你鼓起勇气实话告诉那位凶神恶煞、挑三拣四的上司,他的那套策略行不通;也许是你开始某段朝圣之旅,而你先前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有如此神圣的旅途(甚至都没想过自己是做这种事的人);也许是和自己20年不曾交谈的亲眷重新联络;也许是坚守在自己讨厌的岗位上,直至自己完全掌握技能为止;也许是为别人打了这么多年工,终于开始自己开公司。
  然而最喜人之处在于,改变能够影响生活的任一方面——也就是整个人生。让我们欣喜若狂的事情是看到大家改变,然后成为未来最容光焕发的自己。我们的学员经历了心理学家所称的“第二级改变”——比标准情况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转变,如果我们向读者呈现他们前后对比的照片,这绝对比某人减肥一百磅的前后比照图更为震撼。这就像是他们摘下了佩戴多年的面具,向世人展示出真正的自己,犹如蛹化蝶。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