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台湾超人气音乐推广人 提升学习力的18个音乐“妙方”

作者:李明蒨 [中国台湾]

ISBN:9787508078465

出版时间:2014-01-01

开 本:32  页数:171页

定价:¥29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她以音乐艺术的角度切入,结合医学、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开的音乐 “妙方”
学习的时候听什么音乐
培养空间感和想象力听什么音乐
睡前听什么音乐
美化行为举止,净化心灵听什么音乐
减少杂念和烦躁时听什么音乐
增强信念,减少恐惧听什么音乐
营造美好交流时刻听什么音乐
培养孩子敏锐的聆听能力听什么音乐

章节目录

自序
前言
开启活化右脑教育
莫扎特效应
听力衰退,脑力也会跟着退化
礼貌是美学教养
一起在琴键上即兴挥舞
让感官接受多方位刺激
动态和静态活动相互搭配
培养美感,从细节开始
用讨论深化学习
传递友善的眼神,建立默契
小孩对大人的美,有共同期待
唱歌帮助思想流畅
礼物是感情的催化剂
培养孩子的荣誉感
双手弹奏,开发全脑
用故事CD练习聆听
鼓励重唱,培养专注力
哼哼唱唱,创造美丽的童年
画出音乐,统合感官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积极制造生活乐趣
由音乐串联起来的情感
坚守原则的艺术
最后的一堂课
在孩子心中种下音乐的种子
父母如何利用音乐,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许孩子一个美丽童年:舒曼的“童年情景”

作者简介

李明蒨
学有专精的大学音乐系钢琴教授,
德国海德堡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音乐教育暨钢琴演奏双硕士
她开设的通识课《音乐与心灵》超过2000名学生抢修,创下该校纪录。
多年致力于音乐疗法的推广,曾任《联合报》专栏作家,《阅览》古典音乐杂志专栏作家,古典音乐节目主持。著有《钢琴演奏的理论与实际》、《德国晃荡学琴簿》、《琴键上的咖啡馆》。
李明蒨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tarngds/blog
演讲邀约:tarngds@ms32.hinet.net

 

 

 

编辑推荐

台湾超人气音乐推广人李明蒨
连续10年蝉联最受欢迎的音乐常识课老师
她以音乐艺术的角度切入,结合医学、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开的音乐 “妙方”
学习的时候听什么音乐
培养空间感和想象力听什么音乐
睡前听什么音乐
美化行为举止,净化心灵听什么音乐
减少杂念和烦躁时听什么音乐
增强信念,减少恐惧听什么音乐
营造美好交流时刻听什么音乐
培养孩子敏锐的聆听能力听什么音乐

媒体推荐

把音乐中的激情和美传递出来,用以滋养生命,这是我的梦想。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用音乐滋养小朋友的心灵和头脑。 
                                                                               国际著名指挥家 汤沐海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具体的音乐建议、系统而又操作性很强的理论指导、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性格培养、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分享,帮助孩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通过音乐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品格习惯,以及提高学习的专注力等。
                                                                                  音乐胎教专家 聂巧乐
    明蒨是学有专精的大学音乐系钢琴教授,在明茜的书中,现行封闭式的音乐或其他学科的学习,被结合为跨领域的学习思维,例如她经常提到的结合音乐与图像,不断与孩子讨论音乐,引导孩子描述感受等。这些看似简单而受用的方法,依她的看法,只要父母再持续融入爱与耐心,方能水到渠成。
                                                                     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所长 蔡永文
 

书摘插图

一、聆听音乐,活化右脑。
右脑的开启,需要来自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刺激。而从生活中学习体验,是活化右脑的最佳机会。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诗人妈妈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有一次下大雨,五岁的孩子突发奇想,想在雨中骑脚踏车。这个妈妈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以“下大雨骑车很危险”、“淋湿了会生病”等想当然的理由来制止小孩,反而为孩子穿好雨衣,并请孩子的爸爸陪同,让父子俩共同体验在雨中骑车的滋味。
    小孩感受到大雨稀哩哗啦落在身上的力道和声音,闻到尘土被大雨冲刷散发出来的味道,在视线不清的状态下,全神贯注地踩着踏板往前奔驰,充分享受了大雨的洗礼。
    回家后,孩子神采飞扬、心满意足,想要抒发情绪,自动写了一首诗名为“湿湿的”,让父母十分惊喜。这种体验式的教育,生动鲜活,绝对是书本所无法取代的。
左脑主司理性,右脑主司感性,右脑也被称为艺术脑,所有艺术行为都与右脑息息相关。聆听音乐属于右脑活动,可轻易诱发其他感官联想,是最简单易行的活化右脑活动。例如,将听音乐时脑中浮现的画面,用言语表达出来,即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
    ★音乐小练习
    可选择有画面的音乐,例如德彪西的《月光》、史麦塔纳的《莫尔道河》、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等。
二、聆听音乐,训练专注力。
    专注力不佳是许多孩子最大的学习障碍,长期下来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学习成效低等问题。
  针对这一类小孩,父母需要多找一些动态与静态相互搭配的活动,将有助于孩子的静心和集中专注力。若全是静态活动,可能活动都还没开始,孩子就已经不耐烦了。素描所需的观察力练习,就可以达到静心与专注的效果,而且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涂鸦。
聆听音乐不但是直接的右脑活动,也是快速打开脑力的不二法门,除了开发大脑,一方面也能训练专注力。透过专注聆听音乐,进入音乐世界,无形中慢慢延长专注时间。
大自然蕴含丰富的音乐元素,风声、雨声、海浪声,随着季节、气候、时间的不同,呈现的风貌多变。接近大自然并且聆听大自然,有助于沉淀身心、净化心灵。
    ★音乐小练习
可以倾听海浪声。大自然音乐有助沉淀思维。海浪的拍打节奏规律生动,适合孩子睡前听。
三、聆听音乐,画出脑中的画面,促进全脑练习。
    看完一部卡通影片、听完一段音乐,在脑中反复思索画面,可促使右脑活化;描述与讨论,可让左脑锻炼逻辑和组织能力,如此可达到全脑并用。如果看完只会说“很好看”,对于故事内容却一问三不知,不免沦于空洞惘然。很多人的学习经验都是如此,看过即忘。深化所见所闻,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否则就算看再多书,上再多课,也如同船只行驶水面,船过了无痕。
聆听音乐,画出脑中的画面,不仅能让画面更清晰明确,透过画笔呈现的色彩和线条,还能进一步透露深层的内在状态,那是超越言语、非常真实的。最后的看图说故事,则属于全脑的练习,必须结合想象力和组织能力。
★音乐小练习
可欣赏带有文学或艺术价值的卡通,如《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蚂蚁雄兵》、《埃及王子》、《幻想曲》等。欣赏过后,请孩子回想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把故事说给你听,并将脑海中的画面画出来。
四、聆听音乐,练习唱歌,开发感官。
训练孩子唱出正确音高,实际训练的是她们的听觉敏锐度。若听觉灵敏度太低,声音讯息无法借由听觉神经传导至大脑,就难以刺激脑神经发展,间接影响智能。耳朵开始仔细聆听,对大脑活化也有帮助。听觉和大脑神经紧密相连,拥有好的听觉,脑力通常不会表现太差。而不管是哼唱旋律,或是唱出歌词,都有助于释放情感的细微层面,激发感受力与内在潜能。唱歌之于听力的训练,就像画图之于观察力的训练一样,都是开发感官的训练之道。高频率声音能够刺激大脑的感知,对学习多有助益。节奏规律、旋律轻松悦耳的小提琴音乐, 则是学习时的最佳背景音乐。
感官的开发非一蹴可就,须持之以恒逐渐开启。常常陪伴孩子欣赏音乐、戏剧、舞蹈、任何艺术展演,并且引导孩子分享心得,提升欣赏动力,享受其中乐趣,无形之中感官会慢慢开启。
音乐、歌唱对孩子来说是快乐的源泉。将音乐种子注入孩子的生活里,除了可活化他们的脑力,更重要的是,可为他们的心灵奠定快乐的基础,让他们每天都在音乐意境下进入甜美梦乡。
★音乐小练习
可听维瓦尔第的《四季》。科学实验表明,小孩不只喜欢莫扎特的音乐,对维瓦尔第的音乐也有同样的好感。《四季》生动描绘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可培养孩子敏锐的聆听能力。
五、聆听音乐,培养感官统合力。
感官统合,就是指感官的融合。听觉不单是听觉反应,可以是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联想。例如听到音乐,脑中浮现色彩,以颜色形容;出现形体,以雕刻品、舞蹈姿态形容;仿若嗅闻各种气息,以气味形容。19世纪乐评家曾以“发臭的音乐”形容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一种味觉与听觉的联想。
简言之,感官统合即是心理学上所指的通感能力。谁才拥有通感能力呢?答案是:每个人。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具备通感能力,感官的敏锐度是打开的,感官之间的感受是相互通联的。然而,随着成长过程缺乏刺激,感官渐渐走向退化之路,感受力大大降低,创造力、想象力也就难以挥洒。
让孩子尝试将听到的声音,以形状和颜色画出印象,不但能培养感官统合,又能重新体验创意思考的无限可能。从单手到双手,到弹唱,一路将她们往感官统合之路推进,愈是习惯感官统合并用,感受愈能通畅;反之则感官逐渐迟钝不灵敏。等到成年后想再重新打开感官,抵抗已然成形的强烈主观意识,就不是花费一般的心力就能达成,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难度可说大大提升许多。
★音乐小练习
可听柴可夫斯基芭蕾组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或结合了音乐、绘图、文字的音乐专辑《3颗猫饼干》。这类剧情内涵丰富的音乐,有助大脑想象,将音乐与图像联结。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验证码:
提交 最多输入100字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