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古文观止

作者:[清]吴楚材,吴调侯 编,史礼心,李军 注

ISBN:7508029879

出版时间:2009-03-01

开 本:16开(185*260)  页数:578页

定价:¥38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同类图书购买排行

图书详情

《古 文观止》上起先秦,下迄明末,收文222篇,分为12卷。这部历代散文选本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并经吴兴祚审定。此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镌 版。编选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正蒙养而裨后学”。吴兴祚字柏成,号留村。其先浙江山阴人,入正红旗籍。官至两广总督。平生有很多著述。楚材是他从子,调侯是 他从孙。近人王文濡等人的《续古文观止》按《古文观止》体列,精选清代著名古文篇章,从而使《古文观止》囊括自先秦至民初古文没落二千多间中国古文精华。
《古文观止》所录文章大多是各个时代的名著选段和名家作品,大多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因其选择“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在同类选本中脱颖而出,成为流 传最广的中国古文选本。

章节目录

《古文观止》原序
卷一 周文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周文
《左传》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罃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工子革对灵王
子产论政宽猛
吴许越成

卷三 周文
《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展禽论祀爰居
里革断罟匡君
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
诸稽郢行成于吴
申胥谏许越成
《公羊传》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
《谷梁传》
郑伯克段于鄢
虞师晋师灭夏阳
《礼记》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杜篑扬觯
晋献文子成室

卷四 秦文
《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觸说齐王
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论幸臣
触龙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共公择言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乐毅报燕王书
李斯
谏逐客书
《楚辞》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汉文
《史记》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高祖功臣侯年表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卷六 汉文
高帝
求贤诏
文帝
议佐百姓诏
景帝
令二千石修职诏
武帝
求茂材异等诏
贾谊
过秦论(上)
治安策(一)
晁错
论贵粟疏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
李陵
答苏武书
路沮舒
尚德缓刑书
杨恽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
临淄劳耿弁
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
诸葛亮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 六朝文唐文
李密
陈情表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陶渊明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孔稚珪
北山移文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王勃
滕王阁序
李白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华
吊古战场文
刘禹锡
陋室铭
杜牧
阿房宫赋
韩愈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一
杂说四

卷八 唐文
韩愈
师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 唐文宋文
韩愈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铒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王禹偶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
范仲淹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司马光
谏院题名记
钱公辅
义田记
李觏
袁州州学记
欧阳修
朋党论
纵囚论
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 宋文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
送杨宾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
卷十一 宋文
卷十二 明文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古文观止》所收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它包括的时代既长,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较 少派别的偏见,可谓广收博采,而又繁简适中。在编排上,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纵观古文发展的源流,也可以分 析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每篇文章又都有简要的评注,辅助读者理解文义,掌握行文的章法。

媒体推荐

    《古文观止》是一部散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楚材与调侯是叔侄关系,约生活于康熙间,其余生平事迹知之甚少。楚材、调侯志趣相投,日以古文切磋 研习,遂合编是书。“观止”之名,取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据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音乐、舞蹈,在看到韶箭舞时,说:“观止矣,若有他乐,我不敢 请已。”“古文观止”意即好到极点的文章。楚材、调侯还编定《纲鉴易知录》,与《古文观止》一样,都是当时的普及读物,曾风行一时。
    《古文观止》共12卷,是清代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散文选本。它所采录的范围很广,上起《左传》,下至明代,共选文220篇。它原是一部供应试科举的 人读的书,因此人选的作品数量不算很多,篇幅也相对较为简短。所选作品,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多为历代传诵名篇。亦能约略反映我国散文发展的概况。 编排以时代先后为序,每篇均有较详注释。当然《古文观止》也因为篇幅关系,漏收了许多名篇,也有鉴别不精的遗憾,但由于编选繁简适中,面世之后,风行海内 外,至今不衰,学人常以普及物目之,而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实非任何散文选本可比,它拥有广大的读者,实在不是偶然的。
    本书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竖排印本为工作底本,重加注释,每篇并撰写一简略“题解”文字。由于注释者学力及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书摘插图


鲁仲连义不帝秦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日:“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 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 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日:“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 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鲁 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日: “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 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 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闢害。」對 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窴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