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谁需要哲学

作者:安•兰德[Ayn Rand]

ISBN:9787508077628

出版时间:2014-01-01

开 本:16开  页数:269页

定价:¥39.9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走出学院高墙,跨越学科藩篱,就会发现安·兰德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实在令人惊讶。经济生活是美国主要的社会活动方式,安·兰德的影响力主要就在此域。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不用说,早在50年前,他就曾致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表达阅读兰德著作后的感触。40年后,华尔街一位投资大师在其经典的投资理论著作中,坦言他的理论主要受了安.兰德的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启示。类似波普尔之于索罗斯,只是安.兰德的影响力更强烈,更广泛,更加直接。登录网站,打开网页,就会发现已经去世25年的安·兰德依然有那么多的追随者。关于——她的研究所、网站、期刊、书籍等资讯实在太多,甚至美国哲学学会东部会区下面还有一个安·兰德协会。这些都是自发的,追随者基本都是学院外的人,即便有一些高校学者,也比较边缘,副教授居多。去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比较学院化的研究兰德的著作,这或许意味着学院派开始重视兰德了。

章节目录

第1章 谁需要哲学——在西点军校的讲演/1
既然为人,你就无法改变需要哲学的既成事实。

第2章 哲学侦探/15
学习哲学的最好方法,应该像阅读侦探故事一样层层递进,最后得到真相。

第3章 形而上学和人为行动/29
上帝赐给我宁静,使我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上帝赐给我勇气,使我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上帝赐给我智慧,使我去分辨事物的不同。

第4章 隐性的联系/43
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人和动物之间的联系,也许反概念思想就是人和动物间的“隐性联系”。

第5章 没有自我的自私/57
人类本质上是自私的个体。

第6章 致斯帕斯基的公开信/65
你没必要自诩是邪恶的守护神,因为谁都清楚,你也是制度的受害者。

第7章 信仰和武力:现代世界的破坏者——在耶鲁大学的讲演/73
理性和自由互为充要条件,不可分离。当一个人是理性的,他便获得了自由:当一个人自由了,他必然是理性的。

第8章 真是可靠的道理/97
十九世纪是西方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同时也是哲学上最坏的年代。

第9章 康德和苏利文的对比/105
如若掌握不了词语,心灵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切行为都无从展开,即使在天堂中也不例外。

第10章 因果关系和义务/119
“义务”是哲学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反概念之一。

第11章 一封无名信/129
利他主义的理论根源是对有能力的人的嫉妒和仇恨心理。

第12章 平等主义和通货膨胀/151
通货膨胀是人为的灾难,是人类难以理解的原因造成的。

第13章 刺激和反应/171
雨果明白,自由和尊严是人类立身的基本价值。斯金纳则知晓,如果要毁灭人之为人,就要釜底抽薪,破坏这两个基本价值。

第14章 制度的创建/203
科学和思想不能由投票或者民意决定。

第15章 审查:褊狭和快捷的制度/217
性不是人类性格中独立的部分,也不是纯粹的生理需求,而是一个人基本价值观的复杂混合体。

第16章 教育公平/237
公平原则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公平地付诸实践。

第17章 我能做什么?/249
你要坚信,思想对于你和你的生命都很重要。如果你能将这种信仰贯彻在日常生活中,你就会发现很多启蒙别人的机会。

第18章 不要错失良机/257
毁掉一个国家有两种方法:独裁或者混乱。独裁意味着尸横遍野,混乱则会让文明机构瓦解。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安•兰德(Ayn Rand) 译者:张旭东 丛书主编:汪宇

     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安•兰德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精神,是理性利己主义的倡导者,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伦理学形成最为尖锐的对抗。在美国,她的作品的销量仅次于《圣经》。有人说不了解安•兰德就无法理解美国精神。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甲骨文CEO埃里森都是安•兰德哲学的拥趸。

编辑推荐

《谁需要哲学》:美国最有影响、备受争议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谁需要哲学安·兰德的答案是:每一个人。

《谁需要哲学》是安兰德临终前编撰的最后一部作品集。
    编写该书最初是一位加拿大客观主义者沃尔特胡波歇(WaIte,Huebscher)提议的。l981年秋天,他在写给安兰德的信中说:“你在
文章中细致地描述了个人在日常表达中如何反映哲学观点……如果能把这类文章结集出版,我觉得可以更加突出客观主义哲学的影响,进而分
析当前许多危险倾向的哲学根源,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工作。”
    兰德对胡波歇的提议很赞同,《安兰德通讯》中收录了好多她最得意的作品,《谁需要哲学》最初是她在美国西点军校的一篇演讲稿。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中,她就和玻白斯一麦瑞尔(BobbsMerrill)公司的出版商格雷思肖(Grace Shaw)、若干朋友和助手几次交流文集的构想和立意。她提出了文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求,还指出几篇必须选入文集的文章,其他的则交由编辑裁量。但是不久后安兰德就去世了,终究没有看到文集出版。之后,文集编选的工作就由我来抉择,当然我也始终铭记着安兰德当初提出的几点期望。 

书摘插图

序言

     有一段时间,许多学界朋友有些怕接我的电话。那时我正对安·兰德着迷,状态有点像搞传销的,逢人必说,喋喋不休。光说不够,还张罗出版。鼓动起三个年轻编 辑自发结成小组,各有分工。可惜领导没兴趣,只好散去。其中一员后来翻译了兰德的《致新知识分子》,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我把资料群发给对岸的同行们,希 望他们先行一步。最近,对岸一个朋友来了兴致,确定要做。
     我曾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行为、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等议题有兴趣,当时国内这方面的文献不多,只好独自摸索,这样就与安·兰德偶遇了,布莱克威尔商业伦 理百科辞典就收列了她的条目。等到重视了这个人,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地方都能发现她的身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韦伯斯特文学词典》等工具书也都有她的 条目。
     安·兰德的头衔是作家和哲学家,可在文学领域和哲学领域,不太容易“发现”她,在学院派的学脉叙述中,压根儿就没有她的位置,汉语文献更不用说了。北京一位学术名家写了大部头的《美国哲学史》,只能在索引中找到兰德的名字。
 

书摘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两个主要的理论基础。除此以外,伦理学(ethics)也是哲学的分支,可以被看作是哲学的工具。伦理学并不适用于所有事物,只 是规范人类的行为,但是它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性格、行为、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伦理和道德形成一套价值体系,指引人类的选择和行动——这也是 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
     我开头讲述的故事中,宇航员在陌生的星球上无所适从,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也不晓得如何去求证。所以只有具备世界观,认识论,对自身本质有清醒的认 识,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深入研究伦理学之前,你必须回答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问题:人类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可以理性地对待现实,还是一种非理性的动物,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无能为力,随波逐流?人类能够实现不断的进步,并分享进步的欢乐,还是人类注定要面对失败和灾难?回答了这些问题后,你可以进入伦理学 的问题:对于人类而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原因何在?人类首要的考虑是追求幸福,还是逃避痛苦?人类应该以自我实现,还是自我毁灭作为人生目标?人们应 该追求自己的价值,还是把别人的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人们应该追求幸福,还是自我牺牲?
     对上述问题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我在此没有必要再一一指出。你们在自己身上和周围人们身上,都可以看到。
     伦理学对上面的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处事,这又引向哲学的第四个分支学科——政治学,即关注社会体系中的规则。作为哲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 子,政治哲学不会直接告诉你具体在一周的哪一天获得多少天然气供应,而只是让每个公民都清楚,政府有权力对任何事情施加限量供应。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