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神隐圣逸天社山

作者:张至容 主编 王凯 编著

ISBN:9787508078076

出版时间:2013-12-02

开 本:16开  页数:203页

定价:¥39.8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神隐圣逸天社山》介绍了位于成都市的道教圣地——天社山。宫观发展至今,已成为道教信仰和修道者的圣地;宫观传衍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宫观传承至今,已成为了道德伦理教化的场所。四川新津天社山,又名老君山,官观始建于汉唐,曾毁于战火,又得刘沅家族修复重兴。相传黄帝、老子、张道陵都曾在此山修炼,蚕丛、张良等名人也与此山结下不解之缘。(稠粳出云)、纯阳观、梨花溪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每年的老君会,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章节目录

天社盛名出羲皇
 女娲伏羲留圣迹
截江断流铸圣像
 天社斗姥助轩辕
 天社有山名轩辕
三星金沙耀稠粳
 金乌神佑汉帝王
 神鸟出世惊寰宇
 种桑养蚕是蜀王
神隐圣逸古道场
 老子隐修天社山
 压魂石下萧丞相
 伯乐萧何识韩信
 豪修未央得罪偿
 子房仙踪隐天社
 张良拾履得兵法
 再度出山度汉室
 商山四皓助张良
 张良得道度萧何
仙草为名设教治
 仙山有草名稠粳
 号令鬼神插旗峰
 鹿猴原来是卢侯
老君显圣修琳宫
 重修天社是明皇
 玄宗因何崇老君
 金母行宫今何在
天社自古多胜境
 稠粳出云卫圣地
 景色如画梨花溪
 青山藏宝灵祖佑
 天下第一忠孝林
重兴天社有刘沅
 嗜书如命刘止唐
 合弃功名投孙山
 偶遇奇人参道教
 拜师授业于槐轩
 止唐字讳有来由
 修复祠庙建天社
 天社山中老君会
 洞轩隐圣叹鉴泉
仙药神医在天社
 炼丹炉中藏玄机
 稠粳酒香飘九州
 火神派传扬四海
天社山中寻仙踪
 猛虎刨出下山道
 白猿得道成山神
 地母煮江救生民
 赑屃驮碑吐真经
 

书摘插图

  公元1760年即清乾隆二十五年,当地望族杨公仪又重建了一些殿堂。然而,这两次重修没过几年,修复的建筑又遭到火神的垂青,化为灰烬。而高祠和玄都紫府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修复。直到1835年,刘沅先生登临天社(老君)山,才开始重建天社(老君)山道观的工程。他先修复了高祠,并在祠堂后面修了一个院落,形成了前祠后院的结构,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相当罕见的设计。祠堂内恢复了汉高祖和汉景帝的牌位,并把刘氏一族有名望和贡献的人刻了牌位配祀。然后在后院开讲授徒。经过几十年时间,刘沅一家几代人付出了艰辛努力,终于逐步恢复了三清殿、混元殿、三元殿、斗姥楼等建筑。
  经过刘沅重修的玄都洞,洞口汉高祖御笔题写的“玄都紫府”石匾重新悬挂起来,一切依照旧制,九龙环绕,金碧辉煌。而原来的木建筑部分,因为没有原先的图纸,也就没有重建。现在,我们在天社(老君)山看到的玄都洞,正刘沅修葺后的模样。
  刘沅一生,为恢复天社(老君)山旧貌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单单在修缮建筑方面有所作为,在文化推广和发扬上,刘沅一家数代人也倾注全力,将天社(老君)山打造成一处极具文化内涵的道教圣地,可谓功不可没。
刘沅当年曾对身边的学生说:“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重新恢复天社(老君)山的辉煌!”
  而他讲的恢复,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园林上的修复,他要将道教的传统文化精髓加以发扬。在天社(老君)山期间,刘沅编著了《法言会篆》、《赤凤髓丹旨》、《性命微言》、《下学梯航》、《法言外集》、《参同秘解》、《悟真玄要》等,以他深厚的国学造诣为基础,把道教心法跟儒家理论相结合,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阐释,发挥。并结合道教独有的宗教仪轨,创立了法言坛。他的儿子刘枳文、孙子刘咸炘、刘咸燡、刘咸焌等继他之后,对天社(老君)山的恢复与发展,对道教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都有了相当大的贡献。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