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欧洲战场——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庞绍堂联手主编,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名师倾力打造

作者:钱乘旦、庞绍堂 主编 陈志瑞 李季山 赵雪梅 黄亚红 著

ISBN:9787508082899

出版时间:2015-01-01

开 本:16开  页数:253页

定价:¥34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欧洲战场》是由著名历史学教授钱乘旦先生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里的一种,由资深历史学教授陈志瑞、李季山、赵雪梅、黄亚红所著。本书描叙了二战中自希特勒夺取德国政权以后,从侵占莱茵兰地区悍然发动战争,直到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止的整个欧洲战场上的战争史实。全书史料翔实,描写生动,对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大型战役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对其他小型战役和情报战等也作了生动的记述;同时,对二战的起因、造成的后果也作了精彩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可以说,在关于二战的历史书中,本书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的难得的佳作。本书所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已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章节目录

引子  1
一  战争阴云悄悄升起  5
二  纳粹狂飙席卷欧洲  29
三  命运之神在不列颠决战  55
四  “我们是在同一条船上” 73
五  在秘密战线上  89
六  燃烧中的“地狱烈火”  117
七 “痛击欧洲的软腹部”  139
八  突破”大西洋壁垒“  165
九  踏上解放欧洲之路  191
十  消灭法西斯  215

作者简介

  陈志瑞:历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等领域的学术编辑工作,出版有《埃德蒙•伯克读本》《欧洲的选择》《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以及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a’ s Diplomacy等多种著作。
  李季山:历史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出版有《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等著作。

编辑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由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庞绍堂主编,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知名学者撰写,全套丛书共分8册,分别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大西洋战场》、《中国正面战场》和《中国敌后战场》。该套丛书既有磅礴大气的战争场面描写,也有精彩犀利的战略战术分析,更有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反思。每本书并配有精心挑选的图片多幅。该套丛书已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书摘插图

序言
                                                               “希望书库”版序言
                                                                      钱乘旦 庞绍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弭散,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五十年前出生的那些人,如今也已经“知天命”,要年逾半百了。五十年来,尽管世界上狼烟未止,大大小小的战争始终不断,但全球性的大战总算没有打起来,出现了五十年难得的和平时期。五十年中,世界发展很快,物质生产的能力成倍增加,财富之增长居然破天荒第一次使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不仅少数特殊人物可以享受优裕的生活,而且数量相当可观的普通人也能够分享其富裕了。许多地区已经习惯于和平与安宁,几代人都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即使曾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战争也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人们祈望着和平能世世代代维持下去,永无止境。
  人们渴望和平,因为和平与幸福总是连在一起;人们痛恨战争,因为战争与苦难是同义语。很少有人不希望和平,而想要战争的;然而,战争又似乎是人类永远摆脱不掉的命运之阴云,笼罩着由希望之火点燃的历史之光。战争陪伴着人类的历史,乃至在官修的史书上,没有战争似乎就显示不出君王的伟大,没有征伐似乎就表现不了统治的英明。可悲的是,历史似乎也果真如此,还在我们的先民与巨野洪荒作斗争的时代,人类就被战争的梦魇时时纠缠,尽管豺狼虎豹凶狠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但人的不同族群之间却免不了要彼此厮杀,人的同类相斗充满了血腥气。文明降临之后,战争与历史一起进入文明,而且越来越自觉地利用文明的进步所造成的结果,从古希腊的青铜剑,到20世纪的激光导弹,哪一个历史阶段,不见证着武器的发展与完善,人类的多少智慧,被消耗在战争这门艺术上!当后人歌颂帝王的宏业、将军的伟绩时,似乎已经忘记了战争的残酷;有些人说,战争是文明发展的杠杆,没有战争,社会也就停止不前了。对此我们虽然不敢苟同,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发展有时的确需要战争来推动,比如:当新社会需要诞生、旧社会又不肯退去时,战争会帮助消灭旧社会;当邪恶势力张牙舞爪、剥夺千百万无辜人的生命与自由时,战争会帮助伸张正义,消灭邪恶;即使在并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只是不开化人群的相互残杀或贪婪帝王们的争疆夺土时,它也会起到沟通文明、交流文化的作用,因为在工业化以前的时代里,地区间的联系极稀少,人们生活在封闭的地域里,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于是,战争作为一种残酷的沟通手段,居然也可以成为文明的载体!
  但战争无论如何都是人性中丑陋一面的暴露。不管存在不存在正义的一方,战争都是由邪恶势力造成的。非正义的战争自不消说,它体现着统治者的贪婪、权欲和凶狠残暴;、即使是正义的战争,也必然是在邪恶势力登峰造极、正义的力量不用战争作手段便不可铲除恶势力的前提下发生的。一场战争要么无正义与非正义可言,实际上双方都是非正义;要么一方是正义,另一方是非正义,于是战争首先由非正义一方挑起,正义一方为反抗、为生存,不得不奋起反击,拿起武器,向邪恶势力开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场典型的用正义战争打败非正义战争的大战,为打赢这场战争,全世界人民付出了五千万人牺牲的代价,战争的财产损失,估计达到四万亿美元。人类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仅仅是为了消灭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势力之一——法西斯主义。痛定思痛,人们不禁会默然深思:难道一定要在热血和泪水中才能伸张永恒的正义吗?为什么不能在邪恶势力毒苗初露的时候就将它铲除,而一定要等它作恶多端、危害匪浅时才动员更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和它作本来可以轻易得多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后人去深思的最深沉的,也许就是这个问题。
  人类是不是还需要不断地经受战争的苦难?是不是只有用鲜血和生命才能捍卫真理和正义?也许正是带着这种迷茫,世界才走完了五十年艰难的和平历程。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却不可忘记:当上一次大战奠定的世界体系瓦解之后,我们这个世界又变得动荡不安了,两极控制世界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新的战争根源有可能在混乱中产生。我们能否阻止新的战争?我们能否化解各种冲突?能不能在邪恶势力刚刚抬头的时候就遏止它、消灭它?这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严峻考验。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希望永远不再有战争,至少不再有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我们希望人类的理智已经成熟到这个程度,即人们将永远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学已经使人类具备了消灭自己的能力,世界的核武库可以把地球炸翻好几次。然而我们却不得不痛心地承认:战争曾一直与历史同在,我们不能保证人类的私欲永远不再助长邪恶势力的抬头,使之再次成为引发世界战争的根源。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深信:正义会在战争中凯旋,因为人类在其本性中,天生就追求真理与正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波澜壮阔的,它高奏着振人心弦的英雄乐章,它为作家艺术家储藏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它为一代代后世人留下了长久永存的崇敬与深思,它为历史家提供了永不磨灭的史绩。然而,我们仍然希望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战,铺设在人类脚下的,应该是永远的绿色和平之路。
  让我们真诚地祝福和平永存。
                                            1994年10月于南京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