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消化科分册——最全的中成药治疗消化科常见病的书。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著名中医药专家高学敏任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刘绍能主编。消化科权威专家用中成药辨证论治等慢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常见病

作者:张伯礼、高学敏丛书主编,刘绍能分册主编

ISBN:9787508083438

出版时间:2015-10-10

开 本:32开 148*210  页数:168页

定价:¥21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消化科分册》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品种为依据,选择消化科治疗慢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中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详细介绍了所选中成药品种的处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药理毒理、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附有常用中成药简表,条目清晰,查阅方便。该书以临床实用为特点,以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为宗旨。针对当前70%的中成药为西医大夫所开具的现状,注重面向临床医生和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以西医病名为纲,中医证候为目,密切结合临床,详述常见证候及中成药辨证选用规律,指导临床医师学中医、懂中药、熟练正确应用中成药。

章节目录

慢性胃炎 1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2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3
三、用药注意  6
附一  常用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7
附二  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39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47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49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49
三、用药注意  52
附一  常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53
附二  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用中成药简表  78
便  秘 83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85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86
三、用药注意  90
附一  常用治疗便秘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91
附二  治疗便秘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119
溃疡性结肠炎 125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126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27
三、用药注意 132
附一  常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133
附二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153

作者简介

消化科分册主编:

  刘绍能  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常委,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丛书主编:

  张伯礼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张院士从医40余年,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连续承担两批973项目,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5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获何梁何利基金医学药学奖;还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高学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药典委员会资深委员,药典会第八届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新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

编辑推荐

1.一本书学会辨证论治消化系统常见病。
2.最全的中成药治疗消化科常见病的书。
3.参照最新药典、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编写。
4.剂型丰富,文字和表格并用,条目清晰,查阅方便。
5.选择消化科治疗慢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中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详细介绍了所选中成药品种的处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药理毒理、临床报道等内容。

书摘插图

前言
     为了配合推进国家医疗制度改革、深入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好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基于“合理使用中成药”公益宣传活动项目,组织编写了《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该丛书是继《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常见病中成药合理使用百姓须知》之后的又一力作。《消化科分册》选择消化系统的慢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西医病名为纲、中医证候为目,详细介绍具体病种的中成药辨证论治规律和方法,很好地体现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既有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又有现代应用研究的支持,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该丛书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品种为依据,选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中成药介绍,品种丰富、覆盖面广,兼顾了临床常见的多种证型。为便于全面掌握所选用的中成药知识,该书详细介绍了所选中成药品种的处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药理毒理、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附有常用中成药简表,条目清晰,查阅方便。
     该书以临床实用为特点,以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为宗旨,主要面向西医医师和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该书以西医病名为纲,密切结合临床,详述常见证型及中成药辨证选用规律,将大大提高广大医师学中医药、懂中医药、用中医药的能力。该书的出版将为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提升患者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刘绍能
                                            2014 年 12 月

书摘: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包括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主要病理为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CG 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的 80% ~ 90%,随着年龄的增长,CG 的发病率逐年增加。CG 的病因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免疫因素为主,而饮酒、吸烟、饮食不节、精神因素、胆汁返流、各种慢性病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均可引起或诱发本病。
CG 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部疼痛、胃胀、食欲不振、嗳气、烧心等症状,但均无特异性,确诊需要胃镜及病理检查。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增加消化酶、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对症治疗等。
CG 在中医学中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根据本病的胃痛、胃胀等主要临床表现,可参考中医学的“胃痛”、“痞满”、“胃痞”等进行辨治。本病的发生多因外感寒邪、饮食失节、内伤劳倦、情志不畅等,以致脾胃损伤而引起。非萎缩性胃炎以寒、热、实证为主,萎缩性胃炎则以虚、滞、瘀证为主。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中医学认为,CG 的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和、失治误治、脾胃虚弱等五个方面。其病位在胃,而与肝脾关系密切。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病邪阻滞,肝气郁结,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 ;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
CG 常见证型有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萎缩性胃炎以胃阴亏虚证为主,还可见到正虚血瘀证。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肝气犯胃证
【临床表现】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辨证要点】胃脘胀满,脘痛连胁,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
【病机简析】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而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胃痛。胁乃肝之分野,而气多走窜游移,故疼痛攻撑连胁,时轻时重。气机不利,肝胃气逆,故脘胀嗳气。胃气不和,消化力下降,故纳食不香。如情志不和,则肝郁更甚,故发病多与情志不舒有关。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辨证选药】可选气滞胃痛颗粒(片)、胃苏颗粒、舒肝和胃丸、舒肝健胃丸、快胃片、健胃愈疡颗粒(片、胶囊)。
此类中成药常用柴胡、枳壳、白芍等药疏肝,陈皮、佛手等和胃,香附、川楝子等理气止痛,从而达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目的。
2.肝胃郁热证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要点】胃脘灼痛,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简析】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肝热犯胃,胃气上逆,故烦躁易怒,泛酸嘈杂。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故口干口苦。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辨证选药】可选三九胃泰颗粒(胶囊)、胃力康颗粒、胃逆康胶囊、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赛胃安胶囊。
此类中成药常用柴胡、枳壳、木香、白芍等药疏肝理气,黄连、黄芩、蒲公英等清热,陈皮、半夏、茯苓等和胃,从而达到疏肝理气、泄热和胃的作用。
3.瘀血停胃证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辨证要点】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病机简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日久则导致瘀血内停胃络,由于瘀血有形,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瘀阻血溢则可出血,从上呕吐而出即见吐血 ;从下随大便而出则为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为内有瘀血之表现。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辨证选药】可选用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胃康胶囊、胃康灵丸(胶囊、片、颗粒)、复方胃痛胶囊、元胡止痛片(颗粒、胶囊、滴丸)、荜铃胃痛颗粒。
此类中成药常用丹参、三七、白及、生蒲黄等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等理气止痛,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4.胃阴亏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胃脘隐隐灼痛,口燥咽干,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
【病机简析】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故见胃脘隐隐作痛。胃虚而受纳失常,故食欲不振,饥而不欲食。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细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辨证选药】可选用养胃舒胶囊(颗粒)、胃安胶囊、养阴清胃颗粒、养胃颗粒(片)、阴虚胃痛颗粒(胶囊、片)。
此类中成药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黄精、山药、玄参、白芍滋养胃阴,陈皮、茯苓、白术益胃和胃,川楝子、枳壳理气止痛,从而达到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的作用。
5.脾胃虚寒证
【临床表现】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辨证要点】胃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舌淡苔白。
【病机简析】脾胃虚寒,病属正虚,故胃痛隐隐。寒得温而散,气得按而行,所以喜温喜按。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则纳运失常,故食欲不振。胃虚得食,则产能量以助正抗邪,所以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脾主肌肉及四肢,脾阳虚则失其温煦之功,故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脾虚生湿,下渗肠间则大便溏薄。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辨证选药】可选用温胃舒胶囊(颗粒、片)、仲景胃灵丸、虚寒胃痛颗粒(胶囊)、丹桂香颗粒、香砂养胃丸(颗粒)、理中丸(片)、安中片。
此类中成药常用高良姜、附子、肉桂、干姜等温中散寒,黄芪、白术、党参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等和胃,延胡索、小茴香、香附等理气止痛,从而达到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作用。
6.正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胃痛隐隐,痛有定处,食少,神疲乏力,舌质淡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辨证要点】胃痛隐隐,痛有定处,神疲乏力,舌质淡黯或有瘀斑。
【病机简析】胃病日久,正气亏虚,则食少、神疲乏力、舌质淡 ;日久则导致瘀血内停胃络,由于瘀血有形,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
【治法】扶正化瘀,和胃止痛。
【辨证选药】可选用摩罗丹、胃复春片(胶囊)、健胃消炎颗粒。
此类中成药常用黄芪、红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三七、玄参、当归等化瘀散结,延胡索、枳壳理气止痛,从而达到扶正化瘀、和胃止痛的作用。
三、用药注意
CG 的治疗要配合饮食的调理,在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切忌肥甘油腻食物,以防影响药效的发挥。此外,要注意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胃病的恢复。应随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胃痛加重,或有黑便出现时,必须及时治疗。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要及时复查胃镜。临床选药必须以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针对不同证型,选择与其相应的药物,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还要注意药品的保管,将药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将药品存放于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以防发生意外。服用药品还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不能违背具体药品的饮食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证候禁忌、病证禁忌、特殊体质禁忌、特殊人群禁忌等,各药品具体内容中均有详细介绍,用药前务必仔细阅读。患者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应当告知医师或药师。儿童若需用药,务请咨询医师,并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附一
常用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一)肝气犯胃证常用中成药品种
气滞胃痛颗粒(片)
【处方】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香附(炙)、白芍、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用法与用量】
颗粒剂 :开水冲服。一次 5g,一日 3 次。
片剂 :口服。薄膜衣片,一次 3 片,一日 3 次 ;糖衣片,一
次 6 片,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忌气怒,忌食辛辣食物。
3.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规格】
颗粒剂:(1)每袋装 2.5g,(2)每袋装 5g。
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 0.5g。糖衣片,片芯重 0.25g。
【贮藏】密封。
【药理毒理】气滞胃痛颗粒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并能调节胃肠运动和减少胃液分泌。
·镇痛作用  气滞胃痛颗粒给小鼠灌胃,能减少腹腔注射冰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1]。大鼠右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 2.5% 甲醛溶液,气滞胃痛颗粒可减少其舔、咬、抖足次数[2]。说明气滞胃痛颗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 气滞胃痛颗粒在 20 ~ 160  mg·mL-1浓度范围内能显著促进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200~280mg·mL
-1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
·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结扎大鼠幽门分析气滞胃痛颗粒对胃液分泌的影响,提示该药可显著降低大鼠胃液量、胃液总酸度以及总酸排出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3]。
【临床报道】 46例慢性胃炎患者,口服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每次 5g,餐前半小时开水冲服,连服 30 天。结果临床痊愈 8 例,显效 12 例,有效 22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 91.30%[4]。
【参考文献】
[1] 韩凌,李坤,潘英,等 . 气滞胃痛颗粒的药效学研究.中国药房,2010,21(35):3285-3282.
[2] 姚东,孟宪生,潘英,等 . 气滞胃痛颗粒镇痛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 . 中成药,2012,34(3):556-558.
[3] 温小萍,刁云鹏,韩凌,等 . 气滞胃痛颗粒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研究 .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948-1950.
[4] 费金秀,向美珍 . 气滞胃痛颗粒剂治疗慢性胃炎 46 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9):572-573.
胃苏颗粒
【处方】紫苏梗、香附、陈皮、枳壳、槟榔、香橼、佛手、鸡内金(制)。
【功能与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等。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规格(1)、(2)一次 1 袋,一日 3 次。15 天为一个疗程,可服 1 ~ 3 个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有口干、嘈杂。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恼怒。
2.少吃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规格】每袋装(1)5g,(2)15g。
【贮藏】密闭,防潮。
【临床报道】71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治疗,每次 5g,每天 3 次,温开水冲服,疗程 1 个月。结果治愈 29 例,有效 33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为 85.  92%。较单用吗丁啉(多潘立酮)治疗为好(P< 0.05)[1]。
【参考文献】
[1] 马全明 . 胃苏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47-50.
舒肝和胃丸
【处方】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柴胡、白术(炒)、陈皮、广藿香、槟榔(炒焦)、莱菔子、乌药、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两胁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 9g,大蜜丸一次 2 丸,一日 2 次。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规格】水蜜丸,每 100 粒重 20g ;大蜜丸,每丸重 6g。
【贮藏】密封。
舒肝健胃丸
【处方】柴胡(醋制)、香附(醋制)、香橼、槟榔、牵牛子(炒)、青皮(醋炒)、陈皮、枳壳、厚朴(姜制)、檀香、豆蔻、延胡索(醋炒)、白芍(麸炒)、鸡内金(炒)、五灵脂(醋制)。
【功能与主治】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
……
……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