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笼中男孩——“爱的奇迹天使”桃莉海顿疗愈成长之旅系列丛书之一,源自真实案例。美国图书协会强力推荐,荣获台湾“好书大家读”奖和中小学生推荐读物。

作者:[美]桃莉·海顿 著

译者:陈咨羽 文雅茜

ISBN:9787508088211

出版时间:2016-08-01

开 本:32开 148x210 mm  页数:248页

定价:¥35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15岁的凯文从不说话,对外界充满恐惧,他总是躲在桌子底下一声不吭,这是他为自己构建的牢笼。桃莉耐心地一点一点教他发声说话,教他摆脱一切恐惧,凯文终于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开始正常地讲话,并逐渐不再恐惧外界时,桃莉却发现她已经无法压制住凯文身体里呼之欲出的狂暴而强烈的复仇愿望。他渴望走出被封闭的场所,去杀了从小虐待他的继父。
  桃莉的治疗并不顺利,反反复复,屡次重新来过,每当以为凯文往前走了一大步时他却又退回原点。他儿时所遭受的继父虐待母亲抛弃的严重心理创伤时时刻刻占据和啃噬着他的内心,连桃莉也束手无策。但最终,在桃莉不离不弃的陪伴下,在凯文故地重游之后,他身体中的鬼魂终于离他而去,他终于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人生。

章节目录

第1章 笼中男孩_ 001
第2章 第一次尝试_ 004
第3章 爆发_ 012
第4章 选择对象性讲话_ 021
第5章 对抗恐惧_ 031
第6章 燕麦粥的故事_ 040
第7章 凯洛_ 047
第8章 秘密_ 057
第9章 三角关系_ 073
第10章 重获自由_ 087
第11章 再生变故_ 097
第12章 一切重来_ 104
第13章 布莱恩的外套_ 119
第14章 游泳_ 133
第15章 杰夫的离开_ 149
第16章 过去的最后一片拼图_ 158
第17章 仇恨_ 172
第18章 重逢_ 182
第19章 故地重游_ 203
第20章 再见,布莱恩_ 220

作者简介

  桃莉·海顿,心理学专家、教育学家。她不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有风格独特、充满真爱的教育方式,因此被美国教育界推崇为“爱的奇迹天使”。
  桃莉老师的文字细腻、发人深省。她的创作都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没有说教,更多的是用故事去影响读者,让人们发自内心地体验和感受。

编辑推荐

桃莉·海顿被美国教育界誉为“爱的奇迹天使”,
她以好奇心、慈悲心、永不放弃的心,一次次叩开孩子的心门,
每个故事都来自真实人物奇迹般的成长和改变,
作品译成30种以上的语言,影响了世界亿万父母和老师。
受到美国图书协会强力推荐,荣获台湾“好书大家读”奖和中小学生推荐读物。
    
童年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到底会给一个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凯文有四年没说过话了,他缩在桌子底下,缩在自己的牢笼中,拒绝与外界接触。
他其实很聪明。他阅读能力很强。
他有超强的绘画才能,画的妹妹的画像栩栩如生。
他说,茄汁意大利面看起来像人的脑浆,你见过吗?我见过。
桃莉教会他说话,教他摆脱恐惧,可是有一天,他用自己悄悄做好的刀子抵住她的下巴。
他心中滔天的恨意,使他扬言要杀了他的继父。
治疗反反复复,毫无进展,桃莉灰心、沮丧,甚至求助于杰夫的帮助。
但当凯文的童年碎片最终拼凑完整时,桃莉终于得知,继父的虐待、母亲的抛弃、看着心爱的妹妹在眼前逝去……将他的人生碾压得支离破碎,已经无可救赎。
桃莉只有用耐心和无限的爱支撑他,陪伴他。
直到有一天,那些阴魂不散的梦魇,终于在那栋发生过一切的房子里烟消云散。
凯文,变成了真正的布莱恩——他心中那个光明的自我。

媒体推荐

★ 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华盛顿邮报》
★ 每一页都在印证爱的力量和生命的张力。——《洛杉矶时报》
★ 桃莉·海顿理应获得那份一般人不会轻易予人的尊重。她不仅经验丰富,还使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像桃莉·海顿这样的人。——《波士顿环球报》
★ 桃莉·海顿是一个出色的故事讲述者。同时,她也是一位帮助有精神障碍和情绪问题的孩子的老师。我们很幸运能够拥有这样的她。她引导我们发现,人不能对号入座地被分类。尽管海顿书中的人物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但他们也就是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恐惧,缺爱的感觉,以及无法表达的痛苦。——《华盛顿邮报》

书摘插图

推荐序

学习倾听孩子的声音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世界愈加扁平,各种资讯以及教育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冲击着我们。 育儿的话题在当今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也越来越重要。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如今已经为人父母。在仍然以传授知识、考试测评为教育主线的中国,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反抗也越来越大。家长们一方面渴望孩子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又难以抗拒整个社会的潮流,站在孩子的身后,举着考试的大旗打压着孩子们。

  前日参加一个活动,有一个讨论是关于“如何做高效能父母”的话题。家长们七嘴八舌,提出了一大堆的建议。我却在想,也许,我们都需要安静下来,学习倾听孩子的声音。

  桃莉·海顿,被美国教育界盛誉为“爱的奇迹天使”,她的这套“桃莉老师疗愈成长之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展开的,让我们这些糊涂的自以为是的大人有机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帮助我们贴近孩子那颗敏感的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和被爱的方式。

  我非常感谢自己在芬兰的育儿经历,因为是个“外来母亲”,什么都不懂,所以必须倾听(即使如此,也常常做不到很好的倾听)。在某种程度上,女儿教会了我很多。记得女儿12岁左右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西方的摇滚歌星。这个歌星的所有造型,都让我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我非常担心女儿的“喜欢”,试图了解她为什么会以这样一个“不正派”的歌星为偶像。女儿却说,他在台上的打扮和表演只是一种渲泄,是他情绪或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她还批评我(和很多中国家长) “以貌取人”。可是,我依然不明白,这个摇滚歌星渲泄的哪一部分引起了一个12岁孩子的共鸣,当时非常担心(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扰)。此后,我们也偶尔会为这件事展开讨论,直到她15岁的某一天,我们又谈起这个歌星,她跟我说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青少年持枪伤人,而他恰是这个歌星的粉丝。这件事引起各方媒体的关注,甚至有一种声音置疑他的音乐对青少年的负面引导。有人采访他,问:“如果你有机会对这个孩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他静默片刻,回答道:“我什么也不会说,我会倾听。” 女儿说:“妈妈,你不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吗?”

  是的,倾听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声音和各种理念的嘈杂的世界里,“倾听”也许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

  无论你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你心里有爱,并愿意用对的方式支持到你所爱的孩子,不妨打开这本书,在桃莉·海顿的帮助下,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开始学会倾听。看看你是否能够听到他渴望长大的声音,听到他的需求和内心的无助,他的自豪和喜悦,体会到他在生命初期学习生存技能的那份努力和不易。

  如果我们能够带着深深的爱,细心地倾听,全然地信任,耐心地陪伴,也许,生命就会展现给你一个奇迹!

芬兰富尔曼儿童技能教养法中国推广第一人:李红燕

书摘:

第1章    笼中男孩

  这个男孩被称作“笼中男孩”,他总是躲在桌子下面,而桌子的四个桌脚刚好围成他的笼子。他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用双手护住头,身体前后不停地摇晃,不管人们怎么诱导,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摇着他的身体,躲在桌子下面就是不出来。
  我们在另一个房间里,透过单面可视镜看着那个孩子。“他多大?”我问身边的助理。
  “十五岁。”她答道。
  这样的年纪已经不再是个小孩子了。“他在这里多久了?”我问。
  “四年。从来没有开口说过话。”
  “从来没有说过话?”我讶异地说。
  “没错,连吭都没吭过一声!”
  我又看了他一会儿,便拿起我的置物盒走进那个房间。那位助理在原先的房间看我平安无事,便转身离开观察室。现在,房间中就只剩下那个“笼中男孩”和我。
  我小心翼翼地放下手中的盒子,在那儿站了一会儿,想看看他发现陌生人进入他的房间时会有什么反应。但他却什么反应都没有。我进一步靠近他,在他旁边的地板上坐了下来,两人间的距离约一臂之遥。他还是自顾自地摇着身体。
  我开始和他聊天,天南地北地聊着,绞尽脑汁地聊。但是,他就是没有回应,仍然机械般摇着身体。最后,苦思无策之下,我搬出置物盒并从里面拿出一本书,开始读了起来。书中讲的是两个青少年男女之间的神秘故事。我希望这个方法可以缓和我们之间僵持的气氛。
  我读着读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偶尔我会听到外面那扇门开开关关的声音,职员们一个个地离开了,但那个“笼中男孩”还是没有半点反应,依然自顾自地摇着他的身体。
  我继续读着,一边读一边数着吱呀吱呀的开门关门声,有意无意地计算着离去的人数。等我回过神来看着那个孩子,已经静止不动的他,此时缓缓放下双手想把我看得更清楚一些。他的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霎时间我突然意识到他一点也不笨,因为他也在计算着离开的人数。
  他无言地向我做了一个手势。
  “什么?”我问他,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他又用力地比了比那个手势,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我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他的身边,这样不但可以把他看得更清楚,也更便于和他沟通。
  在我的要求下,他又重新比画了一次。他那急速旋转画圈的动作极为优美,宛如流畅的手部芭蕾舞。问题是,我还是看不懂他到底想要说些什么。桌子底下的他沮丧地叹了口气,对我做了一个鬼脸之后,他很有耐心地又重新比画了一次,有如对牛弹琴一般,这次他把速度放得很慢,不过当发现我还是一头雾水时,他的脸上马上浮现出仿佛遭遇了挫折一般的表情。灰心之余,我们只能沉默地互瞪着对方。为了化解这种沉默僵持的气氛,我问他想不想继续听故事,男孩点了点头。
  我靠着墙壁坐下来,打开书本,翻到“第五章:走出洞外”那一页。
  男孩轻轻推开身旁的桌子,伸手拉了拉我的衣服。我抬头一看,发现他一手拉着下颚,一手指着喉咙的深处,然后颓丧地摇头。

第2章  第一次尝试

  自从担任临床研究心理学家一年多以来,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学校任教,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到研究生的学生都教过。我热爱教书的想法至今没变。然而在从事心理学教育数年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面竟然像初学者,对很多事物都感到陌生。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决心往特殊教育方面进行钻研。我并不确定为什么,只觉得其他方面对我都没有更大的吸引力。总之,我很高兴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一年多来,我的确深深爱上了特殊教育。在我工作的这个诊所中,不但许多心理学领域中的专家使我受益良多,而且这里的制度、薪水和福利都很好。我对这份工作感到非常满意,也过得很快乐。
  但是,这个“笼中男孩”出现了。
  说实话,当时盖尔儿童收容中心的社工人员黛安打电话到诊所来找我时,我并不太想接这个项目。
  “我们有一个男孩要交给你。”她说,声音中清楚透露出一股绝望的气息。
  他的名字叫作凯文·李斯特,只不过大家都习惯叫他“笼中男孩”。因为他老喜欢躲在桌子底下,用椅子把自己围起来,然后在那里吃东西、做功课、看电视,还无时无刻不摇着自己的身体。他住在他为自己建构的笼子中——他是个受困于笼中的孩子。
  不过,因为他不开口说话,他的问题要比表面看到的这些复杂多了。他从不发出声音,甚至连他哭泣的时候也听不到他的哭声。根据他的档案显示,他曾经讲过话,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根据盖尔收容中心的资料显示,凯文在学校时不曾开口讲过话。他曾经因为不开口和老师说话而被留校,更重要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会说话。让人还抱有一丝希望的是,至少记录上提到他以前在家中会讲话,只是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沉默。最早是不和他的继父说话,然后是他的母亲,也许当时他还会和他的妹妹讲讲话。但是在他九岁第一次接受治疗时,工作人员注意到他已经完全不开口说话了,所以没有人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说话的。
  除了不说话外,凯文还有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他的恐惧症。他几乎对什么东西都怕得要命,比如高速公路、狗、黑暗等等,他都非常害怕。此外,他也因为怕水而不愿洗澡。三年来,他不肯跨出收容中心一步,他一直住在自己构建的笼子里。
  社工人员在电话中告诉我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抗拒。她似乎怕我挂掉电话,所以一口气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
  盖尔是一所新开设的先进机构,不但设备齐全而且专业阵容十分整齐,包括常驻中心的心理医生、语言治疗学家、医生和护士。有了这么强大的阵容,我真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需要我?我又能做些什么?我对那位社工人员提出心中的疑问。
  她说他们曾经读过我在特殊心理工作方面的相关报道,所以才想到要找我来试试看。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无计可施了,一直以来他们想尽办法来帮助凯文,但是完全不见效果。更大的问题是,现在是八月,到了下个月凯文就要满十六岁了,而盖尔收容中心规定儿童满十五岁就必须离开。他们让凯文破例住到现在,已是极限,不能再延期了。一旦离开收容中心,凯文的监护权就属于州政府。因此,如果不趁这段时期解决他的问题,只怕到时候……她没有说下去。
  翻开凯文那本薄薄的档案记录,我不禁为之心酸——功课一团糟、家中经济困难、身体受虐、父母亲婚姻破裂、与继父不和……最令人感到不能容忍的部分,是他的母亲竟然把这个孩子的监护权交给了州政府。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要他,那么我们还能期待他怎么样呢?过去七年来,凯文已经辗转待过无数机构,但是却已经有八年不曾开口说过话。
  投入特殊心理学研究以来,我已经开发出一套治疗拒语症的有效方法。我事先假设孩子原本是会讲话的,所以我要给他们机会讲话。虽然这个方法以前治好了不少这类型的孩子,不过我没有把握对喜欢躲在桌子底下的凯文也会奏效。凯文的听力很正常,这是过去几家收容所的检验结果。不过大家都觉得他的智商有问题。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曾经努力教他,但他老是学不会。他是不是真的智商有问题,我不能确定,毕竟他受过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来评断他的智商是不准确的。我感到非常困扰,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
  通过第一天在治疗室的相处,我更确定先前的假设。除了他那些怪异的行为外,他其实不是对一切事情都一无所知的。他对那个环境非常了解,就连单面镜后面那个房间有多少人进出,他都可以算得一清二楚。不论机构为他测的智商有多低,这种行为绝对不是一个低智商的男孩能做到的。而且当所有的人都离开以后,他就会停止摇晃的动作,然后开始对我有所回应。
  我还知道他的另一个秘密——他识字,他能够阅读。事实上,从凯文在盖尔收容中心的作业来看,他的阅读能力相当好。这样的阅读能力绝对不是机构中的孩子或是低智商的孩子所能达到的程度,他的文字能力至少是七年级以上的程度。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我决定接下这个案子。我假设他原本就会说话,然后试着让他讲话。我们的第一天是在镜子前面的那间治疗室开始的,我要他大声把书中的内容念出来。
  由于我们使用的房间有其他用途,所以第二天他们安排了另一个房间给我使用。我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我实在不喜欢那间装有单向镜子的房间,这样一来凯文和我就不用再担心隔墙有耳了。这个房间十分狭窄,里面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个空无一物的书架,四面墙壁则是一片空白,连一张海报也没有。我比凯文先抵达那个房间。过了一会儿,一位助理把凯文推进来,然后问我多久可以结束,我说三十分钟,他点了点头,转身锁上门后便径自离去。他的这个举动令我吃惊,我没有想到他们会把我们锁在里面。深呼吸几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之后,我转身面向凯文。
  凯文害怕地站在那儿发呆,眼神慌乱地四处打量着这个房间。我们之间只隔着一张桌子,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在衡量我对他造成的危险性有多高,知己知彼,他才能安全地过我这一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他。虽然他还是个孩子,不过却已经有了成人的身高。他高瘦而孱弱的身材,简直就像是寒冬中的玉米秆,棕色的头发直垂在额头上,一脸的青春痘明显可见,厚厚的镜片后面藏着一双灰蒙蒙又毫无生气的眼睛,他的样子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真人,倒像是漫画中的卡通人物。天呀,他真的很丑。
  凯文往前跨了几步,然后拔腿从我身边冲过去,笔直地钻进桌子底下,随手抓过一把椅子紧紧挡住桌子。我一语不发地站在那儿,一面看着他给自己筑囚笼,一面盘算着该怎么调教他。一阵犹豫之后,我也爬到桌子底下。凯文带着淡淡的笑容欢迎我的加入,他挪了挪身体为我腾出空位,不过由于桌底的空间实在有限,我们只能驼着背挤在这有点昏暗的空间里。
  在这样只有数寸之遥的距离下,我可以清楚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熏人的臭味。凯文用手臂紧抱着双腿,下巴顶着膝盖,开始轻轻摇晃身体,同时双眼无语地瞪着我看。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此刻我不禁有些悲观起来。我探身到桌外,把我的置物盒也拉到桌子底下,打开盒子找寻先前我们念的那本书,一边找着,一边和凯文说话,借此打破那种沉闷的气氛。
  为了让他放松心情,我把以前教导拒语症孩子的故事说给他听,我希望他能够明白这种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我以缓慢且轻松的语气说着这些故事,让他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我的放松与我在这方面的自信及成功,我希望能够让他对我产生信心。找到书之后,我打开书本,一面装出非常有兴趣地看着里面的图片,一面继续自信地讲着故事。接着我把书本摊在地毯上,告诉他:“我想请你读给我听,昨天我读到第六章,所以你可以从‘第七章:退潮了’开始读起。”
  听到我这样说,他马上警觉地看着我。然后他抓着我的手猛摇头,眼中充满恐惧。
  “我知道,你不习惯做这种事情。可是,没有关系的,念不好我也不会怪你或是对你怎么样,开始总是最困难的,这个我明白。来,试试看。”虽然我的语气非常轻松,但是凯文还是害怕地把头转到一边去。
  翻过几页之后,我指着第一个字说:“我们就从这个字开始好吗?其他的字我们不要去管它,只要看这个字就好了。这个字怎么读呢?”
  他的身体摇得更厉害了,连桌子都跟着震动起来。
  “这里,看着它。就是这个字,试试看。”
  凯文注视着那一页好一会儿后,举起一只手在额头上一阵乱擦,然后用手捂着他的脸,把脸拉得长长的。他缓缓地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那个字。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那是什么字?看着它。是什么字?”
  凯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迅速把手缩了回去,然后又开始摇晃身体。我听到他吞咽口水的声音中伴随着恐惧。
  “只要一个字就行,就是那个字。怎么念?加油,凯文,念一次就可以了。”
  在我的鼓励下,凯文愿意尝试。他弯下腰用手压着书页,好似书本会突然跳起来打他似的。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巴一张一合活像条金鱼,但随即就像漏了气的皮球一样失去了勇气。
  “放轻松点,我们再试一次。”我鼓励他道。
  他张开嘴巴,但还是没有声音,甚至连吐气的声音也听不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他又再度闭上了嘴巴。
  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他一次又一次地深呼吸准备再出发,然后一次又一次地为发不出声而感到沮丧。他弓起身子俯视着那本书,全身不停地颤抖着,脸上的汗珠已经流到了上唇处,一双手也无法控制地发抖,腋窝处更是湿了一大片。我看着他努力地将嘴巴一张一合,但就是吐不出一点声音。只见他颈部肌肉紧绷僵硬,太阳穴处青筋毕露,一张脸直红到了脖子。终于我听到凯文发出声音了,不过那是他的牙齿发出的咔嗒咔嗒的声音。我转头看着他,脸上不自觉地漾起一丝微笑。凯文带着一股决心又弯下腰去看着书本。他开始相信我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把那个字念出来。
  时间不停地流逝,我从桌底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才发觉已经过了二十三分钟了,助理再过几分钟就会回来。凯文的情绪一直陷在这个努力挣扎却没有效果的状态中。现在,三十分钟早已过去,可我们还是没有任何结果。我可以看到凯文脸上那种深切失望的表情。我知道他非常在乎,但是只有在乎是不够的。
  “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好吗?”我伸手把书本收了起来。“这一次没有成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明天再来吧。”
  听到我这样说,他抬头望着我,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然后簌簌地沿着双颊流了下来。

版权页: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