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作者:[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译者:宋韵生

ISBN:9787508076539

出版时间:2013-07-01

开 本:16  页数:295页

定价:¥20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珍藏本)》是一本拯救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巨著,其作者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因此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它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并引爆“凯恩斯革命”,与《国富论》、《资本论》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三大经济学巨著。
本书中所阐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着眼于提出一种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只是大纲至于这种政策的实施和运作程序还有待于执行者的发挥。尽管作者给出的只是提纲挈领,但这种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想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种思想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推动一场思想革命的原动力。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卷引论
第1章一般理论 /
第2章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第3章有效需求原理 /
第二卷定义与观念
第4章单位的选择 /
第5章决定产量与就业量的期望值 /
第6章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定义 /
附录论使用者成本 /
第7章进一步探讨储蓄和投资的意义 /
第三卷消费倾向
第8章消费倾向一:客观因素 /
第9章消费倾向二:主观因素 /
第10章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 /
第四卷投资诱导
第11章资本边际效率 /
第12章长期预期状态 /
第13章利息率的一般理论 /
第14章古典学派的利息率理论 /
附录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的利息率理论 /
第15章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动机和商业动机 /
第16章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观察 /
第17章利息与货币的主要特性 /
第18章重述就业一般理论 /
第五卷货币工资与价格
第19章货币工资的变动 /
附录庇古教授的《失业论》 /
第20章就业函数 /
第21章价格论 /
第六卷一般理论引起的若干简论
第22章略论经济周期 /
第23章论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
第24章关于《通论》可能产生的社会哲学的总结 / 

作者简介

   

书摘插图

                                               前   言
    这本书主要是写给我的经济学家同行们看的,但也希望其他人能够看明白。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理论方面一些艰难的问题,其次才是阐述这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 用。因为如果正统经济学出现了什么错误的话,那么这种错误不会出在为了逻辑上的一致而精心建立起的上层结构中,而是要出在其前提的不明确和缺乏普遍性上。 这就是说,我除了通过高度抽象论证和许多反驳之外,都无法使我达到说服经济学家们以批判的态度重新检查一下他们的论证和基本假定的目的。我希望我的反驳尽 可能少一些,但我又认为它很重要:因为这种反驳不仅仅有助于阐明我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有助于表明我的观点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同行的理论。我可以预料到,那些 与我称之为“经典理论”结下不解之缘的人,不是认为我完全错了,就是认为我的理论毫无新意。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只能由别人来评论了。我的反驳部分旨在为达到 某个目的而提供一些资料,如果为了把各种学说说得泾渭分明,我的反驳有过于尖锐之嫌时,还请大家多予原谅。我现在所攻击的这些理论,我自己也深信了许多 年,我认为我是不会对其中正确的部分予以轻视的。
    这场论战的要点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如果我的看法没有错,那我必须首先说服我的经济学家同行们,而不是一般的群众。在争论的现阶段,尽管也欢迎普 通群众参与这场论战,但他们只能作旁观者,在经济学家们的引导下尽量弄清楚经济学家们相互之间在观点上的严重分歧。这些分歧目前正在破坏着经济理论对现实 的影响,如果这些分歧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它们的破坏作用还将继续下去。
    这本书与我5年前出版的《货币论》之间的关系,恐怕我自己要比别人更清楚。我自己知道有些变化纯属自己追随了多年的思想路线的自然演变,但在读者心中可能 认为是思想观念的一种错乱的变化。要想让读者同意我自己的看法是相当困难的,这种困难并不会因为我要变换一些术语而能减轻,尽管有些术语我觉得是非改不可 的。凡是需要变换的地方,我都将在下文中指出。但这两本书之间的一般关系可以简述如下:在我开始写作《货币论》时,我所遵循的还是传统的路线,把货币看作 是供求理论之外的一种力量。但在完成这本书之后,我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进展,倾向于把货币论推广为社会总产量理论。只是由于难以摆脱先入为主的束缚,所以未 能对产量改变所引起的后果做充分的讨论。现在看来,这已成为本书理论部分(即第3章和第4章)的显著缺点。我的所谓“基本公式”是在一定产量这个假设之下 得到一个瞬时的图像。在给定产量的假设之下,那些公式试图表明,如何会有某些造成利润失去平衡的力量使得产量非改变不可。然而,动态的发展,由于它不同于 瞬间图像,反倒使其显得不完整而且极其模糊。从另一方面讲,本书着重研究哪种力量决定总产量与总就业量的变化。尽管货币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 位,本书还是对货币的技术细节做了略去不论的处理。我们发现,货币经济在本质上是这样一种经济:当人们对未来的看法有所变化的时候,它不仅要影响就业的方 向,还要影响就业的数量。但是,我们分析当前受着人们对未来的变化着的看法影响的经济行为的方法是以供求互动关系为基础的,并且也是以这种方式与我们的基 本的价值理论相联系的。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这种理论涵盖了我们所熟悉的古典理论,而在这一更为普遍的理论中,古典理论是作为一个特例而 存在的。
    撰写这样一本独辟蹊径的书的作者,要想避免出现过多的错误,必须虚心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并多与别人对话。一个人若是独自冥思太久,即使是极其可笑的思 想,也会一时深信不疑,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其他有关精神的科学也多是如此)。在这方面,我们常常无法将某人的思想付诸结论性的试验,无论这种试验是形式 的还是经验的。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卡恩先生的建议和建设性的批评,这可能比我在写作《货币论》时得到的帮助还要多。鲁宾逊夫人、霍特里先生和哈罗 德先生读过我的全部手稿,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书后的索引是由剑桥皇家学院的本苏曾—巴特先生完成的。
    本书的写作对作者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挣扎过程,一个挣扎着摆脱传统的思想模式与表达模式的束缚的过程。如果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那么大多数读者就会 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感觉到这一点。表述在这里的许多复杂的思想其实都是十分简单而明了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旧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旧思想已进入我们心 灵的深处。所以说,现在的困难并不在于新思想本身,而在于摆脱旧思想。
                                                                                             J.M.凯恩斯
                                                                                            1935年12月13日
书摘:
                                         第四卷   投资诱导   第11章资本边际效率 
                                                            一
    当一个人购买一件投资品或资本资产时,实际是购买取得它们一系列未来收益的权利。在投资品寿命的限度内,未来的收益等于他所预期的投资所带来的产品的卖价 减去由于取得产品而支付的费用。设一资本资产的寿命为n年,在此n年中,每年的收入可用Q1、Q2……Qn表示。我们可把这组年收入称为预期收益 (prospective yields)。
    与投资的预期收益相对应的是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所谓供给价格,并不是实际在市场上购买资产所付的市场价格,而是恰好能诱惑厂商每新增加一单位该资产产量 所需的价格。所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有时也称为该资产的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我们从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和它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资本资产增加一个单位的预期收益和该单位的重置成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 系向我们提供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更确切地说,我把资本边际效率定义为一种贴现率,而根据这种贴现率,在资本资产的寿命期间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的现值能等 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用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各种类型的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其中最大的边际效率可被看成是一般资本的边际效率。
    读者应该注意到,在这里资本边际效率用资本的预期收益与当前供给价格来定义。如果一笔钱被投资于购买新近生产出来的资产,那么资本边际效率即取决于这笔钱 的预期的收益率。它并不是指历史上的结果,即当一件投资的资产的寿命结束时,我们在该资产的记录中看到的该资产投资费用所取得的收益率。
    在任何一个时期内,假如某种类型的资本投资增加,则该类资本的边际效率将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当该类资本的供给增加时,其预期收益 将下降。就通常情况而言,另一部分原因是当该类资产的产量增大时,其生产设备承受的压力很大,因而供给价格会提高。在这些因素当中,通常说来第二类因素对 短期内达到均衡状态更为重要一些。然而,如果时间一长,第一类因素的重要性就开始突出了。因此我们可以为每一类资本建立一个表格或曲线,这样的表格或曲线 就可以显示出,在某一个时期内为了使其边际效率下降到一个指定数值,所需要增加的投资量为多少。我也可以把各类表格或曲线加起来,得到一个总的表格或曲 线,它可以显示出总投资量与总投资所导致的、并与之相应的资本边际效率之间的关系。我们称这样的表格或曲线为投资需求表或投资需求曲线,或者资本边际效率 表或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显然可见,当前的实际投资量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各类资本的边际效率都不会超过现行的利息率。换句话说,投资量会增加到投资曲线上的一点,在该点上一般 的资本边际效率等于现行的市场利息率。为行文简便起见,我忽略了一点,当资本资产的寿命不同时,为实现各类资本的未来收益所需的时间就不同,利息率和贴现 率也不同。换句话说,不是只有一个利息率和贴现率,而是有一系列的利息率和贴现率。但要想不忽略这一点,改变一下我们的论述方法也并不会引起多大的麻烦。
    上面叙述的事实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设Qr为一资产在r时的预期收益,dr为r年后的1镑按现行利息率折算的现值,那么,∑Qrdr即为对投资的 需求价格。投资量将会达到一个点,在这一点上,∑Qrdr等于该投资的供给价格(定义见上述)。另一方面,如果∑Qrdr小于其供给价格,那么对于该资产 种类而言,便不会有任何现行的投资。
    由上可见,投资的诱导一部分取决于投资需求表或曲线,一部分取决于利息率。只有在本卷结束时,才有可能就其实际上的复杂性对决定投资量的各种因素作出全面 的了解。然而,我们请求读者现在就得注意到,如果仅仅知道一项资产的预期收益或边际效率,我们是无法推算利息率或该资产的现值的。我们必须从其他方面决定 利息率,而且只有决定了利息率之后,才能通过资产的预期收益的“资本化”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二
    上述的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与通常的用法有什么关系呢?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资本的边际收益、资本的边际效率或资本的边际效用,都是我们非常熟悉又经常使用的名词。但是,在经济学文献中,想要知道经济学家们在使用这些名词时所要表达的确切意思,却是很不容易的。
    至少存在着三个含混不清的地方需要加以澄清。首先,我们必须弄清,这些名词所表达的概念究竟是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增加一个物质单位的资本所引起的物质产品的 增量,还是由于增加一个价值单位的资本所引起的价值产品的增量。前者是由于每单位时间内,资本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物质单位而引起的。后者是由于资本使用量每 增加一个价值单位而引起的。但前者遇到了如何定义“资本的物质单位”的困难。我们认为这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也是没有必要解决的。当然我们可以说,如果 10个人耕种的土地面积不变,当他们增加使用一些机器时,他们生产的小麦肯定会增多。但是如果不引用价值单位,我们就无法把这种说法转换成人们所能理解的 数字比例。尽管如此,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讨论都在某种意义上涉及了资本的物质生产率,但作者始终没有说清什么是资本的物质生产率。
    其次,资本边际效率究竟是一个绝对数,还是一个比例数?这样的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从使用资本边际效率一词的上下文来看,以及按照把它当作具有和利息率同 样维度的观点来看,资本边际效率似乎应该是一个比例数。但是构成这个比例的两项数值究竟代表什么,通常缺乏清楚的说明。
    最后,我们必须分清两个概念,平时忽视分清这两个概念是造成混乱和误解的主要原因。一个概念是:在现有条件下,使用一定量增加的资本所能得到的价值的增加 量。另一个是:在增加的资本资产的整个寿命期间所预期得到的一系列的价值增量。二者的区别也就是Q1与整个系列Q1、Q2……Qr……之间的区别。这就引 起了预期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问题。大多数人在讨论资本边际效率时,除了Q1以外,完全忽略了整个系列的其他各项。但是,除非在静态理论中,否则就是不正 确的,因为在静态理论中,所有的Q都是相等的。在通常的分配理论中,资本在目前得到的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率(在某种意义上或在另一种意义上)的说法,只 有在静止状态下才正确。资本的目前收益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并没有直接关系。而在生产的边际效率上,资本的目前收益(即资本收益在产品的供给价格中的资本回 报)等于该资本的边际使用者成本,而边际使用者成本与资本边际效率也没有多大关系。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关系这类问题,以往很少有清楚的说明。同时,我认为我在上面下的定义非常接近马歇尔使用这个名词时的意思。马歇尔本人所使用的名词是 生产要素的“边际净效率”,或者使用“资本的边际效用”。下面引用的一段文字是我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6版,第519-520页)所能找到的与 此问题最有关系的叙述。为了表达马歇尔观点的要旨,我把原文中断断续续的句子拼凑在一起:在某一家工厂,使用了价值为100镑的机器,但不增加其他额外开 支,这样在减去机器自身的折旧和耗损后,可以给该工厂每年增加3镑的净产量值。假设投资者把资本投入很可能得到更大收益的地方,又假设在这样做以后可达到 均衡状态,那么投资者就会觉得值得使用这些机器。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推断出,利息率的年率为3%。但是这种例子仅能表明决定价值的重要因素中的一部分。 如果以这个例子作为利息理论或者工资理论的依据,就会陷入循环推理的错误之中……如果在完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年利息率为3%,制帽业吸收了100万镑的 资本。这就意味着制帽业愿意支付年息3%使用这笔资金,而不想拒绝不用。如果年息为20%,制帽业尽管需要机器也未必敢用。当年息为10%时,使用的机器 就会增多,年息为6%时,使用的机器就会更多,年息为4%时,使用的机器还会多。最后当年息为3%时,人们就会尽其所能使用更多的机器。当他们使用这么多 数量的机器时,机器的边际效用,即制帽业值得为之而使用机器的效用正好等于3%。很明显,上面这一段引文表明马歇尔完全清楚:如果我们试图按照以上的思路 来决定实际利息率的数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循环推理之中。他假定工资由边际生产率决定,不是也犯了循环推理的错误吗?在这段引文中,马歇尔似乎接受了上面 已经提出的观点,即当资本边际效率为既定时,利息率会决定将要进行的新投资量的多少。如果年利息率为3%,除非在扣除成本与折旧之后每年的净产值可以增加 3镑,否则不会有人愿意出100镑去购买一台机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第14章中马歇尔的论述就有失谨慎了,每当他的论述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他就开始 退却。
    虽然欧文•费雪教授在其著作《利息论》(1930年出版)中没有使用“资本边际效率”这个名词,但他定义的“收益超过成本率”与我定义的“资本边际效率” 完全一致。费雪教授在书中写道:“所谓收益超过成本率,是一种利率,用这种利率来计算所有成本及所有收益的现值,将正好使两者相等。”参见《利息论》第 168页。他进一步说明,任何一方的投资量的多少都取决于利益超过成本率与利率的比较。要诱导新的投资,“收益超过成本率必须大于利率。”同上,第159 页。“这个新的因素,在我们所研究的利息论的投资机会方面,占有核心的地位。”同上,第155页。所以说费雪教授所使用的“收益超过成本率”与我所使用的 “资本边际效率”一词,不仅意义相同,而且目的也相同。
                                                           三
    如果我们不认清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仅取决于资本的现行收益,而且还取决于未来收益,我们就难以理解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与重要性。说明这一点的最好办法便是指 出未来的生产成本的预期的改变对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不论这种预期的改变是来自劳动成本,即工资单位的改变,还是来自新发明和新技术。今天生产出来的机器 设备的产品将在使用过程中同以后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的产品相竞争,而以后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可能由于生产它们的劳动成本较低,也可能由于生产它们的技术 有所改进,可以容许其产品具有较低的价格。所以,现在机器设备所生产的产品将增加其数量,直到它的产品价格跌到较低的数字,使之能与后来设备所生产的产品 相竞争为止。而且,企业家从新旧设备中所得的利润(以货币计算)也将减少。只要关于这种发展趋势的预测是较有把握的,甚至只要人们预测这种发展是可能的, 那么现在生产的资本边际效率也将适当地减少。
    通过资本边际效率这一因素,人们对货币价值变动的预期可以影响当前的产量。如果预期币值下降,将会刺激投资,也会增加就业,因为这一预期可以提高资本边际率曲线,即投资需求曲线。如果预期币值上升,将降低投资需求减少就业,因为它降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欧文•费雪教授之所以最初将自己的理论称之为“增值与利息论”,其真实用意也在于此。为区别货币利率与实际利率,后者等于前者矫正货币价值变动的利率。要 想通过费雪教授的区别了解其理论的意义是有困难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货币价值的变动到底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这里摆脱不了一个特 论:假如出乎意料,那么对当前事件没有任何影响。假如是在意料之中,现有物品的价格将即刻调整,从而使货币持有者与物品持有者所得到的好处再次相等。利率 的变动对货币持有者来说已经太晚了。因为货币持有者无法因贷款期间的币值的变动而得到好处或遭受损失。庇古教授有一个权宜之计,他假定对币值的变动,有一 部分人能预料到,而另一部分人则预料不到,这也不能使庇古教授从这进退两难的境地里逃脱出去。
    这里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认为货币价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利率。实际上它只影响一特定量的资本边际效率。现有资产的价格,总是随着对未来价值的预期的变动而 调整自己。这种预期变动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通过对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而迅速影响新资产的生产。人们预期价格上涨会刺激生产,不是由于提高利率(提高利率同 时刺激产量的想法是荒谬的,因为利率的提高会削弱这种刺激),而是由于提高一特定量资本的边际效率,假如利率的提高随着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而提高,则预期 物价上涨对产量没有刺激作用。因为对产量的刺激,取决于一特定量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率的相对提高。这样,费雪教授的理论最好被改写成为有关“实际利率”的 理论,而“实际利率”应该被定义为:人们对未来货币价值的预期变化而应该形成的利率,以致使这种预期的变化不会对现行的产量造成任何影响。参阅罗伯森先生 的文章《工业波动与自然利率》,载《经济学杂志》1934年12月号。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