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让“中游”的学生游过来

作者:白惠珠

ISBN:9787508092966

出版时间:2017-10-01

开 本:170*240  页数:196页

定价:¥35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本书是作者从事教育27年的教育心得。也是一本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故事形式呈现的、可读性非常强的教育工具书。
  全书由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我与女儿的教育故事”。书中,作者着重对女儿在初高中时期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学习当中遇到各种困难时如何进行引导和点拨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希望更多的中学生也像女儿一样“做一只目标明确的小船”“有计划地高效率做事”、“如何排除学习和成长中的各种‘干扰’”、“学好副科、消灭偏科”“以照镜子的方法找出学习中的模糊区域从而查漏补缺”,从而“让成绩和友谊与理想共舞”……
  从故事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作者在教育方式和方法运用上的“用心”和“有心”,成就了女儿的出类拔萃:中招时考入本地最好的重点高中;高考前提前半年被保送至国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即考入*新闻单位。

章节目录

第一辑  激励·点拨·谋跨越——我与女儿的教育故事
1.给女儿的第一封信
2.赏识激发潜能
3.抓住“模糊”不放松
4.学问,重在问
5.提前量
6.排干扰的策略
7.照镜效应
8.错题本是个宝贝
9.孩子“没有”逆反期
10.学习,只有现在进行时
11.学习没有重、难点
12.怎样学好所谓的副科?
13.在校参加活动多,好不好?
14.换老师的风波
15.有计划做事效率高
16.心甘情愿受这份“罪”
17.爸爸的批评
18.父母“错误”导致“问题孩子”
19.做一只目标明确的小船
20.火车上的圣诞节
21.孩子成长的每个拐点
22.帮孩子度过成长阶段的适应期
23.“伟大”的学生
24.友谊与成绩齐飞
25.每一次批评都是一种提高
26.有些事情不需要尝试
27.你是谁的追星族
28.不在生活上攀比
29.早恋:黑板上的关键词
30.《爱与成长》述说成长故事
第二辑  哺育·互动·共成长——我与学生的教育故事
1.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
2.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3.孩子写作业,陪与不陪有说法
4.作文,从写拼音日记开始
5.怎样面对孩子说谎的“天性”
6.转学对孩子有影响吗?
7.让孩子有尊严地改正错误
8.发现家里的钱少了,家长怎么办?
9.孩子的座位,大人的痛
10.男生当“孕妇”的奇特体验
11.平凡中的感动
12.爱的包裹单
13.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14.如何让孩子与书交朋友
15.读出《论语》中的智慧
16.能力,在活动中振翅高翔
17.我特懊悔,为什么没有举手呢?
18.与孩子互换角色
19.让更多的孩子超越自我
20.特殊的作业——给妈妈讲课
21.打开学生的魔力盒
22.我们的报纸诞生了!
23.奇观,街头叫卖的报童
24.阳光少年成了小作家
25.善“赶”的鸭子易“上架”
26.博客圈和圈子以外
27.最浪漫的教师节
28.老师,再见!  孩子们,再见!
感谢生活(后记)

作者简介

        白惠珠   小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开封师专。在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任教至今。
        最崇尚叶圣陶的名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2012年出版的《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获郑州市第十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并在《大河报》连载。

编辑推荐

        一部当代版的《师说》

       她在培养了一个优秀女儿的同时,培养了一群又一群优秀的阳光少年。

媒体推荐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她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她让羞怯的人变得勇敢,让骄傲的人学会谦虚,让自卑的人变得自信,让粗心的人学会细心,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身处的位置不断地向上游,到达人生的新高度。所以,她不仅是让“中游”的学生往上游、“下游”的学生往上游,“上游”的学生也要往上游。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


虽然有很多次,在事情发生的当时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但后来的事实,验证了爸妈的正确,让我不由得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听取他们的教导。

——摘自作者女儿高一的日记

白老师,您给我们开的“照镜子”和“排干扰”药方,让我在中学的学习中受益匪浅。每次考试之后,我拿到考卷都会“倒着看”分数,查找模糊和不足。这次考试,我收复了上次的“失地”,数学和物理都考了年级第一(数学与我并列第一的还有好多位同学。)

             ——摘自作者一位学生发来的邮件

向白老师报喜:您的学生在中招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已经接到了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初中三年,孩子不止一次骄傲地告诉我们,有四所中学的年级第一,都是我们小学六班的同学!还有更多数量的同班同学,成绩在年级、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们再次感谢您给孩子们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摘自作者一位学生家长的短信

        媒体互动——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中国工人报、新华书目报等
        白老师您好,我是《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记者王巍,我报栏目“书里书外”主要是通过采访作者,来挖掘图书在创作、出版、发行前后令人难忘的经历、想法、故事。

采访提纲如下,请参考:

1、请谈谈新书《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的亮点吧。
2、图书市场上类似教育类的图书不少,您认为这本书有何优势?
3、在新书出版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4、谈您的人生经历吧,您一直就当老师吗?您当老师最大的人生收获是什么?
5、您平时要上课,照顾女儿,还要写作,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6、您是老师也是母亲,您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与读者分享。
7、在有些方面女儿是否也让您头疼?您是如何发现、引导、解决这一问题的,谈谈过程吧。
8、女儿看过您的新书么,她有什么感想?是否从中受益呢?
9、学生在您的心里是什么位置呢?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呢?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10、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
11、写作离不开阅读,您是怎样阅读的?是如何喜欢写作的呢?

PS:成稿要求文字大概2千左右,所以还希望您能详细回答问题。非常感谢您对我报的支持。

王巍
13911461312
wangwei9271@sina.com
《新华书目报》
1、请谈谈新书《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的亮点吧。
        我用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话来回答你吧。朱教授看了这本书后在序言中说:“中游学生如何游上来?白老师在书中提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并且用真实故事作为例子,娓娓道来,说服力很强。”在新书的首发式上,华夏出版社的房利副社长也说了他们将该书确定为出版社重点图书的理由:“因为这本书关注的是大多数“中游”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提倡抓两头,而中间庞大的群体则常常被忽略。当我们看到白老师用一系列的方法激发出“中游”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寻找了一条条往上游的途径时,我们看到了这本书的价值……”
2、图书市场上类似教育类的图书不少,您认为这本书有何优势?
       我认为,《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与同类书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应该是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两方面。凡是看过它的同事、朋友和家长共同的感受就是实用性强、指导效果好。一个家长给我发来的邮件中这样写道:白老师,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在子女教育方面不断“开窍”的过程。书中许多故事我不止看了三五遍,从中看到了我和孩子的身影,我解决不了的问题,竟然全在书中找到了既灵活又易于孩子接受的完美答案。每一遍阅读都加深了我对家长作用的认识,也更加有了指导孩子的信心。比如何处理孩子逆反问题、间接表扬的方法,一试就灵……
       还有一位中学的老师在邮件中这样说道:作为你的同行,你所写的很多问题我在工作中也遇到过。无疑,你的做法更具艺术性。比如“让学生有尊严地改正错误”“打开学生的魔力盒”,对我今后的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你做了一件好事:用心给家长们写了一本很好的“家长会”宝典,给学生开具了一整套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事的良方。

3、在新书出版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难忘的经历还真是有很多。首发式那天签售时,有一个年轻人排到跟前,他把书放在我面前说:“白老师,我是新乡的,今天碰巧看了你的首发式,我很激动。因为我女朋友也是个小学老师,我想把这本书送给她,你写上她的名字好吗?我希望她将来也当一个像你一样的好老师。”
       还有我书中写到的六班学生,有个年级总分第一的孩子,他母亲给我发来的短信让我难忘:白老师:孩子很幸运,在人生的启蒙阶段,遇到了您!您所赋予他的习惯与素养以及品质,将让他终生受益。我们也很幸运,在纷杂的社会里,遇到了您,您身上所闪现的光辉让我找回宁静与优雅。您的感性令人震动,而你的理性又培育出这么多优等生,所以我说,您是上天派来为这个社会培养阳光少年的。 感谢您!白老师!我们永远的班主任!

4、谈您的人生经历吧,您一直就当老师吗?您当老师最大的人生收获是什么?
       是的,我的人生经历很简单,一直当老师,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而感到快乐的小学老师。要说最大的人生收获,那应该是将来的话题吧?但我知道,人生的收获一定是无数个每一天、每一年的最后结果,让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是我最高兴的事。
5、您平时要上课,照顾女儿,还要写作,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怎么说呢?读者可以从书中感觉到我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从容和按部就班。无论是教育女儿还是教育学生,我相信言传身教的作用。女儿从小受我和爱人的影响,做事的计划性很强。对待学生我也是如此,“亲其师,信其道”,我对他们没有声色俱厉、也没有大呼小叫,但学生们很听话,家长们都奇怪:为什么孩子跟着你就能静下心来?
至于写作,我只是一直坚持写日记而已,还谈不上是写作,日记多数是在晚上写的。这本书,则是我从2010年的暑假开始,利用两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整理出来的教育心得。
6、您是老师也是母亲,您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与读者分享。
        是的,二十多年来,小学老师和母亲这两种角色我都在倾情扮演。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哪个角色的成分更多——在教育女儿方面有了良方我会用到学生身上,学生进步时我内心同样拥有母亲般的幸福。这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师妈妈;而对待自己的女儿,我也像对待学生一样严格要求,很多时候女儿面前我扮演的又是老师的角色,这时,我又是一个妈妈老师……
        女儿品学兼优。在各种竞争环境下,综合素质优秀。一路顺利保送至全省最好高中和全国名牌大学,直至毕业后如愿以偿进入国家级新闻单位工作。在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将自己的很多教女心得都总结出来了,比如: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没有”逆反期、父母“错误”导致问题孩子;以及面对学业,运用的“排干扰”、“照镜效应”、抓住“模糊”不放松、摒弃主副科观念等。
7、在有些方面女儿是否也让您头疼?您是如何发现、引导、解决这一问题的,谈谈过程吧。
        女儿也是个普通的孩子,别的孩子身上有的缺点和毛病她身上也有。比如很多学生身上都有的“马虎”问题。
        老师发下来试卷,女儿分析的丢分原因和很多学生的一样:“这个地方我马虎了,本来不该错的。而这道目我也是应该会的,卷子一发下来我就知道哪错了……”
        我纠正她这种观点:“学习上没有马虎之说,只有会还是不会。”
        我给女儿举例子:“你的名字我让你写,你会写错吗?不会!但是写别人的名字,你可能就会出错。为什么?不熟练,没有达到真正会的程度”
        解决了这个认识问题,白雪在各科的学习上都“抓住模糊不放松”,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我又进一步总结归纳了怎样补学习成绩短板的“十二字方针”,使她在初中、高中最紧张的学习中,做到了学之有方。
        有关这类故事在书中有很多,这正是这本书的优势:将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大道理,没有枯燥的专业理论,家长和学生都看得懂。希望家长和学生们从故事当中受启发。
8、女儿看过您的新书么,她有什么感想?是否从中受益呢?
        女儿是我书的第一批读者。用她的话说,妈妈真伟大!因为书里面写了许多她早已不记得的往事,她边看边感慨,常常给我QQ留言:“我小时候真有那么可爱吗?”“你当时真的是那样对我教育我的?”“现在回想起当初的高中生活,我当时真的很棒啊!”女儿说,这是我送给她的最好的礼物。
9、学生在您的心里是什么位置呢?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呢?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在我的心里,学生也是我的孩子。
        在我的眼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闪光之处。爱集体的、爱劳动的、有礼貌的、学习好的、帮助同学的……他们都是好学生。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嘛,应该是能和他们一起学、和他们一起玩、还能分享他们喜悦、苦恼、甚至他们有了小秘密也会告诉你的老师。我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观雨、赏雪、跳绳、做游戏……孩子们在作文中说他们喜欢白老师,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学生在您的心里是什么位置呢?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呢? 在我的心里,学生也是我的孩子。 在我的眼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闪光之处。爱集体的、爱劳动的、有礼貌的、学习努力的、有上进心的、诚实的、勇敢的、乐于助人的……他们都是好学生。
10、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
        我是新教育的拥护者和实践者。我将理想教育、素质教育、潜能教育、信任教育融合、运用在我对学生的教育当中,我曾经将一个班从小学一年级带到六年级,亲历了全班80多个孩子的基础教育。经过六年的“新教育的实验”,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到了初中,有四所名校的年级总分第一名都出自我的这个班。今年的中招考试中,有7人考入郑州外国语中学,一些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一高和实验中学和国家级宏志班……
11、写作离不开阅读,您是怎样阅读的?是如何喜欢写作的呢?
        是啊,写作、进步、提高都离不开阅读。只是我平时的阅读时间很有限,因为常规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教育等,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能够保证的、也是我最珍惜的阅读,是和学生们一直坚持的“晨诵”和“午读”,在“诵国学、读经典”的阅读中,我和孩子们共同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说到如何喜欢写作,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从小所受父亲教育,在我青少年时期的眼中,父亲是一位“全能”老师,他能教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多门学科。从小他就让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正是写日记,让我多年来没有间断动笔,虽然只是内心感受的抒发和宣泄呵,不过今日看来,这是父亲送给我的最大财富了。

用我的故事 给你一把钥匙
白惠珠老师新作《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与读者见面

记者 李一川 实习生 薛贝贝 文
记者 李文波 图

        本报讯 28个春秋,白惠珠老师积攒了一大摞日记本。2年前,白老师着手将日记整理成书稿。今天,这本《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即将和学生、家长们见面了。

        白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处于中游的学生群体,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最有潜力的。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潜力,是“新教育实验”提倡的。中游学生如何游上来?白老师在她的书中用自己女儿和学生的真实故事作为例子,提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

○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28年的职业生涯中,白老师大多数时间“身兼两职”: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位母亲。

        “我写这本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特别是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会有人问我‘你的女儿这么优秀,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朋友、同事都来找我取经,我就想,如果我把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片段整理成书,就可能给他们一些帮助。”谈到写书的初衷时,白老师这样回答记者。

        2年前的7月,暑假刚刚开始,白老师的女儿参加工作了。她整理出几本日记给爱人看,翻看女儿成长的点滴记录,白老师和爱人感慨万千:“如果没记下来的话,这些事儿恐怕早就想不起来了。”感慨的同时,白老师着手整理日记。本来白老师并不想在人前炫耀,是白老师的爱人说“你这里边涉及很多孩子学习方面和家长教育孩子方法上面的问题,都很有普遍性,你这些经验和方法很有说服力。”白老师决定试一试。

        寒暑假、周末、节假日,白老师回忆着家长们最关心的普遍性问题,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最平实、最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两年后的今天,看着暂(崭)新的样书,白老师内心更多的是感激。白老师在她的书中写道:“感谢命运,让我从事着我所热爱的职业,感谢我的爱人,感谢我的女儿……”

        白老师的女儿现在是一家国家级新闻机构的驻海外记者,常常会把自己发表的稿件传给白老师看。向记者展示女儿作品的时候,白老师脸上满是自豪。

○她培养了一群阳光少年

        白老师现在在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任教。2003年到2009年,白老师度过了很不寻常的6年。这6年,她一直带着一个班。“我跟着这个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一年级教他们写一句话拼音作文,四年级成立‘阳光少年’文学社,办了第一份《阳光少年报》,到最后把他们送进中学,我一直做他们的班主任。”

        这一批学生让白老师很骄傲。作为“新教育”的拥护者和实验者,她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年级延续到六年级,收到很大成效。白老师在班里建立“班长轮流制”,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卖报纸,让学生们与陌生人说话,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每天早上让学生们播“一句话新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们全面成长……

        这些孩子现在正要走进高中校门,他们还常常会跟白老师联系,谈学习,谈生活。一位家长给白老师发短信报喜,他的孩子接到了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上初中之后,有四所名校的年级总分第一都出自白老师带的这个班,还有很多同学在班里担任班干部。

○她讲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白老师把自己教育女儿的经验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当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白老师对记者说:“我写这本书,不仅是想帮助家长,还希望能够给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以及学习意识上的纠偏,例如应该如何对待主副科,如何看待重难点等一系列问题。”

        《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全书分为两辑,第一辑讲述“我与女儿的教育故事”,既是女儿的成长故事,又能给家长提供教育子女的小技巧。书中很多关于教育子女的普遍性问题,例如“偏科”“早恋”“攀比”等;第二辑讲述“我与学生的教育故事”,通过讲述教育学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

        白老师说:“我这本书,第一部分是教育故事,是在讲故事,在谈心,没有大道理,可操作性很强,就是想让家长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第二部分则是给学生和家长一把钥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了解我的教育理念。我想把我的激情展现给家长孩子,让他们都用心起来,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著名教育家、“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在学校中,如果按照学习成绩的分布,学生会呈现出纺锤形——拔尖的学生是这个纺锤形的尖头,落后的学生是这个纺锤形的尾部,最为庞大的群体则是这个纺锤形的腰部:成绩中游的学生。……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你如何从学习成绩上赶上来,而且还强调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品德、习惯、个性。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白老师说,这本书是她为第28个教师节的献礼,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读者来信——
白老师:
        您好!近日读了您的《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一书,对我帮助很大,但我目前有一个问题急需解决,想向您请教怎么办?我都快急疯了。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儿子今年上初二,初一上半年英语成绩一直不错,总在90分以上,可到了下半年,我儿子却对英语不感兴趣了(我想很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英语老师吧),英语成绩直线下降,最后升初二时仅考了69分。到了初二,期中成绩才59分,他说对英语一点都不感兴趣了,我听了真绝望,英语是基础学科,不学不行啊。
        他这么多年来成绩一直处于中游,他小时我们因忙于自己的工作,从小没给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直到2010年他爸爸得了一场大病,我们才渐渐意识到他的学习问题,才着手抓,可是我们发现,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再想改真的是太难了,他也想好好学,可是控制不了自己,我们一直在鼓励他,(全校638名,他258名,通过和他现在的各科老师沟通,他的老师都说他除了上课有走神现象外,还没有其他的毛病;孩子脑子够用,就是不能沉下心来学习)但听到他对英语和历史不感兴趣,都觉得很着急,我该怎么帮他呢?期盼您能在百忙中给予回复。
        因没有您别的联系方式,我只能将这封信传到您的邮箱,真的希望您能帮帮我!我的联系方式:QQ:641024275孤竹云裳  手机:15903386715  通讯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科)。
       此致

敬礼


一个急于求成的母亲:刘丽娟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白老师:您好!
        我经常关注朱永新教授的博客,从朱老师的博客上,我知道了您的这本书,看完了您这本书,我真的是受益非浅,我家孩子今年九岁,上四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语文和英语还可以,中上吧,我觉得您书上说的错题本的学习方法特别好,可是我们家孩子数学作业总是错的比对的多,而且学习不太主动,他喜欢的学科比如说英语,他能主动去学,但是数学就不是这么回事,每天做数学作业感觉就象在做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如果再让他摘抄比对的题多得多的错题,那更费劲了,我要是发现他数学作业上有错题让他改好了再交上去,他都嫌烦,您说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帮他建立起错题本呢?
        我不指望一两天他就能这么做,但是需要怎么做,才能教会他一步一步的,慢慢自己主动去做这些事?其实,他现在数学都是这样的,只要考试前我帮他整理他以前的错题,找到他不太明白的知识点,突击几个晚上(基本上这几个晚上是我强逼着做的)),他就能考个85分左右,如果我不帮着弄,让他自己去看,那就是50 60分了,所以,我知道这个错题本对他来说太合适了,可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样能让他慢慢主动去做?怎么才能让这种方式能为他的习惯呢?
        盼白老师白忙中能给我个建议,教我怎么去实施,谢谢白老师!
        此致
敬礼!

                                                                                                           北京鑫鑫妈妈
                                                                                                            2012年11月7日


白老师:
        您好!
        您写的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这本书我看过了,很佩服您对孩子的教导。我的孩子现在9岁了,是个男孩,他老是不喜欢学习,更不看课外书,不会写作文。我想请教一下白老师, 我该怎么办呀?我该如果引导他喜欢学习,喜欢写作呢?我看你书上写的您的女儿白雪初一就背长恨歌和春江花月夜,学生都背论语,还办报纸。白老师请给我指点一下,我该怎么做?我需要给孩子买些什么书让他阅读呢?
        此致
敬礼

                                                                                                                                                      王平
                                                                                                                                                  2012年10月26日

 白老师您好:
    真诚的感谢您,发自内心写出的这本好书,我不但陪儿子展浩一起阅读,还陪已上初中的女儿一起欣赏吸收书中的精华,吸收的同时不断地给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本实用易懂的好书。此刻,感觉作为您的学生很自豪,作为您学生的家长很幸运,相信作为您的女儿白雪也更幸福,真的!
    今天早上,我女儿在床上睁开眼睛就拿起《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这本书看,她看到你女儿白雪上高二采访杨澜那段时,禁不住地叫我和她一起欣赏您女儿精彩采访的图片,看完那几页我笑着望着我女儿忍不住的泪水往下淌,是感动的泪水?是愧疚的泪水?我自己也说不清,能说清楚的是看到您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女儿真替您高兴。
    之前给您交流的不够,包括对展浩的陪伴也缺乏。我很愧疚,因为展浩姐姐比他大两岁,读小学不在一个学校,姐姐一直都是我在身边陪伴,而展浩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的,生活和身体方便照顾的让我特别放心,习惯方便却忽视了。我知道什么理由都不是原因,只有做父母的做没做到,展浩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但不表达流露自己的内心,我以后会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进步的,我有信心。
    谢谢您写的书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感恩与您!

白老师:
    您好!看了您写的书《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我收获很多。我们是国庆节前发的书,当时在学校没有时间看,放假拿到家里了。刚拿到这本书,就被他吸引了。读每一篇文章,都让我爱不释手。我放在床头,每天晚上都读到实在坚持不了了才睡觉。读您的书,不仅仅让我有收获,更有羡慕和感动。文中很多地方都让我感动的流泪,您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更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今天晚上我吃过饭之后,赶紧拿起这本书。可是今晚我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心中竟然是多么的不舍。觉得这本书是如此的亲切,那样的温暖,就好像要离开亲人,独自远行的感觉,虽然这本书会一直陪伴我!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没有华丽的辞藻来表达我内心的想法,而且很多我想表达的,用文字表达起来却显得那么的单薄。白老师,谢谢您给我们教师写了这样一本好书。如您书中所写的: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是来自咱们金水区黄河路二小的一名年轻教师,希望以后能够多向您请教,向您学习!

                                                       金水区黄河路二小  申凡
                                                         2012年10月8日

书摘插图

        6.排干扰的策略不少人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是智力水平在起着重要作用。我不敢苟同这个观点。作为从教多年的一线老师,我认为,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并不大。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呢?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再加上与一些同事、家长的交流,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除了性格差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校、家庭、社会等的因素之外,还跟一个人学习时的心态有很大关系。一个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直接影响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感到轻松、愉悦,才会专注和严谨,才能有成就感。也就是说,学生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但是,学习本身是要付出辛苦的,需要专注投入的。当你钻研着数学题时,旁边的同学在说笑,你很难不受干扰;当你在背诵着古文时,客厅里的电视在演着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你也难以无动于衷;你很用功地学了两个月的英语,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你还能否继续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开学了,走进教室的不是你熟悉和喜欢的老师,你能否从感情上立刻接受……以上种种,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对这些干扰学习的因素,我让白雪用三个字来面对:排干扰。 这句话自从白雪上中学后我经常说。初三时,他们班换了物理老师,因为教学习惯和教学风格和原来的老师相差较大,同学们刚开始不适应,抵触情绪很大。我对白雪说:“这就是一个干扰,排除掉,你就胜利了。大家都排除掉,全班的学习效果就会好起来。”因为我经常对白雪打“思想的预防针”,因此遇到上述情况她都能较快地排除于扰,尽快调整好学习状态。关于电脑对学习的影响,我曾在“有些事情不需要尝试”一章里写过。当时白雪说:“有那么多人对电脑入迷,我也不能保证我不会上瘾。既然这样,我没必要让自己上瘾之后再花工夫戒。”听她说出这样的话,我赞赏她又排除了一个学习上的干扰。白雪爸爸回到家,我还用激动的口气把这事告诉他:“这可是个大干扰啊,谁抵挡得住这个诱惑,谁就是个了不起的人。” 我相信白雪听了这句话,会在思想上强化这种“能排除干扰的人就是个了不起的人”的意识,会在行动上做得更好。的确’,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每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诸如某次考试失利、班里同学这段时间情绪浮躁、身体不适、同学矛盾等问题时,不但情绪会受影响,而且会以此作为自己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借口,而白雪却能把这些干扰有效排除掉。她在高一时写了一篇随笔《理智与任性》,其中写到了我们对她的排干扰教育。从小受爸妈“排干扰”理论的影响,我渐渐成为一个很理智的人,禁得起许多的诱惑:无论是来自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来自男生的还是游戏的,来自闲适的还是来自疯狂的。所有这些,只要我认清楚做与不做之间的孰轻孰重,我就可以控制欲望而选择理智。理智与感情,看似无情与有情、无义与有义、现实与浪漫,实乃成败之关键。历史上,有许多理智战胜了感情的典型事例。楚汉争霸几春秋?帝业相成谁为寇?曾经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楚霸王,为何落得个韩信萧何反讨故主、红颜知己虞姬自刎帐中的结局?当初险些命丧鸿门俯首帖耳的刘邦何以战胜项羽?项羽是一个热血男儿,性情中人,往往意气用事,而刘邦则总是理智冷静,从不冲动……结果,后人看到的是,在“吾将取而代之”和“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言壮语中,刘邦因理智夺得了天下,而项羽则因事事难以“舍得”而葬送了掌中江山……愿我们在选择中成长,在成长中理性起来。不为其他,但愿我们都能无悔地朝着梦想奔跑……令人高兴的是,我把“排干扰”理论讲给了很多朋友的孩子,他们听后都得到了启发,朋友在电话中对我说:“孩子恍然大悟,说心里好像开了一扇窗似的明亮。”白雪爸爸一个同学的女儿,与从小把她带大的奶奶感情深厚。在她上高中时,奶奶去世了,当时正值她期末考试,父母忍痛让她回校。可是,她人在学校心却还在家里,她因悲痛而看不进任何书。“那天晚上,同学们都在进行考前的复习,而我一个人坐在校园一角伤心。忽然,我想到了白阿姨说的‘排干扰’三个字,我想:这不就是干扰吗?再没有哪个干扰能比得上奶奶的离去对我的影响更大了,我要排掉它!我要战胜自己,对得起奶奶的期望,因为奶奶一直希望我学习好,给她争气。想到这,我的心真的一下子变得平静了,复习资料上的字变得清晰了。我为自己有了排干扰的能力而高兴。并且,”这孩子用清澈的眼睛看着我说,“从那以后,任何干扰,只要我想排,都能排除掉。”那天,听孩子讲着她的排干扰经历,我又感动又兴奋。我为这个孩子用强大的意志力排除了干扰而感动,也为自己帮助一个孩子度过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而兴奋不已。我有个医生朋友,她的女儿悠悠在初中时看电视入迷,一百多集的韩剧她天天看。朋友说:“每天晚上十点以后才开始演,我能让她看吗?第二天还上不上学?上学了还怎么听课?可她不听,等我们卧室的灯熄了,等我们睡着了,她再把电视机打开,调成静音状态。你想想,盯着屏幕看字幕多毁眼睛啊。”看朋友着急的样子,我说了我对孩子迷恋电视的看法:“韩剧的剧情轻松,节奏缓慢,孩子迷恋它可能跟学习上的压力过大有关,也可能是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这时候,你不应该一味地批评,而应该冷静地分析原因,理解孩子面临的困难,真正说到她的内心里面,让她戒除这个电视瘾。”’ 我对朋友说了“排干扰”理论:“你试试看,我相信你把道理给悠悠讲透了,她也会排除这个干扰,把心思用到学习上的。”没想到朋友对我说:“身体上的病我治行,心里的病啊,还是你这个灵魂的工程师给她治吧。”到了周末,我和白雪约她们母女在校园里打羽毛球。休息时,我和悠悠、白雪聊天,从孩子们的喜好开始说起,谈到了韩剧。我说:“啊,韩剧是好看,但是节奏太慢了,我估计像你和白雪这种对学习时间抓得紧的好学生不会喜欢的。太耽误事儿了,是不是?如果赶到周末的话,看一两集还可以。”谈话一开始,我没有问悠悠看不看电视剧,我权当不知道她看。并且,我说她是一个对学习时间抓得紧的好学生,肯定地说她不会喜欢看韩剧。之所以对她作出这种正面的判断,是我相信这样的话不但能起到“我在别人眼中是个这样的人啊”的提醒作用,更能起到“我要把坏习惯改掉,保持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光辉形象”的激励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其实,对一些善于自省的学生来讲,他犯错误的时候,根本无须老师的批评。一句肯定他的话,足以起到提醒和批评的效果,因为他把自己在老师或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看得很重。工作中,我用这种不批评的策略,使一个个学生自觉、自律,使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风积极向上。看着悠悠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接着说:“阿姨曾给学生也给白雪算过一笔账,每天看两集《还珠格格》,一周下来就是十集,看完四十集之后,就要面临一个月后的月考了。如果是韩剧就更不得了,等它一百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演完,咱们的一学期也就结束了。你们同学没算过这笔账吧?”“没有……” 我接着她的话又追问一句:“能猜出他们听了什么反应吗?” 她眼睛一边转,一边摇头。我笑了,边笑边说:“有的学生说,太可怕了,考试肯定玩儿完。有的说,老师!我后背发凉,今后再也不看了。”悠悠不好意思地也笑了,我接着说:“悠悠,你把这笔账算给你的同学听一听,大家也会觉醒的,肯定能自觉排除这个学习上的大干扰。它耽误的并不仅仅是看电视的时间,因为你看后还要想剧情啊,你们到一起还要议论啊。太耽误事儿了,是不是?”悠悠抿着嘴唇重重地点了下头。我又进一步说:“不过,看电视剧的同学也有收获,最起码他明白:观众喜爱电视剧,说明演员演得好,说明他们对待工作很认真、很敬业、很努力、很勤奋、一丝不苟……”我连着用了几个形容词,然后对她们说:“知道吗?有时候,一个镜头他们要拍摄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才会满意,怎么会不被大家喜欢呢?你们呢,是学生,那就要在学习上认真、努力、勤奋、坚持、一丝不苟,做个成绩突出的好学生。对不对啊?”朋友说,那天之后,孩子除了看新闻和访谈类的节目,再也不看长长的电视连续剧了。 P17-20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