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无障碍入口

“十三五”成就巡礼聚焦残疾人事业 8500万残疾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硕果

【发布时间:2020-11-06 09:10:11】 【来自:华夏社】 【浏览:
0

图为刘红全在自家的蘑菇大棚里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做好残疾人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国残疾人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记者从中国残联了解到,农村贫困残疾人数量从建档立卡初期的700多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48万人,到今年底将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由于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成为指导此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等26个部门联合印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残疾人及家庭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有效扩大,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

  据记者了解,“十三五”以来,我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两项补贴”)实现了全覆盖,“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农村危房改造等增强了残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其中,作为国家层面创建的第一个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两项补贴”是针对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所做的制度安排,它与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进行了有效衔接,巩固和提升了家庭对残疾人的照顾功能,已经分别覆盖1069.3万困难残疾人和1354.5万重度残疾人。截至2019年底,963.4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其中300万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作为单人户领取低保。

 

图为生活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残疾人们

图为生活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残疾人们

  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老君店的幸福大院,84岁的张玉华和她64岁双目失明的儿子王有强住在这里。据记者了解,张玉华家中曾有五口人,其中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然而,天降横祸,小儿子、老伴儿以及女儿相继因病去世,只留下了因儿时服药致盲且智力低下的大儿子与她相依为命。

  张玉华是不幸的,而她又是万幸的。今年3月,村里建起了幸福大院,张玉华和儿子被村干部接到了这里,此后,她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生活起居都有专人照料。

  而这就是河南省南阳市建立的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医疗机构集中康复为主的“四集中”兜底模式中的一个缩影,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残疾人面临的生活难、自理难、照料难、护理难、医疗难等“五难”问题,让贫困残疾人同步小康,不留一户、不落一人。

图为正在进行康复的残疾人

  图为正在进行康复的残疾人

       同时,“十三五”以来,康复、教育、服务设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全面提升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残疾人对就业以及全面融入社会有了更高的期许,希望以此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为此,“十三五”以来,我国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城乡165.4万残疾人就业增收。

  2012年,不甘认命的刘红全,决定通过发展生猪养殖改变窘迫的生活状态。他四处借钱筹款,在自家的院子里盖起了猪舍,养了几头母猪。可命运似乎就要故意捉弄他,刘红全养猪的这段时间恰逢猪市低迷、行情不好,再加上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一分钱也没赚到,反而又欠下不少外债。一筹莫展的刘红全看不到一点希望,甚至对生活的失去了信心。

  残疾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的同时,残疾人享有文体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内容不断丰富,截至2019年底,“五个一”文化进家庭项目累计惠及近17万户残疾人家庭,“共享芬芳 共铸小康”已向中西部地区近70个县的基层残疾人带去了精彩的演出展览活动,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十二五”末的6.75%上升至2019年底的14.6%

  显然,“十三五”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残疾人普遍表示“十三五”以来生活状况改善,其中,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等政策满意度尤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也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就在11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其中涉及残疾人的包括筹办好北京冬残奥会、帮扶残疾人就业、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以及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等内容。

  中国残联建议,要抓紧研究建立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起精准的监测与帮扶机制,将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进一步完善“因残致贫”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经济困境中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残扶贫,加强和改善乡村为“因残致贫”家庭服务的能力,不断引导激励自强脱贫。

  具体而言,首先,建议强化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基本民生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虽然,“十三五”时期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但是,相当数量的残疾人部分甚至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过上自立的生活。为此,建议进一步落实特困残疾人托养照护、残疾人及其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福利补贴标准,加快发展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以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再次,强化对服务能力提升的投入。从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的角度,建议“十四五”时期在人才培养、科技支撑、信息化、社会力量参与和基层服务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专业化和便利化。比如,建议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同时,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进一步提升残疾康复的服务质量等内容。

  来源: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