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道医论

作者:王爱品著

ISBN:9787508094731

出版时间:2018-05-01

开 本:16开  页数:538页

定价:¥259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道医论》从传统道医学和广义道医论的上下两部为结构。从“源于道,出于易,起于巫、祝,依于道士,立于教,兴于杰出人物,流于医家之贯通”的道医学源流梳理,围绕道医人物和经典著作,按照道医学术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形成了内证——身治——外养的道医学术结构,并展开与中医学的比较。在道医论思想和理论上,围绕精气神生命本根核心思想,并确立自然清静、平衡与实证的道医思想原则,建立“从道者说——从于道、依其度、立于德”和“从医者说——重心养、治身疾、贵教化”道医内涵。通过藏象生命系统天地人动态关联下的脏腑、经络、气血呈现的精气神界域平衡变化,以及探求病因、病机的联系,结合辨证论治,形成内丹存思系、服食辟谷系、气法导引系、诀法符图系、传统方药系并存的养生和治疗体系。同时,从中国本原哲学出发,结合《周易》象数理论,以河图图式与洛书图式呈现的曲全运动模型,立足诸多量子化科学现象与数理动态的对应关联,诸如曲全运动模型与DNA双螺旋结构以及双螺旋模型里的主链、碱基、碱基配对等对应解释;左旋而右转的螺旋同心圆节律与黑体辐射现象、玻色子和费米子量子态的能量信息化四维动态等,来探讨生命哲学与科学的现代结合,以哲学关联义提出学科大融合的观念,并建立广义精神——意识(能量信息态)——物质之间的三元联系。

章节目录

【总论】 / 001
【上卷】传统道医学  / 005
简述:立足“道教”和“道士”在医学的特殊性,从“源于道,出于易,起于巫、祝,依于道士,立于教,兴于杰出人物,流于医家之贯通”梳理,深入道家性命内证和内丹学原理,围绕道医人物和经典著作,按照道医学术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形成了内证——身治——外养的道医学术结构,以内丹存思系、服食辟谷系、气法导引系、诀法符图系、传统方药系并存的养生和治疗体系,并展开与中医学的比较。
第一章    道医学概述  /007
一、道医学源流  /007
1、源于道——道本体与道、法、术  /007
2、出于易——医易同源  /014
3、起于巫、祝  /017
4、依于道士——从道为事的道士真义  /018
5、立于教、兴于杰出人物  /024
6、流于医家之贯通  /027
二、道医学内证思想  /029
1、性命思想  /029
2、生命内证思想  /034
3、内丹与内丹程式  /040
第二章    道医学术体系  /049
一、道医人物与经典著作  /049
1、伏羲《易》与针灸  /050
2、巫咸、巫彭及开明十巫  /053
3、赤松子、歧伯、雷公与《黄帝内经》  /057
4、伊尹《汤液经法》与《伤寒论》  /064
5、扁鹊、鬼谷子  /067
6、张道陵、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070
7、张仲景、华佗、董奉之建安三神医  /072
8、葛洪《肘后备急方》及葛氏道脉  /077
9、太医令王叔和、张湛、陶弘景  /081
10、孙思邈《千金方》、王冰  /085
11、吕洞宾与全真派王重阳、南北七真等  /089
12、《黄庭经》与胡愔《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  /095
13、诸家学派与金元四大家  /099
14、李时珍《本草纲目》与滑寿、戴思恭  /104
15、张景岳与张三丰  /107
二、道医的学术结构和分支  /112
1、道医学术的分类原则  /113
2、道医学术的分类方法与体系  /121
3、内证结构的内丹存思系与服食辟谷系  /128
4、身治结构的气法导引系  /140
5、外养结构的诀法符图系与传统方药系  /145
三、道医学之比较  /158
1、从“道”出发——哲学观与认识论比较  /158
2、从“医”出发——治疗手段上的比较  /162
3、从发展体系出发——脉络与理论学说比较   /165

【下卷】广义道医论  /173
简述:围绕精气神生命本根核心思想,通过藏象生命系统天地人动态关联下的脏腑、经络、气血呈现的精气神界域平衡变化,以及探求病因、病机的联系,建立“从道者说——从于道、依其度、立之德”和“从医者说——重心养、治身疾、贵教化”道医内涵,并确立自然清静、平衡与实证的道医思想原则。同时,从中国本原哲学出发,结合《周易》象数理论,以河图图式与洛书图式呈现的曲全运动模型,立足诸多量子化科学现象与数理动态的对应关联,来探讨生命哲学与科学的现代结合,提出健康智能管理,以哲学关联义提出学科大融合的观念,并建立广义精神——意识(能量信息态)——物质之间的三元联系,以此提出道医论。
第三章    藏象生命系统  /175
一、精气神生命本根  /175
1、《藏相论》呈现的大生命观  /177
2、生命藏与生命象  /180
3、藏相系统与藏象生命三界域  /187
4、精气神界域流变  /193
5、天人离一学说与移精变气原理  /213
二、藏象生命系统  /225
1、太极五生象生育系统  /226
2、五藏神与阴阳五行之藏统御系统  /231
3、精气神界域流变转换系统  /253
4、天地人五行经络运相系统  /280
5、意识三脑传导与熏习系统  /298

第四章    生命哲学与科学  /329
一、曲全运动模型的生命哲学与科学  /329
1、左旋而右转的螺旋圆周运动  /330
2、双螺旋动态与曲全运动  /338
3、量子现象与上帝粒子  /344
4、DNA双螺旋结构与量子遂穿  /358
5、四维(时间与空间)联系与界膜  /365
6、河图洛书与哲学原理  /377
7、生命科学的原理系统  /396
8、智能未来——健康智能管理  /417
二、广义道医论  /436
1、从道者说——从于道、依其度、立之德  /436
2、从医者说——重心养、治身疾、贵教化  /455
3、道医思想原则——自然清静原则、平衡与实证原则  /471
4、广义道医论  /495

【附录】参考文献  /497

作者简介

        王爱品,湖北秭归人。文化学者,易学家、道学理论家,中医学家,哲学家。已出版中国传统文化专著《天真》《道统》《藏相论》《道医论》与禅悟诗集《行经此处》。其研究立足易、释、道、儒、医五家之经典、典要及历代研究成果,纵横比较、循流达源,以“哲学本体论”通融易、释、道、儒、医五家,开显正旨,构建了新的体系和模型;学术贡献上,既有思想学说的理论突破,又有哲学模型的方法论的创建。提出用中国哲学重建道德生命,并以“精气神”普世智慧力推生命哲学与科学的对应与联系。其诸多突破性学说和理论,受到学术界“融易释道儒医之髓、集国学哲学思想之华”的赞誉。其著作《道统》被称为开启《道德经》二次生命之国学重典,《道医论》被誉为道医学术里程碑式作品。

编辑推荐

【重点推荐道医观念】
从于道 ▪ 依其度 ▪ 立于德
重心养 ▪ 治身疾 ▪ 贵教化

【推荐本书看点】
道家百科全书式作品
道医学里程碑式作品
精气神▪养生根本▪内证导航
道→法→体→用→证哲学程式
生命哲学与科学原理性大融合

媒体推荐

        本书既有从大道本原发端的道→法→体→用→证程式下“道”的包纳性,又有中国传统文化易、释、道、儒、医的集合性;既有“医”在治则、治法、治疗手段上的专业性,又有“道教”和“道士”的特殊性;既有通过哲学原理建立与科学联系的融合性,又有自然医学和个性化医疗的现代性;既有内证思想指导下的内炼外养之实践性,又有科学思想指导下的现代科学方法的多样性;既有中国传统医学结构的主体性,又兼顾现代医学(西方医学)的结合以及补充性。

书摘插图

总论

道医论,包含传统道医学和广义道医论。

传统道医学。它源于道,出于易,起于巫、祝,依于道士,立于教,兴于杰出人物,流于医家之贯通;它承继道家思想,立足性命内证的源流,通过以道事医和以医了道的道医观念发展医学,在“道教”和“道士”特殊性上独树一帜;在发展体系上融合了道教信仰体系和医的普遍规律,在学术发展与学科分支上既出于道教又贡献于医学,在行医目的和医疗手段上既融合贯通又区别于中医,同时又依赖“道士”的特殊身份,把道教丰富的内证方式、术的治疗手段与医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作出医学上的贡献,让“道”和“医”成为不可分割的医学事业。

道医学在思想脉络上离不开道家思想的主流以及“道”的血脉给养,既具备“道”的思想广泛性,包含道、法、术、用的多层次的内涵以及多结构的内容,又具备“医”在疾病、养生、健身、精神情志等身、心方面的治疗效果,还涉及除身心疾病外的诸多社会功能,如以医学思想劝人行善积德、清心寡欲,小到了却病痛大到齐家治国,无不是道家智慧和医者仁心的体现;道医出于道教又立于道教,以道教的宗教观,围绕宗教内容、道教医学、道士的特殊要素,让宗教化的“神”的概念和“神”治功效超越了巫术以及对巫的认知,回归到“道”思想和哲学的本体上,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道医体系的生命认识论;立足道的思想哲学和道医生命认识,广泛参与中医治疗体系如方剂汤药、针灸、推拿、药食等主体学术建设,还把道家内外丹炼养术、诸家气法导引术、存思诀法、辟谷术、庚申符图祝由术、方仙道的符箓祭祀等各种法术、道教武学的健身术等,用于养生、保健与治疗中;并以广立医德风范,在道家修证和治病救人的实践中,践行尽性至命的理想。

广义道医论。秉承大道本原“生”和生命本质“命”的大生命观,立足以道事医和以医了道的道医观念,围绕精气神生命本根核心思想,以人的身心健康和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依传统道医学之源流,建立“从道者说——从于道、依其度、立之德”和“从医者说——重心养、治身疾、贵教化”道医内涵,形成道→法→体→用→证程式下的道医学层次思路,并确立自然清静、平衡与实证的道医思想原则。遵照道医学分类原则和方法,形成内证——身治——外养的道医学术结构,通过藏象生命系统天地人动态关联下的脏腑、经络、气血呈现的精气神界域平衡变化,以及探求病因、病机的联系,结合辨证论治,形成内丹存思系、服食辟谷系、气法导引系、诀法符图系、传统方药系并存的养生和治疗体系。同时,从中国本原哲学出发,结合《周易》象数理论,以河图图式与洛书图式呈现的曲全运动模型,立足诸多量子化科学现象与数理动态的对应关联,探讨生命哲学与科学的现代通道,以哲学关联义提出学科大融合的观念,并建立广义精神——意识(能量信息态)——物质之间的三元联系。

道医论,从大道本原“生”和生命本质“命”的藏相论出发,以周易易周本体论,九易法则、气数哲学精气本根、左旋而右转双螺旋动态等法则认识论,藏象五系统、三次天人离一、天地人五行之藏等结构视野论,通过循顺置返哲学、负阴抱阳机理、界膜理论、动能三阶单元、时空体往象模型单元、界说位域、藏象与生理平衡等诸多方法论,将生命的命象与运相,通过由天人合一全息元象融入生命形态,形成现代道医学理论与学说模型。

道医论广义的所指,既有从大道本原发端的道→法→体→用→证程式下“道”的包纳性,又有中国传统文化易、释、道、儒、医的集合性;既有“医”在治则、治法、治疗手段上的专业性,又有“道教”和“道士”的特殊性;既有通过哲学原理建立与科学联系的融合性,又有自然医学和个性化医疗的现代性;既有内证思想指导下的内炼外养之实践性,又有科学思想指导下的现代科学方法的多样性;既有中国传统医学结构的主体性,又兼顾现代医学(西方医学)的结合以及补充性。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道医论/王爱品著.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5

ISBN 978-7-5080-9473-1

Ⅰ. ①道…  Ⅱ. ①王…  Ⅲ. ①中国医药学  Ⅳ. ①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68169号

 

 

 

道医论

著       者  王爱品

责任编辑  梅  子  阿  修

责任印制  顾瑞清

 

出版发行  华夏出版社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海天舜日印刷有限公司

装       订  北京市海天舜日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8年5月北京第1版   

             2018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710×1000   1/16开

印       张   33  

字       数  390千字

定       价  259.00元    

 

 

 

华夏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邮编:100028  

网址:www.hxph.com.cn      电话:(010)64663331(转)

若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我社营销中心联系调换。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