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
作者:吴九箴(心灵导师 畅销书作家)

第一篇  人是佛的种子
                没有“人”,就没有佛法

  我儿子还在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问我:“我们吃的菜,原本就是长那个样子的吗?”
  在他小小的脑袋里觉得,牛排就是牛排,豆腐羹就是豆腐羹,和牛与黄豆都是不相干的。所以,当他上完一堂植物课,听到老师说“豆腐的原料是黄豆”后,心中着实被激起不小的涟漪。
  他还无法想象,为什么黄色的黄豆可以做成看起来白嫩嫩的豆腐,为什么这两样东西明明完全不相似,却的的确确是同一种东西的变化。但他也开始明白,原来我们看起来“就是那样”的东西,背后往往有更基本的组成。
  听到他提出这个问题,我感到有点欣慰,也有些感触。
  因为,我认识许多学佛多年的朋友,他们看得到佛经,听得到佛法,却不曾细思“佛”到底是什么,而“佛法”又从何处来。
  我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细读佛教诸经典,或者不明白佛陀在成为佛陀前,原本也是俗人;而是说,“佛”这个字,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神圣不同于凡人,佛陀经历的一切,在他们心中也像童话或神话般,引人入胜却遥不可及。
  于是,佛成了真正的“偶像”,而佛法则成了一些教徒的教科书,他们认为只要照章吃斋、念佛、不杀生,有朝一日必能升天享乐。
  老实说,我相信这并不是佛或佛法存在的本意。
  佛法之所以存在,正因为它是未成佛前的悉达多,在成为佛陀的这段路上所经历的苦难、挫败、省思、体悟的总和。如果没有身为俗人,了解人必然拥有某些情感的悉达多,就不可能有“摆脱”苦痛和七情六欲的佛陀,自然也不会有佛法。
  这个世上可能只有悉达多而没有佛,却不可能只有佛而没有悉达多。佛,原本就是世人们加诸在悉达多身上的崇高名词。
  但在世人心中,佛是没有也不该有七情六欲的。他们忽略了,少年时无忧无虑的悉达多,在被刻意与世隔绝的宫殿中,只因为凝视一朵小花,看着它从灿如繁星到凋零落地,向来没烦恼的他,就从中感悟到人世间的生存与死亡、快乐与忧伤,也因为有了这些情感,才成就了他超越一切苦痛和情感的想法。
  一个不知道自己置身黑暗之中的人,不会明白色彩是什么;同样的,一个不明白七情六欲的人,怎么会有解脱和超越的念头?
  悉达多并不想成为现代人所认知的这个虚幻的“佛”,他只想寻求解答,知道人为何而苦、为何而痛、为何而死,并期望能悟道、能超越苦痛,然后帮助世人了解,原来自己陷于黑暗而不自知。
  但现在有许多人却将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倒置了,在他们把“佛”当成偶像崇拜之后。
  我听太多人说过,只要虔心礼佛,必有福报降临;只要这辈子多做好事,来世必有好报……在他们的心目中,生而为人是上天降下的责难,也是苦难,而习佛的目的,则是设法在苦难中讨点糖水喝。
  换句话说,这些人只是抱持着和上天“谈条件”的心态,希望自己所做的好事能被上天看见,然后借由这些好事,来为他们的未来或来生加分,以期摆脱现世的苦痛。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
  除了上班,他其余的时间不是忙着到各大庙宇礼佛,就是捐钱供奉几位得道法师。但他并不算是富有的人,这些捐献几乎耗尽他每个月的薪资,他的妻子、小孩终于因为彼此间情感疏离而离开。
  在刚离婚那段时间,我曾问过他,这样做值得吗?
  他说,佛陀开示,人的肉体原本就是一副臭皮囊,妻子、小孩更是造成人一生劳碌的负担,现在可好,负担去了一大半,他就有更多时间和金钱投注在捐助上,他相信佛会因此更加保佑他。
  就在那之后一年,他罹患了癌症。我前去探视时,他还用奇特的语调问我,为什么他该做的都做了,还会遇到这种考验?好心不是该有好报吗?为何上天和命运要这般捉弄他?难道是要他早日脱离这躯壳?
  我相信不是这样的。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张三和李四都想去遥远的山洞中取经,但这段路途不但困难重重,更有许多人们连看都没看过的野兽出没,一不小心便会被撕裂。
  于是张三想,他必须把可能遇到的危险都写下来,并准备所有会用到的用具,只要备妥这些东西,就能顺利取到经书。
  而在此,当下,李四则带着一些基本用品出发了。
  过了一整年,李四拿着经书回来了,但他去找张三时,张三家几乎成了废墟,他走到唯一亮着灯的房里,找到半似人半似鬼的张三。原来,他一直窝在书房里,想着那些没有人见过的野兽应该会长什么样子,但终究想不出头绪,所以一笔也没画下,反倒是一家人全被他气走了。
  张三听到李四的声音,抬起头,对上墙上的镜子,惊呼:“李四,你怎么取了经书,反倒成了鬼了?”
  许多事情没有经历过,你永远也找不到成事的途径,甚至因为自己走错了路,反而认为是其他人走错了。
  如同“人是一副臭皮囊,妻子、小孩使人一生劳碌”云云,并不是佛要你脱离肉体、抛家弃子。其实他的原意,是要你好好珍惜身为人的时光,好好负起应该负的责任。因为,只有明白什么是苦痛和责任,才会知道怎么解除和超越,如果没有这些过程,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成佛是什么。
  也有人认为,成佛,就是如同电影、电视里所演的,荣登仙界、享尽安祥和乐。其实,何尝是如此呢?成佛应该是,成为如同悉达多一般,感悟生老病死、超越七情六欲掌控的人啊!
  感谢上天,让我们有七情六欲│
  感谢上天,让我们有七情六欲据据说,佛陀有次在市集中丢下一锭银子,闻声,几乎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那锭银子,大家都想弯腰去捡,但既不想表现出自己的贪婪,却又怕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一瞬间空气竟像凝结了似的,市集中里不复熙攘嘈杂。这时,整个市集只有一个菜贩始终不受影响,安安静静摆着他的菜。
  跟在佛陀身旁的阿难尊者问:“佛陀可要成就菜贩?”
  佛陀摇摇头:“此中唯菜贩最难得道。”
  阿难尊者细思后露出微笑:“今日又上一层楼。”
  事实上,很多人为此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不受物欲影响的菜贩,反而最难得道?而阿难尊者又明白了什么?
  其实,若细思佛家所谓的成佛智慧,我想,多少可以明白佛陀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佛陀想说的应该是:菜贩的不受影响并不是真正的悟道或看破,只是单纯的没有好奇心,或对四周环境的漠视。
  佛家所说的大智慧,是指明白一切事项、了解一切事理,也就是希望大家多看、多想、多去体会。但很多人却都以为,那些不受周遭所发生的事物和情感、欲望所吸引的人,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也是所谓最有“慧根”的人。
  只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在人生这条路上,七情六欲正是一个人的灵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假若一个人未曾走过这条人生必经之路,不想认真看待这些情感,一个连自己都不能了解的人,又如何能明白一切事理呢?而一个完全没有好奇心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对世事一无所知?如果悉达多在看到乞丐、病患时,从不曾对生、老、病、死表达想“知”的欲望,这世上又怎会有佛陀存在呢?
  一些被现代人认为“有慧根”的人们,也许没有被这些思绪干涉太多,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极少正视自己的内心和想法,这样的不受影响并不是“看破”,只是一种“逃避”。现代的许多人,很容易把佛说的“看破”和“逃避”画上等号,也常把“大爱”和“无情”搞混,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还没有认清这些行为间的差距,其实在于每个人内心对人生的经历和体悟啊!
  我在多年前听过一位师父说了一个小故事:
  有个小僧出家多年,依然常常想起在家的年迈父母,他为此感到困惑而且害怕,“为何我摆脱不了这些俗念?难道我终究是个没有悟性的凡人吗?”为了摆脱思念的纠缠,他准备了一根小针,每当想起父母时,就用针刺自己一下,希望借由痛苦来忘却亲情。
  他的师祖发现了这件事,将他叫到跟前来:“你用这个方法,可曾忘了父母?”
  小僧摇摇头,“不但没有,还与日俱增,也许因为害怕想起,结果父母两个字,反而一直搁在心里了。”
  “为什么你害怕想起呢?”
  “每每想起他们孤苦无依,便有各种情绪涌上来,不利修行成佛。”小僧不安地说。
  师祖听后却捻须微笑:“很好,很好。”
  故事说到这里,师父问我:“你觉得师祖会怎么做?”
  我想了想,答道:“再开示这名小僧,让他明白既已出家,凡尘事务不该再牵挂,应该更用功、用心修行才是。”
  师父摇摇头,继续把故事说下去。
  这位师祖最后竟要小僧回家善尽孝道,直到父母离开人世,否则不可再次出家。
  多年后,小僧又回到寺庙中,他问师祖:“您当初为何要我离开呢?”
  师祖反问他:“你现今可忘了父母?”
  小僧笑了笑:“亲情岂能说忘就忘?但不刻意去忘,也就不会刻意去想,因此可以说没忘,却也可以说忘了。”
  “这才是看破,而非逃避啊!”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曾说了一句甚富禅理的话:“人类的不幸,源自于不能一个人好好待在房间里、待在自己的地方。”
  他所指的,当然不是单纯指一个人能不能自己待在房间这件事,而是说,你能不能正视并接受自己的内心情感、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时真正了解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
  故事中小僧心境的转变,正是因为他从原本的压抑情感,到最后把想做的事情完成的呈现。我回答的方法并没有错,也是许多修道人士所用的方式,但如果师祖不曾给小僧回家侍奉父母的机会,只怕再过十年,这份遗憾还是会留在小僧心中,反而成为他悟道的阻碍。
  现代也有很多年轻人,一遇到感情不顺就呼天喊地,求生求死,甚至有些人跑去出家,但无论出家或就此离世,问题难道就解决了吗?绝对不是,问题不但还在,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我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和交往六年的女友分手,一时气不过,决定出家修行,但在寺中不到一周又还了俗。他说,寺中虽号称佛门清净地,但钟声、诵经声、木鱼声不断,让人很心烦。我却知道让他心烦的不是这些外在的声响,而是他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啊!
  修行的重点,并不在于身体出不出家,而是内心能否明白自己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一个经验,再从这些事物去感觉、思考,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体认。
  而且,佛家所说的杜绝七情六欲,绝不是叫你不碰不沾,相反的,希望你能多去经历体会,并从中体会出为与不为间的差异。如果所谓的戒除七情六欲,是一辈子不看、不听、不深思,悉达多何必舍弃无忧无虑的太子生活,跑到野外苦修六年,每日只食一粒米、一粒柏实、一粒芝麻?又何必坐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与自己的烦恼心魔,展开夜以继日的搏斗?
  这一切都是为了看到过往不曾看到的、得到不曾经历的经验啊!
  所谓摆脱七情六欲,并不是要我们真的无情、无欲、无求,而是在教导我们,认清自己身为人,就确实有这些感情、欲望和需求,然后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样,才能进一步看开、超越这些欲望的束缚。
  七情六欲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要助人成佛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七情六欲,就没有成佛的可能,毕竟,佛正是因超脱七情六欲而来。

                  佛经的“空”害了一堆人

  前几天搭车时,看到几位老先生、老太太上车来,一群中学生坐在座位上,却完全没有让座的打算。有个年轻人看不过去,问他们可否让座,学生们却回答:“这又不是博爱座。”理直气壮得很,一时间竟让年轻人哑口无言。
  过了好半晌,站在我身旁的年轻人终于轻轻吐出一句话:“让座不是义务或责任,而是人性中慈爱的表现。”只不过这时学生们早已下车。
  我要讲的,并不是关于人权、教育或道德伦理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和人性的常态。
  很多时候,当我们想用最好的方法或说法,试图让某些事情达到最好的结果时,所得到的后果往往不如想象中完美,甚至有时候还会让整件事更糟糕。我猜,应该没有人会想到,我们对孩子们从小谆谆教诲,希望他们懂事、有礼貌、有爱心,并替别人着想的后果,竟会让他们以为“只有博爱座才需要让座”……
  这种误解并不单纯是“谁”的错,而是整个传授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觉。当你愈是向人强调“你必须在这里这样做”之后,大家不但会慢慢遗忘“其实在那里也要这样做”,也会渐渐忘记为何要这样做的真实理由。
  这就好像过去许多佛经的译者,用“空”这个字,来代表佛法里的无常和非实相,告诉大家在任何状况或情境时,都要把持“空”这个要素,强调大家必须专注在这个字上面,而忘了它背后的意义,其实是要大家凡事不可太执著。
  根据人性,通常一件事愈是需要强调,就表示它愈难达到。毕竟透过这种方式宣扬时,已经让大家开始执著在“让一切成空”这件事上面,只是人们还欣然自得的以为,自己已经把“空”放在心上,已经达到无欲无求的目的。事实上,他们压根忽略这件事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欲望。
  每次看到这种循环一再发生,都会让我想起一则小故事:

  有两个和尚某天走到一片田地中,看到一个农夫把刚收到的银子,放在挂在路旁的衣袋中,旋即转身继续耕作。
  师弟开口对师兄说:“这农夫不知在想什么,竟将银两放在可能会被偷的地方。”
  师兄微笑道:“我瞧他是个有慧根的人,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足眷恋。更何况他还有这片田地,纵使那些银子被偷了,一样可以用这些作物赚回来啊!”
  师弟听了,有些难为情:“原来我心里毕竟还是记挂着钱财这俗物,多谢师兄教诲。”
  待他们走后,佛陀化为寻常的路人靠近农夫,向他说了这段对话,农夫听了哈哈大笑:“师弟是俗人,师兄却更是俗人,师弟至少自己知道心里记挂钱财,师兄却以为自己真的忘了钱财,如果他当真无欲无求,何必要我赚回来?其实要我说的话,只要知道自己还活着,即使没有银子、没有田地,照样可以快活地过日子啊!”
  佛陀点点头,嘉许道:“你果然是有慧根的人。”

  其实,真正可怕的欲望,并不是你能够明白、感受到的,而是那些你无法察觉的部分,因为无法察觉,当然也就无法修改或戒除,只可惜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前提。
  “空”这个字所造成的另一个错觉是,让大家以为世间万物都是空,都是无意义的。因此,有人自暴自弃,有人不珍惜肉身和自己拥有的一切,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包括佛学中的一个技巧──“白骨观”或“不净观”,它们认为人体内的五脏六腑都是污秽的,并视人的基本需求和情绪为悟道的阻碍,要求人们戒除这些本性等等,也误导了人们,让大家错以为,学佛就是要鄙视或否定我们的肉身。于是,本意在使人觉醒、了悟的佛法,反而成为面对生活和自己的阻碍。
  其实,我相信在一开始,“空”这个字的确能代表佛法的真意,只是由古至今,大家在传递这个“空”字时,产生了无数的歧义和解释,渐渐混淆了它的真实意境以及佛陀所要传达的概念,使它无法完整地被修行者所接受吸收,使多数人对它产生误解,这也使佛经里的这个“空”字,不知害了多少人。
  我问过很多朋友,学佛的用意在哪里?他们都说,是为了让自己没有烦恼,可以远离痛苦,可以活得快乐、自在……
  他们认为,修了佛,戒除了七情六欲,体会世间万物原是一场虚幻后,心里的重担就可以放下。但事实上,他们学佛之后,每天念那些艰涩难懂的佛经,每天催眠自己,一切是空,四大皆空,肉身是空,友情、爱情是空,亲情也是空……搞到最后,整天就在想着还有哪些没有“空”,把自己搞到差点疯掉。
  这种修行不但没有让他们更自在、快乐,反而整日活在消极不安中,日子过得了无生趣,却又不知为何会如此。
  仔细想想,没有肉身何来修行?没有眼、耳、鼻、舌、身,没有感官,没有视神经、脑神经和脑思考功能,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佛经?什么是佛法?
  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太执著于这个变化无常的肉身。例如,有些人因为眼尾长了一道皱纹,就哭天喊地急着去拉皮;有人因为腰间多了一圈肉,决定不吃不喝让自己饿到只剩皮包骨;也有人为了保护一头秀发,只要有旁人碰触就张口大骂……这些其实都是不必要的,佛陀要说的就是这个,一旦年华老去,你现在所专注的一切也会跟着变样,何必为了这些不断变动的外在因素,让大家都不好过?
  只可惜大家都习惯把话听一半,以为佛陀是要大家舍弃肉身,因此才有人会虐待自己的身体;也有人因此毁坏自己“肮脏”的身体,或者索性自杀……这一切,都是大家对空的误解。如果总的归纳下来,也可以说是很多佛经没有把话讲清楚,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修习佛法的人应该都知道,佛陀后来领悟到中道的真理,也就是凡事不要走极端,我们可以不执著肉身,但也不要刻意糟蹋或毁坏这个肉身;相反的,我们应该好好地过生活,养护身心,唯有身心平衡健康,才有平静和自在,不必为病痛而烦恼,也不必为心理抑郁而困扰。
  真正的空,不应该是视外在发肤为无物,也不该视它们为污秽肮脏,而是内心对任何事物,包括“空”这个念头,都不刻意留恋、痴迷啊!

                   开悟,要像植物生长一样地自然

  我儿子有一天放学回来,说他早上被老师罚站。他告诉我,早上他陪一个看不懂公交车站牌的阿婆等公交车,直到阿婆上车后,他才进校门,结果就迟到了。
  然后,他带点委屈地问我:“可是,老师不是说要帮助别人吗?为什么我做好事还要被处罚?”
  我能做的只是告诉他,“你做得很好”,却没办法说老师错了,只能无奈地向他解释,有时候制度和人性之间的取舍,并不是大家都可以拿捏得恰到好处。如果今天老师不是处罚你,而是奖赏你,他怎么知道以后大家不会把这种情况拿来当成迟到的借口?总不能要大家做好事时,还请对方签字当证明吧?
  “那,是不是大家为了不迟到,就算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也不能去帮他了呢?这不是很奇怪吗?”童言童语倒是一下戳破我说的道理。我几乎可以预见,依照这样的逻辑推论,相信“只有博爱座要让座”的孩子又要增加一个。
  “而且,”儿子接着问,“为什么老师会觉得有人想骗他?”
  我失笑,看来举这个例子倒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小孩的脑袋里压根没太多复杂的想法,只是随着直觉去做,随着天生自然的本性去帮助别人,也因为他们行事不需要顾虑太多,思绪反倒显得比我们这些大人们清晰,也更直率。
  我不敢说因为某些制度扼杀了人们善良的天性和习性,但这些套装制度,的确对人们的某些观念或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让某些创意或善意局限在框架内。
  同样的,对学佛的人来说,成佛最大的阻碍,并不是有没有慧根这件事,毕竟,佛陀不是说过吗,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我觉得,这其中真正的困难在于多数的学佛者,只想着跟随前人的脚步,循着前人成佛的经过来习佛,而把修行当做一套仪式。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开悟得道,却忘了人有各自的成长方式、习性和悟性,一种套装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不要忘了,即使是悉达多,在成佛的过程中,也是经历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才开始觉醒、悟道。
  我看过一则新闻,在南部乡间有一栋老房子,它的模样很奇特,因为外面刚好有棵大树将它包覆,蔚为当地奇观。
  大家在为此吃惊时,也不忘赞叹这棵大树坚强的生命力。
  这就是植物的本性,当它还是种子时,房子正好压在它上方,为了生存,它的枝丫开始分散,围着房子成长,它的外形虽然不像其他同类高直挺拔,但它活得很好。
  这也是一种自然法则,它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过程或外在形象,而是透过不同的过程,还是可以到达相同的目的。
  但是,有些学佛的人却搞不懂,以为想成佛就只有一条路,于是不顺应本性的一心想着要“空”,要去掉我执,不能有喜、怒、哀、乐,凡事要镇静、要清心寡欲,甚至开始否定自己,并想根除从小到大养成的想法和习性。
  这种方法对一般的修行者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养成许多习惯,也形成很多执著,比如你睡前一定要看两页书、吃饭前先喝口茶、谈话时会跷起二郎腿、过马路时先看左边来车、看到感动的事会哭、听到有趣的事会笑……
  长久以来,我们就是因为这些习惯、习气、业力,才能过得这么顺心、舒服,而且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它也如同一棵大树,是从种子慢慢抽芽、茁壮、开枝散叶,怎么可能一瞬间就将它斩断,自身却不受任何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学佛后反而出现了身心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们忘了,自己本身就有成佛的天性和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因为不了解这层道理,他们舍弃了自然法则,只知道跟着制度走,跟着佛典走,大刀阔斧,将习性、将过去的一切一把砍断,结果枝叶、树干是不见了,深扎的根却还在,只不过他们自以为已经彻底戒除了,以为已经不再受“过去”和“之念”所影响。其实,哪里是这样呢?我觉得这样的修行不但没有效果,还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自欺欺人了。
  真正的开悟,并不是试图剥除或否定这些天性或自然反应,而是要自我观照,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想这样做。即使当你发觉某些习性不好,也不要试图把它一下子连根拔除,因为它的根深深附着在你的意识中,一下把它拔除后,得到的并不是清明自在,而是失去某种重要寄托和依赖的失落和遗憾。
  这种情形常常见到,并不只发生在执迷于学佛的人身上。就像我有不少朋友,在交了女朋友后,马上信誓旦旦地答应对方要戒烟、戒酒,结果不到两三天,烟瘾、酒瘾又犯了,于是干脆偷偷地抽、偷偷地喝,原本的发誓反倒成了谎言的起点,而且大家也心知肚明,如果被对方发现,少不了一番争吵。在我看来,这种心不甘情不愿又会引起争端的戒,还不如不戒的好。
  当然了,我并不是要大家开始饮酒作乐,烟酒不拒,而是认为真正的修行应该是要慢慢修、慢慢戒,让这些习性逐渐萎缩,先让叶子掉光,然后修修枝桠,不再替它浇水、施肥,等它开始凋零枯萎,根也就松散好拔了。
  修行学佛不是不好,但是要走对路,走对方向。要我说的话,真正的觉醒也像一棵大树,是需要时间和养分的。而且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生长方式和模式,如果种在高山上的松柏移到平地,反而会凋萎憔悴;粗壮的阔叶木挪到高山上,恐怕没多久就会让雪压垮。人也是一样,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一切遵照自然,不冒进,不强求,让觉醒的种子慢慢地成长、茁壮,直到可以自我观照,看清楚自己的一切,才是通往得道的真正道路。
  因此,不要管别人的速度或成绩,也不要完全听信别人的建议,人各有因缘,走自己的路,修自己的行,别人的话,听听就好……

                 烦恼,是最珍贵的成佛催化剂

  最近,有个朋友因为负债三百万,自杀过世了,留下一家老小面对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几个月,妻子也有个亲戚投水自尽,听说是因为感情因素;还有,邻居读高中的孩子,受不了课业压力而染上吸毒恶习,被父母发现,送进戒毒所后,还三不五时威胁父母说要自杀,要让他们后悔,搞得邻居夫妇整日忧心忡忡……
  佛家说,人有三千烦恼丝。其实何止如此?你想吃个饭,就要烦恼什么时候洗米、煮饭?应该买些什么菜?家里油、盐、酱、醋还有吗?想出门,开始找钱包、找钥匙,检查门窗、煤气,烦恼一不注意就会遭小偷或出意外。谈恋爱时,老在心里问自己,他爱不爱我?会不会劈腿?将来会不会变坏?即使那些外表光鲜亮丽、家财万贯的大老板一样会有烦恼,公司股价怎么又跌了?部门应该怎样找更好的人才,好增加收入?
  这里的每个问号都是一个烦恼,每个烦恼又会衍生出无数个烦恼,也因为世界上烦恼这样多,有几个朋友不禁告诉我,人好像一生下来,就被困在烦恼这张网子里,怎么样也挣脱不了。
乍听之下好像是如此,但我却觉得这是借题发挥了,天下人这样多,谁会布下天罗地网来等着每一个人?
  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被困在烦恼这张网中,而是从一生下来,就自己不断生出烦恼的丝,却很少或从不去收拾,渐渐的,这些丝就把自己层层包围住。脱离不了的人,就开始产生错觉,以为这些烦恼是既定的,无法解决的,因此形成无数悲剧。
  另外也有些人,为了摆脱烦恼,不惜花大钱求助于静心、修行、禅坐这些心灵的课程。结果每天为了修行,小孩成了钥匙儿童的时有所闻,夫妻失和的也不少,到最后干脆一拍两散,好好一个家就此离散,烦恼不但没少,反而又多了几样。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想想修行学佛的目的,就会发现,这些因烦恼而修行,又因修行而产生的烦恼,根本是不必要的,因为大家根本把修行的目的和意义搞错了。
  我们应该要知道,修行的目的,最基本的虽然是要解脱烦恼,但想要解脱烦恼,首先还是要先对自己的烦恼有所了解。
  我之前听人对一位师父提出过疑问:为什么学佛之后,烦恼和挫折反而变多了?
  师父的回答很巧妙,他说,你并不是烦恼变多了,而是没学佛之前根本没发现自己有烦恼。所以学佛以后,这些原本已融入生活的烦恼,在自我观照下一一浮现,你看见了,才能去解决。所以,晓得自己有烦恼,就好比晓得自己有病一样可贵。毕竟,只有知道自己有哪些病,才会去找医生拿药,也才有机会把病治好。
  而我说的那些不必要的修行,则是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就到处找医生,病急乱投医,这样的治疗效果怎么会好?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到底心中的烦恼从何而来?事实上,从来也没有谁把烦恼寄到你的人生信箱来,所谓的烦恼,都是我们给自己制造的,就算你不想承认,这个机制还是存在你的脑袋里,日复一日运作着。如果看不透这一点,就算你剃度出家,烦恼的制造机制一样存在。
  另一方面,烦恼也可以说是我们对事理、对自身,缺乏正确或透彻了解所产生的,所以当我们对一件事认识不清时,烦恼就跟着来了。而且,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有一个中心原理:它们都是因为“我执”所引起的。因为执著,所以放不下;因为执著,所以会痛、会受伤,大家如果把遇到的所有烦恼,代入这个公式去看,会发现几乎都是如此。
  打个比方来说,有些年轻人因为自己从外国留学回来,或者读的是有名的大学,就开始自觉高人一等,总是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模样,只要有人没有特别注意他,他就不高兴,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觉得别人怎么可以看不起他?因而气到神经衰弱。其实,对方说不定根本不认识他,又怎么会有看得起看不起的问题?
  之前也有一个例子,一名研究生的父母要告学校的教授,说教授对报告太挑剔,害得这名研究生得了精神病,每天盯着报告说“到底哪里没做好?”治疗好几个月还好不了。
  教授很委屈,说他根本没找碴,只不过要研究生以后记得把一些学名改成粗斜体,这是正常程序,没想到研究生会钻牛角尖。
  这些情况,就是因为太执著,结果看不清烦恼的症结,把原本小小的烦恼缠成一团;也因为无法面对真正的问题,反而把自己原本的思绪都打乱了。
  我们这些平常人无法彻底摆脱执著,因此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烦恼,也终日为这些烦恼奔波劳碌。
  但烦恼绝对不是阻碍人们成佛的道路,也不是业障,而是你身为人有思考能力的证明。因为人会思考才会发现问题,也才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识和忧虑。如果你只是逃避,一味把烦恼往外推,那么烦恼就不会变成领悟,反而会变成噩梦。
  可惜,很多修行者遗忘了这些过程和目的,一心只想忘记烦恼,以为修行之后,烦恼就会自己烟消云散。结果当然不是如此,烦恼只会因为无人解决而与日俱增,变成更无法解决的烦恼。
  相反的,如果你能去观照这些烦恼,明白我的烦恼是哪来的?为何我会为这些事物烦恼?我有必要为这些事物烦恼吗?如此才有可能看得开,看得透彻。一旦你看透这些道理,看透脑袋里的这些运作,即使不修行,不出家当尼姑、和尚,也能用更豁达、坚强的态度活在人世间,并享受人世间的一切,而不会因为明白自己有多少烦恼,就终日活在恐惧、烦恼中。
  如果觉醒是深埋心中的种子,那么烦恼就是培育这种子,是让自己成佛的催化剂。
  因此,学佛修行这件事,至少应该是可以让我们老老实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烦恼,进而保证无常、无我的真实道理,以求达到远离我执、解决烦恼、活得自在安然的目的,同时也开启我们的无限智慧和关怀,把烦恼铺成觉悟成佛的道路。
  佛是超越人,但又包含人的存在│
  佛是超越人,
  但又包含人的存在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这位渊博的学者,曾提出一个概念来解释万物联结的模式:世间的实相(reality)都是由“全子”(holon)所构成。
  这里所说的全子,是指某个本身已经是整体,却又同时是其他整体一部分的实体。这样看起来也许有些复杂,如果换句话说,就是指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本身都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却又是其他事物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人体中有细胞,这些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东西,但它同时也是器官、组织的一部分,是某个人的一部分;或者,社会中包含各式各样的人,包含我们的这些人,不但是社会的一分子,更是完整的个体。
  甚至,现在的你,也是许多过去的你的意识和记忆所结合、进化来的,现在的你当然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过去的你,并不会因为时间流转就此消失,“他”一直存在你体内,并成为现在的你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概念呢?如果你的记性不错,或许会记得,之前曾发生过一件令人闻之悲切的事件:有六个小孩集体跳海自杀了,原因是他们听信村里大人的话,说好人不怕死,因为死了会成仙,还说八仙就是集体自杀才成仙的,所以他们也要集体自杀,变成六仙,这样就能免去六道轮回……
  这件事似乎让人不可置信,这种方式太过偏激了,无论是学佛者或修行者,都不会叫别人这么做,这六个小孩似乎成了讹言的牺牲者。
  但是,我也发现,有一些人虽然没有走向这么偏激的道路,心中却有和这些小孩类似的想法。
  很多人在修行一开始,就对修行这件事,以及佛的存在有所误解;也有很多人在学佛后,每每遇到挫折时,心里就会浮现一个疑问:“为什么我诚心诚意,尊神拜佛这么多年,神佛却不曾特别护佑我?”或者,觉得只要自己没有做“坏事”,并诚心礼佛,离世之后必能升天成仙……
  这些人多半把佛和人切割了,他们以为,修行就是要脱离过去、脱离自己,才能从世间或心中的苦痛解脱;这些人也以为,佛陀如同电影中的救世英雄,会在自己危难时伸出援手,于是在外面做些什么都不要紧,只要回家虔心参拜,必会受到佛祖保佑。
  但是,佛祖并不是电影里的救世主,他不会在你被追债时马上出现,帮你还钱或赶走凶恶的黑道;也不会在你被上司骂到臭头时,出面开解上司或为你辩护;更别说会在你自杀的那一刻,千钧一发把你从悬崖拉上来……因为,佛,并不是像神话或传说中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神明”,佛陀其实也是人,只不过,他是个了悟世上一切道理和智慧的人。
  但一般人总会有错觉,以为佛所拥有的神通是不需要修练、不用经过磨难和开悟的。这也是为什么死后成仙、成佛的说法这么吸引人的原因,反正每次做了坏事,只要好好向神佛忏悔、道歉,下回出门又是一条好汉,死后照样能登极乐西方。
  虽然我也明白,信仰宗教只是许多人寻求心灵上的慰藉的方式,并不见得想借此得到更崇高的地位,或重新认识自己,却也不难看出,一般人都以为佛就是佛,和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把佛陀神化后,已经忘了佛陀也是悉达多由人变为修行者,一直到开悟的状态。其实,只有将前面说的全部过程包含起来,才是“佛”这个字的真实意义。
  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明白这个概念,不妨先看看下图。
  如果套用肯恩·威尔伯的全子概念,就是指无论人、修行者、得道者,都是具有各别完整性的全子,同时也都是“佛”的一部分。由于每个全子都是整体兼部分,因此它们都必须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部分性,只要缺少了其中一个要件,它就丧失了全子的身份,而原本因它而完整的实体,也会因为少了它而失去原本的面貌。
  因此,千万不要把“佛”跟“人”切割开,唯有先把人当好了,才能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我们都可以成佛,唯一的重点是,我们千万不能否定自己。就像我前面说的,很多人以为佛和人是完全不相干的,于是一点都不重视身为人的这一刻,他们否定自己,甚至想快点了结自己的性命,以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同样的,也有很多修行者,虽然已到达第二层,却忘了自己目前的成果,也是经由自己还是平凡人时累积而来的,一味想切割过去,想忘掉尘世间的一切,抱持这样的心态是不可能成佛的,不光是他们放弃了自己做为人应修的功课,损毁了全子的完整性;更因为他们过于执著成佛的信念,所以无法轻易放下,当然也无法顿悟。
  不管是佛或人,我们都必须包容过去的一切,包括过去做的坏事、好事,或是过去的执著,以及曾经被伤害的痛苦或经历的快乐。唯有把这些全都包容进来,并在“当下这个我”的这一瞬间,可以回忆所有的过去,才是真正的觉知。
  不过,很多人也把“当下”误解了,以为只要专心于眼前这一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把其他的一切都忘了,这就已经丧失了觉知的能力,跟狗、猫又有什么两样?
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在当下保持觉知,知道自己的过去,明白自己是怎么从过去到现在,了解过去的因和现在的果,而现在种的因又会成为未来的果。做到这一步时,心已豁然开朗,完全没有疑惑或不安,那么你就处在当下,也才叫顿悟了。
  就像佛陀所说的,世间万物都是有佛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其实,我们的基础和佛陀都是一样的,只是佛陀不断地往上走、往上升华,人们却往往否定自己、否定过去,忘了自己也有这一块基底,一味地坐在原地求神拜佛,不知道只要自己再往上走,就可以到达开悟者的境界。
  不要再把希望或生活寄托在盲目的追随上,我并不是否定求神拜佛这件事的崇高,而是要告诉你,我们每天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所经历的每一件事,就已经是在为成佛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