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
作者:张尚仁

前言
习近平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又说:“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认识中国,还要让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则必须认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这样才能建立文化自信,才能确立坚实的历史感。认真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实为建立文化自信和确立坚实的历史感所必需。
研读《道德经》时,我着重注意三点:第一,怀着崇敬的心态去读。庄子在《天下》篇中赞颂老子为“博大真人”,老子当之无愧。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伟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著作。第二,认真梳理《道德经》的思想体系。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重要讲话,说:“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道德经》任何一段一句的真理性都存在于体系之中,离开体系,观点就可能“变味”或难以理解。第三,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即时间、空间、无限的广阔思维去思考,将每一个观点都放在“抱一为天下式”的前提下去理解。有些中国人把这样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像废纸般丢弃,实在令人痛心。本人悉心钻研《道德经》,写出这部《道德经解析》,唯一的目的就是恢复老子“博大真人”的形象,让其阐述的中国精神再放异彩。
我1960年考上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虽然一直在高校任教,但并未担任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工作,对老子和《道德经》也谈不上研究。直到2003年退休,因脑栓塞在家休养,想到老年要落叶归根,想回过头来多了解一点中华传统文化,于是再找古书来读,最先读的就是《道德经》。开始重读时读不懂,读不懂就再读,至今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有感悟就写,居然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出版了几本书。2014年与子愚合著的《众妙之门——〈道德经〉的思想体系》,将通行《道德经》的章节编排全部打乱,按我们理解的哲学思想体系重新编排。《众妙之门》一书虽然凝聚了我们对《道德经》的基本看法,但交稿时我们已经感到它存在不足,主要是受解经的限制,思想不能充分放开,关于《道德经》的思想体系,许多问题需要说清,但并未说清。《众妙之门》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之后,我继续撰写论文,想分别说清每个问题。但在写作过程中,我总感到难以尽意,对写出的论文并不满意,于是下决心再写一本书作为《众妙之门》的姐妹篇,把研读《道德经》的成果尽可能地展示出来。从《众妙之门》完稿到现在,花了近三年时间,《道德经解析》终于脱稿。写稿过程中,我注意将老子与《道德经》放在中华文化传统的根基上来思考,注意内容与现实的衔接,还注意采用林语堂的方法——林语堂说:“我以为了解老子的最好方法,便是配合庄子来研读,毕竟庄子是他的弟子,是最伟大的道家代表人物。”因此,我在写作时较多地引用了《庄子》。以上是我写《道德经解析》这本书的简单的心路历程。
下面我把读《道德经》时遇到的问题和现在的看法简要地列举一下,对想继续学习和研究《道德经》的读者也许会有所帮助。
第一个问题是怎样对待所依据的经典。
做学问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而在我看来,言之有理就够了,持之有故当然需要,但不必强求。持之有故,普遍的看法是有历史上的经典作为依据。以《道德经》来说,千百年来人们所认为的经典就是河上公分为81章的《道德经》,并将其称为通行本。虽然也有不是分81章的本子,还有后来出土的版本,但都未能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我初读时认为随大流应该不会错,但后来越读越觉得不对头,81章本字句有重复,意思重复的更多,而且河上公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姓名生平都搞不清楚,有人说是传说人物,有人说是仙人,有人说是住在河边的隐者,有人说是战国时代的人,等等。本来,说不清的放在一边就算了,古代的事很多都不可能考证清楚,重要的是81章本分章合不合理。我认为,81章本可以作为研究老子思想的基本依据,但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将它神圣化、固定化,该用的就用,该减的就减,该增加的也可以增加,编排顺序也可以变,但要有根据,这样更有利于对《道德经》进行科学研究。在《众妙之门》一书中我们做了尝试,但还不够。我在本书附录二中对《道德经》的内容和编排又做了一些新的改动,希望大家讨论,争取形成相对稳定的文本。不然的话,连《道德经》是什么样子都说不清楚,加上出土的不同版本引发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永无定论,“研究”的意义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另一部研究《道德经》时不可或缺的经典是《史记》。在涉及中国历史问题时,司马迁的《史记》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研究《道德经》亦是如此。现在许多书一说到老子的《道德经》就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可是少有人问:李耳怎么会叫“老子”呢?《史记》还说:“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其实,“世莫知其然否”这句才是要紧的,司马迁坦然承认,他写老子也是依据传闻,真实情况实在是搞不清楚。《史记》又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这本是疑问句,却几乎成了后世“老子绌儒学”的千古定论,有的书甚至说“很显然,老子是儒家的反对派”。老师充当了学生的反对派,而且是“很显然”的,真不知从何谈起!《史记》说老子写《道德经》是为了得到守关令尹喜的出关“通行证”,也不是认真考证出来的,并不能看成史实。但《史记》说“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连多少字都数出来了,可见当时至少已经有了较为流行的文本。现在看来,《道德经》更可能是老子之徒记录老子的言论,在其逝后陆续整理而成的。司马迁是史官,将其所知尽可能地说出来是他的职责。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将《史记》中的未定之论当成定论。错不在经典,而是我们读经典时读错了。尊重经典是必须坚持的,引用和解释经典则要慎重,不可随意。
第二个是老子思想形成的动机。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发表过见解。如陈鼓应先生说:“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当可知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和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是老子“预设”的。徐复观先生也说:“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它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通史》中也说过:“在中国,思想史起点上的思想家……所研究的对象也大部分以人事为范围。”他还认为,与希腊古代思想史上重宇宙、自然观研究的“智者气象”相比,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贤人作风”有“多说道德,少说知识、多说人生、少说宇宙”的特点。可见,这个问题的真实含义是宇宙论在老子哲学中的地位问题。
中国早期哲学家提出“道”宇宙论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水、气、火等是世界的始基,古印度思想家提出地、水、火、风四元素说,这些宇宙论没有人怀疑过。老子的“道”宇宙论是古希腊和古印度哲学所无可比拟的,为何成了“虚拟”、“预设”、“副产物”?说“道”是“预设”、“虚拟”、“副产物”,使人感到老子哲学的宇宙论只是说出来而已,他的真正动机是阐述人生论和政治论。读一读《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及其他许多段落,如果这些内容都只是“预设”、“虚拟”的“副产物”,那么哲学史上还有宇宙论吗?我在其他书和文章中说过,老子的《道德经》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哲学体系,主要根据就是老子最早提出宇宙论。老子是真心诚意提出宇宙论,并由此展开为道论、德论、人性论、社会历史论及修养论的,我这本书也是据此而写。老子哲学的宇宙论在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否定不了的。
我之所以特别关注宇宙论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与“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问题息息相关。陈鼓应先生提出“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老子的《道德经》“只是为了应和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那么照陈鼓应先生的看法,老子充其量只是一个人生论或政治论学者,还说不上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肯定老子与《道德经》的宇宙论,进而展开到人性论、政治论等,才能说老子真正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真正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的宇宙论思想其实很明显,本书已做论证。之所以再特别提出来说明,是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对老子思想的总体评价。在《众妙之门》一书中,我们提出一个观点,认为《道德经》创立的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理论,现在做点修改:《道德经》创立的是世界和人类可持续存在的基础理论。这里说的“世界”,含有宇宙中更靠近人的范围的意思。做这样的修改,是为了更切合《道德经》的本意和更确切地回答陈鼓应先生提出的《道德经》“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问题。
老子何以阐述《道德经》?这个问题老子自己做了回答,就是为了“知众甫之状”,为了“知天下之然”,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认识世界,这个世界当然包括人类在其中。“天下之状”、“天下之然”是什么呢?就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对世界形成这样的认识,“只是为了应和人生与政治的要求”吗?非也。“应和人生与政治的要求”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世界和人类的可持续存在。老子看到了世界和人类的可持续存在是存在危机的,所以《道德经》说:“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真正解决这一危机的办法,归结起来也就四个字:“道法自然”。做到了“道法自然”,就可以“天长地久”了。老子之所以能提出如此的宇宙论,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具有“智者气象”的中国古代公共知识分子。他以公共知识分子无比宽阔的胸怀思考宇宙和人类存在的问题,并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高大的历史榜样。在人类思想史上,老子最早提出“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的警告。2500年前提出这一警告似乎让人很难理解,所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庄子继老子之后再次发出类似的警告,同样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中外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发出类似的警告不少,2015年10月22日,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习近平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句话,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世界和人类可持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在思考,老子更是明确地将这个问题提出来研究。对于人类一直在思考的这个问题,老子的答案是,坚持“抱一为天下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再“玄之又玄”,而是成了现实的危险,人类不能不直面了。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精神”这一重要概念,并说:“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道德经》正是体现“中国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性经典,中国精神的核心就是道德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恢复老子的《道德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奠基石地位。
庄子也认为,人其实是一个小宇宙。人的形体和精神构成生命,人的生命中的精神是怎样来的?找不到足迹。人死后精神又到哪里去了?也找不到归宿。人的形体是真实的存在,真实存在的形体中的精神又来无影去无踪,这正是宇宙的特征。“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庄子认为,真实存在而遍及上下四方的叫作“宇”,“宇”指在空间上无限,所以不可能找到一个比它更大的地方安放它;“宙”则是在时间上无限,在古往今来的过程中无始无终,所以不可能将它割断。宇宙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说都“始终相反乎无端”(《庄子•田子方》),也就是说任何一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如果人的成长过程与人类社会及世界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那么建立按大道要求运行的人类社会和世界也是可能的。
第三个是《道德经》有没有思想体系。
应当承认,长期以来甚至直至现在,我们都没有肯定过老子和《道德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代表,这与没有深入研究老子《道德经》的思想体系有直接的关系。《道德经》传世虽然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但世人长期以来看到的一直是通行的81章《道德经》。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没有说过81章本就是老子著的《道德经》,只说过老子著的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但人们没有深究,似是而非地认同了通行本就是老子的原本了。《道德经》有没有老子的原本?有没有思想体系?如果有,是什么样的思想体系?这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成体系,只是由诸多分散的段落排列而成,人们从《道德经》中得到的就只是一些格言式的语句,而无从理解《道德经》的整体思想。
我认为,《道德经》是有思想体系的,而且相当严密。习近平也曾说过老子“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当然,说老子“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通行本《道德经》就是老子的思想体系并不是一回事。将《道德经》的思想体系整理出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在2008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新译新编新解〈道德经〉》一书中试做了这项工作,但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2014年出版的《众妙之门》一书将通行本重新编排,可看作是着手做这件事;这本《道德经解析》一书才做全面论证,虽说如此,离真正确立可能还很远。余生将继续努力,唯望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仁投入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使中国精神的基石更加坚实。
《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由绪论、道论、德论、人性论、社会历史论和修养论构成。论与论之间逻辑清晰,衔接紧密,构成了严密的体系。
绪论提出“被褐怀玉”、“道者,万物之奥”、“道大似不肖”、“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泰”。这样的绪论很吸引人,人们都想知道那个“玉”的样子,都想揭开“道”的奥秘。揭开这个奥秘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是“大似不肖”的“大象”。但揭开这个奥秘意义非常重大,揭开了这个奥秘,天下才能“安平泰”。
道论说那个“玉”、“奥”、“大象”就是“常道”、“常名”,弄清“常道”、“常名”要从“无”和“有”入手,这样既能“观其妙”,又能“观其徼”。但要注意,这是很“玄”的,需要不断深思。
德论提出道论和德论“抱一”构成“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宇宙论,“抱一”表现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是“道”在宇宙中的全面提现,在社会道德规范中则为“上德”、“下德”,“上德”、“下德”又包含“上仁”、“上义”及礼。
从道论、德论进入人性论,因为“道”、“德”是“母”,人是“母”生的“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由此而明确了人性是道性、德性在人身上的体现。
有人就有人类社会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这就是社会历史论。历史经历了“古始”、“太上”、“亲之誉之”、“畏之”、“侮之”五个阶段,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内在逻辑与伦理,历史是曲折的,进程中有衰退,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历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靠社会“善治”才能解决。
社会要达到“善治”,就必须提高人的精神修养。人类经过修道育德,到“道莅天下”之时,“道生”的宇宙“复归于道”,“始终相反乎无端”,终点回复到起点,《道德经》的思想体系最终完成。
第四个是老子和孔子的关系。
老子和孔子师生二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历史研究中却长期存在着两人对立的“错案”。这样的看法并非仅为老子、孔子两人之事,而是事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是儒、释、道三家,如果儒、道两家对立,传统文化在源头上就分裂了。而老子和孔子对立根本不是事实,几乎完全是后人编造出来的。老子和孔子的学说是互补的,而不是互黜的。
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对百家争鸣的某些看法,但首先百家争鸣并非百家争斗,百花齐放更不是百花齐枯,而且老子对百家争鸣其实抱着“我独泊兮”的淡漠态度,《道德经》中也看不出老子对其他学派的批评争辩,老子主张“为而不争”,各种学说应顺其自然发展或消亡。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庄子在《田子方》中有一段孔子见老子的颇长叙述,孔子在老子面前毕恭毕敬,老子除耐心对孔子解说“道”的学说外,也并无丝毫看不起孔子的意思。老子虽然比孔子年长几十岁,但老子在世时,儒家可能还没有出现,老子根本不可能成为“儒家的反对派”。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本是指后世对老子与孔子关系的世俗见解,而且对此提出了疑问,后来却基本上成了定论。“老子是儒家的反对派”的观点对我们理解《道德经》的思想影响很大,比如有不少人认为老子是反对“仁”的,大概就是因为孔子宣扬“仁”,但他们对老子“与善仁”的思想却不理会。我在本书中认为,就老子和孔子的关系而言,是师生关系,孔子这个教育家是很尊敬老师的。至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关系,也不能混同于孔子和老子的关系。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老子是道家的代表,那都是就整部中国文化史而言的。而在文化的后续过程中,老子的思想与后来发展出来的道家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孔子的思想与后来发展出来的儒家思想差别更大。《道德经解析》这本书研究的是老子的思想,涉及孔子时也仅限于孔子的思想。如果要扩展到道家和儒家,那就是写专论也难以说清。我们不应该让历史的杂音干扰对《道德经》的理解。
第五个是理解《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花大力气去研究2500年前的《道德经》,并不只是为了弄懂一部古代的经典。现在很多人喜欢《道德经》,不一定是出自学术的兴趣,各人自有喜好的理由。比如,养生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而老子是长寿之人,长寿在于其修道德,如司马迁所说:“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读《道德经》而学养生,确实妙不可言。而我认为,《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并不仅限于养生,更重要的意义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道德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中国精神中古老而常新的思想观念,对改换人们普遍存在的有局限的思维模式是意义无穷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哲学思维,近几十年来更是如此,而哲学的精神是勇于自我批判的精神。我们曾普遍认同的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但《道德经》中却很难发现对立统一的思想,它着重阐明的是和谐抱一的思想,矛盾斗争的学说在《道德经》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如果我们大力宣传和谐抱一的概念,以之取代对立统一的概念,以和谐抱一的思维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其现实意义不可估量。
“抱一”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之一,“抱一为天下式”是老子特别强调的。“抱一”就是“混而为一”,“混而为一”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包含的世界观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阴阳“抱一”的,这并不是说阴和阳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是每一种事物中都包含阴阳两种相异属性;阴阳在对冲中“抱一”,阴中有阳并向阳转化,阳中有阴并向阴转化,哪一种属性占优则显现该种性质;两种属性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比例适中即适度;两种性质在流动中互相转换,从而变化出性质不同的万物。对立统一的观点则认为,世界是由一对一对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构成的,矛盾斗争推动事物发展变化。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处在矛盾斗争之中;按照和谐抱一的观点,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曾引用意大利人说的一句话:“全世界是一个国家。”同是一个世界,用矛盾斗争的观点去看和用和谐抱一的观点去看,得出的总体看法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可能是不同甚至相反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是改变世界的命运的开始,我们研究《道德经》的现实意义,要从世界和人类是否可持续存在的高度去思考,也就是保持《道德经》说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的状态。
读《道德经》时遇到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还有很多,在此难以一一列举。读者如果认真去读这本书,还会提出更多问题来思考和研究。我们相信,《道德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确立之时,必是中国精神大放异彩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