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太极内功心法
作者:曹满良 著

第一章 原始太极心法要诀纲领

1.真功溯源老子《道德经》大智慧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把老子尊奉为始祖,如同佛教的释迦牟尼佛祖、基督教之耶稣……

老子著作《道德经》是我国古典哲学中最高生命科学,对于人类祛病养生、健康长寿,真理实用之学也,是阴阳自然万物运用之真理。

《道德经》是老子学说的精华核心,含有丰富的养生思想及辩证法,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思想与儒家思想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神仙。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从汉代起,历代帝王都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始祖老子传尹文始真人、文始真人传麻衣道人陈抟老祖、陈抟老祖传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武当山的道家修炼隐士张三丰。张三丰通过自身的修行感悟,又十分重视前人在修道实践上取得的经验,将其方法精髓,融会贯通集大成始创太极拳,实以天人合一为宗旨,是以道家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作为理论指导的,是参照“道法自然及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哲学原理来修炼的,是本着修心炼性及太极原理去修炼与觉悟的学科。

老子《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言“道”的涵义;意谓天体运行的轨道为天道,人事变行的法则为人道,天道与人道涉及事物与其运动变化规则之间的关系。《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无为法”是老子大智慧所倡导,他否定死记硬背学教知识,主张顺着自然的理势行。不固滞于“有为法”,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就能够超越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从无到有,其动力就是自我心灵觉悟。所谓“得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依道而生,持德而存。下面请仔细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

《道德经》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老子此章教人复归混沌返于上清的意思,道者,混沌之体以清静而用之,湛然一炁也。心无其心,而真心见,意无其意,而真意存,情无其情,而真情寂。空性以立命,养命以还空,若亡若存,一炁充塞,窍窍流通,其光曰见,其妙曰玄。玄之又玄其道乃见。此章教人去聪明之心,去驰骋之意,去贪欲之情,若愚若蠢,死心灰意,损之而进于道矣。虽是无为而益性,无不为而立命,无不为,是没有不为之道。静极而动,是无不为之道。动后返静,是无为。从无为到无不为,再从无不为,而返于无为。如此者,何患道不成。

在《道德真经指归》中老子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意是:道虽为万物之祖,生天地万物,无所不为,但产生万物却非出有意,实是无意作为,所以言“无为”。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是有意志决定的,故称为“自然”。为什么只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老子在《指归》中说:“任何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和合包容天地万物,只有无形的东西,才能通达无有形碍、无所不入、无所不包、无所不制、无所不为。”

老子在道德真经《指归·至柔》中说:天下之至柔无形物也,驰骋天下之至坚胜有质也。无有入于无间无为室也,吾是以知睹得失也,无为之有益乱原绝也。不言之教祸门闭也,无为之益万物存也,天下希及之寡能及也。

《指归》:“由此言之,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天地是造,人物是兴,有声之声闻于百里,无声之声动于天外,震于四海。言之所言,异类不通;不言之言,阴阳化,天地感。且道德无为而天地成,天地不言而四时行,凡此二者,神明之符,自然之验也。是以知无为有益。是以圣人虚心以原道德,静气以存神明,损聪以听无音,弃明以视无形,览天地之变动,劝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既达无为之功,自见有为之乱。无为,治之元也。言者,祸之户也。不言者,福之门也。是故绝圣弃智,除仁去义,发道之心,扬德之意,顺神养和,任天事地,阴阳奉职,四时驰骛,乱原以绝,物安其处,世主恬淡,万民无事。教以不言之言,化以不化之化,示以无象之象,而归乎玄妙,奄民情欲,顺其性命,使民无知,长生久视。是不言之教也。故我无言而天地无为,天地无为而道德无为。三者并兴,总进相乘,和气洋溢,太平滋生,人物集处,宇内混同,祸门以闭,天下童蒙,世无耻辱,不睹吉凶,知故窒塞,自然大通,家获神明之福,人有圣智之功。无为之益也。”

老子在《指归·含德之厚》中言:“无所为,故无所不克;无所欲,故动无所丧。自然通达,众美萌生,天地爱佑,祸乱素亡。”在《指归·天下有始》中说:“故能塞其聪明,闭其天门,关之以舌,键之以心,非时不动,非和不然,国家长久,终身无患。塞其兑,闭其门也。夫何故哉?不听之闻与天同聪,不视之见与天同明,不言之化与天同德,不为之事与天同功。”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绝学无忧”;人在天地间,如不知物性、不通人情,则难以生息。喻通物性,必以进学。何谓“绝学”?独进一门,单学一科,虽自感有益,实是以管窥天,似锥指地,不能复得天地之大全,事物之总体,悟性命精微之妙理,观造化至极之妙用,通阴阳消长之情理,只有绝弃虚妄荒诞之学,持守大道的清静之体,才能明晓万物之理。据传,老子一百六十岁而去,他本人就是功夫极深的修炼家,创立的道家学派大智慧,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哲学对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都有深刻、准确的洞察,现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仍需要借鉴学习老子哲学。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困扰具有指导意义,既能教化今人认识和体验道,按照道的自然规律法则修身养命,又能让人在生活中不被各种纷纭复杂的外部现象所迷惑。他主张人们去直接体认隐藏在不断变化的事物背后的本质、道理和法则。体认的方法是“塞其兑,闭其门”。“兑”是口,“门”是眼、耳、鼻,即知微妙玄通,始物之妙,言语无法表达,要“塞兑静养”,即闭塞感官与外部事物的接触,放弃主观成见,使内心清静无欲,达到虚无,自然而然地融合天地,体悟万物同体、归于自然的真理。

老子在《道德经》五色章第十三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此章教人触物不著,一心内听、收神、收身、收心、收意,五色是内五藏,五音是内五行,五味是内五行中药物,是内五朝元,是内一点灵明。圣人为腹不为目,是内观,不外著。五色虽言外,而其意在内。凡人顺行,外著五色,天目闭而凡目开,岂不盲乎?内和五脏使其真一柔顺不染邪气,而如天地中五岳山立极阴阳,为万年不朽。五岳之气和而上升与太和交合,故不败常存。土中生水而滋养流通万国。此要紧之脉,如人五脉不使其枯,常润其中脉络周流遍身,脉清则气和,气和则道立,道立则基地固,基地固则外色一彩,则世间五色一毫不著,二目光明,岂能盲我乎。目乃神之门,门户高大,神守其宅,魔岂能入,魔即不入,神明内听,则五声了我之明,不向外驰,而炁方得来朝。就是天上仙子不过是“断外接内”四字,以归于空,从空中返有,日月合明而成其道。道之成在于“耳目心”三字,三者聚而成道,散而成鬼,可不慎乎。叹其人为此而丧,守此而生,聚此而成。诸子勉之!慎之!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为无为,事无事。”此章讲:动静合一,虚实并生,为者,不动而静,此上为字,为无为,是个空字,不动而静入于空,空中自有,谓之为无为。事者,不有而无,此上事字,事无事,虚中不作,入于玄,不有而无,入于玄,谓之事无事。圣人始终如一,固心常存,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五千言唯读者深思而自得之,令人有超然世外之思,会从人心理、智能、道德诸方面根本上解决问题。理解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实践于使人效法天地自然无为,由太极返还无极,使人回归先天纯净的心灵本质,使人的生命能源本能开发利用,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必能使人康寿延年。

《原始太极内功心法》,是由脉脉相承、口传心授的内在修炼方术,有系统内涵和理法依据,符合生理学、心理学、生命学、道学心法及自然哲学,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修炼技术,其修炼核心是心理的而不是生理的,将对人精神能源本能的开发增智开慧作为重要的内容,主旨完成自我生命的超越,理法系统丰富,相当缜密而完善,对于人们强身健体及养生益智延命,应该说是最佳的选择。修炼太极内功实以精神内守为基础,必以“安心定性、敛神聚气”为宗旨。

太极内功修炼是人修养身心、延年益寿的有效手段,以锻炼人身三宝——精气神为内在体现,以人身心阴阳平衡、五气圆合、神气十足、柔美轻盈、洒脱的肢体动作展现于外,在内与外、动与静之间阐释了宇宙间一切事物效仿天地运动规律的至极真理,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天人合一”的道理和奥妙。太极修炼注重对生命与人体能力的认识与开发,是全人类在宇宙天地盛与衰的探索和理解中寻找并体现自身生命价值平衡的一条途径。

简而言之,是研究人类生命保健的学问,也是人类身心自我保护,未病先防,得以健康长寿的一种技能。从某一方面看可以称其为:是用自身的体验和对自我生命的认识、理解、开发及利用,来看待天地自然人生的学科。

人的心灵,就是真空所化之灵气,称为心灵。人的阴阳五行之气,是心灵所化。人的呼吸调息之气,是五行之气所化,人的身躯、五脏、六腑,是阴阳五行之气化合而成。身躯源于父母,心灵源于真空。人身也是三种体系:一、真空,二、气质,三、物质。人类原始祖的躯体为天地交泰而生,天地为人类的直系父母。原始祖是天地所生,为两界生人,自然进化,人生人,由此而传宗接代。

真空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万物。人的心灵是真空化生,因此心是小真空,气是小太极,躯体是小天地。这三个体系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小自然,小宇宙,小天地。人是万灵之长。心灵与真空同体,为小真空。人的阴阳五行之气与太极同源,为小太极。人的身体与天地同体,为小天地。人不能独立存在与生存。心灵与真空、呼吸调息与太极、人体与天地都息息相通,人与自然为一整体。因此人有通向自然之功能。

因为人是自然生、天地育,人与自然就如同身体与毫毛的关系。人的一切功能之能源是自然所赋。太极之能人有之;天地之能人有之。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有三百六十骨节成人身。天有八万四千星宿,人有八万四千汗毛孔窍;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天有天干地支,人有周天经络,天有雨电风雷,人有声息血液流遍全身。总之,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同理同源,所以人与太极同为一体。练功者对太极养生原理及自然道理能了如指掌,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身心健康者。

学习太极内功心法者,首先必须要明白练习原理及纲领;理真,法真,效果才真。自原初,太极功夫有两种练法: 一切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模仿他人姿势、记忆他人动作、以固定招式要求规范、以重复形式熟练套路的,统称为“有为法”。

另有一种是不为人知、最上乘的“无为法”,称谓“心法”。 

练本太极内功心法,不是执着地追塑身体的造型及套路姿势,自己身心不受一招一式一法的束缚,把握收视返听,练神还虚,纯以涵养人之心性,逐渐达至物我两相忘、有形归无迹、周身透空之境。以养自身三宝精气神入手,真于自心,源于自身,以静养自我心灵小无极为本,以小太极阴阳五行之气为用,以身体运动形式,圆合充实平衡内五脏之气,人身三宝精气神自如,达到身体自然的静动协调、平衡、圆合一体。修炼原始太极功夫者,动功连续练三四个小时也不累,反而越练越感觉身心更加轻松。

练本太极内功先静于心,再以天地运行之理运用于身,需在静极生动,动中有静,只要返还虚无。因天地育养万物之理,以虚而受,以静而成,天地从虚中立极,静中运机,无不是从虚静中化生。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炁既交,而太极之象成。修炼者必须树立固本培元、独立守神、心灵修缮、增智开慧、正心修身、虚无体道与返璞归真的修行理念。

 太极内功以神为基,此是内功真机。确切地说,真宗太极必以养精神为根本,重视天人整体观。因为人就是一个小自然,人的本质心灵真气与大自然无极真空同体相通,是小无极。《内观经》云:“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止,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人能清静内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静,其神则生。神生则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静修功,形固神全。”所以说:形神俱妙,内外相应,自然与道合真。

人有通向自然之功能,在此,强调习练者,要进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物我两忘的境界。在人天若一的状态下,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进入宇宙浑然一体之中,以期有缘人修炼精气神合一,壮其体魄、充其精神、发其智慧,达至“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之境。

 原始太极宗旨真,动静万化不离心;风雨雷电神气象,混元一体唯道亲。

2.真功正法太极内功心法直解

真功正法原始太极理法是上古圣贤正脉传承之瑰宝,它是每个人自我心灵生命保健升华之法宝、是静心、洗心、正心、修心、炼心、安心、养心的功夫,是真宗内功心法修炼,此为明理养生益智强身者必修之功课。

今有人问:如何看见太极?答:你每天生活在循环变化的白天与黑夜中,即是天地自然之太极。天气有晴天有阴霾,有热与寒;地有水有火,有高与低;人有男有女,有生与死;心有喜有悲、有善有恶、有真与假……可列举无数,皆是太极。孔圣人讲:“君子悟本,本立而后道生。”这是让人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人自己的生命根本。

原始太极拳的理论必须以明白人的生命真谛,循小无极生小太极之理,依大自然生真太极的规律为宗旨。否则即是舍本逐末,不配称太极拳。不明白自我小无极,不生真太极拳。不得真金矿,万炼不成金。

心为太极。人禀先天一炁来到世间,精气神化就一颗真心。此心不染俗尘,见素抱朴,又谓道心。在婴孩成长中此心日受世俗蒙昧,纯真渐退,慢慢变成凡心。受俗务所累,为七情六欲所扰,元气精神日益伤损,真心渐没。本太极心法以其独特的逆练之法,“专气致柔,能婴儿”,老子《道德经》用松柔的手段,化去人体后天的拙力而自行生出先天的内感外应,从而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老子《道德经》以动中寓静而致心平气和,洗涤凡心,使其返回道心状态。这种假借形意修炼精气神的方法,就是所谓以“后天”返回“先天”的逆练之法。能昭然此理而练之太极拳,所练在精神,方谓心是太极,拳归于道。

太极拳道乃通天道。太极之行,旨在长生;合道之贵,是在久视,此两者原为一体,总在一源。观上者达摩赖戒杖以定禅;真武执宝剑以证道。由此可见非拳无以护道,非道无以明拳。拳道合一,方为真拳,始入正道。

太极拳之行,至简至易,不在动作之多寡,套路之繁杂,唯在神气二字而已。神气者,始于清静,终于躁动。故清静为天下之正道,万法莫不归之。人能身静,则气定,则心静,则神凝。但于气定神凝之时,或站或坐,一任自然,但以自然舒适得力为是,恍惚杳冥之中,则本能灵光自现,先天自然之内力日增,生生不已,无极而太极生焉。

拳道其高级阶段,主要是心灵修炼,也就是所谓“内功”;太极拳之功在内因,练内功之法称内功心法。既称心法,必凭心领神会,难能言传身教。内功心法妙理在心,法于自然,全靠领悟。天地虽大,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精气神乃无形之物,筋骨肉乃有形之身。有形之身法可受之于师傅,无形之心法就全凭自己的感悟。

修学原始太极内功心法之人,不是有别种神奇手段,不过是积精累气而已。常人都只知食五谷与五味,修学太极心法之人独还能食阴阳五行之气。《黄帝内经》中说:“食谷者,智慧而夭;食气者,神明而寿。”人身脏腑所以能有功用,是精神为之主宰,心与神共为一物,其静谓之心,其动谓之神。五脏六腑自具天然运动的能力,而无丝毫差忒,所以说:心内运天经。常人脏腑的运动日夜不休,但终有疲劳之日、亏损之时。修原始太极内功之人,先守静以制动,复存神以安心,再虚心以炼神,互相为用,则脏腑气血的循环可以缓和而得养,免致外强中干,急促失调浮躁不宁之弊,自然可长生。今人当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

如果将人比作一棵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发;伐树者,去根而必死。树根是本,枝是末。人心既本,身体为末。若了心修学太极,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学,费功而无益。当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启用。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原始太极讲六合之功:精气神为内三合、耳目口为外三合、内外合一,即是六合。人道是其终极阶段,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和生命体悟。拳术一经上升为拳道,便达到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的境界;而拳道一经上升为人道,便达到神明至善、仁者无敌、不战而胜的境界。

原始太极作为一种生命哲学,道生之,即太极拳系依据太极阴阳之理而产生,取法乎自然之道,《太极拳论》中有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德载之,即道德是太极拳术的根本承载,德有多高,艺有多高,德艺双修而德在艺先,其运动之功,既与圣人同体,又与天地合德;性成之,即太极拳成就于人之品性,品性不完备,就会受到局限而难臻化境;心主之,即太极拳的习练应以心法为主,故云:“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太极拳炼心,即是对自身进行内省反观,刻刻留意,方有所得。习拳践道,必须应该始终把修身铸德作为首务。

太极者动静之机,动静者阴阳之大道,于此处,冥心细细体察体内动静之微妙,遍体阴阳之争力与宇宙呼应,空洞虚灵,浑圆均整,如融太虚,如沐海洋,一动百动,无微不到,动静虚实,互根互用,永顺自然。如此而渐行,则拳之几种力学不妄而得,不期自备。再加之精神意力之运用,久久则自备一触即发之本能,具有不可思议之神妙。循此而进,则为太极拳学之正途,合天地之阶梯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及老子的性命之道,同《周易》的阴阳观是互相印证的关系。易学讲“日月”,道学讲“阴阳”,老子说:“道之长久,正若日月之运行。”此与《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一脉相承。天和地的作用关联决定着万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天和地的关系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决定一切的关系,天和地体现了阴阳的关系,为宇宙中最大的阴阳。天为父,地为母,万物为天地所生,人乃万物之灵,人秉承着天地的阴阳属性,故而,人须依照阴阳的法则运动生存才得长生。因为天地是人生命的根本,所以《太平经》说:“以思守一,何也?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一”即是道,《淮南子·天文训》曰:“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一”是万物生化之源,为天下母,人皆有回归母亲怀抱之本能。

老子在《道德经》中还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意思是说:悟性高的上根智人听了道,勤学苦练能坚持不懈;中等根智人听了道,若明若暗将信将疑,故而学道练功时断时续不能坚持;下等根智人听了道就会大笑!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于道。人懂得平和无欲就叫作懂得了生命长存的法则,懂得了生命长存的法则就叫作智慧精明,贪名利纵欲就会招灾致祸,为欲妄支配而耗费精气,就叫作硬性消精亡阳。物极必反,人成长到壮年就会衰老,这就是背离不合天道,背离不合天道必然很快就会死亡。

静心要诀

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故静字诀,乃为修太极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而一以心静为头脑。静则定,定则得。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薄滋味以养气,去嗔怒以养性,处卑小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老子之学,则纯以清静无为为主旨。

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唯欲遣欲澄心,首须摄念归静,行住坐卧,皆能存心于内而不离腔子里,返居神室,而无思无虑,无念无欲,寂然不动,方可谓之守静之功笃也。心能静定虚寂,内守无为,而不放失其本心良心,则自可彻见先天之灵明真心矣。道家习静,首在求此真心为用。真心之用,为无用之用,无用之用中藏大用,真精真气真神之三品大药,均从此而生者也。

学太极内功者,贵能心静神清,心静则泰然自得,万事不足以扰之;神清则烛照朗然,万物不足以乱之。静时察万事,自然皆有把柄;清时观万物,自然皆有春意。清静二字,一生受用不尽,非富贵中人所能得也。昔郭康伯遇一仙翁,授以保身卫生之术,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此为养生要着。心生则种种意生,心灭则种种意灭;意生则事生理生,而事障理障亦随之;事生理生则神浊,事障理障则神迷;此皆所以为道之贼也。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守,心灭则神存。古真言“心死则神活,心生则神死”。心死者,虚之谓也;心生者,实之谓也。老子贵虚贵无,心则犹然,一住事物则扰于事物,一住理法则纷于理法,而不得其虚无矣。心不虚静,则神不清明。儒家常言清明在躬,此须自“虚静其心”中来。虚则静,静则清,清则明,明则灵,故苟能一心虚静,寂寞无为,不生一念,不染一尘,则自能虚灵不昧,而得神化通矣。程明道于“静后见万物皆有春意”时,曾为诗曰:“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觐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作乐,男儿到此是英雄。”盖人生无论处任何境况中,能静观万事万物,则不但可无入而不自得,且亦得见“道心”与“天地之心”于无形也。

洗心要诀

原始太极心法有一定的方法,即将人后天获得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全部抛开,重新回到婴儿那种无思无识的状态中去,如同胚胎状的小鸡,尚未出壳,在蛋壳内与周围液体溶为一团而不分彼此。生命保健就是不断地培养这种主客浑然一体的心理状态,我将此功夫称为“洗心”。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注意个人卫生,清洗身上的污浊。于是每天都要洗手、洗脸、洗脚、洗澡,但往往却忽视了心灵的洁净,而这恰恰才是最重要的。所谓“洗心”,就是要人念念省察自心,清除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名利物欲所生的“尘垢之心”。道家经典著作《清静经》称此为“澄心遣欲”之功,练太极内功者应将“洗心涤虑”之功细细品悟。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

人为什么要洗心呢?因为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指导的。任何一个善、恶、贪、舍、正、邪等念头,任何一个行为,都由心念决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指出:“心正即是佛,心邪即是魔。”心能造福田,心能造地狱。洗心即是去垢、止恶。《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人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人出生之初,秉性是善良的,理性心灵都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性情习性才出现了巨大的差别。譬如厨房中的灯泡,本来是光明的,但外表蒙上了一层油污灰尘就掩盖了光明,要使其复明,应该把油污去掉。那人心上的污垢是什么呢?贪、嗔、痴三毒之念。修身炼性,首先即是要革除这三种根本不善之心,根本不生,枝末无从而起。戒嗔怒,省烦恼,寡嗜欲,是从心性上祛病法。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此为养心、肝、脾、肺、肾正法。

正心要诀

学做人,第一要在于正心。心为神主,亦为贼王。存心正则一切皆正,存心不正,则一切不正。何谓正?止于一之谓正,一者,道也,亦即止于道之谓正。凡合于道者为之,不合于道者去之,则自存心正矣。心正则行正,心邪则行邪。心本无恶,因物惑而恶,去其所以恶者,则自正于中矣。学道贵有信心,有恒心。以道非骤时可得可成者。古圣先贤有云:“长生必可学,第不能遇至人,授真诀。即得诀,未必能守之终身。”此语最得其要!世之学道者如牛毛,而成道者如麟角,一在不能尽人能到遇明师。

人心所动,故要随时调整,在所必需。正如行船有舵,时时加以调整方向。人心扭曲,即使一时受外力影响,也得随时复归于正。“正心”的关键重要性就在此。一般人以为有了财富,人生就有价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义。其实,人生的真谛并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重要的,才有实际意义。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世人首先应该明白地加以认知与分别,生活中凡是举心动念对别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会环境的就是不道德;相反,对社会大众有益的就是道德。两种德行的不同,也从本质上显示出其心灵气质的不同,例如:善心与恶心、明心与垢心、真心与妄心。

人有诸多的烦恼心,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受污染的心,佛家将这种污染的心态称为“尘劳”之心。面对种种污染之心,佛家又称其为八万四千种“尘劳”之心,佛家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一种叫贪心、其二为嗔心,还有一种叫痴心。如果人心念不为上述的“尘劳”病心所困扰,那么智慧就会经常出现,自己的良心本性就不会埋没。佛经有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六祖慧能大师在《法宝坛经》中指出:“离心说法,名为邪说。”

心的方向常常因情感而导致有所偏差,例如:恐惧、忧患、好乐、忿怒等心理,大概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而所产生的影响也挺大。恐惧使人心痹,忧患使人心碎,好乐使人心迷,忿怒使人心狂。狂与迷使人心极端膨胀,痹与碎使人心极端消缩,无论消缩或膨胀,都属心理变态,可使人失其自主的力量和中正的心态,这是人之大患。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如同船触礁石、汽车坠崖,再希图补救,难了。

圣人孔子自己常做正心功夫,择中庸而守之。故凡有妨碍中道的心理状态,如故意、专断、固执、自私等,均予戒绝。现代人常为如何驱除因为生气、着急、悲伤、忧郁、恐惧、绝望等造成的多种心病、身体病患而烦扰,试问:有一男青年经过半年的热恋,突然女友与他断交,青年人即刻处于失恋痛苦中,心烦意乱,精神恍惚,导致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上班无精打采,你说叫他练哪个门派的功、学什么姿势的掌、还是练哪个氏的太极拳能解决这种失恋人的心烦问题?身体上的病痛可以请求医师医治,但心理上的疾患、心灵的创伤,再高明的医师见了也会束手无策。“心病还要心药医”,心灵之疾患须靠心理调节、精神解脱,这是医治心理疾病的根本。因为,每个人的心灵是自己身体的主帅。

劝真诚的求功者,不要在身体动作、姿势、套路、形式上下功夫,应以自我心灵为核心基础,立足于自我身心,只有认识自我身心本能,才能立基于千功万法的根源,勤修苦练,认自觉为师,自参自悟,自强不息,养神威,树正气。

佛家最上乘经典《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告诉后来修炼者,凡是你能看见的形相,都是虚空不真的。人肉眼只能看见有形相的“色身”,不能看见无相的“法身”。人体是父母所生,都是暂时存在,又称“幻化身”。练功人在此“幻化身”上下功夫,培种秧苗。种错、果也错,结果是什么都没有,什么功夫都得不到,也就是说没有结果。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你要观察自己的本心,不要执着于外在的现象。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就是说,世俗的人如果修道,各种环境都不会形成障碍,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己的过失,这样就与道相契合了。 古有偈语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此言人应当明心见性,一悟即至佛地,何必在暂存体上强立动课,而使之常坐不卧呢? 佛家称人身体为臭皮囊,现如今不能认识自己心灵的人,与不承认此道理的人,都是在其臭皮囊、幻化体上下功夫、做文章, 真可谓是以砖磨镜,团沙做饭,水中捞月,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人生百年期,人身是暂存体,幻化身。人的身体如同一座房屋。道家的修炼理论说,我元神(精神)是借以暂住,若无此屋,则元神无所倚附。但身是身,而元神是元神。到死时,元神离身体归自然,而身体则坏损。《孟子·公孙丑上》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句有两个吾字重复出现,其含意是:前个“吾”字指的是色身之我,就是假我;后个“吾”字指的是法身之我,才是真我。借假修真养我所有浩然之气。若不分别色身、法身,可以不要前一个吾字或后一个吾字。浩然之气由精神而生,人应及早修炼保养自己的心灵。但是世人多不明此道,皆是亏不知养,衰不知救,日复一日,只待阳尽气绝。多少人生于天地间,不具备自己保养自己的知识,甚至还在无休止地做着损害自己生命的事情。俗语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力也靠自心,后天修真起着决定的作用。

修心要诀

人能管理自心叫修心,修心才能明理明心。在生活中克制思想意识,才能达到禅定。如何得定呢?那就要克制自己不强调外因,要悟到心,须有自知,认自本性,知本,修心到位,而不能靠文化知识见解。听和看都是心在听在看,这只是见闻觉知,是知识见解,要真正悟到,加深认识,行使智慧。不管读什么经典,是客观事物在影响你的心,如果你被外物所牵所转,是心有挂碍,被污染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思想意识,这个思想意识影响自我不去不来的如来心,要以智慧去排除干扰,用心观察处理才能修心到位。生意识、起意识都影响如来心,使自心不能达到如如不动。人要保持永久的平衡心,在日常烦琐的事物面前做到如如不动才叫到位、有功夫。要知道,是自我的“后天意识”干扰得不能到位,其实质是自我内心世界,不要埋怨客观外界。

修心为了能放下心,须用智慧参悟内心世界,内省自心为什么不安定。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要加深思考,保持平静,不受外界与思想意识的干扰,才能悟出真空妙理,修心必须实实在在。每人都有智慧,诚则灵,灵则明。

关于心如何得清静?在释迦佛祖的《金刚经》开篇中就提出了这个人生大问题:“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这其实是所有的学科想要解决的人类终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好好思考的。

人生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人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即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人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因此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大智慧。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在世,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无所企及的时候,往往会向外求助于神佛的启迪和保佑。但是佛祖说;心正即佛,心邪即魔。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你自己修心、静心、明心。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开发自己生命能源本能。

炼心要诀

修行者讲炼心,皆以参修心学一事。所谓人心道心,实只一心而已。顺欲逐物,向外驰求,便为人心;逆欲循理,向内守中,便为道心。此心一动,便即人欲纷扰;此心不动,便即天理盎然。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机在目,用目向内反观,心亦随之内守而不外驰矣,故孟子以“求放心”为教。一心内守,寂照虚无,自然静定。人在定中,无思无虑,无欲无念,自然天清地宁、神明在躬。另一方面,心火自然下降,肾水自然上升,自然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由斯而可性命俱得矣。摄欲归理,摄情归性,摄神入炁,摄心入道,此为千圣不易之十六字真言,而三家亦无不可以此为修持之轨范也。

《唱道真言》谓:“炼心者,仙家彻始彻终之要道也。心地茅塞,虽得丹道,亦是旁门。虽成顽仙,不登玄籍。”又云,“炼丹先要炼心,炼心之法,以去闲思妄想,为清净法门。仙家祖祖相传,无他道也。吾心一念不起,则虚白自然相生,此时精为真精,气为真气,神为真神。用真精真气真神,浑合为一,炼之为黍米珠,为阳神,而仙道成矣。”故张紫阳亦云:“欲体至道,莫若明乎本心。心者,道之枢也。人能时时观心,则妄想自消,圆明自见,不假施为,顿超彼岸,乃无上至真妙觉之道也。”炼心之法,或于动处炼之,或于静处炼之;或于有事中炼之,或于无事中炼之;或于念头起处炼之,或于念头未起处炼之;或炼其有闻有见之心,或炼其无闻无见之心;或炼其痴迷之心,或炼其知解之心;迄炼至意无其意,心无其心,且又无心可证时,则自可清虚澄澈,如如常寂,慧性常空,而得顿超直入圣真境界矣。

炼心习静要功夫,故炼心者有以静坐为下手法门。古真谓:静坐至无思无念之时,则真息绵绵,元神见而元气生矣。良以静极则阳生而阴消,一阳独长,则元精自充;元精充盈,则真炁自足;真炁饱和,则元神自全。精气神三者充全无亏,则形亦随之而可久存矣!此道家静坐所以有异于儒释两家,修性而兼能修命者之有以也。唯欲得此元精、元气、元神,须以真心为用。真心者,人欲未发、识念未起前之本来心也。故全须在静定中下手,若人欲一生,念头一起,便落于后天为用矣。道家常谈火候,真火即自元阳中生;常谈药物,药物即自元气与元精中生;常谈烹炼,烹炼即自火候中作用;常谈周天,周天即自气脉中流行;常谈交媾,交媾生于阴阳;常谈结胎,结胎源自交媾;常谈温养乳哺,温养乳哺为有结胎一事;常谈出神入化,出神入化为有脱胎一事。凡此各种境地,步步工程,均有秘密天机,一向不轻泄轻传。以上诸境,此心不能得“虚极静笃”境界,便一切无由生起。而老子“致虚极,守静笃”功夫,则又全在炼心一着,故《炼心诀要(上)》曰:“炼心法门,为入圣登真之彻始彻终法门也。”又曰,“炼丹而不炼心,犹鞭马使驰而羁其足,何能使达也。炼心为成仙一半工夫。心灵则神清,神清则气凝,气凝则精固。丹经所谓筑基、药材、炉鼎、铅汞、龙虎、日月、坎离,皆从炼心上立名。至于配合之道,交济之功,升降之法,烹炼之术,此其余事。若心源未能澄澈,情欲缠扰,则筑基难固,必复倾;药材虽具,必多缺;炉残鼎败,龙战虎哮,日蚀月晦,坎虚离实;此时欲讲配合,则阴阳不和;不明交济,则水火不睦;欲升而反降,欲降而反升;三尸害之,六贼扰之,一杯之水,难救车薪之火。故曰炼心为成仙一半工夫。兹以世人多昧于此义,特详为引录,欲使不忽其本耳。”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此即是说:圣人无心为用也。修道以无心为要,无心则与物冥,而无对于天下万物。居其枢要而全其玄机,则可应无方而用无穷。人一至无心于物,无心于事,无心于名,无心于利,亦无心于人,无心于我,无心于道,无心于用,于一切无心,亦无一切心,于一切无用,亦无一切用!则自可与道合真矣!唯须知,修道贵无心,然非无心即道。古哲言:“莫谓无心即是道,无心还隔一重关。”儒门重无思无虑。无思无虑,亦即不用心耳。不用心,有心即无心矣。“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学者炼心,贵能清、能虚、能静、能定,“清虚静定”四字诀,乃炼心入道之门。修行既以炼心为本,故人而充其愚昧之心,则炼之使明;充其偏颇之心,则炼之使正;充其邪恶之心,则炼之使善;充其外驰之心,则炼之使收;充其浮动之心,则炼之使静;充其攀缘之心,则炼之使定;充其放诞之心,则炼之使一;充其痴迷之心,则炼之使悟;充其人欲之心,则炼之使圣。此炼字,全是入道工夫,全是治心正法!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精神”这两个名字都指的是心灵,所以,练原始太极内功根于心、源于心,千功万法的出生地都源于心。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千功万法、千经万卷本此而生,本此而有。经典、理论、方法都是为心而设。若找到心,就找到了千功万法的根源。真空灵源一本散万殊,心是灵源之一滴水。此水圣人称之为甘露,此水为滋润万物之母,人得此水为养生之源。确有起死回生之术,返老还童之功,养生健身功效无比。比如,树得一点甘露入根,枝叶花果俱鲜茂。人得甘露,一点灵源浇灌身心。所以说一法圆、法法圆;一窍开,窍窍开;一窍通,窍窍通。古人说“得一万事毕”,因为心灵是灵源的一滴水,通万灵、知万化。佛教称心灵为智慧海,简称慧根。慧根成长起来产生智慧果。智慧果即是智能,智能之水是聪明、理智,这个水流出来就是知识。人人流汇就成了知识的海洋,海洋之水即是书、是经典,所以说千经万卷是妙明心中所现之物。炼心不但能使身体健康还能增强智力,因此说心为万法之根源。太极内功的基础、根源就是炼心。

什么是心?具体说就是人身三宝:精、气、神。精气神自如,内五气自然平衡发展、协调运动,也就是神安气宁。心灵平静气就合,简称心平气和。炼心就是要这么做,必须这么做。就是心平气和,神安气宁,心安理得。这才是随心所欲,顺乎自然,自由自在。心灵平静、安定自如,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功。离开心,自由就失去了主心骨,自由一秒也不能离开心,心是自由的根源。

什么是离开心?什么是不离开心?比如走路,心思放在走路上,注意来往车辆、行人,心情平静、精神集中,注意安全,一心不二地走路,即是没离开心,也即是炼心。走路东张西望,不注意安全,这就是离开心、没炼心。你是看热闹呢,还是走路呢?既是走路,思想不集中,眼看物,心动起意识,走路时被看热闹的思想打乱了,这是在集中精神走路时心生二念。一念纯诚走路即是不离心,二念看热闹即是离心。一念纯诚即是心平静,心安气宁;二念即是妄,即是离心。神不外驰即是安神养心,打坐、站功、卧功、练功、劳动、吃喝拉撒睡,心稳神安,都是在炼心。因为一切事都得用心去做。比如集中精神看书就没离心,看书时又看电视又闲聊天,就是离开心。比如你刷碗时别人说你刷得不干净,你说:是。这就没离心。假如你发脾气:“***,你刷!”这就叫离开心了。再比如,打坐时不断百思想,静思,如同过电影一样,一幕接着一幕,这就是没离心,就是炼心。

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为仙佛圣人,此心成之也;人皆可以为桀纣,可以为盗贼禽兽,此心败之也。人为天地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人之灵;故人人都是神圣,只在此心之不放失!人人都是禽兽,只在此心之放失!故孟子以求放心为教。慎独之要,在慎此心;念佛之要,在念此心;参禅之要,在参此心;修道之要,在修此心,而炼丹之要,亦在炼此心而已,岂有他哉?

学原始太极宜从根本起修,心为根本,亦即宜从心起修。吕祖云:“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心本虚无湛明,寂然不动,其动者,感于物而动。不动则无善恶亦无差失,动则有善有恶、有得亦有差失。欲使心不为外动,不为事迁,不为物蔽,佛家用“明”字工夫,儒家用“正”字工夫,道家则用“炼”字工夫。下字不同,用旨则一。总在求复其初心,保其良心,毋失其本心,得证其真心而已。心本无心,动则生心。心生识生,心灭识灭。心生念生,心灭念灭。生于其心,害于其道。使知见念识,浑沦不生,一生即灭,以致不有不无,不生不灭;此为三家用功处。儒家常言“不动心”言“收放心”,佛家亦尝言“制心一处,无事莫办”,此则更显得是炼字工夫。务炼至内心清净,一念不生,而至一切处无心,亦无一切心。庶乎近道,须知“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为春”!

《道德经》曰:“虚其心。”又曰,“道冲,而用之不盈。”又曰,“心善渊。”盖心虚则能应万物而不盈不伤。道体至虚,心法道,亦虚而已矣。以一虚寂,则自心不滞物,心不滞事,心不滞理;活活泼泼,干干净净,空空洞洞,心无一物,得大自在;此为要着。佛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言心不住一切处,不着一切相,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湛然常寂,淡然常明。无知见亦无不知见,无中间亦无二边;无事物心,亦无理法心,无过去心,无现在心,亦无未来心。无是一切心,则住亦无住,无住亦住。“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以无所住之心行于天下,则无住而不自得矣!住色而不住于色,住空而不住于空;住染而不住于染,住净而不住于净;住有而不住于有,住无而不住于无;住法而不住于法,住道而不住于道。一切无住,则自生清净心;自心清静则合道心。斯时欲见自心,亦了不可得,自心了不可得,则天人物我,一切亦了不可得,天人物我一切了不可得时,便即大得矣。

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故能应物而不伤。”永嘉大师曾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吾亦尝说:“有心常不用,便尔是无心;无心自无用,无用亦无心。”亦如程子所谓:“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无心无情,用而不用,不用而用;有而不有,不有而有;则近道矣。

道学与圣学工夫,最上乘最简要最直接之坦途,是在教人从心地法门入手,从心地法门练达,从心地法门圆成。大学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其实是一个工夫。故《唱道真言》谓:“炼心两字,乃入圣成仙一贯之学。苟非坐破蒲团,磨穿膝盖,岂能不起思为,一无染着,洞见本来面目,证彻无上根源。故炼心实为仙家铁壁铜关,攻得此关破,打得此壁穿,所谓圆陀陀,赤洒洒,黍珠一粒,阳神三寸,自在玄官,周通法界矣。”学人之所以难成者,只在无毅力、无恒心,透不过此关耳!

修行首宜明心、炼心、正心。人人所同者此心;人人所不同者亦此心。以此心同故,圣凡平等,毫无差别,此在本心自同也。以本心同故,人人皆可为圣人,人人皆可为仙佛;圣凡无别,仙凡无别,佛与众生亦无别。以此心不同故,圣凡有异,差别天壤,此在习心不同也。以习心不同故,人人皆可为圣人仙佛,而不能尽人皆能成圣人,尽人皆能成仙佛。圣凡有别,仙凡有别,佛与众生亦有别。本无别,先天也。终有别,后天也。明心者,明此先天之本心。炼心者,炼此后天之习心。正心者,正此后天之习心。人人之本心皆同,然自离母腹,一入后天,即不知不觉而日增其习心,日失其本心。习心增一分,本心即减一分。佛家认明见本心,可立地成佛,故重参究,重悟证。道家认炼去其习心以复其本心,可立地成仙,故重修炼,重工夫。儒家认正其不正之习心,以归于正而复其本心,亦可立地成圣,故重修养,重化育。用名不同,下手有别,实则三教圣人教人,皆只此一心法门耳。

修性只此一心地法门,修命亦只此一心地法门。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自炼心始。心涵动静,未动之先,即是本心,即是先天;既动之后,便属习心,便落后天。不动为本体,动为作用,故孟子承尼山以“不动心”为教,老释二氏修持,亦以此心不动为要门。心不动,即是虚极静笃,此时,不但情识俱泯,人我两忘,且亦心无其心,而无心可见;无心便近道矣!孟子尝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者均为正气所致,亦即浩然之气所致,也就是不动心工夫。此中贫贱不能移易,威武不能屈难;威武不能屈易,富贵不能淫难。进之,富贵不能淫易,生死不能易难。设能无富贵心,无贫贱心,无威武心,无生死心,又何心之动?

人能一心向道,不为功名动其心,不为富贵动其心,不为财色动其心,不为生死动其心,终必有成。郝太古真人谓:“境杀心则凡,心杀境则仙。”心杀境,即能不动心工夫也。心一至虚极静笃时,便自见性天。性天见,自会识得主人翁。不失主人翁,即可得真宰矣。静则虚,虚则灵,灵则神,神则化。修虚极静笃法,先须用收字诀,即收放心者是;次须用息字诀,即息妄心者是;再次须用净字诀,即净凡心者是;最后须用空字诀,即空圣心者是。这即是说:放心妄心凡心不可有,即圣心亦不有。无圣凡心,无仙佛心,方可希圣希仙希佛。《定观经》有言:“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此为修心工夫下手要言。欲不动心,须灭动因。外缘不入,内缘不生。外闭六尘,内闭六根。便可稍得此心无念无动。其次,可用聚心一处法,念起即觉法,心息相依法,神气相注法,均可得心静、心定、心空妙用。万般易淡,名心难淡;万般易断,欲心难断;万般易忘,情心难忘;万般易灭,生心难灭。修道人稍有生心,便难有进境。不大死去一番,便难有受用。一学道,即先须将自己当已死人,自可无事莫办。初学道时,妄心最难降。有一分妄心,即障一分真心,也即是障一分本心。如何降伏其心?禅宗教你参话头,净士宗教你念佛号,道家教你凝神寂照玄关窍,教你守中守一守丹田,均是栓心猿、锁意马,截断意识根下妄想的法子,亦就是息妄心、死偷心的法子。达摩祖师谓:“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斯时,内外双绝,物我两忘,进而心超象外,人法俱舍。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法。即一切用,离一切用,离一切心,亦不离一心,空空如如,佛来佛扫,魔来魔扫,仙来仙扫,圣来圣扫,将一切扫得干干净净,万有皆空,一尘不染时,自能得见自己本来心性,不失自己本来面目,而得识主人公矣。

心法是上古明君圣贤的炼心之法,是最上乘真功正法。儒家孔教宗旨:存心养性。佛教释迦宗旨:明心见性。道教老子宗旨:修心炼性。三教圣人立教传法都以炼心为本,历史时期不同,法有差异,但是万法一理,炼心为万圣之纲。能得真诀,尤在不能尽人能守之终身一点耳!欲作不死人,须有至死方休心!此言得之。学道以无心无念为体,以忘情忘言为用;以清净恬澹为宗,以柔弱谦下为本。

必须先对“自心”有明确认识。上古时代,有道明君大舜传禹王的炼心之法,被记载为最早的心法,曰十六字心法:“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充执厥中。”这十六字载于《尚书》,此十六字心法的真义是说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道心也叫良心,人心也叫妄心、识神、禀性、习性,后天而有,前两“心”均属人的精神范畴。血肉心脏是物质体,是人的肉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

当人心对声、色、货、利,的欲望追求而产生贪、嗔、痴、爱的念头,极大地危害着至善本性良心,昧天良于昏暗不明之中,使妙明良心的明度逐渐微小,如乌云蔽日,暗淡无光。从而丧失理智,有时候一念之差,悔恨千古。所以说: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此句话的意思是思想集中养精神,守先天一性。老子叫抱元守一,抱是守持,元是精神,一也就是理性。充执厥中:“充执”就是平心静气、“厥中”就是其中,就是守性不移,永恒的平静。练功为什么要执中、守一?因为,“中”是人的良心,人的良心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如同母与子的关系,宇宙是“母”,人的良心是“子”。人是小自然体,能通天彻地、通晓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真理,这个小自然体,如果没有色利的追求,就能与大自然真空理气合而为一,就叫作天人合一。

人的贪欲妄想膨胀,这是最可怕的事,私心杂念和贪欲妄想会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污染,人格降低而卑鄙。于是,争、贪、夺、抢,造成心态和生态的破坏,使人道层次本来幽隐微弱的道心更难开显。“人心”是贪欲妄想之心;“道心”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本性之心。顺着人心必然导致文明衰落;回归道心则再现心态与生态的平衡景象。治理人类社会、昌盛文明与和谐,就在于净化人心,开显道心。上古时代尧、舜、禹就是以此十六字作为为政的方针。古圣先贤皆认为,自然社会的根本就在于教化民众的心态平衡。一个人心态不平衡的社会,就谈不上和谐社会了。十六字心法,简之仅仅是一中字而已!中即道,道即善。道心人心,只是一心,岂有二哉!此心不动,七情六欲未发,即为道心;此心一动,七情六欲已发,即为人心。精一是工夫,所以约心也。执中是抱道,所以须臾不离。约心即约人心复归于道心,亦即天心,亦即本心。此即减字工夫,将一切人心,减而至于无,便合道心,而本心亦见矣。此一约字,也就是孔颜心法,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之学仁工夫也。学人宜以治心为首。《定真玉箓》曰:“治心之最,不忘须臾,时刻抱一,心神乃定,定则入道。其状在外,慎其言语,惧触物也。节其饮食,虑贪生也。衣粗而净,存素淡也。居陋而隐,守静笃也。恭谨一切,避凌辱也。不敢为先,免嫉谤也,诚敬淳信,潜化导也。进止和光,密行教也。挫锐解纷,明道有时也。出处变化,见神应之速也。”能乎此,则初功尽矣。

安心要诀

“凡善怒哀乐爱恶欲,与乎劳苦忧患恐惧之事,只以五官四肢应之;中间有方寸之地,常时空空洞洞,朗朗惺惺,决不令之入,所以此地常觉宽绰洁净。予制为一城,将城门紧闭,时加防守,唯恐此数者阑入。亦有时,贼势甚锐,城门稍疏,彼间或偷入,即时觉察,便驱之出城外,而牢闭城门,令此地仍宽绰洁净。久之,自能有海阔天空之象矣。”此为经验谈,亦是吃紧语!修道之人,名不可邀,利不可争,功不可居,便宜不可得。善则让之于人,恶则归之于己。斯近道矣!或问希夷求持身之术,希夷曰:得便宜事不可再作,得便宜处不可再住,凡名利场不可久住,遇是非窝,务宜早脱。便过半矣! 人生处世,多一分谦下卑退,便多一分受益;少一分矜伐狂傲,便减一分挫败。圣凡之分,只是谦傲之别而已。《易》谓一谦而四益,实则一谦招百益,虚心纳万祥。举凡谦恭、谦让、谦和、谦退、谦逊、谦虚,百般美德,俱莫不以谦为首也。

安静可以医浮气,守默可以医躁气,守谦可以医傲气,守敬可以医矜气,守一可以医妄气,守柔可以医刚气,守弱可以医暴气,守道可以医俗气。宏兹八守,斯近道矣。 修养最重缄默,而忌多言。多言伤气,尤易多失。《呻吟语》谓:“一言之发,四面皆陷阱也。喜言之,则以为骄。戚言之,则以为懦。谦言之,则以为谄。直言之,则以为凌。微言之,则以为险。明言之,则以为浮。无心犯讳,则谓有心之机,无为发端,则疑有为之说。简而当事,曲而当情,精而当理,确而当时;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谓修辞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气。”此说得最好,唯总不若“无言”之妙。多言多失,寡言寡失,不言不失。菩萨之所以灵,在“菩萨不说话”一点耳!《唐书》曰:“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养心要诀

养心之要,在养得此心一团寂寞恬澹,虚静无为;养得此心一团活泼真机,生趣盎然;养得此心一团廓大无伦,性天浑然。心不可不虚静,心不可不廓大,心不可不活泼,心不可无生趣。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生生之谓易。养心即在养此天地之真机生趣耳!明道窗前草不除,在“欲观造物生意”;又为盆池以蓄鱼数尾,在“欲解万物自得意”。此即为欲借以养此心之生趣与真机。《养真集》云:“人心要死,其机贵活。死谓死其欲念,活谓活其理趣。”故学道之人,即使终日危坐俨然如泥塑人,然绝不可无“满腔生气”。生生之机为易,生生之用则神,否则便为真死人!何能入道?一般人不能体此生生之机与用,于是坐是坐,行是行,静是静,定是定,内中毫无关捩子,又何能有结胎生神等无穷之变化与境界?明道当教人“解天地生物气象”,即在借外观以资内养。又谓“观鸡雏可以识仁”,即在教人以仁存心、以仁养心。仁无他,只是一片生意!儒家一个仁字心法,只是此一生机与真趣。此一些子机趣,确是“卷之则退藏于密,放之则弥六合”。大而充乎天地万物者,只是此一生机,小而充乎吾人之身心性命者,亦只此一生机;养吾生生不已之机,以合天地生生不已之机;复援天地生生不已之机,以充吾生生不已之机。则天地之生无穷,而吾之生亦无穷矣。此机为何?曰:即气耳,即炁耳。古真曰:“扩得生机充天地,妙用全在一炁中。”又曰,“一炁无穷化,此生万万年。”故黄帝《阴符经》以“盗天地之气”为教,这便是吾人养心与修道枢纽,而世人很少能体会到此,总是忘生以徇欲,舍生以赴死,又焉在其可以入道。

凡事都有个根本,人之生命根本,不在养形养体,而在养神养心。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盖邪念不萌,则灵府清明,血气和平,疾莫之撄,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养内即所以养外,根本健则枝叶自无问题。心为身之主宰,神之凭依;舍此心而不养,只事形体之健,则无益。白发老人曰:“少年要用心,中年要养心,老年要息心。”此言甚是,虽言息心,实也是养心。

延命要诀

首在养心。却病之要,亦先在却此心之病;心病一除,外病自远。昔有云:“或问长生不死有术乎?曰上寿不过百岁,长生不死,吾未见其人,不知其术,无已则有却病延年焉!世之所云却病者,咸曰薄滋味,节淫欲,寡言语,戒嗔怒,保形炼气,数者而已矣!然此犹治表之术也。吾之所谓却病者,欲吾心之不病焉耳。盖人心本自定静,本自泰然,何病之有?唯遇货财则思争夺,遇功名则思挤排,遇势焰则思趋附,遇睚眦则思报复,遇患难则思推避;未遂则心病于患失,已遂则心病于患得,是以外物日攻于心,则内病日入于膏肓。虽有外之所养,终不胜其内之所扰。此扁鹊之所以望而走焉者。寿焉得不促!苟欲治病,先治其心,一切荣辱得丧,俱不足为吾心累。即小之而疾病,不以疾病累其心;大之而生死,不以生死累其心。使清明之气,常在吾躬;将见心日以广,体日以胖,不期寿而寿益增,他又何术焉!”故曰延命必要养心。

《天玄子》曰:“养心之法有六: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广所以容万类也,心正所以诚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静所以绝攀缘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以此治心,虽不证道,亦不远矣。又有言:“心药一味,小可以却病防老,大可以入圣超凡。”诚不诬也!

寡欲要诀

养生之道,自以绝欲为第一义,然欲不可卒绝,故始之以寡欲。寡欲者,一切求有节而毋纵毋极也。不但忧不可极,即乐亦不可极;不但劳动不可极,即坐卧亦不可极。凡事以少为得,以适度为妙!《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奈何欲可纵乎? 养生切忌过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过用则伤,而病生。善养生者,适其情性,守其常分,秘其精神,保其真元,则外邪客气,自不得而干之矣。葛仙翁曰:“夫人心虚则湛,神定则静,寡言希听,存精保命。盖多言则损气,多喜则放情,多怒则伤肝,多悲哀思虑则伤神,多贪欲劳困则伤精。”再能将名利看空,一切不着,不着一切。上焉者着于名,中焉者着于利,下焉者着于情,最下者着于色、着于欲。情、色、欲,一般人甚难打破,而名利二关,中上乘人士亦极难打破。人世间不少英杰之流、圣智之士,不死于利,即死于名。利关固不易打破,名关尤难。

修行之要,首破三关。一曰色关,二曰名关,三曰利关。色者,人之性也;名者,人之情也;利者,人之欲也,皆为道障。破三关之道,在死心一药。死色心则性尽,死名心则情尽,死利心则欲尽。 唯此看似寻常事,做到甚难。正所谓“举世尽从名利转,谁人透过美人关”者是。

儒学心法养生要诀纲领

中庸之理是人类自我生命保和的至高无上的真理。它直接关系到自我在社会生存与自然生命归宿的一切至关重要的命运。生命寻根天地探源,明至极真理,可谓大事。因万象无实终归虚幻。天无绝人之路,大自然天地生人而后,原始祖先伏羲继天立极,替天之行,代天宣化,立无极○为至极真理;炎黄继之,尧舜一脉相承,倡宏心法于天下,苍生始得返本还原之路。回归自然之功,是人人自我生命本能之天赋。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后,宗教之大圣,都以自我生命自我保和,立为万圣之总纲。中庸是从原始直贯而下的至极真理,原始至今理无更改,方法因时因人因地之不同可以变化万千。继往开来净化心灵,开发妙智慧,古今文辞不一,初学难懂。保和生命,大义真理,通俗易懂,一闻便知,书中之理绝无神秘。人生住世,人海航行,处于风口浪尖,中庸之理真可谓:航海乘风破浪之宝珠,宝珠在手安然无恙渡过人海的一生。心外觅法,穷子舍父。生命保和,天赋本有家珍,自然法则千宗万教千功万法源自心性,产于命根。离开自我心性为真宗的一切功法,通为旁门异端,无一正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不慎,遗恨千古。

中庸继承至圣真宗一脉,传世之作,圣圣相传。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一脉相承。至圣之孙,三代宗师子思唯恐后世众生误入旁门、步入歧途,留书济世作为鉴证真宗正教与左道旁门的万古箴言。中者性也,庸者恒也。因此书是儒门性理心法真宗,离性说法名为邪说,中庸有离性非道之章文。守性不移,万因不迁谓之中。万念相续,无动于衷,始终如一,恒之自然谓之庸。中不偏,庸不易,自然自如自我自觉之天赋是无上道体。大舜执中精一,无二法,万法通;老子抱元守一,归无念,万化通;文王黄中通理,穷理至性,守性真一,唯独无偶,达天命。大学至道,中庸至理,开发人类大智慧,是大彻大悟大觉的明心指南,非一般的古典文学与一般的宗教经典,实是航海之宝筏,实践必获得真知。读者为文,识者为路。

【释义】天命即自然自在之恒性,性即人之生命,人之生命恒居于自然,了无生死,谓之衷,唯皇降衷厥有恒性。恒性在天叫明命,赋人曰性,法名明德,又名道体。道体虚无,妙觉灵明,纯善无恶,仁爱是本。施自性之仁德至善,是光明大道,所以率而行之。明破已暗,光照苍生,已明人明,大明于天下,所以人人自我明明德于天下,则天下平。性是妙觉灵明体,能自照,能自明,能自觉,能自教,而后可以教天下。修性谓之道,修心性之道,自教教人,自觉觉他,自明普照苍生,一灯点燃万盏灯,由自心性之觉悟能使人人觉悟,而教化天下普济苍生同登觉路。三教圣人皆以性理心法,立为教宗的宗旨纲要。老子修心炼性,孔子纯心养性,释迦明心见性,皆以心性为本,方法名词有差异。

中庸至理,万教之法则。鉴别正教邪教,离性说法名为邪说,树自我心性为宗是正教,树诸法缘相,觅偶相,离自我心性立外相为宗,即是非道。君子之行,路在觉悟,不知性本,谈何为率?不识正根,以何破邪?本立而后道之行也。己之不明用自心照,己之不悟用自觉教。先悟性本,再觉正根,是自我独立思考,辨别正邪、善恶本末、真假的思想意念的一场彻悟,是切磋琢磨的自我思想的感觉、观察、省悟、智慧的内圣功夫。自问自答,自智自觉,而后自明,这是初行必经之路。要展开思路,必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的独立思考功夫,不思不得,思想过虑,虑而后能得,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独立静思,求理悟真宗,一念纯诚,即是慎独。独自知而后理明心清走向自觉。障敝明命之一切,孰视无睹;敝智慧之一切,听而弗闻。社会人生,眼不可闭,耳不可塞,千听百看,无动于衷。心不在焉,视而弗见,听而弗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诚于衷行于外,即是中。持之以恒,即是庸。隐显微威,中之用也。理明透彻心自明。当喜则喜,当忧则忧,居尘离尘,在欲出欲。喜怒哀思悲恐惊人之常情,世俗大道理,社会人生规律与我本性无关,不可能完全避免抗拒一切事物,智者应酬而已,无动于衷即是谓之中。喜怒哀思悲恐惊皆可发作,智慧不迷理智清醒,本着自然自在的节奏性,没有过头,没有不及,恰到好处,平定自安、安人,即是皆中节。不外乎中,不离中,即是和。人的心性达此地步,即是自在自如自我心体的万物纷然。中和在心性,心性同自然,自然天地人,万物同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著《大学》以正心教人,其言有曰:“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正。”广而言之,心有所贪痴,则不得其正,有所爱憎,则不得其正。有所私利,则不得其正。有所攀求,则不得其正。即是说,欲正其心,必也无忿懥心,无恐惧心,无好乐心,无忧患心;复无贪痴心,无爱憎心,无私利心,无攀求心;以致无一切心,寂然不动,方可不失本心,而自得其正。欲养其心,使自得正,首须自不用心始。有心不用,便即无心。无心之谓,非无心体,在无心用。心用一止,自能内守,而不外缘。既不缘物,亦不缘境,外物不入,外境不扰,外诱不引,外欲不侵,则本来心自即现前。故又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聪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必如此,方能居尘出尘,住境离境!不求入圣而自入圣,不求合道而自合道。此亦为养心要法。

《大学》讲诚意,此为孔门入圣之头脑功夫,阳明谓此为圣人教人用功第一义。通书更认“诚”为圣人之本。何谓诚意?心未起念之谓诚,心一起念之谓意。故当一心不动、一念不生时即谓诚意。故静坐,实乃诚意之下手功夫! 本此静坐,如能于日用常行中,省察此心,检点此心,收敛此心,验其动否? 如有所动,验其动之为善为恶,为是为非,为道为欲,当制则制之,当止则止之,使其复归于静,寂然如如。做仙做佛做圣人,全在此一着;养生之大要,亦全往此一着。

《大学》言正心,儒门宗为无上圣功。何谓正?“止心不动”之妙。言制心,不着意即着力,尚有强勉意。言止心,则有不加功力,自然而然之境。心本不动,其动者,或动于物,或动于欲,或动于情,无论内外之动,皆非其本心矣。复其寂然不动之本心,何用功夫加乎其问?本来如是,便即自然如是,不假人力修为,自高一着。不动心,乃收心、制欲、止念之不二法门。

心一有念即是动,心到无念即是诚。喜怒哀乐未发,念在何处? 心在何处?在此未发时下手修为,即是圣门功夫。一发则不可收拾矣!禅家重观念头未起处,即此也。在利害中可以制心,在祸福中可以炼心,当无事时可以省心,当静坐时可以养心。心为生命之主宰,为善为恶,为圣贤为小人,全在此心之一动。能养得此心寂然不动,如止水之平静无波,自有一番天地气象。

孔门言谨独,言慎独,此即入圣之门。谨者谨此心之动,慎者慎此心之动。一心不动,则自一念不生。如此则自意不诚而自诚,欲不待灭而自灭,理不待存而自存,圣不待修而自圣。人生本来是圣人,入世而不染尘,老子教人以损字诀,禅宗教人以减字诀。损之又损,自至于无;减之又减,自归于零;此返归与本来法也,老子言归真返璞,无非此意。

君子之心,无时不存敬畏。《大学》示以戒慎恐惧,戒慎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此皆为使人从人心入道心之最吃紧处。

孟子心学有三纲领

曰无失其赤子之心,曰求其放心,曰不动心。此为其一生修持工夫之最得力处。守此三纲领以为“养心”之准绳。纲领虽三,实只一心。赤子之心无失,则本心得;放心能收,则本心得;一心不动,则本心得;本心现前,无染无加,无亏无缺,则顿超圣地。而三者中尤以求放心为本,求其放心所在,收而存诸腔子里,不再向外驰求,则此心自寂然不动。心住心位,不为外境外物及欲念所动,则赤子之心亦自得;此即所谓收心法。心能收而寂然不动,则自得其养。养心与收心之要,下手处只在寡欲而已。故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嗜欲少,则心不为外物所诱。能不为外境所动,则心自内守;能不外驰,则心自内存;存而不失,则自得其正,自得其本来之心。故又曰:“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寡欲之极便为无欲,人而无欲,则心自清虚灵明而近圣!此心一无贪求欲念,则自不放。心放于名则伤于名,心放于利则伤于利,放于饥渴则伤于饥渴,放于声色则伤于声色,放于天下则伤于天下;无所不放,则无所不伤,而亦无所不役,此心又安得宁静自养,清闲自适?

又次,孟子学问,有一大纲领,即“先立其大者”。大者立,则小者不待立而自立矣。所谓大者,指此心而言。圣凡之同为人也不二,圣凡之心亦不二,然而有圣凡之分者,即在一不失其本心,一失其本心而已。故孟子答公都子问:“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有曰:“从其大体则为大人,从其小体则为小人。”从其大体者,从其本心之正;从其小体者,从其身目口体之欲。又答:“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有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其所谓先立乎大才,即先立其心,此为入圣之门。

所养者大,则所成者大;所养者小,则所成者小。是故内养吾心使与天地同其大,则其所成者,亦自与天地同其大矣!修道人应存天地境界。有天地气象,视尧舜事业,犹如浮云过目;则帝王将相富贵功名等尘沙事业,又焉能动吾心于毫发!你能视黄金如粪土,等帝王如草芥,以如此高远眼孔以自养其心,自期其成,而不能高明配天,博大配地者,未之有也。良以天地人物,其条件全不富贵功名。故曰:“欲有所立,先立此心;欲有所养,先养此心。养其博大高明之心,则其所成者亦自博大高明而万古不朽矣!”道家之养心,尤在于极高明而极博大,故能清静恬淡无为,寂然自守,大不为天下动其心,小不为一己扰其神,而一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为自得,故鲜有如世儒中人之栖栖惶惶,于役终生。

千古来,儒家、佛家、道家,百家万派,对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与最后归趋,无不以心为全始全终之下手法门。 学者大病痛,只是不诚,不诚无物。学道之要,以诚字为不二法门。“至诚所至,金石为开。”不但金石为开,天地亦可感格。世人总认“诚”字为儒家入圣之门,殊不知诚字亦为道家人道之门。诚则实,诚则真,诚则信,诚则神,诚则纯一不二。入圣登真,全在一诚而已。古语云:尽天地只是一个诚!良以“不诚无物”。

认吾自心识根源,道体无形是真诠;炼心明理效贤圣,心正圆通达乐园。

3.学太极内功者必重道贵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上古圣贤设法教人修道,太极一阴一阳即是道。其实教人修道就是修心,修心即修道,也就是修真,是修人道以合天道,人道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具备的道德规范,从而在修炼过程中体悟、彻悟宇宙自然真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道家所追求的得道成神仙包括真人,实际是人经过修炼而成的,具有优异功德功行的杰出人物。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修道”一词的理解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在他们心目中的修道者或是在深山野岭之上,或许是隐居于洞府之中,应远离世俗而不食人间烟火。其实这些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的艺术描写。实际修炼者却不都是见得如此。《中庸》首章说“修道之谓教”。“道”即为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之大路,应为人人时时刻刻所必行,此大道的建造所用原料是“仁”。所以说,修道以仁。孔子说:“道为德之原,仁为德之基,义为仁之行。”

现时代的人,没有必要因修炼什么功夫而贪迷进深山、住古庙,丢弃家庭不顾,舍弃父母不管,对社会工作不敬业。佛祖指出:“出世匿菩提,恰如求兔角。”我曾见过一位想成佛的居士,其人把脑袋剃得净光,身常披皂服,手捻珠子,口中念念有词,说女人是祸水,他的床不让自己妻子坐一下,说会污浊了他的床,以致后来升级,将其妻轰出家门,爱去哪儿去哪儿,甚至连人性都没有了,不但没有丝毫夫妻情分,也置老父老母和未成年的儿子不管不顾,痴心贪求成佛。七年后我再问起他,他朋友告诉我说住在精神病医院里呢。佛家有说:“有求必有苦。”看来,这说法是真的。像这样自私自利、整天痴心妄想的人,有失人伦与做人之道德,做人恐还没做到位,欲想与人类绝缘,还谈什么成佛成道呢?这种人有厌烦自然社会的心、厌烦家庭的心、厌烦妻儿父母的心,没耐心、不安心。不知自心清净即种佛因,即是净土。自心不净,到净土也是个污浊物,也不能入净土之流。佛法就是世间法,不要越乎其外,人的生活规律就是自然之道。在《六祖法宝坛经》中,恵能佛祖这样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迷即众生,觉即佛。”学佛者首先应该认知三破:一破迷,二破相,三破无明。

尽人道、尽天道,人道是天道的枝干,所以修天道的人,得先从人道上立足,为起发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然中最重之事。如果连生身父母都不知孝敬,手足兄弟不知亲爱,对于亲友敷衍了事而无忠,心口不一无信、无礼、无义,寡廉鲜耻之人,恐其修什么功也无益。人道即失,妄论天道,所以修天道应以尽人道为先。孔子说过“下学而上达”,能尽人道,则近天道。先地地道道地做人,就是修真。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伦理孝道为中心,无论是国还是家,无不以孝为基础。儒家有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说孝顺父母,是人子之本分,是一切德行的起点,也是天经地义之事。古人在行孝方面主张善于奉养尊长以安其亲,认为作为人子,就应该随时尽心奉养服侍老父老母之左右。孝养父母亲应出诚心恭敬赡养。孔子还讲:“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对于父母只是提供物质上的奉养,而没有恭顺和尊敬,这与养犬马等宠物有什么差别呢?在我国民间有这样说法: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自古忠臣多是孝,君选贤臣举孝廉。天地重孝此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传家是真宝,孝字门深孝心宽,孝顺子弟必明贤。可惜有人不识孝,不知孝能感动天。福本皆由孝心得,天将孝子另眼观。诸是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人人都该孝父母,孝字不分女和男。孝子口中出孝语,孝妇面上有孝颜。孝在乡党人钦仰,孝在家中大小欢。孝在齐家全家乐,孝宗治国万民安。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兄弟和睦就为孝,忍让和谐承亲颜。人生万善孝为首,人有孝心是根源。

人欲养生及学仙修道,必先修人道之孝行,人道未了,仙道难全,哪个不是由父母所生呢?

孟子对于人性说得很具体。他说人之性有四端,也就是说,人有此“四心”便称其为人:一是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这是仁的开端;二是有羞耻之心便知礼义廉耻,这是义的开端;三是有辞让之心便会恭敬谦让,这是礼的开端;四是有是非之心便会知去取正误,这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是有了四肢,才能称为是一个完整的人。

古往今来,特别是在当今盛世,人们更加寄望良好的社会环境、崇尚精神文明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历来重视德育,所以,对于习武练功、修心为首重培德的功课,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渊源,在修道学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东方传统修炼理论主要继承于儒、释、道、医诸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强调重德。儒家注重品行的修养,释家注重功德的积累,道家注重道德的培养,医家注重医德的完善。修炼的功法源于各家,首重修心培德,基本上为同一宗旨。老子的《道德经》着重于尊道贵德,“道”即自然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事业之道,还有很多非常言之道,即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包罗天地,养育万物”,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贵德为修行人之最高行为准则。

《道德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道的体性是无,无形无象,无声无色,不阴不阳,不上不下,空空洞洞,杳杳冥冥,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一切皆无。然而万类咸仗,群生皆赖,无所不生,无所不造。这说明“道”的体性和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以此类推,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无自然,无私无欲,无执无偏,恬淡无为,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合道,必可无所不治,无所不达,修身身康壮,益寿必延年,收到最佳之效果。

老子指出“道”这种虚无妙气虽无形象、无端倪、不可见,却无所不在,无所不备,体性圆满,妙用无穷。它深不可测,广不可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却是万物生化之母,主宰万物的宗主。宇宙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而演化的纵向关系。无极一动,化为太极。太极中含着阴阳二气,二气合和,化生万物。 独立无偶的混元大道,是虚明静体,它不上不下,不明不暗,阴阳由此而判,清浊由此而分。所以,在上而不见皎皎之光明,在下而不觉昧昧之黑暗。连续不断,无法命名。它“即色是空,即空是色”,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它似空不空,无形无状,无体无象。可谓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真空妙象。大道在九霄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在上古之先就存在,将来永远不毁灭。它无头无尾,无前无后,三界十方遍处皆是。所以,行之于前,而迎不到首,随之于后,而见不到尾。

修心养性的根本在于清静无为。必须清除心界一切杂念,使先天圆明的体性重现。《清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又说,“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皆强调修道之人的首要功夫是清静神心,还其人之先天本性,洞观无碍。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在无意之中导致其气粗暴、神气不合、母子失守、阴阳不交、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关系。因此,人在炼养时,必须心神专一,调和呼吸,由粗浅到深长,由强硬到柔和,若初生之婴儿。

修太极之人,身虽处于世俗之中,其心若不被世情染着,举止自如,常顺自然,其身自安,安之久而心自定,心定而神自清,神清而性自静。如此这般,人身的真炁自然缓缓而发动,神气自然充沛。真修太极者,处事接物,谦恭谨慎,不敢肆意妄进,相似冬天履冰过河一样,时时小心,步步谨慎,唯恐冰凝不坚,一足踏陷入水中。《论语·泰伯》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此义相近。

真修太极者,心德纯全,动静自然,处处谨慎小心,无论独居一室,还是行于野外,他们举心运念,一言一行,唯恐违背天道,逆物失理,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修学者的行为,必该端方正直,严肃认真,常常好似宾主互相恭敬一般。修太极者,处于尘俗之中,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不贪不染,不留不滞,其心性如冰之遇阳光,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修太极者的本来天性,未经人间世情历练,与人相处出于真诚之心,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如同木之未雕,朴然浑全。

真修太极者,心地虚明,胸襟开阔,没有贵贱之分、上下之别,相似空谷一样,无所不容,无所不纳。修炼太极者不可外露机智,追逐物情,而应时时检点素日的言行举止,是否违道失德,举心运念,是否有邪思妄为。 心地若动,一念不纯,持行敷衍,有一事不正,应立即改正,似同斩钢削铁。为降念定心,凝神、入静的主要功法。修炼太极者必须看淡世情,视功名货利为身外之物,知足知止,身虽贫困,但性体不亏。修炼者千磨不退志,百折不回心。固守勿失,坚强不屈,至死方休,久持不懈。天上地下唯道独尊,大环宇内唯德最贵,唯有修道建德,复我本来的真本性才是应止之所,长居之地。待成正果,与太虚同体,与造化同寿,与天地为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质虽化,性体永存。

有偈曰:

无为真机寻真理,别把精神视等闲。天地万物同一母,精神永恒在自然。

第二章

原始太极内功法则宗旨阐真

中国传统古典养生文化文献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运用精神心性调摄养生了,《黄帝内经》是最早的、极其罕见的养生学术巨著。从古至今,都有人在探求着长生与修真之道。传统养生文化极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一分子,称天地人为“三才”,确定了天地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传统养生原理、道德规范、自然规律、法则宗旨是一致的,天人和谐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和愿望,古代的修炼者都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那么人如何修养才能够健康长生呢?人怎样才能与自然天地合为一体?这也是有志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古圣先贤们通过自心的修炼体悟,总结留下了许多“修真”(又称修行)、摄生、养生、延命、修神仙、卫生术、修养之道、修浑沌术、生命保健、内功心法的实践经验,其实质就是指导人修人道以合天地自然和谐,从而彻悟自然真空妙理,修成真人,这也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修行好、德行高、心灵美的人。1.原始太极内功修学法则

内功到底炼的是什么?首先应该知道,称谓不同,实指一也。真宗原始太极内功心法练的是人身根本精神、谷神、虚灵。那么,必须明白什么是虚灵。

人的精神又称谷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谷神不死。”“谷”是空虚之意,“神”是变化的妙用,真空是虚无之体,变化的妙用是不生不灭,不记年劫,永无止期,故称“不死”。

心灵即是虚灵,也称先天虚无一炁、元神、圣胎等。神者,无形无相,灵而不可测度之义。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此神也。修炼原始太极者借此以喻人身虚灵之神。此虚灵非色非空,即色即空,在恍惚杳冥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乃道心人心之界,真知灵知之根,刚情柔性之本,生天生地生人。

儒家所谓太极,又谓至善、至诚;释家所谓圆觉,又谓法身、舍利;道家所谓金丹,又谓虚灵、谷神。其实就是人生来原本的良知良能,空谷虚灵之神。这个谷神,落于后天,阴阳分判,假者用事,真者退位,谷神埋藏如死矣。修炼太极者,静而生阳,专心致志,绝其杂泛之念,以求先天一炁,必须委志归于虚无。达至虚无,气之所生,故曰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虚无,非虚无寂灭之谓,身居恍惚杳冥之中,六脉俱停,真息自住,混沌大定,则神明自来。古有诀云:“若问先天却也无,后天便要下工夫。”然而,世人追逐染习七情六欲,业累牵缠,皆落后天之相,对先天之妙有一无所知。后天一蒙,则先天之心遮蔽。

原始太极拳之运动,以虚灵为本。拳谚云:“心君泰然,百体灵动。”“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行动历来是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就是说心之一动,百骸无有不动,即所谓一动无有不动。足见人身主宰的灵动敏慧,是习太极者排除行功走架动作滞涩之根本。

自然之道,在于静。静而不动,天地万物生,此为自然之道,也就是太极。自然之道从虚静之道而来,静则万化自然而生,至静之道为历律所不能契合。天道的变化在至静之中,能静到片刻之间,可以攒簇一年之气候。阳生即是冬至,阴降即是夏至,此为工夫之冬夏,而非时候之冬夏,能虚极静笃即可得造化于恍惚之间,万物都由此生就是太极。在世界为生天、地、人、物的太极,在人间为神气合化的太极,阴阳相克之术,为人所共见,而不是隐怪难知的,其象可见,虽有理不易明,而其象则易知。此即人身之太极,与天地之太极相同。人当知虚静、恬淡、自然无为是生万物之本,静是动之本,动是静之用,动静之间成生生不息之活力,所以练太极必以内修静功为基础法则。

原始太极内功心法修炼法则,应该是使人的身体后天返先天修炼的过程。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在于此,太极拳的技击功能也在于此。拳本无法,有法也空。功法只是过河的“筏子”。太极拳练法讲的是“道法自然”,练到高境界讲究“虚灵无相、透空无形”,人需要完全脱离任何有为方法及形相拘限,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约束缚。修炼在无为之为,步骤先主修心,不执着身体,速求意不得。

人心智有上下等差、迷悟高低境界,淡泊名利者,不为欲望迷。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物我两忘性即真。住我有执,生根尘障碍,如胶似漆,难解难分,形成前尘缘影的表层意识,迷失真我,浑忘本来,犹如明镜有痕,障却本明。金屑虽贵,在眼是病,当知染法如此,净法亦然。若能去除前尘缘影之妄心,一切具足,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岂不自在自如?技击之道,有形态之强者非真强,其人气散于外,未能归藏故也。无形态上之强而堪为强者,乃是真强,盖已炼气归根者,不见形态之壮,不见颜色之威,气不鹜,心不惊,但见柔弱,此得内家之正。断人功夫高下,可以望而知之,不在其形,而在其气,此亦在己之学之精深,愚人求于皮相为无学浅学。古来精于此道者,以炼气为根本,此内家正传正学。安心定性,呼吸自然,久事养气,则精自化气,此气即为炁,也称真气。得天地之气。善用之,内气合而鼓荡,为合体之气。此即炼精化气,气若车轮,如九曲珠,气遍全身,敛而入骨,贯顶为神,此为炼气化神。神安而定,心境平静,自然清轻上浮,渣滓沉降,久而明心见性,光明顿生,性灵毕现,此为炼神还虚。此是自有而至无也。

自无而至有,即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极其之,而为至刚。然此刚非硬,自有而至无,即是刚复归于柔,运柔成韧,极其之,而为至柔。然此柔非软,无中有,有中无,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静中寓动,动中寓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化刚为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致成至刚至柔,刚柔相济,刚柔相推,从而生变化。而变者愈变,化者愈化,以致变化无穷。自此,方始成就,臻于化境,豁然贯通,阶及神明。

由此可见,心境泰然,思想集中,全神贯注,是武功升华化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所以初学者从开始之日起就要认真求理体悟修炼。圣师创拳,初始实为修心养性之道,非为斗勇者而设,虽可防身,不可逞强。圣慧不可辱,明者鉴之,智者行之,德者得之,上天佑之,福与善人。

正确认识和体验修炼原始太极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而更重要的是能认识自我生命本质,达到修心养性、返本还源,与自然和谐的目地。

2.原始太极内功宗旨直解

原始太极内功修炼宗旨是“虚静自心”“修心炼性”。下手功夫即是凝神。古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内功修炼是核心,即提倡老子道学理念,弘扬圣传修炼之精髓,以养人精神入虚静状态、修心炼性、达形神合一,与天地自然本性融合。

《易外别传》曰:“内炼之道,贵乎心虚;心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精神深皈寂天而不外散乱,心不牵挂世俗之昧,炼去俗心以复其清静心,使心不为外物所扰、不为人事所迁、不为物欲所蔽、不为外境所移、不为外情所惑。存中道之观想,绝诸念之纷争,使我心清洁净,以澄明愚昧之心,纠正偏颇之心,收敛云游之心,静谧浮动之心,安定攀缘之心,清除蒙蔽尘埃,求其放心,纯正本心,炼性觉悟。虚静才能沉着,凡武术一道急者败。诚能不动心,则敌之进攻,我静以待之。若心急气浮,不但难以破敌,且反足致败。身以机敏为第一,心以沉着为主。持此自修,虽不借器械,而敌以武器攻袭,我亦心守沉静而巧胜敌械,是皆沉着虚静效。

不动心为“内功”之要素,所谓不动心,如苏洵所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心有所守而不移,则真气充塞全身,视白刃而不见,闻炮声而不撼。外物勿扰,独立不惧,以如斯之心胆,运用所学,若行所无事,大敌当前,亦不见怯返顾,斯真能不动心者也。敌欲攻我,任其用何种进攻之势与恐吓,我心仍木然无所动,一若无与人争胜。其心既正大光明,其气亦整暇不迫,从容得体,故恒占胜。心壮魄强,心魂即吾人之精神力,为人心之基,有强有弱。有精力者有气势,见敌而起制胜之心,则势满,此为心魄之作用。由心生胆,由胆生力。力以身体为基础,身体虚弱,虽有此心,亦属白运心魂,无效也。身体强壮,方能不为物动,基础方立,故练身亦是要事。有心,有体,即当平心静气。呼吸皆自心中起,切勿使气息闭止。若气息闭止无自然,便不持久。故求养气调息,而后心自静,魄自坚,强毅之本立!

内修功夫概而言之,无非是“清、虚、静、定”四字。心怀无垢为清,心中无物为虚,心平无浪为静,内心不乱为定。清为清其心源,虚为虚其心斋,静为静其气海,定为定其慧心。心源清,能在红尘之中,坚定道心,清幽致远,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才能使心定而生慧,慧通而深达;心斋虚,则虚旷为怀,明通公溥,方可容纳万物;气海静,则身心融汇于杳冥之中,就会精全命固;内心定,则外息诸缘,内心无惴,种种境界,无所执着,就能融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清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无内外,无形相。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思想,是实践太极拳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太极心法之纲领。太极拳之众多流派,乃是一本散于万殊。

  原始太极内功修炼,是开发人体先天本能,积精垒气,虚空心灵,自滤澄心,认识自我,安心定性,敛神聚气为宗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自身神、气、形相恋,使神有所凝,气有所聚。通过修功,神不外驰,气不外逸,日久凝炼,神气相抱,内修醇厚,而得形神永固。天地为大自然,人身为小自然,人能与天地自然沟通,直接吸收大自然之能量。人体能量聚积到一定程度,则“身心松净气腾然”,自然就实现了人体内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充实。内外相合一家亲,意为媒引相配成。眼耳口鼻外五行,手足四梢并顶心,久练内外如一气,迅雷电雨起暴风,拳无拳来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诚心炼养精气神,近在眼前变化中。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是修自然也。动则为武艺,静则为神仙。

太极内功心法主张“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即认为五脏六腑均为精气神形的统一体,其所有的功能活动均应以心为主宰,即拳论之所谓“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气君来骨肉臣”。正如《讲义》所说:“人身脏腑所以能有功者,皆神为主宰也。心与神共为物,其静谓之心,其动谓之神。”所以只有当六神让位元神,六神无主,元神自主,才能总统五脏,协调六腑。太极拳炼心才能合于自然天道,养气柔体,养神存真,进入虚无生妙有、可与元始相比肩之境。修学太极者不可不识不悟。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真宗原始太极拳内修理论指导依据是依照老子《道德经》之宗旨,效法天地自然无为之道,畅自然柔弱之用,人在松柔舒顺、不用后天拙力的太极运动中,体悟动中之静,静中之动,由静得悟,而豁然贯通,阶及神明,使自身阴阳气平衡,内五行气圆合强盛,心之所至气即至,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自然而然能达至“得心应手”的功夫,不须依赖使运后天拙劲、拙力。

今学太极拳技者,能动以神而随以心,以心神动而身随之,明理后也需数年,至于身能忘达透空者寥寥无几。言之神行,必依顺天理,其动静,疾徐,刚柔,进退,趋避,反侧,屈伸,开合,起落……莫不因其自然而然,学至此方可臻上乘之境。立命在人体,气为血之帅。气率血而行,气随心而行,随心静宁而顺畅。如思想散驰,则气滞结障,而致血瘀。故摄心入静,专心致志,可使气顺,气顺则血融;血融则血畅;气血顺畅,则血旺。极其至,筋脉和同,骨强髓盈,精神充沛,病安从来。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注重内功训练。太极拳内功的表现是:“绵里藏针,绵里裹铁,身如百炼钢,发劲似放箭,无坚不摧。”有内功者,极柔软,然极坚刚。无内功的人,非软即硬,失之于偏,而不能刚柔相济。内功是人体内在功能的强化和能量的积聚,内可强身,外可御敌。真正的内功是内外合一的功夫,即所谓形神意气力,而非内是内外是外。俗话说:内外合一,鬼神难欺,只有内功备方能拳艺成。

关于太极拳内功修炼,首先是要明白道理,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穷理”,理不明则事难;其次要调整好心态,要平心静气,心态平和,即所谓的“尽性”;其三是姿势要正确,即方法要科学,符合动作要领和规范;其四要呼吸顺畅,即合生理顺自然,自然而为。所谓的功有内外之分,更有筋劲骨力之说。内功洗髓,外功易筋。内功者,内劲也;外功者,外力也。无论内功外功,都不能离形而为,形是载体,功是基础。净心则静,虚则生灵,虚灵清静则生慧,慧生意乃真。意真则内气鼓荡,神意合一,形神不二。虚静之为感悟为主,不必考虑具体的经络走向,没有思想负担,不执着则不易出偏。

《易外别传》曰:“内炼之道,贵乎心虚,心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所以说“昔日遇师真口诀,只是凝神入气穴”,“参透阴阳道乃成,证得虚无便是仙”。《听心斋客问》中也说:“心归虚静身入无为,动静两忘,到这地步,三宫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练太极拳不同于一般单纯的养生,拳是内外兼修之学,对拳理要有正确认识,内功修炼不是成仙,唯求理明法正,勿求神功秘法,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更没必要弄得神乎其神。

《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谁说闹中不可取静呢?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方可。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有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人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气亦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子,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工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不可再求饱。一片凉可也,不可再求大凉。数点蚊不足畏,必求无蚊不能。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

修学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而细言之。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功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谓平,心执其中谓平,平即在此中,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

当今,有诸多所谓的修学养生者,使用心机,巧思妄求,百般作为。根本不知养神,千方百计地却是在劳神。战国时代《庄子》称那些以“劳形怵心”形式修为者,是学练“胥易技系”。此类技艺与修道有本质的不同,技艺修有为,修道修无为。舞蹈必须巧动,故而劳累形体;占卜必须巧思,故而惑乱心神;巧动巧思都是有为之举,不能与无为之道相提并论。今人试图用巧动巧思,以有为的手段来获得无不为的效果,那只能是背道而驰。今人应该知道,学道必以无为为宗,有为是出于无为。无为二字,天之体,道之原。欲于无为之外另寻枝节,是为旁门外道。练功炼无为之功,行法行无为之法,为真功正法。

“胥易技系”形式的技法是所谓雕虫小技一类的技巧,而不是修道,技巧只能使人的神疲形衰,故不属养生的范畴。由此而论,人们不可将搏击一类的技巧套路与修养生之道相提并论,二者本不是同一概念。修养生之道又称为修神仙,是调养心神的手段,从调心静定的功夫过程中达到治理身体,使身心和谐而达性命双修,以合天道为宗旨。

有句话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此话确实不假。许多学道者可能有种感受,入门容易深造难。这是因为凡是初学入门的方法,都是“有为”的方法,所谓“有为”是指人特意强加的思想意识和动作,为达到与实现预设的目标与目地所采取的具体方法。而“无为”是指在修炼中,思想上既没有预设目地也不增加具体的方法和动作。道家修炼宗旨的指导思想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修炼者所要把握的要领和将取得的效果。人的后天意识是有为而有所求的,修炼者的先天元神要用无为而无所求,这是进行后天返先天的功夫。无论修道者采用什么样的有为法入门,待入门之后都必须修无为之法,只有无为,才是万法归宗的唯一之法。不修无为就永远不可能深入到“得道”的高深层次。比如:人借助船过河,上船过渡是必要手段,当船已经渡过河到了彼岸就要下船,但是你不愿丢弃船又不愿下船,或背上船行路是不是执着?执着有为法不放的人不仅不能深造,反而会因执着而出偏差。所以,释迦佛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黄帝内经》记载: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大臣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也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整天能把酒当水喝,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为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抑制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夭折了。

在我国古代,深懂太极内功心法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妄想杂念,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疾病就无从发生。人们应使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心养性的方法,身体不被外来邪气干扰危害所致。据记载,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这些,都是现今人们应该学习效仿的。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茫茫人海,其理万千,若愈悟道,必先知自然之理,多练功不如道理清,须通晓自我生命之根源,认清什么是耗气伤神损失真源。如何才能攒神聚气积蓄生命能源?应该如何入手守静还虚复本然?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呢?

这里将人的身体比喻为大手电筒,眼睛比喻为手电筒的灯泡,人如果不知节省电力,将开关长时间开启不知关掉,时间久后电量不足,不亮了,手电筒的照亮功用报废。人身体也是同理,比如,如果让人两天两夜,瞪着两眼不睡觉,试试看,是不是会有特别疲倦、疲劳、精疲、力尽的感受,这就是耗“神”的结果。人如不知保养生命能源,一味地耗损精神,岂不早亡。若想要身体永保精力充沛,日常生活中人应禁忌六种“久”:眼睛看的时间久了,会损伤心神与气血;坐的时间久了,会损伤脾脏与肌肉;走的时间久了,会损伤肝脏与筋脉;站的时间久了,会损伤肾脏与骨骼;听的时间久了,会损伤精力与神气。人多有不知者,每天不由自主地浪费、丧失着自己的生命能源。人长生的根本,在于精气神三者相助为治,三宝共一为神根。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故人欲长生,当爱气、尊神、重精。三者之中“神”最关键,人不知守神,会加速病亡。

至于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只有靠一气相为开合、互为联系,而别无他法,只要凝神入气穴。气穴就是人的祖窍,佛教称此穴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为总持,这是佛家修行总的门径。“总持之门”与“万法之都”都是祖窍的比喻。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此句前句讲玄窍的特点,后句讲对此窍应知而不守,知而不守是修炼的功夫,即是避免“着相”与“落空”的秘诀。仙家谚语说:“要想长生,先要久视。”久视上丹田,神就能长生。《见道歌》中有说:“祖窍位于天地中,神气往来自西东。”紫阳真人《金丹序》说:这一窍不是一般的窍,乃是天地共同合成。他名字叫神气穴,里面有元神与元气。《参同契》说:元神深藏于深渊之中,要如同浮游一般持守祖窍。以上都是古圣先贤与修炼家阐述祖窍的奥妙。

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修炼者如果不明此窍,便谈不上修炼。关于祖窍的真实情况,举世极少有人知道,不得师传简直就像在黑暗中射靶一样。祖窍就是老子所说的“玄牝之门”。若要想让“谷神”永远不死,就要靠玄牝来确立根基。修炼的人如果真能知道这一窍,那么金丹大道也就都明白了,“得一而万事毕”。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在他著的《中藏经·劳伤论》一书中说有六种“过度”人应该禁忌:过分的饥饿和胀饱,会损伤脾脏;过分的思考忧虑会损伤心脏;过分的色欲会损伤肾脏;起居过度不正常,会损伤肝脏;喜怒悲愁过度,会损伤肺脏。看来都是病起于过。《内经》有说:“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相生,一切疾病都发源于过度的消耗真气。”因不适合人的本性,而极力勉强去做实在做不到的事,追逐逞强的地方,也是生病的开始,五脏所受之气,大约有常规限度,过度消耗使用就会生病。善于养生的人,既没有过分消耗的弊端,又能保守真气,哪里还用担心外邪的侵入呢?

古语说:“预做长明灯,须知添油法。”在道家养生心法中“安心定性,敛神聚气”之说,即是为人增添生命能源、筑本培根基的方法,当为修学者入门之首要。人应多静以养神,思虑纯正而不杂乱,清静专一而不改变,性情淡泊、清静虚无、听任自然,每一行动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是颐养精神的基本方法。断绝一切视听,守住精神而归于沉静,身体自然而然就会正。一定要使身心保持绝对安宁和清静,不要使身体劳碌,不要使精神躁动,这样就可以长生。

人一般都不知道,用力伤气,伤气耗神,耗神则殃的道理。俗话说人强健叫作“有气力”,可见力与气本自相联通,“力”从“气”中来。凡是叫喊、跳跃、歌啸、狂舞、奔跑、赛跑之类,凡是用“力”做的事,都能损伤“气”。古代善于养生的人,呼喊不大声,走路不扬尘,不长时间狂舞,反而模仿猴攀挂树枝、鸟伸转脖颈;不长声呼鸣,反而呼吸吐纳保护生命的本原元神。这些都是为着减少用力来培养元气。人在世俗无论如何安闲,总不免有劳心劳力之事。一有所劳,其精神就不免损失,势必用方法以补偿其损失。

养一分神、攒十分气,养一分气、蓄十分力,现时人们多在消耗,而不养神。《黄帝内经·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养生正法。天地有质,真气了无终始。真气指的是心,并非呼吸调息之气。真气也指人的精神而言。神者是气,神气十足才有神威神通广大,精神百倍,气贯长虹,正气浩然。

人身的精气神都要在眼睛上表现出来,五脏六腑的精华也聚集于眼睛上。所以,《阴符经》说:人身的枢机在于眼睛。《道德经》说:不看可以引起某种欲望的东西,心就不会迷乱。因此,内养的方法,要常常垂下眼皮,返观内视,塞兑关闭欲望之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使神气不外耗,是关键功夫。睡觉是眼睛的食粮,如果人七天无睡眠,眼睛就会枯干。凡是看五颜六色都会损害眼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点点滴滴地伤害着人的神气。“心”是精神的简称,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灵明一窍。心、眼、耳、鼻、口对应之脏腑分别为心、肝、肾、脾、胆。心之神发于目,谓之视;肾之精发于耳,谓之听;脾之魂发于鼻,谓之嗅;胆之魄发于口,谓之言。五官是人体的物质性感观,是适应物质世界交流的,人类的感知学识往往来自五官。然而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失误就在于低水平的感知器官,耳目等五官对人的制约束缚和封闭,从而使感觉水平局限停留在这种只知有物,不知有气的愚昧状态。只知用心去求静,一有用心,则就不静了。只知用眼去观察,见真是真,见假是假,则真假难辨;只知用耳去察听,听是皆是,听非皆非,则是非难分;只知用鼻去嗅闻,闻香是香,闻臭是臭,则香臭难分;只知用口去说道,说道是道,说理是理,则道理难明。缘因其所知所能,所有皆是幻相,心必为见色闻声的幻相所动而牵去,若一向去则心便坏了。诸事缘于心,心一乱,什么都乱。方寸既乱,做不到一尘不染,万境皆空,心法双泯,物我两忘,则不能修身以正其心。所以太极拳修炼要求含其光明,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驰,一意冥心,静思明理,抱元守一,渐至泊然不动,精神附于守而不外驰气,维蕴于中而不旁溢。以求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直至真续力久,日月已足,效验既形,然后引达,以至于无漏。此即《老子》所谓“塞其兑,闭其户,终身不勤”,亦即“五官不用”。原始太极拳采用“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心法,进行内部环境的净化、平衡、自调和锻炼,为的是让五官渐渐少外用,以至不外用。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经过多年的炼养升华,一旦用不着耳目口等器官,就开启了大道之门,超五官的功能,超五官的全息感知,超级的“天人感应”现象就出来了,此即所谓“闭住五官天地通”。通则灵,“灵”这一先天的自然之能,包含了灵通、灵察、灵知等灵感和机灵。正是这超越了五官感知的灵感灵应,体证了太极拳“真空化妙有”的灵机妙用,应验了太极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灵应之能。此皆“五官不用”虚灵不昧之精神象征。古代大德之人说:心是关键,眼是盗贼。要制伏心,先收回眼。弩的发动全在于机关,心的牵引全在于眼睛;机关不动弩就不会发射,眼睛不动,心就不会外驰。心不外驰,观照本心,培养根源,既简单又直截,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心就会清新,神气就会充盛而顺畅。《淮南子·精神训》:“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老子在《道德经》十二章指出:五色缤纷使人目盲;人如果过度追求视觉享受,贪淫美色,会导致视力衰退以致失明。五音令人耳聋;这里又指靡靡之音,五音使人耳聋。五味腥膻,使人味觉麻木;驰骋围猎,使人心发狂;贪图珍宝,使人德行败坏失常。因此圣人实腹养气,不为耳目耗损精神,所以弃物绝欲,但求养心养神。防止心、神、形、气的损伤,就要不能用之“太过和太费”。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内在的质和量的规定性,气力用之太过就会损失,身体使之太劳就会虚弱,精神用之太过就会萎糜以致完竭。所以,善于养生者,就应该重视护养心、神、形、气,知得也知失,知存也知亡,知取也知丧,要善于自正其心,保养自身三宝精气神。

古圣先贤都是从修“心”这个方便法门进道,得以成祖成佛。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的心的缘故。所以有说:“海枯终能见底,人死却不知心。”虽然心法是最上一乘的修炼之道,但若是禀赋聪颖的人,可以一跃而直入如来圣地;若是禀赋愚钝的人怎么办呢?一定要经过不断学习明理,自参自悟而求得进步的功夫,逐渐入门径,走一步自有一步的效果,这也像走远路,必从最先的第一步开始,认识自己的心,充分发挥心的作用是关键,又要时刻用好的修持方法来扶助自己的心。古有真人说:“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真心明彻通三界,外道天魔不敢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