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我的平壤故事(彩图修订版)

作者:杜白羽

ISBN:9787508094465

出版时间:2018-04-02

开 本:16 开 170*240  页数:192页

定价:¥49.8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多年来,神秘朝鲜对于外界只是一个模糊的词语。2012年春天,作者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常驻朝鲜,亲历了朝鲜进入金正恩时代后开始的种种嬗变的色调与气息。
  朝鲜,常被西方媒体误读。在日常工作中,作者尝试与朝鲜人交朋友聊天,融入普通百姓,走进市井声息,并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手段,向大众讲述朝鲜民生的点滴变貌,尽管获取信息渠道阻障、作者不断寻求新的报道领域,在规矩内描绘多彩方圆、获取第一手信息的同时,跨界了解了多元朝鲜,去探索别人从未曾抵达的神秘向度,为读者娓娓道来朝鲜人民群众的生活与逻辑。
  《我的平壤故事》是国内外鲜有的对今日朝鲜社会文化时政民生做出全面深入体验式阐述的写实作品、大众读物。
  初版加印两次,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此次修订,加入200余张珍贵一手图片,更换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文字,为读者提供更鲜活、可感的朝鲜印象。

章节目录

上部——平壤的市井声息


一 春访朝鲜
二 舌尖上的平壤
三 市井民生四个“木有”
四 亲历朝鲜时尚转型
五 地铁里的一面之缘
六 友谊酒吧的姐妹
七 谈一场朝鲜式纯情恋爱
八 夜平壤
九 走进牡丹峰名媛的摇篮
十 友谊塔下的约定
十一 放生大同江
十二 在平壤学骑俄罗斯大马
十三 古道秋黄,玉流夜雨
十四 外国人在朝鲜
十五 朝鲜的3G网络
十六 朝鲜电影城的穿越之旅

 

 

下部——朝鲜深度游


一 “向着最后的胜利前进”
二 金正日逝世周年祭
三 “第一夫人”雪主气质
四 “世无所羡”的先军少年
五 趁变化前,去朝鲜旅游吧
六 朝鲜人如何看世界
七 从朝鲜医疗和住房说起
八 “要想援助,给我故事”
九 巴西与朝鲜,足球及其他
十 乘火车从平壤到罗先
十一 仁川,来自朝鲜的“星”
十二 朝鲜从无“二号人物”
十三 阿里郎,朝鲜民族的同一首歌
十四 跨越“三八线”
十五 最可爱的人再聚首
十六 朝鲜人真的忘了“抗美援朝”吗?
后记: 公开课,给美国人讲朝鲜

 

作者简介

        杜白羽  新华社记者。2012年—2014年常驻平壤,著有获《我的平壤故事》、《朝鲜印象》、《我的夏威夷——当东方遇上西方》。得新华社新锐青年“最佳外文记者”荣誉。2015年—2016年作为新华社选派的唯一一名“帕文奖学金”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智库东西方中心,和夏威夷大学交流访学,于2017年冬特派韩国。
       作者以跨文化的多元视角讲述朝鲜之“变”。

编辑推荐

朝鲜之于中国,曾经很重要,现在和将来会更重要。
这个邻邦的何去何从,甚至他的举手投足,都会牵动中国的神经。
所以,对朝鲜投以更大的关注,是很必要的。

媒体推荐

朝鲜究竟什么样?
——介绍彩图版《我的平壤故事》

        毫无疑问,朝鲜之于中国,曾经很重要,现在和将来会更重要。
       朝鲜,多年来常被西方媒体误读;神秘的朝鲜,对于外界只是一个模糊的词语。华夏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彩图版《我的平壤故事》的作者杜白羽,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常驻朝鲜,亲历了“金正恩时代”朝鲜发生的种种嬗变与刺激,尽管报道禁忌重重,但她在规矩内描绘多彩方圆,跨界了解多元朝鲜,去探索别人从未曾抵达的神秘国度,为读者娓娓道来朝鲜的时政民生与社会生活逻辑。
        日前,朝韩首脑板门店会谈成功,外界第一次实况了解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风采——原来,此前西方媒体塑造的形象多有失真。朝美首脑会谈在即,金正恩与特朗普之间会爆发怎样的“化学反应”,未来半岛局势走是如何,举世瞩目。当是时,华夏出版社继纯文字版《我的平壤故事》后,推出了彩图修订版,新增了200余幅彩图,更新1/3 文字,为读者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出朝鲜鲜活、可感的时政、民生的社会全貌。
        新华社记者杜白羽,曾常驻朝鲜,特派韩国,访学美国。来自朝美两国的工作访学经历,让她试图尝试打通两个对立的话语体系,以跨文化的视角构建“敌人间”的沟通、相互理解和信任。在她多次给美国人做的关于朝鲜的讲座中,常令美国人大呼:“原来我们被政府洗脑了”,感慨道:“这样’正常’的朝鲜社会,我们第一次看到”。
       彩图版《我的平壤故事》面世,给国人以至世界,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打量朝鲜的大众文化意义上的通俗读本,对于民众了解朝鲜具有切实的意义,应该受到关注朝鲜和东北亚时政,尤其是文化、经济嗅觉敏锐的读者的欢迎。

书摘插图

我在朝鲜挺有名 (代序)

  午后2点的秋阳射进大巴车里,暖暖的。
       开城。车绕行南大门一圈后,我见到了传说中最美的银杏古道。满目银杏秋黄,金灿灿的银杏叶泛着饱满的太阳光,在天气晴好的投影下变幻着光影斑斓的色彩之韵。这不是随意的一条小径,是曾经沧桑如今却恬静安然的古道民居。五百多年的开城古道,修得仿佛重建的旅游区观览房似的新鲜。灰色屋顶,白红相间的墙裙,宽阔的马路上,行人步履悠然。
        徜徉在无人打扰的古都开城,将时光以脚步丈量,世界那么安详、宁静。高跟鞋噔噔噔踏在石板地上,走出异域仙境的一段旋律。小桥流水,红绿斑驳的爬墙虎,匍匐恣蔓在仿古怀旧的暖阳中⋯⋯几个年轻小伙从身后走过,抛给我一个熟人似的微笑。他们推开一扇没有绿绳上锁的大门,回头和我打招呼:“你是新华社记者吧?”
       一切来得恍惚又熟悉,我不认识他们,可是他们却认得我——如今在朝鲜,无论走在哪里,我经常被素未谋面的朝鲜人一眼认出,议论声啧啧:“看,那个新华社记者诶!”
        前往开城板门店参观,高帅帅的兵哥哥从地形图讲解室出来,朝我开心地微笑。他说:“我好像见过你,好眼熟啊。”世上男人套近乎的话,概莫能外。
        “这是我第一次来板门店,怎么会眼熟呢?”
        “哦,你是新华社的那个记者,在电视上见过您的。你好,你好。”他握住我的手说。
       另一位朝鲜人民军大尉,只一眼就认出了我:“在电视上见过您的,杜记者同志。没想到能见到您本人,真是荣幸。”
       这样的知名度,源自几场朝方组织的记者会——在会上,我曾提问和发言,朝鲜同行给了我不少镜头。从那时起,我就轻易地“被识别”了,中国新华社年轻女记者俨然成了公众人物一枚。我常去的餐厅服务员纷纷过来和我打招呼说:“记者老师,又在电视上看到您了。我们还和其他顾客说,这位中国记者常来我们餐厅呢。”而当我再去附近一家裁缝店修改衣服时,修鞋大叔和裁缝大妈几乎同时满脸笑容地认出我来:“原来您是位记者啊。年轻有为啊!”裁缝大妈对我的态度顿时从普通升级到了VIP,我也享受了一把“名人”的感觉⋯⋯
        大概由于驻朝外国记者少,而重要的政治新闻,朝鲜中央电视台往往连续播放一周之久。朝鲜人对于我这种混个脸熟的“广告”记忆之清晰,也体现了朝鲜人对时政的关注度之高。加上朝鲜中央电视台经常会口播一些“来自新华社(对朝鲜)的报道”,因而“新华通讯社”在朝鲜百姓中影响很大。
        新华社平壤分社与中国香港、伦敦、布拉格等分社同属第一批最早建站的新华社海外分社,具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首任记者、女外交官丁雪松曾回忆说:“中宣部于1949年9月16日致电中共中央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驻朝鲜特派员,刘桂梁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丁雪松听从国家安排,在西平壤觅到一幢木结构的二层小楼,9月21日即挂出新华社平壤分社的牌子,开始正式办公。9月28日,以平壤电头发出第一条消息《朝鲜人民欢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当年的记者前辈,冒着枪林弹雨随志愿军在前线,从战地发回报道,真实鲜活地反映、记录了朝鲜战争;往返于半岛南北,将毕生精力献给朝鲜半岛新闻工作的前辈,树立了新华社在朝鲜官方与民间的口碑与心碑。
        参观板门店后,大尉将我们一行带到板门阁一层的贵宾室,坚持让我写一段感想文留作纪念,看看我们的记者同志在三八线上会留下怎样的一笔。我用中文和朝文写道——
        愿半岛北南早日实现民族统一夙愿,愿中朝友谊源远流长。
       大尉竖起拇指连连点头称赞感谢,又问我平时是怎么报道朝鲜新闻的。我说:“我们会客观公正地把朝鲜取得的进步展现出来。”他说:“对,请让事实说话。我们不是要您去溢美,但像西方媒体对我们专挑负面的报道,也是不客观、不尊重事实的。”
        这种对于客观报道的渴望,我在朝中社同仁那里多次感受到——“我们希望外界对朝鲜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报道,不要歪曲也不必美化,只要真实,讲事实就好。”
       提起朝鲜,人们也许首先会想到穷、核试验、金家政权、神秘莫测等等。惭愧,读了四年朝鲜语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我,对朝鲜的真面目同样知之甚少。这与西方人拿对立的意识形态将朝鲜“妖魔化”引人误读密不可分。
       读了不少东北亚安全大战略、朝鲜半岛历史的学术书,我希望做一个真实记录当下朝鲜的优秀记者。悸动的想法翻滚跳跃,转瞬即逝,我决定把我在平壤的观察、心境和故事,固化为文字⋯⋯

                                       再   记

        本书初版受到了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此次再版,在大体保留了原书文字的基础上,加入了我一些近期的文字,尤其是增加了许多珍贵的图片,多数是我拍的,也有同事和朝中社拍的,图文互动,更鲜活可感。朝鲜不是非黑即白,朝鲜也可以多彩。

                                  2016年9月24日

上部 ——平壤的市井声息

一、春访朝鲜

        2012年春,飞机缓缓降落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在朝鲜敞开“强盛大国”之门的时候,我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国度。
        我的常驻之旅始于乍暖还寒的植树节。朝鲜迎来了新领导人接班百日,等待我的则是做好记录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识十八年的发小儿,专程来京为我送别。这堪比“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烈,被俩小姑娘演绎得温情达观。虽天各一方,朝美会谈之日,就是我们沟通感情之时。“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临别不以眼泪注释悲怆。
        告别家乡、京师的亲友,道一声珍重。临行前和闺蜜高唱着《飞得更高》,莫名的潇洒席卷全身,多紧的拥抱,怕都会在鸭绿江彼岸变得遥不可及;我也深知,和我心牵一线的,不是别的,正是彼岸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与期待揭谜的先睹为快。我要飞得很高,飞往这命中注定必须拿出青春年华用心体验的独特疆域。
        乘机场快轨驶进航站楼,有种渐渐挥别祖国进入邻邦的出离感觉。耀眼的午后阳光,灿烂得令人心醉。心中泛起嘀咕,刚才托运行李时就我一人,是否预示着今天会有 “包机”待遇?
        没想到,进航站楼的巴士上,竟人满为患。车上汇聚了各色人等,外国人占半数以上。戴宽沿帽、西装笔挺的欧美绅士;装束艳丽的金发淑女;白发苍苍学者模样的亚洲人;身着统一运动装的一伙年轻工人;当然还有我,一个无人为伴、可单独算作一类的女孩,引来帅哥、大爷们的视线——“你怎么要去朝鲜”的问号挂满了巴士,弥漫在刻意按捺却也兴奋异常的空气中。
        坐在我身边的蓝眼睛美女,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习以为常的淡定。攀谈中得知她叫爱娃,是捷克的外交官夫人,随丈夫生活在朝鲜已近三年:“我的大儿子在俄罗斯使馆学校读书。我们不时来往于北京和平壤。”
一番交流之后,我们开始登机,寻找各自的座位。不得不惊讶,这是我乘坐过的欧美人最多的一次航班,而爱娃和熟人间的相互问候,证实了我之前关于这些外国人多是外交官的猜想。前排三个不同国家的男人侃侃而谈,他们互换名片,互助填写“出入境证明”。斜对面大老远处,勾着头、欠着身的中外老太太、老爷爷亦是一刻不停,聊得出神入化⋯⋯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的“朝鲜故事”,朝机舱一眼望去,没有一人犯困或无聊。
飞机升空,向东飘去,就像一朵祥云。
        一个半小时后,飞机开始降落。山脉连绵,雪痕依稀,黑山白水,一片结冰的湖泊白光粼粼。近了,又近了,褐色的土地、田野就在眼底,城市、楼房的模样愈发清晰⋯⋯飞机顺利着陆,平安地降落在朝鲜顺安国际机场。飞机缓慢滑翔,掠过稻田,远远看到田野沟壑里似乎在建设中的房子和大幅标语,耸立在晚霞中的白色圆顶天文台,一排错落有致的白房子整齐静立。而就在五十米开外处,头也不回专心吃草的绵羊,提醒我飞机即将停下。
        机场停有几架高丽航空的飞机,机尾上标有朝鲜国旗的图案,机身上写着“AIR KORYO”。下了摆渡车,等待出境。
        前面的队伍迅速变短,出关之神速超乎想象,转眼就轮到我了。检查手续的朝鲜帅哥浓眉大眼,对我微微含笑,那是一种友好但严肃、亲切却威严、有点儿老电影里战士们带着革命情谊的笑。
        工作人员看了我的护照,用中文问:“新华通讯社,记者?”音量近乎自语。我回答了他。他侧脸问我:“有人来接吗?”我这才顺着他眼神的方向朝出口看去,首席记者正在朝我点头,原来,分社的同事们已等候在一步之遥的安检口处。首席记者一边压低声音说:“是的,是我们新来的常驻记者。”一边和我打招呼。瞬间,我那免签证的护照被退回到手中。朝鲜帅哥又冲我一个浅笑,程序简单如火车站出站验票,再没有层层检查。
我顺利地和同事会合后,就一起出了机场。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 ,我第一次见到了平壤——街边鹅黄、暖绿、灰白、浅粉色新旧交错的住宅楼,一眼望去就像中国北方的城市;街道整齐而安静,行人步履匆匆,神情笃定,或推着自行车上坡,或背着鼓鼓的双肩包下行⋯⋯
        朝鲜多是山地,这与韩国的地形很相似,上坡下山考验着人们的体力,也培养了他们登山的爱好。 车窗外,放学回家的小学生,欢乐玩闹着过马路;接送幼儿园孩子们的校车,是我一路看到的最新款的大巴;身着黄绿色军棉衣,挖土栽树的军人们,三五成群正在埋头苦干。对啊,今天是植树节。“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请把我留在,在这时光里⋯⋯”手机里反复播放着《春天里》,让我找到了一种通感,就让我也在心底种一棵苗,春天播种,不断耕耘,开花⋯⋯
        平壤城区街道宽阔,比起北京的走走停停,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车行无阻的流畅。每个红绿灯路口中央,都精神抖擞地站着一位女交警(当然也不时看到交警大叔),她们身穿鲜亮的湖蓝色制服,配上狐狸毛的衣领、袖口,警帽,黑靴,远远望去,煞是惊艳。女交警指挥动作的劲道与英姿,举手投足间彰显出专业军事化训练的巾帼范儿,车近了,转个弯,识得女杰的真面容——妆容精致明艳,眼神刚强地投向前方。她眼角余光迅速瞥过来,我刚举起手机的手瞬间缩了回去——“不可拍照”的含义被不动声色地准确传递出来。女交警的美,美得令人敬畏。
        我每到一个城市,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去一览她的容颜,记得大学时初到韩国,独自一人游走在延世大学附近的“新村站”街口,品尝路边小摊“包装马车”(韩语)里,“阿朱妈”做的炒年糕⋯⋯那辣得我差点流泪的味道,好像至今流连在唇齿之间。时隔三年,我以记者身份来到朝鲜——一个纵使在朝韩圈子里也多是“有耳闻,难得一见”的神秘之国,则又是另一番心情。我将在此常驻,在此雕琢时光⋯⋯
        算是为我接风吧,分社同事带我来到位于使馆附近牡丹峰上的牡丹峰餐厅。餐厅装潢颇为西式,白色桌椅,刀叉餐巾干净整洁,屏风隔离出独立的空间。打开厚厚的菜单, 缤纷的朝式、日料、中西餐佳肴图样,让我陷入“选择恐惧”,生怕点的餐非特色不美味。熟悉情况的同事推荐了红烧牛尾、泡菜、炸多春鱼和炸酱面,还有我第一次听说的松子粥。
        松子粥是朝鲜的家常主食,把松子磨成粉,与白米粥一起熬,独特的松子香正合我的口味。我知道,在韩国,熬粥通常是给病人的“特殊待遇”,因而很少能在饭店点到粥。半年前在吉林延边州采访,也没听说过这种做法,倒是牛尾和多春鱼,味道颇似珲春市的料理口味,多子无刺的多春鱼,只一口,像《追忆逝水年华》里的玛德兰点心,味觉穿越,将我带回延边采访的场景。
        年轻貌美的女服务员身着黑色裙装,千鸟格背心,头发盘起挽成发髻,职业而素雅。她们受过专业训练,倒茶点餐,均使用的是朝语最高敬语,也就是陈述“思密达”和疑问“思密嘎”体,声音轻软,虽不娇嗲,却也婉转,歌唱般动听。
        我注意到,和国内通常以一位服务员为主服务一桌不同,每一道菜,都由不同的朝鲜美女端上,其中一位长得和韩国明星金泰熙十分相像。这位气质出众的服务员,只是用浅浅微笑,和我们的交流,仅限于嘴角内收、微微上扬。她的眼睛明亮清澈,皮肤白皙,脸盘精致而饱满,最符合朝鲜人的审美——圆脸,且越白越好。她们化了妆,只是眼影、眼线的笔法,颇值得切磋。同事介绍说,朝鲜的服务员都是从专业外事培训的商校毕业,歌舞乐器,至少一样精通。
        低头看她们穿丝袜的鞋子,黑皮粗高跟,难以handle的高度!她们个个脚蹬厚底松糕,有的甚至是目测高度约十二公分的超厚高跟。出门之前,我指着她们的高跟鞋,夸赞漂亮,问哪里可以买到。她们相视而笑,回答道:“市场就有卖的。”我问是什么市场。“随意哪家市场,到处都有卖的呢。”朝鲜姑娘灿烂地咯咯笑答,露出洁白牙齿。
我也要买双朝鲜超高跟诶!

二、舌尖上的平壤 

        平壤新地标——一年半之内建成的仓田街,成为朝鲜人民创造强盛国家与美好生活的典范。蓝白相间的高层住宅楼群,被外界称作“平壤CBD”,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炫目却不刺眼,繁荣却远离奢华。驻朝使节、前来观光旅游的欧洲游客同样为朝鲜之变而赞叹,这里竟然是⋯⋯平壤?
        仓田街两侧错落有致的民用、商业建筑多用蓝色、茶色玻璃,富有设计感和现代气息。日出餐厅一层设有超市,各国进口的商品琳琅满目,从新鲜水果、巧克力、饮料、零食,到现做的北京烤鸭、紫菜包饭,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二层左侧是日出餐厅,右侧则是蛋糕店和咖啡厅,各式西点蛋糕品种丰富,有布朗尼蛋糕、裱花生日蛋糕以及牛角面包、泡芙等。两位穿着时尚的朝鲜姑娘自选好面包后正在结算、打包。
        仓田街上,儿童百货商店、洗衣房、音像店、药店及各类特色餐厅应有尽有,生活方便,然而仓田街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朝鲜CBD(中央商务区),这里没有广告,没有金融机构、商务酒店,在高层居民楼下的繁华地段,设有中小学、幼儿园。商店门牌低调,恩情茶社、大同江啤酒屋,成为朝鲜人和在朝外国人最爱去的休闲聚会场所。
        朝鲜的餐馆通常分为外事接待餐厅和朝鲜人自己的家常饭馆。前者较贵,是收取外汇的,后者便宜,以朝币结算;前者往往是西式、现代的装修风格,后者曾经昏暗狭小,但近几年来两者的界限在模糊,差距在缩小。如今在一些高档的涉外餐厅里,常能见到一些朝鲜家庭和情侣,而街边翻修一新的家常菜馆,也常有外国人光顾。
        在平壤,只要手里有外币,就可以实现“没有吃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心愿西餐厅、快餐店、中餐火锅、日式料理⋯⋯各种口味正宗的食品应有尽有。在平壤海棠花餐厅,我点了一盘黑亮似糯米糕的点心,叫作“土豆馒头”,土豆粉和的面,色呈棕黑,皮厚而有嚼头,咬开来,竟是“泡菜馅儿”。朝鲜人对土豆特别偏爱,朝鲜两江道大红丹郡盛产土豆,有首动听的歌叫《大红丹三千里》,歌词里唱到“美丽的土豆花”。
        朝鲜人还喜欢一种特色的“脱皮”(明太鱼干)吃法,即撕着吃风干、烤干的明太鱼。大家一人截取其中一段,像剥瓜子似的,一层层撕去鱼干的纹理。撕鱼之乐不在肉,在乎其乃饮酒之伴侣也。有了明太鱼,啤酒才喝得尽兴,喝得绵延不绝,若将其烤了吃,就更香更易嚼。
        都说朝鲜人爱吃狗肉,朝鲜族悠久的饮食传统中,有三伏天吃狗肉“以热治热”的说法。但如今在朝鲜,大多数餐厅的菜谱上并没有狗肉汤这道滋补名肴。吃狗肉要跑到专门的店,在光复大街上有一家提供外卖的狗肉店,堪称老字号。
        传统料理中,高丽饭店旁边的一家小店的酱汤很好喝,阿里郎餐厅以拌饭闻名。还有朝鲜绿豆煎饼,将绿豆磨成粉,加入蔬菜、肉、葱等,调成糊状摊制而成,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和解酒的独特作用。开城参鸡汤,将鸡的内脏去尽洗净,灌入糯米和人参,放到陶制罐子内炖熟,滋补又美味。
        要问坐落在大同江畔那座通体透亮的玉流馆“宫殿”什么最好吃,答案是冷面。来朝鲜一定要品尝一下正宗的平壤冷面,清流馆和玉流馆是卖冷面的老字号,青瓦白墙的古典建筑新装修后更显气势。在那仿佛锅盖状的金黄色铜器里,铺上一层牛羊肉、桔梗、蕨菜,浇上鲜美的肉汤,拌上足料的白醋和芥末,一道朝鲜人最爱的传统美食就做好了。酸甜冰凉的口感让人越吃越爱。
        平壤有不少擅长日本料理的餐厅,口味都很正宗。有一次各国人聚餐,聚餐地点选在门面并不起眼的庆兴餐厅,各色寿司、生鱼片和日式料理让原本众口难调的各国友人赞不绝口。大厨从后厨走出,询问我们口味如何,得到我们的赞扬后,他说:“我这全靠自学,没有接受过日本人的培训。”得意扬扬地炫耀自己自主学习的本领。
        在外交团会馆的定食中,还能品尝到日式“松茸茶”。先将一片柠檬放入壶中,再将壶顶上的茶杯取下,我自斟自饮,坐在二层落地窗旁朝下望,看着游泳池里自由徜徉的人们,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
        在朝鲜餐厅用餐、超市购物,有个十分有趣而独特的现象:各种货币可混合交易结算。比如一份拌饭,菜单上标价为800朝币,但结算时却只能用外汇。按照官方比价美元对朝币1比100的汇率换算,即约8美元,无论外国人还是朝鲜人,拿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付账都行。
        在平壤生活期间,经常和朝鲜人一起出入集贸市场。平壤最大的统一大街市场上,蔬菜、肉类、水果和各类生活用品齐全,每天来此采购的平壤市民多到“摩肩接踵”的地步,交易活跃。
        朝鲜政府2009年更换货币后,美元等外汇在朝鲜的流通日益广泛。据说现在普通朝鲜民众手里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外币。朝元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现阶段在朝鲜市场上1元人民币可兑换1200朝元,1美元可兑换7320朝元。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00朝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六十倍至七十倍之间。在朝鲜的经济双轨制下,居民可用外币购买一些配给制之外的商品。

三、市井民生四个“木有”

        2012年以来,朝鲜各大惠民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统一大街运动中心、羊角岛体育村、人民露天滑冰场相继竣工,各社区公园内的便民运动设施配备一新,新建有旱冰场和迷你高尔夫球场。集餐饮、洗浴、按摩为一体的柳京院,朝鲜“高富帅”、“白富美”云集的海棠花馆,成为百姓“享受社会主义荣华富贵”的休闲场所。
        光复地区商业中心、普通江百货商店相继营业以来,大型超市的概念和作用已被平壤市民普遍接受。时常可以在超市看到购物的朝鲜百姓,一家老少推着购物车,选取各国商品,以外汇支付。他们过上了现代化的消费生活,也改变了我刚到朝鲜逛百货店时“凭票供应、物资短缺”的印象。
        朝鲜百姓的生活图景究竟是怎样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颇具朝鲜特色的四个“木有”——当然这里的“没有”已经不是“没吃没喝”了。
        第一,“没有防盗网的楼房”。
        楼房不安防盗网却鲜有偷盗发生,夜里街道黑黢黢的,人们也不怕独自走夜路,这足以证明朝鲜的社会治安稳定。取代防盗网的,是家家户户摆放在阳台上的鲜花(也偶见假花)。平壤的高层住宅楼挺多,且造型讲究,色彩鲜艳,粉白、鹅黄、暖绿、月蓝、淡紫,体现了朝鲜民族的色彩审美取向。有些楼房经年久远,色泽日渐暗淡,居民会在卫生月和节庆前重新上色粉刷。而更神奇的是,朝鲜式为楼房加宽加高的盖楼法,在不拆除原有楼房的基础上,将楼房向两侧和高空延展,此般垒积木的盖楼法,让外国人看得心惊。
        朝鲜的治安好,是所有外国人有目共睹的。习惯了四海为家、常年在世界各国工作的国际NGO工作者,比较起在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作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朝鲜社会稳定,是个与犯罪黑暗绝缘的净土”。朝鲜百姓都是“人民”,鲜有混杂其中的“敌人”,这正是朝鲜要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的目标。正因为在朝外国人总抱有“朝鲜≈世外桃源”的认识,也偶尔会因大意疏忽而招致财物损失。近来,偶尔听说在一些允许外国人出入的集贸市场,外国人的皮夹、手包被“挤掉”的事件。尽管朝鲜公安部门会鼎力协助,但踪迹往往难觅。“看来小偷还是哪里都存在啊,朝鲜也不例外!”听外国朋友发出这声感叹的同时,另一番滋味涌上心头:我们还是把朝鲜人想得太非同一般了。
        平壤入夜早,地铁通常只运行到晚上10点,公交车只运行到晚上9点,平壤极少人有私家车,外国人走夜路出行时,不时会看到有朝鲜人站在路口招手搭顺风车,待车开近了,一看到是外国车,朝鲜人也就不再招手了。
        如果周末从光复大街的少年宫路过,常会遇上一些清纯貌美的女中学生,站在路边招呼搭车。这个时候路过的外国车辆热情地停下,朝鲜小姑娘一看是外国车,会礼貌拒绝,但最近倒也听说多了些“胆敢”上中国朋友的车的“女杰”。
        有一次,我穿着新做好的朝鲜传统服装到万寿台区照相,出门才发现忘记携带记者证。我们司机开玩笑提醒说,万一遇到警察问询,可一定要只说中文不讲朝语哟。其实,警察大叔已不像从前管得那么严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我在市中心随意摆拍。不时有市民向我投来稀奇的眼光,他们甚至举起手中的相机拍我。不远处,有几个看热闹的学生,我招呼他们一起合影,他们大方地走过来,冲着镜头微笑。
        第二,“没有拥挤的排队”。
        平壤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有地铁、有轨电车和公交车等,近年来出租车数量也多了不少。今年起陆续增加了一些新公交车,公共交通看上去不再那么不堪重负。我多次乘坐朝鲜地铁和公交车,票价均为5元朝币,价格低廉,是大众出行的上选。
        在车站排队等了十五分钟后,我跟随人群“拥而不挤”地乘上一辆公交车,虽然车里的座椅、扶手都很沧桑,却丝毫不觉得脏。
        女人骑自行车,在朝鲜长期以来被视作是“伤风败俗”、有损道德形象,于是我常常看到女人推着载有大包小包行李的自行车,却从不骑上去。
        从2012年9月起,朝鲜已经放开限制,允许女人骑自行车。我曾向朝鲜女盟的干部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今年以来,在平壤街头,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骑自行车的男女老少,更多出了不少摩托车。
        从2012年开始,平壤的公交站点开始安装长椅和休息亭,但还是能看到宁愿蹲在地上,也不去长椅上坐的中老年人。朝鲜人特别能蹲,不知道是不是和从小坐炕有关。他们干活一般也愿意蹲着,蹲在草地上拿小剪刀细致地做园艺,蹲在炕上“舒服”地做饭。每逢节假日在路边、在草地上、在绿荫下,喝啤酒吃明太鱼的男女老少,不用铺垫报纸,只需舒舒服服地朝地上一蹲,就能吃一顿安稳欢乐的野炊。
        更神奇的是,据说那些长途跋涉去异地的人们,天黑了走累了,就这么“猫”着蹲下休息,不用躺,不用坐马扎,两腿叉开蹲坐下来就是休息。不得不佩服的是,女人脚踩高跟鞋也能蹲得舒服安稳。
        第三,“没有人声的街道”。
        朝鲜的城镇普遍都安静整洁,没有车水马龙般拥堵的交通,宽广的马路上行人车辆总是悄默无声,在市中心闭上眼睛,宛若置身公园小径,行人并肩低语交谈,音量低至绝不妨碍他人享用安静的公共空间。
        我参加过许多朝鲜的大型集会活动,朝鲜人动静结合的转换功力让人叹为观止。大型团体操文艺表演《阿里郎》有十万人参演,结束之后,我眼见数万人有秩序地默默离场,不由得感慨这是怎样的“训练有素”。我好奇地问朝鲜同志,为什么朝鲜人在公共场合如此安静?如何在欢歌热舞之后迅速“散热”,是社会习俗或组织者的要求吗?得到的答案却超出预想:“是家庭教育吧,家长会从小教育子女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第四, “没有广告的城市”。
        没有广告,是朝鲜最大的特点之一,除了平壤机场路上和火车站外的“和平牌汽车”的广告牌外,道路两边的店铺名牌很少,道路显得干净整洁,企业、公司没有宣传竞争的概念,没有商业广告,店铺的名称也比较单一,如餐饮就叫“餐厅”、“清凉饮料”,前面通常以地名打头,“大同江”、“普通江”、“万景台”、“牡丹峰”等。当然,朝鲜是个政治性极强的国家,有一些标语和口号。曾有报道说“平壤惊现英文广告CNC”,这当然不是中国网通的广告,也不是像新华社占据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一样,到仓田街抢占先机打出自己的电视品牌CNC。这里的CNC是 Computer Numeralize Control (数控机床),在朝鲜象征着“突破尖端科技”。

四、亲历朝鲜时尚转型

        夏末秋初的平壤街头,不时有手撑遮阳伞、脚踏复古松糕鞋、身着亮丽职业裙装的女子从你身边飘过。她们略施淡妆,披波浪卷发,散发出清纯的时尚气质。如今,人们时常可以在平壤街头瞥见衣着入时的年轻女子,从头到脚都与国际正流行的“复古风”接轨:大波浪卷发搭配罗马高跟鞋、裸色衬衫搭配海蓝色百褶裙、蕾丝连衣裙搭配复古手包⋯⋯在不经意间演绎出颇具时尚感的个性美。
        近年来,时尚界“长裙”当道,但朝鲜女子的裙子却有逐渐缩短的趋势。如今,除了夏季里以穿裙装为主外,朝鲜女性在春秋冬三季主要还是以穿裤子为主,这点和外界漫天飞的“朝鲜女人不穿裤子”的谣言出入甚大。 朝鲜女人热爱穿裙子是一种传统,韩国女人也一样,正式场合女人应该穿裙子,否则会被认为不礼貌。而如今,这种观念也渐渐在转变。
        多年前有则趣闻,有位使馆阿姨,喜穿裤子上市场买菜,被当成本国人,屡被街道办的大妈从身后按下,“骑马(即裙子)!为什么不穿骑马?”是女人就要穿“骑马”,穿裤子的是男人。以至于朝鲜俚语中,把男人叫“裤子”,比如委婉地问未婚女孩子:“你想要怎样的‘裤子’啊?”
        其实,朝鲜允许女人穿裤子早已有些年头了。不过,朝鲜女性穿的裤子还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上下一般粗细的布料裤子,以白、蓝、黑为主。
        年轻女子则特别钟情丝袜。夏季里的肤色丝袜质量奇好,透气而不容易挂丝,我从国内带来的品牌袜一律“退休”,夏末初秋里两双“平壤袜厂”的袜子就足够了。 在朝鲜,衣着最“开放大胆”的要数小朋友了,不到上学的年龄就不必穿统一的校服,所以,常常在街上看到穿得很公主的小女生,艳丽的色彩、蕾丝花边、蝴蝶结⋯⋯夏天也属她们最“暴露”,小短裙、吊带背心,穿得还真少。
        “走,到银河店淘宝去。”出口转内销的银河牌,是在朝外国人最爱的淘宝小店。衣服款式虽不多,却用料讲究,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两到三折,比如一件丝质衬衫仅卖3.8美元,到了冬天,羽绒服更是“冰点价”,十几美元就能淘到一件质量上乘的羽绒服。休闲欧版、甜美日韩系,有些裙装的款式十分开放时尚,露背吊带的迷你裙挑战试穿者的接受尺度。
        虽然街头没有女生穿吊带短裤,但她们更多的炫耀是在脚上——大街小巷,行走中的女人的最大共性就是人人脚踩一双厚底松糕鞋。朝鲜厚底松糕鞋的流行跨越年龄、职业,从“大妈”到中学生,清一色地脚踩高跟鞋。朴素的中学生虽身着统一的白短衫、高腰百褶裙校服,却有高跟鞋张扬个性。这些鞋子款式多样、色彩缤纷,从水晶防水台到木质粗跟、从黑白色拼接到渐变色⋯⋯应有尽有。这样的鞋子在凭票供应的百货店难得一见,引导流行的地方在人群熙攘的集贸市场。
        位于平壤凯旋门附近的北塞洞商业街的北塞商店,是平壤为数不多的高端“奢侈品”店,由一家新加坡公司控股。外墙色泽淡雅的两层建筑,茶色镜面玻璃透露出它的低调、华丽,门口不时有平壤市民进进出出。卖场主营各类进口高档乐器和电子产品,陈列其中的有精致的架子鼓、吉他、小提琴,索尼、东芝等知名品牌的液晶电视,各类国际知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数码DV以及数码相机等。
        而相比非常人问津得起的“大牌”化妆品,一般的朝鲜姑娘更喜欢用物美价廉,属于朝鲜人自己的“春香牌”。唇彩2到3美元,人参补水7美元,一个精美的礼盒套装下来也就25到35美元,且原料天然,因而人气颇旺。不化妆不出门的朝鲜女子,为拥有物美价廉的国产品牌化妆品而骄傲。“春香”和“银河”等国民品牌,在许多商场设有专柜。
        华丽的阳伞也是夏日出行的必需品,一如朝鲜传统服装色彩明艳的风格,朝鲜女子撑的阳伞也是色彩斑斓,装饰闪亮。假若可以随意在这里街拍美女,或许还真能为国际时装舞台提供灵感,刮起一股返璞归真的平壤风。

● “那样的话也太磨灭个性了!”

        将发型、服饰政治化、符号化,朝鲜再次被西方媒体误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朝鲜首都平壤发廊的墙壁上,通常会陈列出十八种女性发型样式,男性则需遵循十种发型模版。报道称,朝鲜方面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限制西方影响力”。我通过与朝鲜民众的日常接触了解到,朝鲜人的发型、服饰已逐步告别符号化,开始注重个性化与时尚元素,并将民族性与时代结合。
        英媒报道说,“从朝鲜妇女的发型,可以轻易分辨出她们是否已婚。已婚女子如果选择稍短的头发样式,假如不在后脑勺扎个发髻,便会遭到非议”。我将这样的报道转述给一名正在理发店烫发的朝鲜姑娘。她瞪大眼睛吃惊地说:“这是什么报道啊,那样的话也太磨灭个性了!每个人的脸型、气质不同,怎么可能要求发型统一呢?”
        事实上,朝鲜官方并未如网上传言的那样发布所谓的男女发型图,这些只是朝鲜理发店内挂出的发型推荐海报,并无“非选其一不可”之说。朝鲜的理发店分为服务外国人和服务朝鲜本国居民两种,这种推荐发型图只在服务本国居民的理发店内展示。同时,朝鲜有对内发行的青年同盟刊物,上面有最流行的衣饰搭配。
        一名已婚朝鲜女子对我说,她从去年起将长发剪短,“这样看起来更干练”!她捋着类似于小S的短发,额头前为偏分刘海,显然不属于“女子十八式”的范畴。
        对于传言的朝鲜男子的头发不能超过五厘米,并需每隔十五天修剪一次,朝鲜也并无此规定。不过,大多数都留着板寸的朝鲜男人说:“朝鲜男人不喜欢头发长,看起来太不爷们儿。”
       据了解,理发店近年来最受欢迎的造型就是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元帅发型”:将后脑勺剪得干净清爽,上面的头发打上发蜡,派头立现。不少朝鲜男性表示,“怀着对元帅的崇高敬意而尝试该发型,但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魄力,非一般人所能驾驭”。

● 对外国人穿牛仔裤并不反感

        “朝鲜百姓不再是从前印象中的样子,女孩子穿着鲜艳的羽绒服搭配长筒靴,男女朋友亲密地牵着手在大街上散步。”一名来自瑞典的游客对我讲述冬日朝鲜给他留下的直观印象。
        朝鲜女性出门时都会略施淡妆,衣着风格可归纳为“简单大方”。朝鲜姑娘认为,穿衣要和自身的形象气质相吻合,如果只片面追求花哨,而不注重内在修养,会被认为很轻浮、没有定性。身着军装制服的女文艺兵对我说:“‘先军’朝鲜的女人要美得有民族特色,并且与时代流行相结合。女人要美丽,世界才会更美好。”
        比起俏丽的女性,朝鲜男人的服饰相对单调。他们依然推崇类似于军装颜色的“将校呢”系列,橄榄黄、银灰蓝,四季衣物仅厚薄不同而已。初来朝鲜,千万别误以为满大街走的都是军人,这种橄榄色工作服,只是朝鲜男人较正式的工作服,而军装则颜色更深,料子更厚,且有大檐帽。
        平壤街头还有一景,即时常可看到朝鲜百姓头顶重物,或负重行走。双肩包是朝鲜人不论年龄、职业的普遍选择。这种被称为“背囊”的大大的双肩包,背在去集贸市场做生意的大妈肩上,背在去单位上班的青年人肩上,也背在穿职业套装的“白领”女士肩上⋯⋯
        如今朝鲜人的发型、服饰已与政治化、符号化渐行渐远,开始追求个性化与时尚。虽然直到现在,在朝鲜的街头也鲜见有人穿着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象征”的牛仔裤,不过朝鲜人对外国人穿牛仔裤并没有反感和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自己不穿是因为民族差异,并非出于什么“抵制西方影响力”的目的。
        朝鲜总被西方误读,是因为隔阂过深。如果同朝鲜人多加交流就会认识到,其实被外界投以奇怪眼光的朝鲜民众,与任何国家的老百姓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关注自己的家庭与衣食住行。
        我们以往对朝鲜的“封闭”带有主观的刻板印象,似乎总是把生活方式归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是轻率而片面的。我曾经搞过一个测试,问中国朋友,1、女子穿裤子违法;2、全盘封杀电子游戏;3、晚上10点之后禁止冲马桶。这些都是哪些国家的无厘头法规?其中多数人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朝鲜。其实,这里的“标准答案”分别是:1、法国(此法规直到2013年1月31日才废除,长达两百年的历史。尽管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已穿裤子了);2、希腊;3、瑞士。

版权页: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