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者的亲密关系:在爱中绽放天赋
作者:[美] 伊莱恩·阿伦博士(Elaine N. Aron, Ph.D.)
        我之所以会研究高敏感人格特征对爱情的影响,并不完全出于科研兴趣。其实无论我是否愿意研习,我都要经历它,而它也教会了我。因此,哪怕我的个人案例只能展现高敏感人群情感关系的冰山一角,它依旧揭示了高敏感对爱情的深刻影响,而这一影响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
        我的丈夫阿特是位社会心理学者,他属于闲不住的那类人。如果让他单独出门散步,他势必会戴上他的随身。不过,他更愿意和我一起散步。而我呢,却喜欢一个人散步。我可以独自开五个小时的车,连收音机都不必打开,一路上只要思考就够了。
        即使在压力之下,阿特也能从容应对。没人比他更适合处理危机,只要有他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有些事情他永远都注意不到,如哪怕是第100 次进入同一个房间,他都不会关掉荧光灯,也不会把地毯摆正,而我却能很自然地做出这些细节改进。
        我们一起参加会议时,他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能和一波又一波的人们从早餐聊到凌晨两点。我则去听听讲座,有时也会和他一起参加晚宴或派对,但多数时候我都会待在房间里,或是出门散散步,又或是和其他“独行侠”促膝长谈。
        因此多年来,我俩一致认为我的性格异常激烈,而他“过分松弛”。当然,我对这些想法的反应也很强烈。时而我会觉得是我有病而他心理健康,时而我又会以为我是个天才而他肤浅无知,我纠结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间,久久不能释怀。然而,我更倾向于把自己看成问题所在。我非常想爱我的丈夫。但有时我会想要一个更有内涵的伴侣,一个也许能把我引向上帝的伴侣。与此同时,阿特应该想要一个更随性、更外向的伴侣,她应该更会享受生活。不过,对于我们的不同,他并没感到有太多困扰,可我十分在意。
        我对自己也并不满意。尽管阿特从不认为我有什么问题,可我真心觉得自己有问题。他喜欢我的创造力、我的直觉,喜欢我爱深思、爱深谈,喜欢我关注细节、感情热烈。可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我缺点的表象,可以示人的表象,而他会爱上我只能说是个奇迹。
        当然,我们并不是处处都截然相反,我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书也不会只讲高敏感人士和非高敏感人士之间的爱情。在本书中,我会用较大篇幅介绍高敏感人士爱自己、爱彼此。此外,阿特并不是典型的非高敏感人士。他不喜欢拥挤的人群,他爱看暴力的电影,他热爱艺术。
        阿特是个十分认真的人,他一直在努力理解他人的需求、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在高敏感自我测试中,他的得分大约是9 分,属于中等水平(中等得分并不那么常见,大多数人不是高敏感的就是非高敏感的)。他钟情爱情、亲密和亲近。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主要研究领域都是爱和亲密关系。
        然而,直到几年前,我还不能确定自己想要亲近,或是能够亲近什么人。大部分时间里,我能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我的另一个表面缺点),直到遭遇中年危机,我彻底爆发了。那段日子对阿特来说很是难挨,因为我会直截了当地指出我的种种不满。然而,我的直言不讳也打破了我们之间的困局,让我们向着解决问题而迈进,也变相推进了本书的出版。
        就在这段日子里,我所咨询的心理治疗师无意间说起我是“高敏感”的人,那一刻我仿若冲破迷雾,豁然开朗了起来。难道这就是我的明显缺陷?或者说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缺陷?于是,我开始研究起高敏感的人。
        部分读者可能刚刚接触这一概念,要知道高敏感人群占总人口的15% 到20%,他们的神经系统受遗传因素影响,生来就对细节更加敏感,会不自觉地深思内在体验,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更容易被外部事件压垮。我会在第1 章详细介绍这一特质。说起来,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更是经其他研究者反复研究论证得出的结论。我想在这篇前言中让你们了解的,绝不是一个小怪癖,而是会影响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差异,它会作用于个体的整个神经系统功能,让人表现出显著的、正常的、天生的不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存在这一差异,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比例会更高;因此,如果人们随机配对,恋爱关系受这一特质影响的概率会在36% 以上。
        当然啦,你现在最关心的肯定是你和你的伴侣是否属于高敏感人群。那就去做一做第12~15 页的高敏感自我测试和高敏感伴侣测试吧,也别落下第14~17 页的第二套测试(它检测你和你的伴侣是否会寻求感觉刺激,在第1 章里我们也会分析讨论这一遗传特质)。顺便一提,尽管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更加细腻敏感,而男性相对粗枝大叶,实际上天生高敏感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我们会在第2 章探讨关于男性、女性和敏感性的话题。
        经历过大量的访谈、调查调研、咨询案例及问卷收集后,我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和婚姻都变得更有意义了。尽管我和我的丈夫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我越来越爱我自己,也越来越爱我的丈夫了,我也更加尊重自己,更加尊重他。事实上,我现在明白了,正是我们之间根深蒂固的性情气质差异,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也培养了我们的性格,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其他任何事物都带不来的激情和欢乐。
        本书从我强烈的个人体验说起,作为高敏感人士的我们和我们的伴侣(无论对方是否是高敏感人士)都需要帮助,从而想明白我们的激烈反应以及我们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这样的帮助,爱情和亲密关系会让高敏感的我们陷入苦痛。同时,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间给他人带来痛苦。但是,如果能够得到帮助,我们这些高敏感人士就能为家庭,甚至是这个世界,贡献出异常丰盛的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