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DHD共处(女性篇)
作者:[日]司马理英子
译者序
 
        翻译《与 ADHD 共处(女性篇)》的过程,总让我想起在工作中见到的那些令人心痛的身影:因学业重压与校园霸凌而休学的女中学生;在育儿与家务中濒临崩溃,却将“健忘”与“杂乱”归咎于自身意志力的妈妈;在人际交往中屡屡受挫,深陷“为何我与他人不同”的绝望深渊的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特质的女性。这些困境的背后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真相: ADHD 女性的痛苦,根源从来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她们独特的神经特质始终未被世界真正“看见”与理解。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与临床咨询的专业人员,我深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给女性带来的独特挑战。她们的症状鲜少像男性那样表现为外显的“多动”与“冲动”,更多是“注意力游移”“任务启动困难”“情绪敏感”等内隐特质。而这些特质,恰恰与社会对女性“细心、有条理、情绪稳定”的刻板期待形成尖锐的冲突。 “当女孩在课堂上‘走神’,人们说她‘文静’;当成年女性家中凌乱,人们只道她‘懒惰’”,正是这些根深蒂固的误解,让无数ADHD女性在迷茫中挣扎,许多人直至继发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后才得以确诊。
        司马理英子院长的著作正是为打破这种误解而来。她敏锐地捕捉到ADHD 女性的特殊处境:不仅要应对注意缺陷、冲动等核心症状,还要背负“家庭主妇理应打理好家务”等沉重的社会角色压力。书中那些“ADHD 女性常说的话”——“总是做重复性的家务劳动,太难了……”“从哪里开始呢?”——字字句句都出自现实生活,直击人心。本书的珍贵价值在于,其对女性生命周期的全景式关照与极强的实操性。从生活管理到职场应对,再到婚姻沟通、育儿挑战,作者始终强调“建立框架”与“把握节奏”的核心策略。例如,为 ADHD女性设计的“生活作息表”,并非严苛的时间束缚,而是通过锚定睡眠、用餐等关键节点来建立稳定的生物节律;针对冲动消费的建议,不仅涉及财务规划,更深入剖析了其背后寻求“即时满足”的神经机制。这种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交织的叙述,能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被理解”与“被支持”。
        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探讨,尤其引起我的共鸣。临床上,许多ADHD 女性因“频繁遗忘约定”或“冲动失言”而陷入人际孤岛,甚至产生“不配被爱”的自我否定。作者并未回避这种痛苦,而是提供了如“3 秒忍耐法则”“双重提醒机制”等切实可行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她传递了至关重要的信念:“关系中的冲突,并非你的过错,只是你的大脑需要不一样的沟通方式。” 这份基于理解的“情感支撑”,恰恰是许多ADHD 女性生命中最为匮乏的养分。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对“治疗”的定义远远超越了医学范畴。书中用大量篇幅引导读者“重新发现 ADHD 的优势”:注意力分散可能意味着“思维跳跃与创造力”,冲动可能蕴含着“行动力强”的潜能。这正是本书力图传递的核心信息:接纳 ADHD 并非“向疾病妥协”,而是找到与自己的独特大脑“和解共生”的智慧路径。
        当下,ADHD 已不再被视为“儿童专属障碍”,但对成年女性的 ADHD 识别、理解与有效支持,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译者,我深切期望这本书能惠及三类关键人群:
        ●尚未确诊的成年女性:愿这本书成为一把钥匙,解开她们长久以来的困惑——“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答案藏在神经多样性之中”。
        ● ADHD 女性的家人与同事:提供一份“如何真正有效支持她”的指南,在给予力量的同时,也守护好支持者自身的边界。
        ●专业工作者:注入“从性别视角深入理解 ADHD”的新启发,深刻认识到 ADHD 绝非道德缺陷,而是大脑运作的另一种模式——唯有社会认知的根本性转变,才能为这一群体创造真正包容的环境。
        最后,谨以此译作,献给每一位翻开本书的女性:你的挣扎,并非个性缺陷,而是未被适配的系统性问题。正如作者所强调的,“75分的生活就可以了”。愿这本书成为一盏探索自我的明灯,助你在理解与技巧中,重拾那份被日常困扰所遮蔽的内在生机与力量。
 
前言
 
        经常迟到,忘记带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失误,因粗心大意而失败。
        收拾、烹饪和其他家务都做不好。
        每件事虽然都不难,但让人觉得生活负担很重。
        每天的小事都很难做好。
        虽然很想开始做该做的事,但总是拖到截止日期前才慌慌张张地完成,导致时间不够,完成度不尽如人意。
        对于看起来有趣的事情会突然跃跃欲试,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做更好,却还是忍不住做。
        不能忍耐。不能按计划行事。
        反复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总是做不好,发挥不出实力,难以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这样的你可能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
        ADHD 是发育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躁动不安(多动)、不能等待(冲动)和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注意缺陷)。
        本书关注的是ADHD 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与ADHD 男性相比,ADHD 女性的症状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她们有许多困惑。
        女性在家务、育儿等家庭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男性的情况不同,她们经常会因为这些症状而烦恼不已。
        缩小目标,应用一些小技巧,使用一些策略,这样每天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本书将介绍各种应对ADHD 的策略和方法。
        选一个试试看,这个方法也许会让你轻松度过日常生活。
        你会开始积极地看待自己。
        请打开这本书,迈出第一步吧!
司马理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