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与诗——哲人之死与荷尔德林的恩培多克勒
作者:[德]特蕾西娅·比恳豪尔(Theresia Birkenhauer)
前言(节选)
米勒(Heiner Müller)的剧作《减薪者》(Lohndrücker)演出时,荷尔德林的《恩培多克勒之死》(Tod des Empedokles)的片断被投影在银幕上,通过这段摘引,人们立即产生一种印象。荷尔德林的悲悼剧(Trauerspiel)在文学史、文艺副刊和戏剧中有明确的相互关系;这部戏剧呈现了一位哲学诗人惊人的自杀,他跳入埃特纳火山口,为的是在火山的炙热中感受冰冷世界拒绝给他的温暖;这位英雄献身给火,以此发出一个信号,反对理性引发的乐观主义;这位革命者的死,表明自然与历史之间没有实现和解。人们赋予主人公之死的意义可以有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恩培多克勒选择了一种伟大的、自主的死。
然而,作为一部戏剧作品,荷尔德林的这部悲悼剧却显示出失败。1797 年至 1800 年期间,此剧先后有三项不同的计划、三种实施方案、一篇不短的诗学讨论、三个标题,但却没有完成的文本。因此,荷尔德林创作所留下的方案,被认为是一次创作失败的文献,但这却遭遇各种解释。有的说,这部悲悼剧是一出古代悲剧(antike Tragödie),但它的主人公是现代英雄;有的说,荷尔德林其实是要写一出殉道剧(Märtyrerdrama),恩培多克勒越来越成为基督教的救世主角色;有的说,这部悲悼剧是古典主义悲剧(klassizistische Tragödie),但荷尔德林认识到具有代表的牺牲在历史哲学中遇上疑难;有的说,这是一部悲剧性的戏剧(tragisches Drama),但通过悲剧性的冲突说明主人公死亡的合理性,荷尔德林做得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