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关于佛法,法师和高僧不会告诉你的事
做自己,不要成为量产的“佛”
我的小孩四五岁时,突然间很爱模仿大人。因为我经常拿着书在屋里走来走去,或是在沙发上看着书,思考一些问题。
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小孩,也拿了一本书坐在我旁边,有模有样地看着,只是我真的不懂他到底在看什么,因为他手上的书根本就拿反了,头朝下尾朝上的,我看了笑了半天;后来又看见他也拿着书,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像是在思考什么一样,如果他不是把书拿反,他那个表情和神态,实在是让人以为他真的是天才神童,真的看懂了书,真的在思考。
我的很多学佛的朋友也是如此,他们以为学了佛,走路、说话的姿态,就要像电视里的高僧或方丈,说话不疾不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永远没有喜怒哀乐,才是学佛学到家,甚至说没几句话,就要来一声“阿弥陀佛”或“善哉善哉”,看起来就像猴子学人说话,或是五岁小孩在学大人,滑稽又令人心酸。
有一次,我到一家素食面馆吃面,看见邻桌一位身穿功夫装的年轻人,从他的气质看来就知道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那天我坐下点菜时,看见他正襟危坐地用筷子夹起一根面条,眼睛半闭,面容安详,很慢很慢地把面条送进他口中,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一样,然后面带微笑地慢慢嚼着,接着再夹另一根面条。
当时我心想,照他这样吃法,整碗面岂不是要吃到半夜三点才能吃完。
果然,当我们一票人吃面、聊天,准备结账离去时,我转头一看,他的面还是满满的,他还是在那里慢吞吞地演着吃面的慢动作,我本来想去劝他几句,问他万一餐厅火灾时,他是否也用慢动作逃命?
后来,我看他一副很陶醉的样子,心想,各有因缘,也就不管他了。
古代,很多禅师爱骂人,爱哭、爱笑或爱喝酒,全身自在,随时保持觉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自己不会执著一切,优哉游哉,潇洒快意。不管人家怎么讥讽或中伤他们,他们心中早已没有那个很在意别人看法的“我”。笑骂总是由人,自在唯有己知,才是真正的超脱。
我的意思也不是要大家去学那些禅师,而是希望大家看清自己的本性,让自己的本性可以自然地发挥出来,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在。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你的脾气、气质和独特性格,才是你最重要的宝藏,千万不要以为任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会面无表情地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是修行,修行不等于是假装枯木般,对世间万物都没有反应,那只是自欺欺人的压抑和逃避。
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去做,想哭、想骂人就任其自然,不要否定,只要能保持觉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要不超出极限,就是自然;爱吃东西,但不要超出自己肠胃和身体的极限,爱喝酒也不要喝到爆肝,爱看电视也没有必要看一整天,爱赚钱也别把性命和品德都赔进去……
只要你能保持觉知,什么事都可以做,没有人会管你,你只能自己管自己,你自己也会知道极限和危险在哪里。
就像有人开车从不留意车速,只管自己高兴,想当然,所以出事机率就高。例如喝了酒或有车在后面追你,你一没有觉知或慌张,油门踩到底,车子一旦超过它的速限,就很容易翻车或失控;相对的,只要你有觉知,就不会超过速限。
因此,学佛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一定要模仿别人,或者刻意改变自己的本性,也不在于你能不能做什么事,而在于你有没有觉知。
如果没有觉知,即使你的身段与神态演得再像高僧、方丈,充其量也只是和我的小孩模仿我一样,没有什么意义,顶多自娱娱人。
相对的,我也有一些朋友无法适应很多禅修团,或是宗教社团的共修方式,而选择了退出,自己摸索,我认为这也是很好的觉知,毕竟,佛法是要教人自己救自己的,而不是教大家去认同他人而否定自我。如果你选择了自己的路,也没有必要在意那些社团,或是宗教团体的批判或责难,毕竟,悉达多当初也是离开了苦行僧的团体,自己观照,才找到自己的路。
同样的,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或是什么身份,也都能从自我观照中找到你要的佛法,到时候,你必然会更加肯定自己原有的独特性,因为,你的独特性格不仅让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也是让你进入解脱唯一的门。
总之,法无定法,才是真佛法,真佛法不会要你成为量产的“佛”;同样的道理,我的觉醒和修行模式,也只是提出让大家参考,我也不希望大家都复制我的模式。如何修行,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因此,当你找到自己的路,不妨忘了佛陀,忘了吴九箴吧!
佛经参考就好,不要太执著
长久以来,我一直推广的自力觉醒和观照,可以说是修佛的心法,所谓心法,就是自己要去体悟的法则。
佛陀说,法无定法,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及观照,是两个修行工具或技巧,但每个人体悟及观照得到的智慧和实相,在程度及内容上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你悟到的法,不见得是适合我的,我悟到的法,也不见得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但法的核心,也就是体验及观照,则是不变的。
当我体悟到一种空灵无我(并不是用头脑否定自己的存在)的境界,我就完全忘了佛经、佛偈、佛陀和佛的专有名词及术语。某些时候,寂静的蓝天,无声的白云,反而比佛经更能让我有所悟;某些时候,我全然进入这个娑婆红尘中去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保持觉知,去体验其中的点点滴滴,反而要比佛经里所描写的,更让我有所体悟。
很多学佛的朋友都一再强调,唯有熟读佛经才是开悟得道的途径,甚至有人还要默背经文,在这里,我想再次劝大家,除非你想成为研究佛学的学者或专家,否则,佛经用来参考就好了,因为佛经里的每个字都是佛经作者或译者的体悟和表达方式,而悟这个东西,是无法用文字精确传递的,太执著于字义或在字句中钻牛角尖,不但不能离苦解脱,反而会让你堕入另外一个地狱里。
老实说,佛经是汇集佛法智慧的结晶,但三藏十二部经加起来可能有好几千卷,其中有真的,假的也不少,然而,就算有些是假的,也不见得没有参考价值;相对的,就算是佛陀亲口说的,也要考量时代背景的差异及译者的观点,不能照单全收,否则,无知地把佛陀或译者嚼过的甘蔗渣再拿来吃,然后在无味的残渣中,误以为佛法就是这样的滋味,想必会让你误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
有不少读者写信来问,他们看了我的书恍然大悟后,问是否要继续念大悲咒或心经之类的,不念又会怎么样呢?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懂经文的真义,那么你去背诵周杰伦的歌词,念到一心不乱,同样有让你静心的效果;如果你真懂了经文的意涵,就应该知道该不该死背经文或每天念诵了。
尤其很多虔诚的信众,习惯性地逼自己每天准时念经,连生病、出差也不中断,偶尔一次忘了念或少念几句,就心生罪恶感,坐立难安,这时,不妨想想你念经是念给谁听呢?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唯一的诉求就是安人们的“心”,如果你觉得念了经比较安心,那也就别管他人怎么说,自己能自在最重要;相对的,如果你为了念经搞得坐立难安,或觉得经文抽象、晦涩看不懂,经常为了搞懂经文而伤透脑筋,那还不如把佛经全忘掉,因为,不知所云的经文,对你的自性成长反而是一个障碍,对你的智慧开展也是个阻扰。
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经文的真意在于传递真理和实相,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心有所感悟而启发无上智慧。当你了解这个道理,也就不必局限于一定要去背诵或执著佛经,这世间到处都有隐藏智慧的文章,也许是一篇散文、一篇传记,或是哲学家的作品或格言,甚至在一首歌的歌词里,也都能发现无上的智慧。只是大家都有分别心,总认为佛教的经典或其他宗教的经典,才是真理,才是对人生有意义的启发,这是种没有觉知的迷信。
如果你真想得到无上智慧,与其读诵自己都不懂的经文千万句,倒不如听到一句让自己有感悟的话,让自己当下觉醒。否则,你的专心念经不是自欺欺人,就是欺佛。
法无定法。如果你真懂佛经的意涵,选择专心背诵,集中自己的心念来开启智慧而有所悟,不妨就放手去试试,但有机会也请认真想想,真正的佛法是讲求在现实人间的体验,如果人情世故或七情六欲都不去体验,就算你能从经文中得到智慧,那个智慧也是头脑想象出来的,等于是经过加工的冷冻食品或方便面(方便面),无法让你尝到人间红尘的真实滋味。
如果你真是个觉醒者,就应看清,佛经只是个工具或某法师的笔记本,实在是没什么好执著的啊!
佛是喜乐的,不是压抑、痛苦的
为什么很多人学佛后,就失去了人该有的表情和快乐,整天看起来就如佛像一样没有人性和活力?难道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拥有快乐吗?
我的一些执意要走传统修行路线的朋友,就是这样,很压抑、很紧张地活在对佛法的执著里,怕走路踩死蚂蚁杀了生,怕不小心说了脏话,怕看美女起心动念,或怕不小心又生气骂人……
佛法的本质是智慧,是让人从痛苦里解脱出来的超凡智慧,并不是要人飞天遁地,拥有神通或超能力,更不是让人活在压抑、死气沉沉的自我折磨里。
我曾在菜市场看见一位卖猪肉的老伯伯,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每天笑嘻嘻的,遇到家庭主妇向他多要一些猪骨或碎肉,他总是笑着大方地给人家,有人问他不会觉得可惜吗?他说,那些碎肉和猪骨本来也没多少钱,何不让大家开心一点,更何况给人家这些肉是猪肉,他身上也不会少块肉……
这位卖猪肉的老伯伯除了爱吃肉,也爱喝酒,偶尔有几个小朋友在摊子前玩耍,他也会气得破口大骂脏话赶走他们,骂完又马上喝点酒笑嘻嘻地唱着歌,附近摊贩大家都知道他脾气好,他之所以破口大骂小朋友,是因为肉摊里有刀有铁钩,他怕小朋友不小心会割伤,而且这些小朋友非常顽皮,不用臭骂的方法他们根本就不听。
我经过菜市场好几次,都看见过这位老伯伯拿起猪头,对猪头训话,说什么以后投胎要多做善事,少贪吃、贪睡、贪财,才不会又变成猪,让人千刀万剐的……逗得来买肉的家庭主妇们呵呵大笑。我好奇地问隔壁卖菜的,才知道他虽然每天笑嘻嘻的,但家里却不太平静,他的老婆很早就遭遇车祸死了,两个儿子一个智障,另一个也因车祸少了一条腿,尽管他已经五十几岁了,仍扛着一家的生计,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卖猪肉过活,他也不以为意,很少在别人面前唉声叹气的。
如果我说这位伯伯也是个懂佛法的觉醒者(还谈不上修行者),相信很多每天念经、吃素的佛教徒,一定又会把我臭骂一顿。但从我认知的佛法来看,这位伯伯懂得运用智慧勇敢地面对逆境,而且把人生看破,自在且快乐地活在每个当下,这种能力就比那些每天没有表情、面有菜色的佛教徒,更有生命力及受挫力。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快乐──其实就是一种适应无常的能力,人生顺也好、逆也好,走运也好,手气差也没关系,凡事只要你能包容顺应,就有能力活得自在快乐,顺应无常的能力愈强,快乐的能力也就愈强。
我们因为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因缘聚合,才拥有这个灵魂和肉身,才有眼耳鼻舌身意,才能体验到这红尘世间的一切。
当你看见迷人的彩霞,何不尽情欣赏?就像我们看见美女或鲜花一样,那种让人身心舒畅的美感,也是难得的因缘,为何很多学佛的人,都要逼自己去否定这些?嘴巴尽说色即是空,眼不敢看,心不敢想,既然是空,你的眼角膜、视神经、脑细胞及内分泌也都是空,为何不敢去体验这世间的美?
想学佛的人要知道,“空”不是关键,也不是我们要执著的,我们来到这世间,是要借着这个肉身去感受各种滋味,这才是关键,怎么会反过来执著“空”这个概念,而不敢让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去发挥功能,体验难得的人生风景呢?
如果你也是这样执著“空”在学佛,那么你早晚会得忧郁症,因为,你扼杀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因缘,你扼杀了内在灵性的需求;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里,却又全身内外强烈地排斥这个世界,即使神经系统不崩溃,内在精神系统也会错乱,甚至启动自我毁灭的程序。
关于很多佛经或佛理,我觉得这些佛理让很多人都误解了佛法,以为学佛就要活在绝望中,没有色,没有因缘,甚至没有我,当然,连快乐也不能有……
事实上,连佛陀自己都知道,他所求的三摩地或极乐世界,就是让人处在一种无上喜乐的状态,佛是追求喜悦、快乐的(不是感官或欲望带来的快乐),佛法也是教人如何得到极乐的智慧系统。
大家不要忘了,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就是追求快乐,避开痛苦,但佛法要追求的快乐是一种超越感官或物质或欲望的快乐,它不需要很多外在因缘(条件)的支撑,就可随时处在一种纯粹快乐的状态中,不论头脑里的烦恼又涌起来折磨你,或外境的种种挫败和障碍,都不能影响内在那个纯粹的快乐。
因此,不要把佛法拿来折磨自己,如果你必须从折磨中才能得到快乐,那就是被虐狂,一种精神疾病,不是修行。
如果你也要学习佛陀,拥有那种不受内外境干扰的无上喜乐,不妨和我一样,从自我觉醒开始,然后在生活中去观照那些让你快乐的物质、环境、条件和人,先从自己的感官和欲望上的快乐去下手,好好体验它、享受它、观照它,进而慢慢超越这些俗世的快乐,你就能瞥见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发现的纯粹快乐。
然而,在此之前,先把自己对佛法的错误观念导正过来,否则经念愈多障碍就愈多,对佛愈虔诚,执著就愈深,就像很多信徒或修行者崇拜金身或神像,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安慰剂或麻醉药,只能减轻暂时的痛苦和不安,等药效过了,还是会回到苦海里,而且苦的程度会更重,为何要做这种傻事来自欺欺人呢?
真正想离苦得乐的人,有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吧!
其实,佛陀从来没有度化任何人
在《金刚经》里佛陀自己说,他从来就没度化任何众生。但两千多年来,很多人仍希望佛陀或菩萨来度他们,这些人认为如果没有佛的度化,就只能一直在人间苦海里受尽折磨。
当然,佛陀早已圆寂,现代很多学佛的人,就把目标转向高僧、法师或外地来的大师,期待这些得道者可以度化他们,带他们开悟,离苦得乐。
我有许多学佛的朋友,他们各有各的宗师或老师,派别不同,修行方式也不同,有些派别修行理论互相冲突的,还会彼此攻诘中伤。其中,有一个朋友,跟一位名气很大的师父学佛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他始终认为世上只有他这位师父才是唯一的得道者。这二十年来,眼看他一直供养这位师父,或在法会上购买纪念品或法器之类,也花了他不少钱;然而,花钱不是重点,而是经过二十年,他的心仍不够柔软,他的视野和胸襟还是那么狭隘,把他师父以外的修行者或得道者,都看成垃圾,是江湖术士骗吃骗喝,看到这现象,我只能佩服他的师父的洗脑和催眠功力一流。
有一次,我这位朋友又和我争辩他师父才是唯一上师,我就问他,为何一定要靠他师父才能开悟得道,他也是人,为何他的智慧和悟性要被封锁起来,然后相信只有他的师父才是有智慧的人呢?
他说,因为佛陀早已圆寂,他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和佛陀一样有超凡智慧的得道者,他当然要好好跟着他修行。
我又问他,这二十年来他学到了什么?又修成了什么?
他脸红了起来,提高声调说开悟成佛没那么简单,搞不好要几十年、几百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学到什么?
我反问,那么他师父为何不到五十岁就开悟了?
我朋友支吾着,吞吞吐吐说那是他师父有慧根,有悟性。
我说,慧根、悟性人人都有,就像在这人间苦海,人人都有手脚可以游上岸,但他就像废人一样,一定要抓着师父的救生圈,而且一定要佛教出厂的“佛陀”品牌,才愿意使用,这不是很荒谬,自欺欺人吗?为何二十年来,他都没有看透这个盲点呢?
后来他支吾着说不出话来,转身就离开。我猜想,他师父大概没有为他讲解《金刚经》里这段“佛从没度化任何众生”的经文真义吧!
此外,我的另一位学佛朋友,他则是精进地念经、拜佛的佛教徒,他虽然没有出家,但每天都要到寺庙里去拜佛,回到家也要念经,十几年来从不间断,我问他如此认真拜佛,佛有现身教他如何开悟吗?
他说,有一阵子他拜得特别虔诚,真的在梦里看见佛陀全身亮着金光来找他,但没有说什么。不过,这个梦让他更相信,佛陀会度他到涅槃,离苦得乐。
有一天,我跟他说佛从没有度过任何人,他不信,他说长久以来大家都相信佛是来度化人,否则佛为世人说法有何意义。
我说,佛说法只是告诉大家应该如何觉醒,以及如何修行,得到无上智慧,到头来,真正可以让人超脱烦恼,离苦得悟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佛陀啊!
他听了大骂我胡说八道,说几百年来大家都在拜佛,怎么可能说佛陀从来没有度化任何人,大家拜佛就是求佛度他们,从烦恼中解脱,死后可以前往西方净土,否则,那么多寺庙、佛像都是骗人的吗?
我说拜佛让自己心安或静心,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心中有这个要求佛来度自己的念头,是违反佛法的,是无法从烦恼中解脱的。
我这位朋友年纪也有点大,他说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后来听说他好像脾气愈来愈不好,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梦中看到佛陀现身,也常常因为小事就和老婆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他这样的脾气,如不懂自我观照去修正,就算再拜一百年的佛,也还是活在烦恼苦海中,永远无法解脱。
我知道,我这个说法对很多传统大乘佛教徒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这才是佛陀真正想要教大家的,也是佛法的核心。但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如果有人觉得每天这样拜佛、念经可以让他心安,甚至可以离苦得乐,前往西方净土,这也是很好的信念模式。
《金刚经》里说佛陀从来没有度化过任何人,除了要人自性自度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指众生和万物都是因缘聚合的现象,是来自空无,佛陀也是来自空无。因此,从实相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众生和佛陀,也没有谁度谁,这层深意,或许大家觉醒后,可以多用心去观照,并在现实中去体验,应该会有更深的体悟。
但是,在进入觉醒及真正的修行前,应该要先修正佛可以度人的观念,这些是佛教团体里的法师,或是深山里的高僧没有告诉你的,却是想学佛或拥有智慧的人,必须知道的。
永远离不开维修厂的车子
我曾说过在素食餐厅里,看见一个类似修行者用慢动作吃面的例子,其实,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学佛的人,也都犯了同样的错,他们总认为修行或学佛,是和现实世界切割开来的,尤其他们总认为只有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坐或抄经,才算是修行,修行完不得已再回到现实世界去上班或回家去接触他人时,心中总有一种无奈或不屑一顾的感觉,似乎别人是庸俗的,只有他们是清高无瑕的。
某天,我看新闻时,发现有个诈骗集团的首脑,在诈骗了许多无辜受害者、让人家破产去跳楼自杀,他却得手好几亿元的不义之财,当他被警方逮捕时,手上还戴着佛珠,藏身的贼窝也放了很多佛经佛像,他也向警方供称,每次犯案成功、夜深无法入睡时,就会诚心拜佛、念经,借此来修行消业障,如此才可以入睡。他的这种荒谬观念,乍听很可笑,但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世上还有很多人和他一样,误解了佛法和修行的意涵,而把修行和现实世界分开来,念经时是修行,念完经时就不算修行,就可以做一些伤天害理的坏事,这种自欺欺人式的修行,说穿了只是把佛法当麻醉剂,来麻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
很多读者来信,说自己学佛有一段时间了,为何还是无法觉醒,无法有所悟或增长智慧?我回信问了他们是如何修的,大部分的读者回信都说有空就念经、抄经,或到寺庙里听师父讲经,在念经或听师父说法时,都觉得心里很平静,但一回到家或去上班,心开始又乱了,爱发脾气的照常发脾气,爱碎碎念、抱怨的,还是一样碎碎念,习惯性逃避压力和责任的,也照样用逃避来过日子,只有夜深人静抄经、念经,或去寺里听师父说法时,才又觉得可以平静下来。
事实上,有这么多人无法从佛法中得到智慧和体悟,关键就在于大家对于佛法的错误认知,他们都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要你把佛法带入你生活的每一刻、每一个当下,而不是只有静下心来念经、抄经或听课,才算是修行。
只是,这些道理寺里的师父不说,三藏十二部经也都不讲清楚,真正的修行,是在每一个当下都保持觉知,如此才能觉察是否又说错了什么话去伤到人,或去误会别人,是否又做错了什么事或决定,然后察觉到这些错误的言行或决定,都是来自脑袋里的错误观念和想法,接着勇敢地去修正这些脑中的程序和观念,这才是修行。
因此,你醒着时在修行,睡觉时也可以修行(观照自己做什么梦,为何做这些梦),吃饭时修行,上厕所时也在修行,到公司开会是修行,和爱人甜蜜约会时也是在修行,和人吵架时是修行,感动得痛哭流涕时也是修行。保持觉知地去观照你所遭遇的一切,去体验人生各种不同滋味和感受,进而从中得到智慧和体悟,这才是修行,才是佛法的真义。
然而,那些静心下来打坐或念经才算修行,一起身去上班或吃喝玩乐或和人吵架,就完全把佛法忘得一干二净的人,都是假修行,都是自己骗自己的笨蛋和懦弱的人。不管你是否理光头,样子看起来像不像出家人,或者你读多少经,背了多少经,口才多好、学历多高,只要你有这种把修行和生活切割开来的分别心,就是假修行。
我认识的学佛朋友中,有不少是教授级的高学历人士,然而,谈到佛法的真义,他们总是搬出一堆佛经里艰涩难懂的词汇或道理,讲得口沫横飞,每次我跟他们说这些我都听不懂,他们就不自觉地露出我慢高傲的态度,变本加厉地说更多没有人听得懂的佛理,以彰显他们的修行功力有多高深。
这时我就很好奇地问其中一位教授:“阁下是否有在修行?”
他不屑地说:“当然有啊!难道你看不出来啊?”
我笑着说很抱歉,真是看不出来也听不出来、闻不出来,眼耳鼻舌身意都感受不到你是一位修行者。
他开始不悦地反驳我说:“你懂什么佛法?你不懂如何知道我的境界?”
我又笑着说:“我是不懂佛法,但我知道佛陀要人善护念,时时保持觉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尤其不要陷入知识障里的我慢高傲陷阱里,请问,你知道刚刚你在做什么吗?”
这位教授“啊!”的一声,脸红得说不出话来。
又有一次,一位酷爱修行的朋友邀请我去他位于郊区山林里的工作坊,一进去只见他盘腿打坐,似乎一心不乱地在修行,等他打完坐,我就和他到外面去散步,偶尔和他聊几句,却发现他似乎变了个人,说起话来都慢条斯理的,每个字都要咬得很清楚,突然间我全身都起鸡皮疙瘩,然后看他走路也是慢动作似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刚打坐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感觉很舒服,他要把这个状态延续下去。
我听完笑了几声,纵身跳过一条小沟,叫他不要著相了,快点跳过来,赶快回去吃东西,肚子很饿了。他却怔在原地跳不过来,好像就怕这样一跳,那种无我的境界就会跑掉。
我也不管他,自己先跑回他的工作坊开了冰箱吃了一堆东西,许久之后,他才气冲冲地走回来,说我破坏了他的境界,好不容易修炼到这个地步,又要从头来,真不该叫我这个损友来看他。
我看他气成这样子,就问他:“什么是修行?”
他大声叫:“我刚刚打坐就是修行,这还用问?”
我说这不是修行,这样修下去他会变成全身都是灰尘的土地公,顶多有路人经过烧几炷香拜拜他,他还是无法开悟的。
他又骂我胡说八道,我就问他:“如果我们人是一辆车子,那要如何修行呢?”
他怔了一下,说不出话。
我又接着问:“是让车子出去到处跑?还是一直停在维修厂,把车子零件都保养得很好,车子擦得很干净,才叫修行呢?”
我记得,他那天再也没有和我说一句话,后来我就离开了,我不知他是否领悟到修行的真义,但至少他应该有所觉醒。
什么才是真修行?
如果我们是车子,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包含到处去跑以及回厂保养这两部分,车子被设计出来的用意,就是到马路上去跑,但车子也是因缘聚合的存在,需要数以千计的零件都运作正常,才能应付各种路况及旅程,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最好都要回厂保养,甚至更换零件维修。
人也是如此,有了用来看东西的眼睛,为什么要一直闭着?耳朵可以把空气里振动的波转换成神经讯息传给大脑,我们才能听到吵架声或悦耳的音乐,这样精密、复杂的器官,不拿来尽情体验天地人间的各种声音,多可惜啊!
同样的道理,嘴巴可以用来吃东西和说话,鼻子可以闻各种味道,手可以创造万物,脚让我们可以跑、可以跳,尤其可以用来跳过山林里的小沟,为何我们全身聚集这么不可思议而且难得的因缘,却要全部绑起来,躲在一个地方不能动才叫修行?
修行当中,静心是需要的,但不见得一定要打坐,可随个人意志去做选择,但是勇敢跳入现实生活中的动态体验,并且保持觉知及观照,才是让人有所体悟的关键。
尽管在娑婆红尘中,有苦、有烦恼、有恐惧,但也有甜蜜、快乐、归属感和超脱的快意。真正觉醒的人,应该是没有分别心地去体验所有的苦乐悲喜,去体验各种滋味,就像一辆车子可以走山路、走石子路、走泥巴路,或走高速公路,把各种体验输入我们的大脑,才能让我们的行车程序升级,从而可以克服更多不同状况的路面。
真正的修行,应把佛法从静态打坐转化成动态体验,完整的修行包含动与静,车子要上路也要维修保养,毕竟,佛法是动静皆宜,无所不在的。
烧佛禅师和拜佛像的人
轮回这东西到底存不存在?
地狱和涅槃或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
灵魂或鬼神是真的,还是只是虚构?
不少读者写信来问这类问题,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例如,有位学电机科学的读者,他认知到的是这世界及万物的存在,遵循的是物理法则及化学定理,而灵魂这东西如何运作于这个物理世界中,是他一直无法理解的,但又宁可信其有,所以写信来求证。
回答这些问题前,我想应该先把大家的问题定位清楚。如果读者问我如何觉醒、静心或观照,或者如何看见实相,从幻觉中解脱出来,那么这些问题是属于佛法及禅的问题。然而,如果问我地狱、灵魂轮回及鬼神,或者超能力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属于宗教信仰,也就是我说过的信念系统的范畴。
我想,大部分的读者还分不清这两个差别在哪里,因此,也有读者以为我是法师或道士,写信要求我驱魔作法,让我哭笑不得。
事实上,谈觉醒观照的是佛法,关心神鬼灵魂或西方净土的,是佛教。本来,佛法和佛教是不分的,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层次;然而,佛法在世间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层次比较高的法,慢慢被误解为佛教,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信念系统。因此,在佛陀灭度后两千五百年的这个时代,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佛法不等于佛教。”
古代有个丹霞禅师,天冷了索性把寺里的佛像拆下来劈成木条烧,然而,这个动作在那些虔诚烧香、拜佛的信众眼里,是大不敬而且要受佛陀惩罚的。但是丹霞禅师却说佛像本来就是木头做的,为何不能烧?
你觉得谁对谁错呢?
事实上,没有人错,禅师要的是无我或空性,而佛教徒要的是寄托。
这就是佛法和佛教的差别,如果这两种东西没有搞清楚,把宗教信仰当成学佛的方法,就会出现被骗财、骗色的惨剧;同样的,如果把学佛当成信仰来修,以为每天虔诚念经、拜佛就能开悟,那么,迟早会走火入魔,离佛法愈来愈远。
什么是禅?中国的汉字很奥妙,禅这个字很早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地祇”。禅,不求神通不求玄秘,只强调个人的体悟;因此,禅是一个单加上示,示是地祇的意思,也就是地上的神,双脚踏在地上认真过日子的神。所以,禅的意思,就是单一的地神,也就是透过静心观照,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神。
相对的,信念系统给你一个信仰,一个不安及灵魂可以寄托的东西,这不是修行,它能让你安心,却会让你停止觉知和观照,停止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你为了求心安去信佛、拜神,凭的是你的想象和意志力,也就是你的信念,除了佛以外,全球各地的原始部落也崇拜各种神,有的拜太阳,有的拜石头,也有人拜一棵树,只要你投射你的信念或意志力到某个东西,你自然会有相对的感应,让你增长自信,消除恐惧和不安。
例如,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属宗教的信念系统,和禅的体悟自性,真实不虚地感受到什么是悟,是完全不同的,信念系统是经过头脑才能产生作用的,而悟是超越头脑的。
然而,信念系统不是坏东西,它只是个工具,就像是一把刀或一把枪,用的好可让人身心安顿,有个寄托或透过自我暗示,来开发潜能,但用不好会害死人,或害死自己。
因为,宗教或信念系统的运作模式,类似直销商对会员的洗脑效应,很多信念偏激或神秘的宗教,就是很多人没有保持觉知,而被教主洗脑。不管日后教主做什么荒唐事,教徒总是会去找合理的解释,来强化自己的信念系统,否则,一旦对教主或教义有怀疑,信念系统就会失去作用。
解释完了信念系统和佛法的不同,相信读者可以了解,前面大家问的鬼神、灵魂、地狱等问题,都是属于信念系统,至少对还没有修行到相当境界的凡人来说,超出头脑可以思考或想象范畴的部分,就等于是个人的信仰问题。
因此,大家问我轮回或鬼神、地狱存不存在,我只能说,在大家观照的功力还没有办法达到可以看见(不是用眼睛看)轮回、鬼神或地狱等层次的境界时,只好由你们个人去选择信仰它或不相信它,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算我跟大家说轮回存在,也不代表大家就能看见那个实相,或者我否定了轮回,大家就不相信轮回,在大家都还无法观照的这个阶段,轮回、鬼神、地狱是否存在,要由你们自己去选择。
例如,同样是不杀生,未悟的人靠的是信念,害怕杀生会造业,所以才不敢杀生;但悟了的人靠的是智慧,是看见实相的体悟,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迷信,自然不会拘泥于不杀生的形式或仪式。
其实,佛说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于是佛法里博士班的境界,对还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大家,是不需要太在意的,大家应该先从佛法的觉知和观照开始,慢慢让自己的智慧成长,慢慢升上小学、中学、高中或大学,等境界到了再来谈也不迟。
毕竟,拜佛信众和烧佛禅师的差别,在于禅师悟了,看见了(不是用眼睛看见),就像太阳在头顶,就像风吹脸庞,真切地感受到了,因此不需要再去逼自己相信或信仰什么东西;而拜佛信众因为看不见,所以选择相信或信仰佛是存在的也无妨,只要这个信仰能让他安心。
所以,轮回、鬼神、地狱这类的东西存不存在,由各位自己去决定是否相信(因为看不见、摸不到,所以才需要相信),你选择相信,它们就存在,选择不相信,它们就不存在,不管它们存不存在,其实都对大家不会有什么影响。
例如,我有个同学的老父亲过世了,有神论者说老父亲的灵魂会回来,无神论者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但我那个同学却说,他父亲的爱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他却能真实感受到,父亲的爱仍一直存在。
因为他和父亲几十年的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感受和体悟,不是其他有神、无神论者可以想象的。
悟就是这么回事,人是否有灵魂?人是否只是一堆分子的聚合?完全靠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让人产生感情和思想?人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
这些答案,最好自己去观照、体悟,当你体悟到了,你全身细胞都会感受到那个答案,那是一种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全知”或“唤醒”,不是用头脑去分析判断,也不是要你去看见什么神迹或听见神的声音。因为,实相只有一个,不会因为人的信念或喜好而有变化,只要你能看见实相,你就能找到答案,当你还不能看见实相时,不妨就给自己一个信念去寄托吧!
佛的慈悲,来自于红尘间的爱
我说过,我想推广的是一种“人本自然”的以人为本的修行,我也说过,我所说、所写的,都是我自己亲身体悟的,不是我的头脑想象或编造出来的。
因此,当很多读者写信来问我,要如何才能拥有像菩萨和佛陀那样的慈悲,普度众生,我一再回答,先从你身边的亲人,或你的爱人开始,去全然地进入那个爱,不管是男女爱情、亲情、友情,你要全然地爱他们,但不是溺爱或乱爱;在全然进入这个红尘间的爱以后,你要去观照、体验它,最后就会有所悟,体悟到我们来这地球都是为了爱,我们为爱而生,其他的名利、权势、荣华富贵,都只是游戏,只有爱可以让人超越生死和红尘的种种执著、恐惧和罣碍;接着,你自然可以把这个爱向外扩展,去爱你不认识的人,甚至去爱你讨厌的人,或是你的敌人。
然而,很多读者仍搞不懂,又写信来问,说佛陀不是叫我们不要有“我执”?不要执著于这些人世间的情爱吗?而且情欲不是所有罪业的源头吗?
这些读者显然没有看懂我说的话真正意涵,这也是我最担心、也最怕去误导他人的,尽管我写得已经很白话、简单,但仍有人会走错路,误会我的意思。
我说过,我们这些凡人想修行、想开悟,就必须从“人”的层次开始,而不是一下子就跳到修行者或神佛的高度。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所以凡人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大脑的妄觉,脑内的爬虫脑和动物脑,包括七情六欲和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包括我们的恐惧不安和懦弱,包括我们的贪、瞋、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修行的基础。
所谓的学佛修行,是借由佛法来让我们拥有“看见”实相的智慧,而不是否定或推翻你所有的一切,重点应在于我们是否觉醒,是否懂得观照这些我们拥有的一切,不管是你认知为好或坏的,是道德或不道德的,只有透过观照,我们才能有体悟,进而看清世间万象的本质,大部分都是我们头脑加工出来的幻象,真正属于物质界和生物界的只有小部分,如此我们就可以从很多自己制造的痛苦牢狱中解脱出来。
如果,为了修行成佛,就要我们否定现有的所有因缘,包括我们对亲人、爱人、友人的爱,那么,不仅违反人性,也违反自然,这种修行继续下去,不是修成一个无情无爱的魔,就是会精神错乱。
佛是充满爱的,佛不是无情的,否则,佛何来慈悲说法度众生?否则菩萨为何觉悟了,还不愿离开人世间,还对众生有很深的感情?
只是,我遇过很多法师和学佛的朋友,都认为佛是不谈情爱的,也认为情爱为人带来痛苦,因此要斩断七情六欲,因为无情无爱才能解脱,否则永远在这红尘间轮回,无法升到天界,开悟成佛。
在这里,我必须向他们说,这些想法都错了,大错特错。
为什么我敢这样肯定,说佛和菩萨是充满爱的,那是因为我不是用头脑逻辑在下结论,而是我在长时间的观照下悟到了,我全身细胞都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无远弗届,不可思议,每个人,或者说每个灵魂,都因为爱而存在,不管他在宇宙里轮回了几百世。没有爱,灵不会存在,灵的力量就不会聚合几亿或几百亿个细胞形成一个生命体;没有爱,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就不会有感应,就不会有感情。
在观照中,在不停地大悟小悟中,我看见了世间的许多实相,增长了许多智慧。但是,当我的“看见”到达了一个程度,就体悟到“爱”这个东西是无所不在的,而且我发现,如果没有爱,我的智慧和悟就无法让我解脱,如果没有爱,我“看见”愈多实相,就愈恐慌不安,甚至会被误导到万物是唯物的歧途上面,而走火入魔。
我“看见”每个人来这地球,背后都有很深且很复杂的因缘,并非纯粹的随机或偶然,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真实不虚地存在于这宇宙,包括因缘和灵魂(阿赖耶识),因缘里面包括业力、愿力和自力,甚至一只狗、一只猫,或一朵花、一只虫,都有灵魂和因缘在其中。
当你能从长期观照中悟到这些,你自然就会懂我在说什么,你自然就可以把你对亲人、友人、爱人的爱,扩展到更多人身上。
否则,我讲再多,大家只是用头脑,用人类有限的脑力来解读我的悟,必然会觉得我说的不合逻辑,违反传统佛法的精神。
物理学家在做量子力学实验时,发现粒子的运行轨道,会受人的视线和意念影响而脱轨乱窜;市面上有一本畅销书提到,我们对水说好话或发出善的意念,水的分子结构会变得很对称很美,相对的,对水发脾气,水的分子结构就乱成一团。
万物是有灵魂的,这不是我的信念系统,而是我的悟;有灵魂的生命体是可以用意念互相沟通的,甚至我们的意念,可以影响他人或这个大千世界,这也是我的悟。
记得我小时候养了一只狗,有一天我回家发现鞋柜被它搞得乱七八糟,我气得在门口等它回来要骂它一顿。结果,我发现它还没进门,也还没看到我,就夹着尾巴哀嚎着冲到街上去,我气得追出去,它还一边跑一边回头看我……
类似这样的真实案例,全世界到处都在发生,大家想想,连狗都能感受到我的意念,更何况是人?
佛和菩萨是超越人、却又包含人所有一切的觉悟者,并非割断或舍弃人所有一切的外星人,佛和菩萨是有情有爱的,他们的慈悲来自红尘间的爱,只要全然付出你的爱,同时保持觉知和观照,你就能感受到佛和菩萨的爱。
我说过,人各有因缘,如果你还不能透过观照,“看见”我所“看见”的,不妨也把我说的当成一个“信念系统”,让灵魂有个寄托或依循的轨道。但是,请你一定要保持觉知,否则你反而会变成信念系统的奴隶。
如果你也能观照到我说的,也不妨写信给我,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