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与罗马帝国
作者:刘小枫 主编,娄林 执行主编
摘自“基督徒与公民——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张力”一文
        欲研究个体之为公民(citizen)与个体之为信徒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承认,基督教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异教公民神学(Civil Theology)的衰亡所引发的思想变化,具有至为根本的重要性。或许,关于这一变化最清晰的讨论莫过于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试图指出公民神学之局限,并为一种关于个体正确取向的理解奠基。在奥古斯丁的文集中,我们寻不见任何一篇说教性、综合性的政治学论著,但是,通过《上帝之城》,我们或许可以最大程度地析解奥古斯丁的政治思考,以及对作为基督徒和作为公民的人而言,这些思考所具有的意义。
        奥古斯丁以古代城邦的消逝和罗马帝国的崩溃为起点,并因此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政治统治分裂成了所谓“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现代实体。这一点,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奥古斯丁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至关重要,毕竟,他起码提纲挈领地思考了他所处时代的两件大事——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基督教渐居主导所引发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境况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找一个答案,有必要再次转向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在理解人类处境的道路上,这部作品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表达方式,无畏地迈出了第一步。也许,通过认可奥古斯丁对不断变化的政治潮流和社会潮流的分析——正是这种变化导致了现代处境——我们可以反思并理解自己的境况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