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贝尔斯登:华尔街的荣耀、贪婪与毁灭

作者:〔美〕威廉•D. 科汉

译者:曹琉郡

ISBN:9787508059235

出版时间:2010-10-01

开 本:16开  页数:392页

定价:¥49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2008年 3月 16日傍晚,拥有 85年辉煌历史的华尔街金融巨擘贝尔斯登轰然倒塌,以极低的价格贱卖给了JP摩根,贝尔斯登这个名字从此成为历史,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也就此拉开了序幕,恐慌笼罩了整个华尔街。著名金融记者、曾为华尔街资深投行家的威廉·D. 科汉在书中全面披露了贝尔斯登坍塌的内幕。

  本书以大量的采访、人物对话和往来邮件的内容等为基础,生动地还原了发生在3月份的那些导致贝尔斯登破产的事件,精彩之处让人屏气凝神,如同身临其境,对相关人物的描述更是栩栩如生。同时,书中还回顾了贝尔斯登 85年的历史、几个重要人物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内部残酷的权力角逐以及公司在华尔街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通过这些叙述,分析了贝尔斯登这个看似固若金汤的金钱机器坍塌的深层原因,以及华尔街第二次镀金时代的结

束。透过贝尔斯登,本书展现了金融界的贪得无厌、自高自大和盲目无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向读者揭露了华尔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章节目录

致谢/

第一部 分来龙去脉:三月的日子
第一章 终极捕螂盒/
第二章 一场骗局/
第三章 “贝尔斯登并没有发生困难!”
第四章 挤兑
第五章 夜间的军队
第六章 蜂拥而至
第七章 惊慌失措
第八章 道德风险的价格?2美元
第九章 美联储的营救(在贝尔斯登被收购之后)
第十章 守灵之夜的疯狂
第十一章 炼狱深处
第十二章 “我们才是真凶”

第二部分 前因后果:风雨八十五年
第十三章 赛
第十四章 “王牌”
第十五章 吉米
第十六章 五月花革命
第十七章 商业哲人
第十八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兴起
第十九章 “恶霸总会屈服”
第二十章 数学神童与棒球明星
第二十一章 “我们都去野餐,门票为25亿美元一张”
第二十二章 从头部开始腐烂的鱼

第三部分 第二次镀金时代的终结
第二十三章 2010年的10%战略
第二十四章 凯恩和斯佩克特的资本积累计划之争
第二十五章 乔菲的泡沫
第二十六章 “整个次贷市场都在举杯庆贺”
第二十七章 “如果有欺诈,我们就得赔钱”
第二十八章 一个愚蠢决定
第二十九章 纳什维尔
第三十章 凯恩的反叛
第三十一章 绝望的时代呼唤轻率的计划

尾声 危机四起

作者简介

 威廉·D.科汉 (William D. Cohan)

    威廉·D. 科汉,曾是华尔街的一位资深投行家,畅销书《最后的大佬》的作者,该书于 2007年获得《金融时报》-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大奖。他本人长期为《金融时报》和《财富》杂志撰写文章,同时还为许多其他财经杂志和报刊撰稿,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每日野兽》杂志等,并经常出现在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中。 

 

 

编辑推荐

★ 著名金融记者、2007年《金融时报》-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大奖获得者威廉·D. 科汉扛鼎之作。

★ 一部关于贝尔斯登优秀的企业传记,全面回顾贝尔斯登坍塌始末,揭示华尔街背后鲜为人知的黑幕。

媒体推荐

  作者以大师级的手笔还原了贝尔斯登发生内爆时的情形这是华尔街历史上一段动荡的插曲,而且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叙述翔实准确……作为历史资料,没有比这本书更有价值的了。     ——《彭博财经》 

    科 汉的文字细致入微地叙述了一年前那令人惊慌失措的十天所发生的事,贝尔斯登被描绘成一间岌岌可危的纸牌之屋,处在一场风暴的前沿……作者十分娴熟地剖析了 导致贝尔斯登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对华尔街错综复杂的运作方式的描叙如同一出精彩的戏剧,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即使一个外行也能轻松理解……      ——《纽约时报》首席书评人角谷美智子

     科汉生动地记录了那些摧毁这家拥有 85年历史的经纪机构甚至是整个经济的各种傲慢、贪婪、鲁莽和卑鄙的混杂之事。这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书,它沿袭了 1990年布莱恩伯勒和约翰希利亚尔的《门口的野蛮人》一书的文风,提供了对相关金融知识较为全面的理解以及大量的内部信息……这些都是很难获得的,尤其 是其中对某些内部人士生动、世俗的话语的引用,十分吸引人。     ——《商业周刊》

书摘插图

书摘:

致谢

    如果没有双日出版公司那么多敬业的专业人士的帮忙,说实话,完成这本书是无法想象的。排在这个单子最前面的是我的朋友和编辑比尔·托马斯,他在2008年 3月的某天醒过来,看到他的退休基金惨跌,决定必须要写一本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来龙去脉的书。史蒂夫·鲁宾是我另外一个旧交,也是双日出版公司的前出 版商,他对本书的完成至关重要。我对他们二位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我也非常感谢我的新出版商桑尼·梅塔。

    从这里开始,按姓氏字母顺序,我要感谢来自双日出版公司的米利沙·安·达纳兹克、戴维·德雷克、约翰·丰塔纳、克里斯·福图纳、丽贝卡·加德纳、菲莉斯· 格兰、苏珊娜·赫兹、丽贝卡·霍兰、科里·亨特、艾莉森·里奇、凯茜·特拉格和休·沃尔高。同时我也要感谢伦敦的团队:海伦·孔福尔和佩恩·沃格勒。

    一些原属贝尔斯登的员工也对我写这本书帮助很大。特别是保罗·弗里德曼、罗伯特·厄普顿、汤姆·弗莱克斯纳、唐纳德·当、史蒂夫·比格利特、道格·沙伦、 汤姆·马拉诺、萨姆·莫利纳罗、法雷斯·努杰姆、戴维·格拉瑟、埃德·利维、文森特·泰塞、弗雷德·萨莱诺、托尼·诺韦利和叙泽特·法萨诺。在这里要特别 感谢贝尔斯登的资深首席执行官,也是贝尔斯登的灵魂人物——吉米·凯恩,感谢他的真知灼见和慷慨精神。

    其他非属贝尔斯登的员工也同样给予我很大帮助,其中包括弗兰克·E. 施拉姆三世、桑迪·刘易斯和芭芭拉·刘易斯夫妇、罗金·刘易斯、蒂姆·盖特纳、卡尔文·米切尔、苏珊·麦克劳克林、加里·帕尔、罗金·科恩、史蒂夫·施瓦 茨曼、彼得·罗丝、拉里·萨默斯、艾伦·姆钦、约翰·古特弗罗因德、小哈罗德·C. 迈耶、加里·科恩、肯·威尔逊、戴维·所罗门、迈克尔·杜威利、卢卡斯·冯·普拉格、彼得·特鲁尔、安迪·梅里尔、萨姆·海曼、约翰·安杰洛、帕特丽夏· 凯恩、菲利普·奥尔德、罗素·罗伯茨、迈克尔·莱丁、罗迪·博伊德、贝内特·西德卡、梅雷迪恩·惠特尼、盖伊·莫斯科夫斯基、劳丽·卡普兰、安妮·诺顿、 亚历山德拉·莱贝撒尔、杰伊·梅尔策博士、埃林·卡伦、费利西娅·格吕梅和斯蒂芬·科恩。毫无疑问,还有很多其他人对我写这个故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 他们不愿透露姓名。他们心里都明白我指的是谁,当然我十分感谢他们。

    对我来说,在这八个月的全力冲刺中,一些不同寻常的普通朋友让我坚持了下来。他们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候让我开怀一笑或者给我一句建设性的批评。他们是:戴 维·苏皮诺和琳达·帕金森·苏皮诺夫妇、杰米·肯普纳、唐·爱德华兹和安妮·爱德华兹夫妇、阿尔·加纳、杰弗里·利兹、杰里米·萧列度、戴维·雷斯尼克和 凯茜·克莱马夫妇、艾伦·坎托和帕特·坎托夫妇、吉尔·休厄尔、安迪·萨文和考特妮·萨文夫妇、约翰·巴特里克、 杰尔姆·巴特里克和M. D. 巴特里克夫妇、汉密尔顿·梅尔曼、戴维·韦布、基特·怀特和安德烈娅·巴尼特夫妇、玛丽·默菲特和邦尼·亨特夫妇、赛思·伯恩斯坦、马克·丹尼尔、弗雷 迪·沃尔德、亚当·里德、约翰·布罗迪、安迪·塞韦、卡罗尔·卢米斯、肖恩·塔利、杰夫·利德尔、帕蒂·马克思、罗伯特·道格拉斯、格温·格林、彼得·戴 维森和德鲁·麦吉夫妇、约翰·莫里斯和马西娅·圣托尼夫妇、杰夫·斯特朗和克丽·斯特朗夫妇、迈克·坎内尔、约翰·弗兰纳里和特蕾西·弗兰纳里夫妇、罗伯 特·圣菲尔德和弗朗辛·圣菲尔德夫妇、安迪·韦森菲尔德和劳伦·韦森菲尔德夫妇、艾伦·古德施塔特和阿曼达·古德施塔特夫妇、亚历山德拉·彭尼和丹尼斯· 阿什博夫妇、斯图尔特·爱泼斯坦和兰迪·爱泼斯坦夫妇、约翰·费尔德曼、埃斯特·纽伯格、杰伊·温思罗普和路易莎·温思罗普、斯图·琼斯和巴布·琼斯夫 妇、迈克尔·凯茨和弗兰·凯茨夫妇、吉姆·辛普森和休·辛普森夫妇、杰伊·科斯特利、杰伊·佩洛夫斯基、埃里克·奥塞尔、查理·贝尔和休·贝尔夫妇、里 克·范·宰尔、史蒂夫·梅凯尼克和莉奥拉·梅凯尼克夫妇、斯图尔特·里德、蒂姆·查格和尼娜·查格夫妇、约安·奥索夫斯基、布赖斯·伯索尔和马尔科姆·柯 克、蒂娜·布朗和哈里·埃文斯爵士夫妇、约翰·吉莱斯皮和苏珊·奥尔良夫妇以及杰玛·奈克。我也要感谢我和我妻子的亲属们:整个富特家和舒特金家,我的父 母苏珊娜和保罗,我的兄弟彼得和杰米,以及他们的妻子和家人,感谢你们不断给予我的巨大支持。我再次感谢你们。

    我的好朋友同时也是文稿代理人乔伊·哈里斯非常看好这本书,她一如既往,成了本书最忠实的拥趸。我把无尽的感激之情和无限的爱意送给她。

    最后,再次特别强调,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我挚爱的家人德布·富特、特迪以及昆廷·科汉给了我温暖的关怀。

    毋庸置疑,书中任何与事实相左的错误,包括遗漏或者多余,我要负全责,与他人无关。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