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另,为方便读者理解,译者将这些残稿全部译成中文,附录于书后,供读者参阅。此亦为学界之前所未有。
全书结构为:第一部分“哲人之死”,探讨18世纪德国思想界关于哲人之死的讨论,进而论述荷尔德林如何解读恩培多克勒的死亡传奇,以及这种解读如何体现于他的戏剧创作。第二部分“荷尔德林的恩培多克勒”,详尽分析残稿的编剧方式、剧情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等。最后得出结论:荷尔德林的创作不是对现成悲剧理论的应用,而是一场反思悲剧形式的实验。附录部分是所有残稿的中译,外加作者另一篇研究文章。
章节目录
作者简介
特蕾西娅·比肯豪尔(Theresia Birkenhauer,女,1955—2006),德国戏剧理论家,曾在波鸿剧场担任戏剧顾问。1995年和2005年在柏林自由大学先后完成博士论文和教授资格论文,并在该校以及卡尔斯鲁厄、莱比锡等地的大学任教,2002年至2005年受聘于汉堡大学,任近代德国文学(重点教戏剧)教授,2005年至2006年9月在柏林艺术大学任教授,主讲戏剧的理论与历史。研究重点:拉斯克-许勒,海纳·穆勒, 霍夫曼史达尔,荷尔德林,梅特林克,契科夫,热内,贝克特,戏剧理论以及戏剧和歌剧的编剧。作品:专著《传奇与诗》(1996)、《语言的舞台——戏剧作为文学的场地》(2005);论文集《戏剧-理论,场景和语言之间》;与施托尔(Annette Storr)合编《时间性——论艺术的现实性》(1998)。另有不少论文被收入其他学者选编的戏剧论文集中。
编辑推荐
荷尔德林留下了唯一存世的戏剧残篇——《恩培多克勒之死》,但这些残篇恰恰构成了荷尔德林“思”与“诗”的大厦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将领我们缓缓进入这部深邃而令人却步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