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4月22日下午,由华夏出版社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南京大学举行。作为向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精心准备的一份献礼,该套丛书由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南京大学庞绍堂教授主编,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15位知名学者通力完成,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份波澜壮阔,振人心弦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画卷。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团委、江苏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相关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对该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丛书以战场分类,全套共分8册,分别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大西洋战场》、《中国正面战场》和《中国敌后战场》。在遵循严肃的学术态度和学术方法基础上,图书注重科普,追求趣味性和可读性,书中添加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大事记等内容,既做到了内容准确严谨,又做到了文字浅显、活泼,方便读者阅读。为进一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一个入门参考,本套丛书还有一个特点,作者们查阅了大量中外文资料,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大战”,“二战”曾在大半个地球激烈进行,其中一个主战场是中国,但长期以来中国战场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在二战过程中,西方中心的倾向已经出现。后来,关于二战的解读和理解,都非常强调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把其他方面有意无意地忽略。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在西方人撰写的二战史中提及很少。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战争,或者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美国和日本之间战争的附属品。这套丛书有意识地纠正了这种偏见,其中有“两册半”是写中国的——《中国正面战场》与《中国敌后战场》,在《东南亚战场》分册中,也有一半篇幅讲述了中国远征军的壮烈历史。目前该套丛书已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本次发布会上,华夏出版社还向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价值12800元的大型图书《国际儒藏》和两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向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捐赠了价值8800元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和两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并向江苏省委党校和南京大学历史系各捐赠了两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新华网、中青在线、中国江苏网、中新社、江苏卫视、江苏教育频道、十八频道南京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参加了这次发布会并做了报道。
南京大学历史系原主任陈谦平教授主持新书发布会。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宣传部长王明生教授代表东道主致辞,他同时也是《中国敌后战场》作者之一。
主编之一,《苏德战场》作者庞绍堂教授。
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张生教授担任《中国正面战场》和《中国敌后战场》两书的撰写。
陈仲丹教授是《太平洋战场》的作者,他同时担当了本丛书的配图工作,这是他在介绍书中罕见的历史图片。
翟晓敏教授是《大西洋战场》的作者,他是本丛书唯一有军衔的作者(大校)。
《北非战场》作者陈晓律教授。
《东南亚战场》作者潘兴明教授。
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长 戴路。
全体作者和嘉宾见证捐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