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个人文明与文明的多元辩证

作者:杨尚懂

ISBN:9787508081991

出版时间:2014-10-01

开 本:16开  页数:264页

定价:¥32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本书重新定义“文明”的概念,结合中国历史,对个人文明与文明进行多元论证,进而倡导建立、建设文明学。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健全、优化社会组织系统及其价值要素结构,更加合理地使用和配置资源,提升社会文明组织能力与价值存在,走出现代文明的结构不平衡和过度扭曲的困境,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理论背景(1)
第二节 个人文明的基本理论概述(5)
第三节 文明学(41)
第四节 《道德经》的唯道主义哲学(52)

第二章 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与文明学(57)
第二节 多元辩证的基本含义(62)
第三节 文明的系统论(67)

第三章 文明的多元辩证
第一节 文明研究的基本概况(83)
第二节 文明的多元辩证及其基本含义(87)
第三节 文明人的界定(94)

第四章 河图洛书时代
第一节 中国史前时代基础知识顺差的演进(103)
第二节 大农政治——氏族超组织的文化福利共同体的构建(114)
第三节 三种类型的社会能效系统(127)

第五章 少年中国论
第一节 专业化工商氏族工商贸易的作用(137)
第二节 逐鹿中原——公共暴力潜能垄断权的建立 (143)
第三节 中国共识——社会存在的公共最适度(147)
第四节 国家组织幅度及其效能(152)

第六章 论国家文明和国家社会
第一节 论国家文明和国家社会(157)
第二节 论个人文明的社会化和国家化(162)
第三节 论权势法统(171)
第四节 论因果不必然律(177)

第七章 论个人文明的基本需求
第一节 生物学意义的需求(188)
第二节 文化学意义的需求(191)
第三节 社会学意义的需求(200)

第八章 个人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多元辩证
第一节 论人的智力发展和进步的自组织状态(210)
第二节 论人的先知先觉及其类化(212)
第三节 论人的自组织性、共组织性和被组织性(216)
第四节 论人类智力的被组织状态(220)
第五节 论个人文明的危机(224)

第九章 论个人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公共政治保障
第一节 公共安全和秩序的供给(229)
第二节 公共政治的组织性和主权者的异化(233)
第三节 政治的效能主义(237)
第四节 政治的能效主义(239)
第五节 一个传统乡村的现代变迁(244)

主要参考书目(249)
后 记

作者简介

 杨尚懂,男,1965年生,广东英德人。1987年毕业后到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原名广东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从事财务工作至今,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著有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及其文化内涵》《道德违约与先秦社会的政治变迁》等。
 

书摘插图

                                                                     序
    尚懂先生的第三部著作《个人文明与文明的多元辩证》又写出来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是2010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及其文化内涵》,第二部是201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道德违约与先秦社会的政治变迁》。
    我和尚懂先生及其他几位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聊一些社会科学问题,去年他常跟我们聊起的就是个人文明。我对个人文明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但很感兴趣,因为关 于文明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从个人文明的角度切入的却甚为少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符合实际生 活的观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去研究历史和现实问 题,但真正这样做的并不多见。所以,我听尚懂先生说到这一研究课题,就觉得很新颖,并常跟他一起讨论。
    现有的关于文明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是就野蛮时期、蒙昧时期、文明时期展开的历史研究,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研究等。从个人文明到组织文明到社会文明到 国家文明再到国际文明、人类文明,这样的研究从理论到现实都是很有意义的。表面上看,在文明的范畴中,个人文明处在最低的一层,是最为具体和最为现实的。 人们往往认为,最具体的对象是最容易说清楚的。就现实来说,这也许是对的,但理论研究并非如此。在理论研究中,要说清楚一个具体概念,所做的研究可能是最 为艰辛的。
    关于“具体”概念,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 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这里说的“具体”,在现实中是“起点”,在思维中却是“结果”,好像有点难以理解。
    现实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都可以看成一个具体事物。比如一个人,他不仅与历史上的人区别开来,而且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也不同,这个人就是具体的个 人。在对现实进行认识时,具体的个人是认识的起点。但独立存在的、具体的个人又不是孤立的,他的存在与许多事物发生着多种多样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 生活的时代、社会制度、生活资料的生产、生存环境等等。从与其他事物相区别来说,这个人是独立的;从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来说,这个人又是“许多规定的综 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任何个别的“具体事物”都处在“多样性的统一”中,脱离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而绝对孤立的“具体事物”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它是 哪些规定的综合?是哪些多样性的统一?这只有经过人的认识和思维才能综合出来。经过思维的综合,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人”,同时又是“多样性统一”的 “人”。思维结果的“多样性统一的人”,又回复到作为现实起点的个别的“人”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具体”这个概念,既是现实的,又是思维的。在现 实中是独立的一个事物,在思维中是多样性的统一;在现实中是起点,在思维中是结果。在思维中多样性统一的事物,在现实中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事物和这个事物与 其他事物的联系。在直观和表象上,我们只是反映出独立存在的一个事物;在思维中作为综合过程的结果的事物,却是处在多样性联系中的一个事物了。这里可以看 出,哲学说的“具体”,有现实性的一面,又有抽象思维的一面。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具体”,才是我们应努力去追求的。黑格尔说哲学“引导我们回复到 具体”,说的就是我们要运用哲学的思维,让我们探讨的各种对象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概念,达到多样性统一的、具体的认识。
    怎样在头脑中形成思维的具体?这就是“抽象”的问题了。现实中的具体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只是停留在直观和表象上,头脑中反映的只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一 个的具体事物,没有得到“多样性的统一”。要在头脑中形成思维的具体,得到一个事物的表象认识,只是起点。如果思维停留在这个起点,意义就很有限,因为它 只表明这个事物是这个事物,是空洞的。即使认识到与对象相关的少量的或间接的联系,虽然已经是一种空洞的“抽象”了,但还只是“抽象”的抽象,而不是具体 的抽象。思维所要追求的,是从起点开始,寻求事物的多样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多样性的统一。在头脑中形成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的思维,思维中的这个事物就 不再是“抽象”的抽象,而成了具体的抽象。这个具体的抽象,也可以称为思维的具体。可见,具体有事物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抽象有“抽象”的抽象和具体的抽 象。事物的具体是现实的,思维的具体是理性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抽象达到的只是单一的联系,具体的抽象则是不同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哲学要求不 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抽象,而要达到具体的抽象。黑格尔说“哲学最敌视抽象”,说的是敌视“抽象”的抽象;说哲学“引导我们回复到具体”,说的是在思维中 回复到多样性统一的具体。
    从关于“具体”的理论分析不难想见,研究文明,最难研究的是个人文明。我读了尚懂先生对于个人文明的研究成果,感到自己对文明的认识更加具体了。如果本书 的读者也有这样的感受,我想本书的研究目的就达到了。诚然,要想将个人文明的具体性都概括出来,那是一项巨大的研究工作,不是一个人、一本书、一时间可以 完成的。然而,既然有人开始了这项研究,后继者继续努力,一步接一步,我们对文明的研究就会不断地进展。随着文明研究的进展,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越来 越高,人类的前途也会越来越光明。
    以上是我读这本书稿后的一点感受。尚懂先生的前两部著作写出来后,我都是第一个读者,他都让我写个序,这部著作也是如此。写下上面的文字,是为序。
                                                                                                                 张尚仁
                                                                                                                 2014年4月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