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中华老年医学》系统总结了老年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全面介绍了临床老年多发疾病的诊疗和护理经验,特别是融汇了传统医学在老年医学学科领域中的独特经验,对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老年医学中的应用也作了相应的介绍,整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新颖性。全书共六篇40章,包括概论、基础解剖组织生理病理、临床特殊问题、临床各系统疾病、护理及展望等,编写体例合理,层次分明,行文简洁,论述科学,对提高老年医学学科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章节目录
第一篇 老年医学概论
第一章 老年医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老年医学范畴
第二节 老年人年龄划分
第三节 老龄社会概念
第二章 老年医学历史
第一节 西方老年医学简史
第二节 中国老年医学简史
第三节 军队老年医学简史
第三章 老年医学伦理学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
第二节 老年医学伦理学
第三节 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八颗红心”
第四章 老年医学中西医结合概念
第一节 对中医药应有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第三节 中医治疗老年病的有效治疗方药
第五章 人体衰老的机制和防治
第一节 人类的最高寿限
第二节 影响人寿命的因素
第三节 衰老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衰老的指征
第五节 衰老的机制学说
第六节 衰老的细胞学和分子学研究
第七节 衰老的防治
第二篇 老年医学基础解剖生理病理概论
第六章 老年人器官组织解剖生理变化
第七章 老年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
第八章 老年人免疫功能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免疫功能变化
第九章 老年人内分泌功能变化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轴功能
第二节 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第三节 垂体性腺轴功能
第四节 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
第五节 胃肠系统激素功能
第六节 心血管系统激素功能
第十章 微量元素与老年疾病
第一节 人体化学元素概念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生理生物功能
第三节 微量元素与老年疾病
第四节 微量元素研究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一章 基因研究与老年疾病
第一节 基因研究的历史
第二节 基因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我国基因研究现状
第四节 基因研究用于老年疾病
第五节 基因研究的展望
第十二章 干细胞生物技术与老年疾病
第一节 干细胞基本概念
第二节 干细胞技术发展由来
第三节 干细胞生物技术概念
第四节 干细胞技术与老年医学
第五节 干细胞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篇 老年医学临床特殊问题
第十三章 老年人患病的临床特点
第一节 老年人所患疾病分类及常见疾病
第二节 老年人患病临床特点
第三节 老年人死亡疾病统计
第十四章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不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MODSE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MODSE的临床特征
第四节 MODSE的临床诊断
第五节 MODSE的预防和治疗
第十五章 老年人围手术期内科常见疾病的处理
第十六章 老年人疼痛问题
第一节 老年人疼痛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老年人的几种特殊性疼痛疾病
第十七章 老年人合理用药
第十八章 老年人膳食营养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膳食营养问题
第三节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膳食营养问题
第四节 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膳食营养问题
第五节 老年人代谢内分泌疾病膳食营养问题
第六节 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营养膳食问题
第七节 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膳食营养问题
第八节 老年肿瘤患者膳食营养问题
第十九章 纳米技术与老年疾病
第一节 纳米技术基本概念
第二节 纳米技术发展由来
第三节 纳米技术应用范围
第四节 纳米医学的展望
第五节 纳米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四篇 临床系统老年疾病
第二十章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老年人心律失常
第四节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与药物促心律失常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七节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
第八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九节 老年人心脏瓣膜损伤性疾病
第十节 老年高血压
第十一节 老年人低血压
第十二节 主动脉疾病
第十三节 颈动脉粥样硬化
第十四节 内脏缺血综合征
第十五节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第十六节 冠心病介入性治疗
第十七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十八节 高龄冠心病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估
第十九节 老年人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和一级预防
第二十一章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肺炎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五节 老年肺结核
第六节 肺癌
第七节 肺动脉栓塞
第八节 肺血管炎
第九节 肺动脉高压
第十节 呼吸衰竭
第十一节 睡眠呼吸障碍
第十二节 老年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第二十二章 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第四节 慢性胃炎
第五节 胃食管反流病
第六节 消化道憩室
第七节 肠道炎症性疾病
第八节 老年人便秘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节 老年人胆石病、胆囊炎
第十一节 胰腺炎
第十二节 消化道肿瘤
第二十三章 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第三节 脑出血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 震颤麻痹
第六节 老年性痴呆
第七节 眩晕
第八节 老年抑郁症
第二十四章 老年人血液淋巴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十五章 老年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二十六章 老年人代谢内分泌疾病
第二十七章 老年人结缔组织疾病
第二十八章 老年人骨关节疾病
第二十九章 围绝经期及老年期妇女疾病
第三十章 老年人耳鼻咽喉科疾病
第三十一章 老年人眼科疾病
第三十二章 老年人口腔疾病
第三十三章 老年人皮肤疾病
第三十四章 老年康复医学
第五篇 老年人护理
第三十五章 老年护理概述
第三十六章 老年常见内科疾病护理
第三十七章 老年常见疾病围手术期护理
第六篇 老年医学研究展望
第三十八章 老年医学历史功绩
第三十九章 老年医学研究现状
第四十章 老年医学任重道远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潘天鹏,1925年12月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江苏常州,空军总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分院),为理学学士(1948)和医学博士(1951),后在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1973.6-1974.2),长期从事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和高级干部保健工作,主编《常见老年病诊疗手册》(1980),《老年医学基础知识及常见老年病》(1985),《现代系统老年医学》(1998),《从医五十年医学文献综述论文汇编》(2000),《西医兼中医工作三十年经验总结》(2005)等专著。
石津生,1940年12月生,湖北沙市人,196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在空军总医院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老年病科副主任,主任,空军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空军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院专家组成员,全军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及《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老年医学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擅长老年心血管内科的临床与研究,有主富的老年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以及干部保健工作经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现代系统老年医学》等专著,获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军队医疗成果奖3项。
高和,1953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兰西县,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睡眠中心高级研究学者,,空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现任空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呼吸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呼吸医师协会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养老与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内科呼吸系统病,危重症和临床睡眠医学研究,热心于老年健康管理,慢性疾病康复与护理研究,主编《实用机械通气治疗手册》(2002年第1版,2006年第2版),《自主神经治疗学》(2006年第1版)等专著,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编辑推荐
《中华老年医学》:高级医师书架。
书摘插图
老年病科医生遇到的问题和麻烦,比一般内科医生更多更复杂,所以医生们常常在老年病科门前驻足不前。这里的主要思想障碍有二:一是怕学不到技术,二是怕工 作难做。其实在老年病科将可学到更多在一般专科学不到的知识。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坚持原则,也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作为老年病科医生只有本着尊老 敬老的优良传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目的只有一个,为老年患者谋利。
2.学习更多为老年患者服务的知识
我们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年患者服务的思想是贯彻老年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前提,但还需要有一手为老年患者服务的高超本领。只有具备高超的老年医学诊疗技术,才 能完成好为老年患者服务的工作。因为老年人患病临床表现常常极不典型,或者常常多系统多器官同时受损患病。作为一名老年病科医生就要求学习钻研更广博的知 识,片面强调某一内科专科专业,将不能适应老年病科工作的需要。
以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为例,其临床表现常常很不典型,多数无心绞痛症状。有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当作胃肠病收人消化科病房的,有表现为肢肿当作代谢紊乱收入内 分泌科的,有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呼吸科病房的。如不具备多方面知识将延误诊治,后果将难以想象。再者,重症老年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 老年医学工作者除应有较广的内科医学基础知识外,还要熟悉老年人的生理解剖、病理变化特点,要学会掌握各系统主要急重症的诊治原则,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急性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复苏处理原则,呼吸系统的肺大出血和呼吸衰竭的急救原则,消化系统的胃肠道大出血的处理原则,脑神经系统的重症脑 梗死和脑出血的处理原则,以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和低血糖等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急救原则。
总之,既立志于老年病科专业,就要在学习求知和工作中付出更多更多。老年病科医生应该是一名全科医生,如能再系统学习中医,能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治病,则更能受患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