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2015)

作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ISBN:9787508086699

出版时间:2015-12-10

开 本:16开 210*285  页数:800页

定价:¥258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是一本重要的工具书。它可以全面反映我国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情况,记录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汇集有关文献资料,便于人们认识、了解、研究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省市区残联总结工作,互相借鉴先进经验,为决策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章节目录

第一编  重要文献(1)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3)
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6)
三、中国残联领导讲话(10)
四、涉残法律法规(28)
五、重要文件(39)

第二编  重大专题(53)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专题(55)
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专题(69)

第三编  全国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83)
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85)
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工作(90)
残疾人维权工作(95)
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97)
残疾人康复工作(110)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工作(113)
长江新里程项目(114)
残疾人教育工作(117)
残疾人就业工作(118)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128)
残疾人扶贫工作(132)
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137)
残疾人体育工作(154)
残疾人事业国际交流与合作(163)
中国狮子联会工作(166)
中国残联机关建设工作(185)

第四编  残疾人专门协会和社会工作(219)
残疾人专门协会和社会工作(221)
中国残联专门协会项目评估和
财务监审委员会工作(244)
中国盲人协会工作 (250)
中国聋人协会工作 (256)
中国肢残人协会工作 (263)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273)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278)
志愿助残工作(283)

第五编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工作(301)
一、政策法规文件(303)
二、工作综述(304)
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1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308)
四、大事记(315)

第六编  地方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21)
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23)
天津市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35)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49)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63)
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73)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84)
吉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396)
黑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07)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15)
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29)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41)
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51)
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60)
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71)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80)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491)
湖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02)
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13)
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38)
海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51)
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59)
重庆市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71)
贵州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82)
云南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594)
西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07)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14)
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25)
青海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38)
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5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70)
黑龙江垦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676)

第七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直属单位工作(683)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685)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692)
华夏出版社(697)
华夏时报社(700)
中国盲文出版社(703)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708)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715)
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720)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731)
中国华夏文化集团(733)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735)
北京按摩医院(740)
中国残联信息中心(742)

第八编  2014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749)

第九编  2014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大事记(755)

作者简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是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它是在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1953年成立)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1984年成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书摘插图

                       前言
                       邓朴方
  就通常而言,一个重视自己足迹的人,大抵是善于在总结中提高的人。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项事业也是这样。
  这是因为,“足迹”不仅仅是既往时光的记录,“昨日”的累积,它还蕴涵着孕育未来、引发未来的规律,由此可以产生指导未来的蓝图。
  岁月倥偬,新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已历经近半个世纪。它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足迹斑斑,犹如散落在迂回道路上的簇簇星火,昭然可见。把这“足迹”收集并且有序地编排起来,给关心和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在追忆往事时提供些方便,并尽力从中发掘些什么、探求些什么,以便今后的路走得更准、更稳,这就是编纂这部《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的主旨和用心所在。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证,怎样对待残疾人和残疾人的事情,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什么时候社会文明全面、深刻地展现,什么时候这项事业发展得就比较好,什么时候社会文明出现偏颇以至倒退,什么时候这件事情就遇挫、受损。因为,说到底,这是测试和完善人性的事业,是使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不断得到升华的事业。
       这项事业与社会主体的关系是“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的关系,从几十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脉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是,这不是说,经济、社会发展了,这项事业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前者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一个条件,这就是把“一切为了人,包括残疾人”的观念放在心上,把社会上的弱者特别是残疾人的平等充分参与,放在心上——放在公众的心上,更放在决策人和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人的心上。有了这个条件,更多地理解了这项事业,才能将它融于国家整体,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
       应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致力于帮助残疾人进入社会,使残疾人在事实上得到各种合法权益。只是限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使这项事业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区分出“收养救济”与“平等参与”这些阶段罢了。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并引入大量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益的新观念,对这项事业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正是这些新观念使我们得以对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予以重新审视。我国正在按照既容纳健全人,也容纳残疾人这种新观念来重新设计、改造现实社会和现实社会生活。这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它带来的是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在那里,所有社会群体包括残疾人群体,都能够平等劳作生息,共创共享,而不是只容纳健全人而把残疾人阻隔在社会的一隅。我们知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人共享”的社会。我们有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这一点,并且,比别的国家做得更好,因为,这个目标不但与我国的优良传统相一致,而且为我党“人类解放”的根本宗旨所包容,更不要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了。
       我们不应、不能,也不会辜负这一历史的重托。
       从《年鉴》中可以发掘的感想还有很多,这里不过是作抛砖之谈罢了。在即将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只想强调一点,面对近50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业绩,我们将更加坚定一个信念:为创建“人人共享”的社会不遗余力地贡献我们的一生。
      《年鉴》是历史的记录、信息的总汇。我更希望它是一种启迪、一种呼唤,启迪人们从中认识历史的规律,沿着这个规律推动残疾人事业前进;呼唤人们美好的心灵和良知,在推进残疾人事业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中,使人性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1995年9月25日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