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作为19世纪最“不合时宜”的学者之一,布克哈特的思想主题是对欧洲“现代性”及其伴生的文明危机的诊断。出于对古典人文传统的捍卫,他拒绝使用任何现代学科范式来将其思想体系化,而是采取一种隐微式言说,将自身思考融贯在其著作、讲稿以及生前所留下的上千篇书信中。
本书精选了布克哈特书信中最具代表性的181篇,其中包括他1879年伦敦旅居期间的9篇日记,全景式地展现了布克哈特从20岁至去世前夕的生活与思考。
本书精选了布克哈特书信中最具代表性的181篇,其中包括他1879年伦敦旅居期间的9篇日记,全景式地展现了布克哈特从20岁至去世前夕的生活与思考。
作者简介
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Christoph Burckhardt,1818—1897),瑞士文化史和艺术史学家,被后世誉为与兰克政治史学并立的“经典文化史学之父”。代表作有《世界历史沉思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希腊文化史》等。
艾俊树,1990年生,重庆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西方思想文化史。在《史学月刊》《人文杂志》等CSSCI源刊发表论文数篇,所发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编辑推荐
19世纪只有一位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敏锐的和富有远见的考察,这位历史学家就是雅各布·布克哈特。
——卡尔·洛维特(Karl Löwith)
布克哈特获得了超越其时代局限的历史身份。他将自己的这一身份定义为“不合时宜”,因为他激烈批评他所处的时代在文化上缺乏有价值的生活形式。这一批评态度本身成了生活的基座,对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希望都怡然安放在那上面。
——约恩·吕森(Jörn Rü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