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以及《王制》绎读

作者:[美]朗佩特 著

译者:戴晓光 彭磊等

ISBN:9787508082806

出版时间:2015-01-01

开 本:32开  页数:528页

定价:¥69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图书详情

  柏拉图对话的戏剧时间安排描绘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时间进展。《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了三篇柏拉图对话——《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和《王制》。在《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初登公共舞台,他在此前后的哲学政治有一种更加公开的政治意图。在《卡尔米德》和《王制》中,苏格拉底经历了长期的在外征战,重返已然改变的雅典城邦,学会了某种重要的东西,思想上发生了转变,他认识到自己要采取全新的方式来传达哲学、彻底保护哲学。

章节目录

中译本前言
 ———如何凭靠尼采的眼光识读柏拉图(刘小枫撰)
致 谢
导 言
第一部分 辉煌时代中的哲学
第一章 《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与希腊启蒙
 序言 伟大的普罗塔戈拉
 1 开头的话
 2 框架谈话
 3 苏格拉底与一位雅典青年
 4 冥府中的苏格拉底
 5 普罗塔戈拉介绍自己
 6 苏格拉底的挑战和邀请:政治术可教吗?
 7 普罗塔戈拉的展示性讲辞:政治术何以可教
 8 苏格拉底的展示性讲辞(一):
       智慧者必须教导德性的同一性
 9 苏格拉底引起一场危机
 10 苏格拉底的展示性讲辞(二):
       看待智慧者的更智慧的立场
 11 阿尔喀比亚德掌控局面
 12 苏格拉底的展示性讲辞(三):
      面对众人的更智慧的立场
 13 最后的审判:勇敢与智慧
 14 胜利者苏格拉底
 15 最后的话
 16 苏格拉底在公元前433 年服务于哲学的政治
 《普罗塔戈拉》与《阿尔喀比亚德前篇》戏剧时间考
第二部分 危机时代中的哲学
第二章 《卡尔米德》
———苏格拉底哲学及其传播
 序言 苏格拉底的返乡
 1 开头的话
 2 苏格拉底的意图
 3 卡尔米德进场
 4 苏格拉底接手克里提阿拟定的剧本
 5 脱去卡尔米德灵魂的外衣
 6 克里提阿从苏格拉底那里接受了什么
         以及打谜者心中的想法
 7 每个存在都应该变得如其所是的
        那样清楚吗?
 8 明智的最终定义,苏格拉底的定义
 9 苏格拉底之明智的可能性
 10 苏格拉底明智的益处
 11 苏格拉底评判这场探讨
 12 最后的话
 13 《卡尔米德》的听众可能是谁?
 《卡尔米德》戏剧时间考
第三章 《王制》
———柏拉图主义的诞生
 序言 苏格拉底的大政治
 一 苏格拉底下到的世界
 1 开头的话
 2 被迫者与自愿者
 3 向克法洛斯学习
 4 珀勒马科斯与苏格拉底的正义
 5 驯化忒拉绪马霍斯
 6 雅典年轻人的状况
 二 苏格拉底的新起点
 7 新神
 8 新哲人们
 9 新灵魂中的新正义
 10 强迫与另一个起点
 11 《王制》的中心:哲人统治者
 12 格劳孔:哲人统治的盟友
 13 柏拉图主义:哲学的政治辩护以及哲学的引言
 14 公开为哲学说话的人们
 15 最大的学习之喻像:太阳、分线、洞穴
 三 返乡的奥德修斯的最后行动
 16 对荷马的爱戴和崇敬
 17 荷马的事迹
 18 荷马的孩子们
 19 对苏格拉底的孩子们的报酬和奖赏
 20 取代荷马的冥府
 21 最后的话
 《王制》戏剧时间考
结 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朗佩特(laurenceLampert,1943—),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是西方公认的尼采大师,目前为印第安纳大学退休教授。著有《尼采的教诲》《尼采与现时代》《施特劳斯与尼采》《尼采的使命》《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等。其中,《尼采的使命》一书,是近些年来释读《善恶的彼岸》最出色的,而《施特劳斯与尼采》也被认为要比施特劳斯的弟子们更理解施特劳斯。

书摘插图

                         前言
                         导言
  柏拉图将其对话作品散布于苏格拉底一生的时间跨度之中,他将有些对话安排在前、有些安排在后,从而诱使专注的读者产生好奇:这幅时间地图是否描绘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时间进展?柏拉图是否展示了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的过程?本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柏拉图为其对话设定的戏剧时间邀请读者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由此进入苏格拉底思想的真正大厦。走在这条道路上,读者将伴随着苏格拉底,与数世纪之久的哲学传统决裂,转向自己的探询之路,并在历经岁月之后,步入对自然的最深刻理解,而此后又逐渐学会在哲学所面对的威胁面前(柏拉图重点展现了这种威胁),以恰当方式掩盖并传递这种理解。柏拉图诸篇对话的规划展示了苏格拉底朝向苏格拉底的转变。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转折点和漩涡”——对于政治哲学史也同样如此,而政治哲学是哲学由以庇护并发展哲学的准哲学式的手段。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成为其自身的历时性记载具有一种重要意义,这种意义远远逾越了哲学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的存在,因为它是对哲学转变为苏格拉底式哲学的持续记载,而这种记载采取的形式最终主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生活。如果密切注意对话的时间和场景来展开对柏拉图对话的研究,我们就会看到,我们文明的根源之一是如何在历经岁月之后,形成于雅典帝国的一位智慧之人的心智和行动之中——这位智慧之人认为,他的智慧的思想和行动应当从雅典开始,向更广阔的世界开拓属地。
  在对柏拉图作品的研究中,“苏格拉底如何成为苏格拉底”的问题很晚才提出,而且必定很晚才提出:仅当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读者心中的确赢得了应有的钦慕之后,这个问题才得以出现。“苏格拉底是如何成为苏格拉底的?”这个问题是由这样的读者提出的:他们已然受到对话的吸引,来到了那位在众多哲人中看来最具公众性的哲人面前。由于有点急于知道他们自己独特的老师如何成为他自己,这些读者将会探询关于苏格拉底的首要记载,此后,他们才开始发现柏拉图如何将问题的答案编织进了对话里——读者得以提出这个问题,经过了柏拉图的精心安排。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