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收藏

登录

图书资讯 | 活动预告 | 最新上架 | 重点推荐 | 精彩书评 | 套书展示 | 在线阅读

读鉴小说轩(15种)——中国通史那些人!目前国内所见规模最大的历史小说丛书。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高质高品,坚拒“戏说”!包括:《张仪》、《石达开》、《宋太宗》、《明太祖》、《霍去病》、《努尔哈赤》、《汉武帝》、《东晋帝国》、《李斯》、《大秦帝国》、《大隋国母》、《秦始皇》、《班超》、《汉光武帝》、《苏秦》

作者:英哲 等10人

ISBN:

出版时间:2016-06-16

开 本:16开 170×240mm   页数:页

定价:¥520

已有0人评价,查看评论

分享到:0

同类图书购买排行

图书详情

  华夏社历史小说丛书“读鉴小说轩”的组稿宗旨,要求作者对史料与小说创作的关系,要把握好“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分寸,允许合理、有限的虚构和艺术加工,但严禁“戏说”等媚俗手段,为净化图书市场和社会人文观念做出应有的努力!第一辑10种:包含《张仪》、《石达开》、《宋太宗》、《明太祖》、《霍去病》、《努尔哈赤》、《汉武帝》、《东晋帝国》、《李斯》和《大秦帝国》。

章节目录

《张仪》

引子舌在便可说天下
第一章巧施连环之计
一、金蝉脱壳的妙用
二、反客为主说魏王
三、天下归一大构想
四、把兵灾战祸移给楚国
五、屈平(原)统一六国的主张
六、歃血盟誓中的交锋
第二章敌军围困万千重
一、芈八子的韬略
二、设法挑起窝里斗
三、行兵布阵运筹忙
四、分兵六路攻三关
五、助巴国攻楚逼退兵
第三章按左抶右破重围
一、借俘虏逼楚王息兵罢战
二、以敌借敌大反攻
三、败将犀首的求生计
四、欲望本是双刃剑
五、抛出诱饵钓大鱼
六、用名誉去换取理想的实现
七、被利用后的觉醒
八、为破“合纵”再使楚
第四章急功近利毁联盟
一、郑袖善舞的策略
二、废长立幼师生翻脸
三、一箭双雕谋专宠
四、和战之争引发大内斗
五、扳倒昭阳叫屈平孤掌难鸣
六、张仪设圈套,屈平被谗
第五章重地轻人输全局
一、商於之地与绝齐亲秦
二、哭谏不成反被逐
三、说客设计牵红线
四、扶植代理人掌控燕国
五、六百里地变成六个邑
六、受辱的怀王再起百万之兵
第六章为一统江山甘愿赴汤蹈火
34一、以地换人中的毒招
二、假惺惺与真赴死的对抗
三、美人计让张仪死里逃生
四、秦王暴毙时的遗嘱
五、失去靠山后的打算
尾声

作者简介

  《张仪》作者1:张英慧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全委会委员,福州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编剧。出版有《暗渡陈仓》、《苏秦》(合作)、《戍台令》等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戏剧作品16部,获过中国曹禺戏剧优秀剧目奖,剧本奖;创作、拍摄影视剧9部,获得国际喜剧电影节荣誉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张仪》作者2:张哲明    某高新企业中层干部,工程师。曾创作大型话剧《严复的呐喊》(合作)、《苏秦》(合作)等作品。

  《石达开》作者:顾汶光(1941-2000)  汉族,上海人,民盟成员。一级作家。1959年毕业于贵州遵义县第一中学,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都匀市针织厂工人。贵州省文联专业作家,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大渡魂》,长篇历史小说《天国恨》、《百年沉冤》、《国殇》,中篇历史小说集《绝代名妓》等。《大渡魂》获贵州省第三届文学作品奖。 

  《努尔哈赤》作者:刘恩铭   1942年生。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中文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诗词学会会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努尔哈赤》、《皇太极》、《张学良将军》、《忽必烈》等九部,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等四部,文学评论集《文学人物与历史人物》,报告文学集《一代风流》;曾获第七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骏马奖、辽宁省政府优秀文艺成果奖及大小奖项十余次,其创作成果被列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等多部专著及《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

  《宋太宗》作者:王红玲    女。河南新蔡县人;河南省作协会员。先后在《青年导报》、《河南新闻出版报》供职。做过记者、记者部主任。后调《时代报告》杂志社任总编助理。曾获《河南日报》“金融杯”二等奖;在《时代报告》杂志发表报告文学《生命的绝唱》,成功推出河南省“共产党员学习的典范”张可山。发表报告文学、人物传记、人物通讯数十万字。现专职从事文学创作,出版长篇历史小说《魏忠贤》。

  《明太祖》《汉武帝》作者:王占君    1944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1年评为国家一级作家,1992年获国务院一等特殊津贴,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作了报道,1996年当选为中国十大“世纪之星”,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曾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阜新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副主席、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等。
     1975年因病下肢瘫痪后,迄今出版的文学作品55部,总量已超过1300万字。其中,长篇历史小说《契丹萧太后》获首届全国奋发文明图书一等奖和首届东北文学奖,长篇小说《白衣侠女》获中国首届通俗文艺优秀作品奖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奖,长篇小说《蝎子沟暴动》获首届全国“乌金奖”,长篇小说《黑玉》获第六届全国“乌金奖”,回忆录《苦海泛舟》获第五届全国图书奖,还有多部影视作品分获全国、东北地区及辽宁省等多种奖项。

  《霍去病》作者:宋福聚    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现为山西省长治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恶之花》、《永乐王朝》(上下卷)、《中兴名相》、《良相吴典》、《上海教父杜月笙》、《汉光武帝》、《嘉庆皇帝》、《王莽》、《春秋五霸》(合作)、《赵氏孤儿》、《五代十国》、《大明江山风雨情》等,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担任编剧的电视剧作品有《苍狼》、《光影》、《大漠骠骑霍去病》(拍摄中)。在各类杂志发表中短篇作品及论文若干。山西省作协会员、高校写作学会会员。

  《东晋帝国》作者:何宙樯  重庆土著;资深媒体人、创意人;非典型80后历史写手,尤爱“乱世纷繁、家国情仇、红颜吴钩”;自幼读史,善习文章,心中有梦,口无遮拦;创微信公众号:大何说(daheshuo)。

  《李斯》作者:常万生    抗战胜利那年出生在凯歌高奏的冀中大平原,文化革命结束时走出了东北师大的校门,随即进入了另一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当过最基层的士兵,最基层的排长。军旅生涯的一段较为厚重的岁月是在大连陆军学院当教授。
  曾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全军院校《大学语文》学科专家,获全军育才金、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历史小说、传记小说多部,曾获多种奖项。现为大连艺术学院教授。

  《大秦帝国》作者:毛颖  1969年生于北京。自由作家、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工科学士。做过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监理。曾为世界500强企业资深经理人,业内知名。少时即喜爱文学,后广泛涉猎历史、哲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领域。1991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管得着吗你(又名<绿鹅>)》、《往事如烟》、《红月亮》、《落荒而逃》、《春秋五霸》(合作)、《大秦帝国》、《武王伐纣》等;网刊长篇小说《红尘三千》、《深水爆破》等;创作影视剧本百余集/部,包括在CCTV-8“黄金强档”播出的《九死一生》(30集、谍战)、《婚姻变奏曲》(30集、情感);并有史话类、管理类著述。
  出道“工科男”,偏喜舞文弄墨绘人生醒醉;
  终结“白领梦”,唯愿耕古耘今观世道兴衰。
  他的文字勾勒的未必止于“画面”。
  他的小说讲述的绝非只是“故事”。

 

媒体推荐

 《张仪》:蒙冤盗璧尽蹉跎,鬼谷折竹多。他日良禽择木,唇齿亦兴国。    横破纵,掩旌锣,陷城郭。投秦欺楚,六里商於,三寸之舌。


——《诉衷情》

书摘插图

摘自《张仪》

引子 舌在便可说天下

  荒芦飞絮,残阳如血。
  瘦骨嶙峋的老牛,拖着一辆破车,吱吱呀呀地,在漳河滩地上向北缓缓行驶。
  破车前后,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童揪住牛鼻绳子在前头引路,另一个年逾而立的汉子,扶着车辕为老牛助力傍行。小童名叫范雎,平时叫他小雎子;中年人姓毕名成,人们常叫他毕先生。他们都是躺在车上的主人的忠实仆人。
  主人张仪,大名鼎鼎。鬼谷仙师得意门生,与孙膑、庞涓以及后来者苏秦为师兄弟。张仪学成下山,四处游说求聘,初成楚国令尹昭阳的下等门客,因被诬窃取和氏璧而受尽侮辱被打得半死。小雎子与毕成将他救出,用破车拉回汾阳老家,彻底离开刻薄傲慢的楚荆之国。
  昏鸦匝树,鸣禽归林。老牛破车沐浴着夕阳余晖,慢慢地溯源而行。
  车上张仪,趴在破锦毯上,浑身上下衣衫破烂,渗满血迹。他仍在昏迷之中,毕成俯下身子轻声叫了几次都不见醒来。毕成知道这是被打惨了,生怕主人从此留下残疾。他忧心忡忡,半抬半扶着破车,想尽量减少车的震动与颠簸。
  而张仪,尽管昏死不醒,但其灵魂似乎还在漂泊游荡。他觉得自己变成云朵甚至空气,轻飘飘地任凭风吹气涌,他在急驰,在飞升。一座名山大川忽现眼前,只见那里青山横云带、绿树含轻烟,紫气缭绕,薄雾弥漫。蒙眬之中,一峨冠博带,宽衣广袖的巨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那巨人自称黄帝子少昊,天皇贵胄,张仪的始祖。少昊口授天机,说天将降大任于你,必先饿你体肤,累你筋骨,受尽人间千磨百难,方可成就一段大业。张仪诚恐诚惶,还没来得及拜谢,一阵风吹来,那巨人就化作了河川山脉……
  魂魄依然腾云驾雾,在虚空之中疾行。倏忽之间,来到一个叫作青阳的地方。这里翠竹绿树花繁叶茂,溪水淙淙、禽鸟啾啾。张仪看得入迷,竹林后闪出一个大汉,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背插羽筒、手执弓箭。大汉喝道:“张仪孙儿!吾乃少昊第五子挥也,在此为弓长之职,专门督造弓箭羽矢供人争战之用。因有建树业绩斐然,被黄帝赐姓为张。你现为我张家子孙,当牢记祖训扬我门风,齐家治国平定天下,为黎民百姓鞠躬尽瘁。”张仪听罢,慌忙趴在地上叩谢不止,见声音渐远渐消,忙抬头看时,却见云缠雾卷,绿树青山忽隐忽现……
  破车轻轻晃动,张仪呻吟一声,毕成急忙俯身叫声主人,主人却又昏死过去。毕成叹了一口气,命雎子加快速度。雎子揪紧牛鼻子绳,老牛拖着破车,大步向前走去……
  直到东天亮起曙光,他们才来到汾水边的一个村庄前。这里植满桑树,枝叶茂盛,远远望去,一片新绿,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破车驶进大宅庭院,雎子大叫师母快来。一位少妇应声开门,是张仪的妻子,俗名云倩,乃桑园主的女儿,出嫁后因张仪四处奔走居无定所,故仍住娘家帮父母掌管桑麻,是远近闻名的采桑女。
  雎子来不及说明,就带云倩来到破车前。三人同心协力,将张仪抬进厢房,小心平放于床榻之上。毕成叫夫人拿出石臼,自己则从怀里掏出一把草药,揉成一团放进石臼之中,又要来几匙米饭,用石锤捣烂做成膏药。雎子简单地向师母说明了经过。云倩听罢埋怨几句后就去为丈夫宽衣解带,见张仪浑身尽是棍伤拳伤,不禁又垂泪不止。
  雎子烧来汤水,与师母一同为张仪洗了伤口,又用茶油抹上,拿牛角梳推摩。毕成将做好的膏药敷在张仪的伤口上散瘀去毒,再为张仪换上干净衣裤。云倩又一匙一匙地喂了张仪药汤。张仪飞散的魂魄这才聚拢,剧痛再次把他的意识唤醒,他冷笑几声,醒了过来,面前的影像变得清晰可见,与刻在心中的影像对接,他的记忆完全恢复,轻声叫出范雎、毕成的名字。毕成、雎子都高兴得涕泪交流,而云倩更是抽泣不断。张仪笑问妻子:“快给我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云倩“呸”了他一声,又爱又恨地嗔道:“都被打成这样了,还有闲工夫说笑,舌头要是没了,方才怎能说话?”
  张仪强忍着疼痛,惨然笑道:“只要舌头还在,将来照样可以游说天下。”
  ………
  张仪在家一面吃药治伤,一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派出毕成、范雎到各国转悠,收集各种信息情报。回来后进行综合、对比,选择对象寻找突破口。他听说,苏秦游说了燕国君臣,获得燕文侯的充分信任,当上了燕国上卿,并作为燕王特使前往赵国谏君说人,又得到赵肃侯重用,被强留在赵国当上了丞相。
  这一信息让张仪兴奋不已,他觉得伤痛已愈,便决定去投靠师弟,谋一个职位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是,云倩知道后坚决反对。她怕张仪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灾难刚去又降新祸。她认为还是老老实实守在家中,采桑养蚕种麻织布,日子过得既安稳又滋润。可是张仪不听,还请出岳父做云倩的思想工作。他吩咐毕成、范雎在家等候,一有消息就要赶到他的身边共谋大事。
  张仪备足盘缠,只身前往邯郸,径直来到相府前,呈上名刺欲见丞相。门官见他仪表不俗、相貌堂堂,料定是张仪来到,却说苏丞相不在,请先找个客栈住下,明天再来。张仪住下后心想,定是门官不知自己与苏秦的关系,所以才漫不经心的样子。次日一早,张仪又到相府自报家门,门官听了爱理不理,也不给通报,态度比昨日更加怠慢。张仪心里很气,但又没办法。如此来来去去,持续到第六天,门官才把张仪求见之事通报进去,过了好长时间,出来一个小吏,自称姓贾,名叫舍人。贾舍人传丞相旨令说,相国公务繁忙请张兄明日再来。气得张仪三尸暴跳七窍生烟,骂苏秦如此无情无义,恨不得跑到鬼谷山禀告仙师狠狠治他一把。
  可是气归气,毕竟有求于人,只好忍气吞声。等到翌日早晨,张仪换上新衣早早来到相府等候。只见府邸之外,旌旗飘扬,甲士罗列,好不威风。张仪心里骂道:摆什么臭架子!但仍耐着性子,等了好一阵子,才见中门关上耳门打开,贾舍人出来带张仪从耳门进去。
  苏秦坐在华堂高座之上,正听着一排大小官员的禀报。张仪正要登上台阶去见苏秦,旁边的官员喝道:“相国公事未完,闲客自应稍候!”
  张仪退了下来,在廊下站了好一阵子,见苏秦接见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就是没人来唤他,心中恨得要命,却又无可奈何。
  已近午牌时分,堂上传下话来。贾舍人小声嘱咐:“相爷叫你了,好生伺候着。”
  张仪整衣敛容,登着台阶往上走。他指望苏秦会降阶下迎,谁知苏秦仍坐着不动。张仪来到跟前,忍气施了一礼。苏秦略略举了举手,吩咐预备午餐待客。
  贾舍人与两个女仆,奉命在堂下院里摆一张小桌,放上一碗粗米饭和两碟小菜。张仪入座,见苏秦案上,山珍海味,琼浆玉液,侍女、丫鬟频频服侍,而自己桌上如此寒酸,不禁心中感叹,顿觉羞恨交加。张仪原想通过老同窗推荐,当上一官半职,没想到却遭此冷遇,心中有气,勉强扒几口饭就丢下筷子。
  苏秦吃饱喝足,丫鬟端水漱口,又送毛巾让他擦脸,然后传张仪上堂说话。张仪到这时候,实在憋不住了,抢前一步,指着苏秦骂道:“苏秦,你我分手时互嘱富贵不相忘,如今我千里来投,你竟在老同窗面前摆起官架子,究竟置朋友情谊于何地?”
  苏秦不紧不慢地说:“我早说过,兄才远胜于弟,想不到你却如此呆瓜,以至于处处受困。我今贵为相国,当然可以荐人为官。只怕兄台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不能有所作为,到时候反让我这个推荐者难堪,兄台岂不怪我!”
  张仪骂道:“大丈夫顶天立地,靠的是一身本领,岂赖小人推荐?”
  “既然自夸海口,何必又来见我?”苏秦反唇相讥,“看在同窗学友份上,赐你几镒黄金,你拿去活动活动,或许还会混出一点名堂来。”说罢,命管家取出黄金给张仪。
  张仪不屑一顾,哼的一声拂袖而去。
  回客栈的路上,张仪气愤难忍,心里骂道:“苏秦小子,真够狠毒。早知如此,还不如听夫人之劝,在家种桑养蚕罢了!”
  走进客栈,见店家已将自己榻上铺盖收拾好了,便生气地问:“我尚未退铺,你怎么搬走铺盖行李?”店小二笑道:“小人见先生去见相爷,想相爷必然安排先生到国宾馆去住,用美酒佳肴招待先生。小店如此简陋,如何容得下先生屈居于此?”张仪越听越气,羞恼交集于心,又不愿说出今日遭遇,只好躺在榻上唉声叹气。
  此时,贾舍人闪进门来。贾舍人请张仪不要生气,说他看不惯苏秦势利的派头,已辞了小吏之职,专门来陪先生共创大业。张仪却问:“受尽羞辱之人,如何再闯天下?”贾舍人说:“苏秦得志,靠的是合纵理论,先生一贯倡导连横,何不以此对付他?”张仪一听,跳将起来,说诸侯各国大都软弱无能,只有秦国最强、最有理想,不如去秦国一游,鼓动秦国攻打赵国,抓住苏秦五马分尸,也好解自己心头大恨!贾舍人说愿以万金相助,张仪引贾舍人为知己。两人商定计划,结伴同往秦国。
  来到咸阳,住进豪华客栈,贾舍人搬出大量金银珠宝,供张仪上下打点。一时间,秦王身边的人无不与张仪结成朋友。时任秦国国君的是秦惠文王,他不时听到王公大臣吹说张仪为鬼谷神人、天下奇才,心想,前些年苏秦来秦国游说,不该误听人言辞退不用,结果苏秦怀恨在心,到处宣传合纵抗秦,致使秦国无法得志于山东(崤山之东)。今日张仪来了,寡人再不能重犯驱赶人才的错误。倘若手下有个张仪,可听听他的建议,也可找出办法对抗苏秦。
  如此想罢,便让人请来张仪,拜为客卿,赐给一座府邸。张仪也不孚重望,时常在秦王面前纵论天下大势,出谋划策为秦国伐谋伐交,商讨制定秦之用兵之策,深得秦王信任,成为秦廷红人。
  一天,张仪回府,贾舍人便向他辞行道:“先生今日得志,小的十分高兴,今任务完成,须赶回邯郸交差了。”
  张仪连忙挽留说:“我在困难时,多亏先生帮助,如今又赖先生慷慨解囊,才有今日备受秦王重用,正要报答先生知遇之恩时,为何却要离我而去?”
  贾舍人急忙答道:“小人哪有什么知遇之恩,助你成功者,实乃苏秦也。”
  一提苏秦,张仪就生气:“先生何出此言,是先生出钱资助我西行,与苏秦有何相干!”
  “不,不!”贾舍人把头摇得如拨浪鼓,“实不相瞒,苏相国刚刚约诸侯合纵以抗秦,生怕秦国怒而伐赵,使纵约崩溃瓦解。想到可以掌握秦国大权的人,非你张大人莫属。便造出舆论说苏秦在赵国如何位高权重,目的是吸引大人到邯郸来。又用怠慢之法激怒大人,让大人怒而离开赵国。然后给小人金银珠宝,暗助大人打进秦国。那些高车骏马,全是苏相国拨给的,小人不过是苏相国手下的一个食客,哪能有那么多的金币车马!”
  张仪一听,不禁叹息:“嗟乎,张仪不明,竟坠入苏兄计谋之中而不自知,岂不说明才不如他!我刚刚在秦国站住脚,又怎敢算计赵国?请先生回去替我多谢苏相国,就说苏兄在赵一天,我决不提‘伐赵’二字,以此消弭兵灾战祸,用来报答苏相国至诚美德。”
  ………
  张仪深得秦惠文王的尊崇敬重,一些同僚却妒火中烧。头一个跳出来攻讦的是公孙衍,他一心想谋取相位,见张仪后来居上,大有取而代之的可能,便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说张仪口能舌辩不学无术,其信任是用金钱买来的。还四处散布谣言,说张仪曾贿赂了魏冉、樗里疾(嬴疾)等朝中重臣,引起魏、樗等人的不满。第二个跟进造谣的是陈轸,他见张仪才华在自己之上,生怕自己上卿的位置会被取代,便说张仪品质恶劣,曾偷盗楚国令尹昭阳的和氏璧,被打得半死后驱逐出境……
  针对公孙衍、陈轸等人的攻击诽谤,张仪略施一计就把这些诬蔑击得粉碎。张仪向秦惠文王进谏,他不提商鞅改革而讲先王变革使秦国国力、军力大大增强,天下才俊都到咸阳集聚又使秦国智力超群。他说,纵观天下,唯秦最强,只有秦国有能力统一分崩离析的天下,山东各国的精英们正是看到了这个大势,才纠集一块以“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对抗秦国统一天下的计划。近日,咸阳的策士、谋略家们就合纵连横争论不休。争论当然有好处,可以通过思想交锋,碰撞出智慧火花。但也易生忌恨,形成内斗而产生内耗。大王不如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发动谋臣、策士、诸子百家进献策论新说,以定统一天下的策略。
  秦王闻奏龙心大悦,在次日朝会上,便降下谕旨,在半月之内,谁能为寡人献上最好的治国平天下之策略,谁就能担任秦国第一任丞相。臣工客卿一听,劲头大增,纷纷赶回馆舍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争先恐后地献上奏章。秦惠文王夜以继日一一阅览,从中寻找锦章妙文。他拿起陈轸的《合纵难成论》,见上面提出“六国联盟各怀异心”的观点,觉得有点意思,便放到可重阅的一边;又拿起公孙衍的《破合纵论》,一看题目就来了兴趣,再读到“用离间之计使山东各国离心离德”,觉得建议可操作性强,也放到可用的一边;又看到甘龙、杜挚各自作的《诡道辩》和《欺诈说》,觉得是从兵书上东抄西凑来的,一怒之下扔到堂下;又拿起魏冉、樗里疾合写的《伐韩攻周挟天子以令诸侯疏》,心中大喜,忍不住赞扬起魏冉和自己的亲弟弟樗里疾来;又读到张仪的《横策论》,秦惠文王被张仪的崭新观点、极具前瞻性的理论所折服,读完后竟拍案而起,一迭连声地说读到了好文章,决定将“以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破合纵”的主张作为秦国东出峣山平定天下的国策,命文臣武将忠实地贯彻执行。秦惠文王还将《横策论》写在竹简上挂在御座后边日夜诵读,设坛隆重地拜张仪为秦国第一任丞相。
  陈轸、公孙衍败下阵来,觉得很没面子,又见张仪如日中天、光芒四射,而自己却像晓月残星一样黯淡无光,便卷起铺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咸阳。陈轸投到楚国为客卿,公孙衍则以“合纵”之说游说魏王而成为犀首。
  战国时期是彰显智慧才华的时期,又是崇尚建功立业、鄙视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年代。张仪深知时代潮流,他当上丞相不久,就向秦惠文王建议,秦要向东发展,就必须先夺取一个关键地区作为自己的前进基地,而这个关键地区便是魏国。若能鼓动魏、韩与秦连横,再拆散齐、楚联盟并逐一削弱,那么,秦国杀出山东,一统天下就会成为现实。


第一章 巧施连环之计

一、金蝉脱壳的妙用

  四年之后,新王登基。
  都城大梁,张灯结彩。相国府邸,与所有殿宇楼台一样,全都披锦挂绣,壮丽辉煌。更值一提的是,连日来,府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达官显贵,络绎不绝。各国派来的特使,晋见了新王魏嗣之后,大部分都到相国府拜访张仪。
  此时,张仪刚把赵国特使子之相国送上高车,又一辆华丽的车子来到了相府门口。张仪以为又有哪国贵宾来到,忙热情地迎了上去。没想到下车来的,却是魏国上卿田需。
  田需没有像那些使节那样,带来的是问候与厚礼,而是让人听了骤然感到紧张的消息。
  田需将张仪拉到门房,呼吸不匀,神色慌张,他说他刚从大夫李从那里得知,犀首公孙衍辅佐太子魏嗣登上魏国二任国君大位之后,就要襄王魏嗣下诏清除亲秦势力,张仪首当其冲。魏襄王以初登大宝政局未稳,需要大臣团结辅佐为由,拒绝了犀首的建议。但犀首志在必得,他说大王你要想加入合纵,得到南边楚王的信任,就必须首先罢免、驱逐张仪,否则,就会被五国划向西秦一边,永远孤立于山东五国之外。
  “大王答应了没有?”张仪问。
  “不答应不行,犀首要挟着呢。”田需年近花甲,多说几句话就感到气喘。他换过一口气,又说:“犀首还自告奋勇,拟了罢免书驱逐令,要在一两天内,当着五国使臣的面,公开宣布,以示魏国坚决与西秦决裂,彻底倒向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一边。我还听说,如果大王能做到这一点,楚怀王还愿意将六国约长的头衔让给大王,为此大王正高兴得合不拢嘴呢。”
  张仪第一章巧施连环之计张仪望着田需那浮肿、衰老的脸庞,仿佛在判断这个消息的真假似的,若有所思,抿口不语。
  “大人,犀首阴着呢,又是大人你的死对头。”田需劝道,“他想借大王之手除掉你,报当年被迫离秦之仇。大人何不走为上计,避开血腥之灾?若想逃走,现在还来得及,大梁高门(西城门)还有一个时辰才关闭……”
  “不,我不走。”张仪,终于开了口,“感谢田大人的好意,请大人进去喝几盅美酒驱驱寒冷吧……”
  “不,不。”田需拱手谢道,“时间很紧迫了,大人还是赶快打定主意吧。”田需说完就跨出大门,匆匆登车而去。
  张仪送到大门外,迎风伫立在广场上,望着田需的高车消失在天街通衢尽头,突然一种急切与紧迫感袭上心头。他转身,急急走进相府内室,招来三个心腹门客,围炉商讨应变之策。
  这三位心腹乃是冯喜、毕成和雎子。冯喜年逾五旬,学富五车多谋善断,是为张仪的心腹高参。毕成而立之年,善于抵巇飞钳,又好中庸之道,后来成为纵横家苏秦身边的谋士。雎子姓范,年方十二,聪明机智,天赋极高。范家仰慕鬼谷仙师威名,就把雎子送到张仪门下当书童,想跟张仪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将来辅佐有为之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彻底结束七雄纷争的混乱局面。
  张仪将田需说的话,一句不漏地复述一遍。三门客听后就展开激烈讨论。瘦如灵猴的雎子,一向喜欢抢先发言,他说:“这不可能,大人是先王信赖的重臣,新王刚刚登基,怎敢自残股肱,拿大人开刀?小子想会不会是田需声东击西,设计挤走大人?”
  张仪欣赏雎子的敏捷和坦率,每次见他发言,都认真倾听,这又使得雎子深受鼓舞,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是,冯喜却不以为然。他经常抓住雎子的话题,提出相反的看法,以此驳倒雎子,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不对,不对。雎子论事,往往只触表层不及内里,易得片面结论。”冯喜大摇其头,“诚然,魏嗣才气不足,需要大臣辅佐。但是,犀首挡在那儿,谁也别想插手。犀首很有心计,早在魏嗣当太子时,他就开始投饵钓鱼博取专宠。魏嗣即位成为一国之君,他自然就成了心腹宠臣。犀首野心勃勃,想控制整个魏国,然后以此为基地,合六国之众,与大人相抗衡。而要控制朝政,首先就要排斥异己,眼下正是最好时机,他不会轻易放过的。纵观春秋列国史,哪一个朝代更替不经一场血腥屠杀?因此,说犀首挟襄王要罢免、驱逐大人,是完全有可能的事。至于田需为何要来传送这个消息,不佞已经获悉,田需想当相国已久,可是犀首不让田需上去,犀首想自己兼任。在遇到强大对手时,他想联合大人共同对付犀首,就使出了借力打力灭掉异己的手段。”
  “如此说来,大人在此凶多吉少,不如撤回秦国,马上就走。”雎子被说得沉不住气了,他跳将起来,催促张仪,“主动撤退,可以抢占先机。鬼谷仙师就这么教导我们的,我们不妨一试。”
  “不妥,不妥。”冯喜两眼微合,一副火烧眉毛也不急的样子,“如此撤退太没面子,就是回到秦国,大王不怪罪我们,那些王公大臣也会讥笑我们无能。”
  “可是,让人家赶出魏国,而且当着五国特使的面,岂不更加难堪?”雎子反问。
  冯喜正要辨析,一向爱和稀泥的毕成止住冯喜,笑道:“毕兄所言不差,贤弟说的也有道理。大人是带着使命来魏国当丞相的,现在,连横(连众弱以事一强)未成,合纵又起,而且还兴六国之师攻我秦国。明白的,可说是犀首公孙衍从中捣鬼;不明白的,还以为我们大人有意纠合六国反秦,如此说不明道不白地回到秦国,恐怕日后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
  听着三人的争论,张仪有点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在三人面前走来走去。
  他表面平静,内心却如倒海翻江般激荡不已。
  四年前,他别出心裁突发奇想,向秦惠文王自荐说,只要将他当作一块“砖”拋到魏国去,就能为秦国引回一块“玉”来。秦惠文王知他所说的“玉”的含义,即让他打入魏国内部去支配魏国的外交,使之纳入有利于秦的“连横”轨道,进而引导中原各国都去仿效魏国事秦,达到和平统一六国之目的。秦惠文王觉得此计可行,先免去他的相国职务,接着又以武力做后盾,送他到魏国当上了掌管外交的丞相。
  可是,入魏四年成效甚微。不但没能为秦国引来“玉”,而且连自己这块“砖”,都将被新任的魏襄王挑出来拋出魏国去。回想起来,真是汗颜。他觉得自己的失误就在于,四年来只把功夫做在老惠王身上而忽视了太子魏嗣。那公孙衍正是利用他的这一疏忽乘虚而入接近了储君。他记得那时经常看见公孙衍跟着太子嗣外出打猎,那种阿谀奉承的可怜相,直到今日想起来都觉得肉麻、可笑。
  可是,当公孙衍被老惠王指定为顾命大臣时,他发现自己笑得太早了。而后来,又从公孙衍辅佐太子魏嗣登上王位那志得意满的神情里,他深深感到自己在魏国为相的日子走到头了。现在,狡猾刁钻的公孙衍就是利用新王对他的信任,重新举起“合纵”的旗帜,纠合起六国抗秦大军,向着西秦也向着首倡“连横”的他发起了猛烈进攻。
  他知道,要是这次不能瓦解“合纵”,有效地扼制公孙衍的疯狂反扑,那么,他不是死在恼羞成怒的秦惠文王手里,就是葬身于两军拼杀的疆场上。
  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啊!
  他为此深深懊悔愤恨不已。
  “大人!”冯喜叫道,“不佞以为,与其等着被魏王罢免、驱逐,不如抢先一步,主动提出辞职。”
  张仪被冯喜的话惊醒,他收回飞驰的思绪,踱到冯喜面前,用赞赏的目光鼓励冯喜说下去。
  “辞职之后,大人立即搬到秦国驻魏国的使节馆舍去住。”冯喜神情兴奋地说,“这样,公孙衍与魏襄王暗中策划的罢免、驱逐之计便可不攻自破。”
  “而且住到使馆里去,大人就是秦国的使臣。”毕成补充道,“公孙衍就是想要捉拿我们,也要考虑考虑我们背后强大的秦国答应不答应。”
  “妙,妙!”雎子兴奋地叫了起来,“二位师兄计高一筹,让小子我又开了一次眼界。”
  张仪想了一想,觉得此计不错,便大步流星地走到几案后边,坐在铺着厚厚锦毡的软席上,卷起广袖,往腕上扎着。冯喜、毕成互看一眼,知道主人采用了他们的主意,便示意雎子。雎子机灵,忙奔过去为师父磨墨铺设帛笺。
  张仪思如泉涌笔走龙蛇,不到片刻工夫,就写好了千言的奏书。
  这实际是给秦惠文王的一封密信。信上写着六国伐秦的动态,秦国应付六国“合纵”的对策,以及他请求继续留在魏国行“拋砖引玉”之计的打算,等等。
  因事关秦之安危,张仪特别谨慎小心,写好之后细细检査一遍,觉得没有疏忽遗漏了,才将帛笺折好,装入一根特制的竹筒中,封好封口。又取出免税启节一枚、通关令牌两面,对冯喜、雎子交代说:“你们二人可扮成来魏国经商的父子,贩运一些熟货赶往高门,争取在闭关前混出大梁,要把此书亲自交与大王,再讨一份任命文书赶回大梁,头尾不得超过三天两个晚上,而且越快越好。”
  冯喜、雎子郑重地接过竹筒、启节和令牌,向张仪深深一揖,转身向客舍内急急走去。
  张仪命毕成去召集管家仆役收拾行装,准备搬家。
  毕成应了一声,拔腿就跑。
  张仪铺开竹简,准备给魏王写奏表。
 

  • 用户评论
  • 豆瓣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登录

关闭

资料下载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