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光辉胜利。这是一场向死而生的艰难行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排除千难万险,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这一伟大远征,使在漫漫长夜中艰难求索的中国革命迎来曙光,成为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曲爱国、张从田的《长征记》,以专业军事史学者的严谨与人文关怀的温度,为读者展开了波澜壮阔的长征画卷。
作者对有关的文件、信函、电报、会议记录、亲历者回忆录等做了认真的梳理,精准还原了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等关键战役的战术细节——如兵力部署的调整、地形对作战的影响,又捕捉普通战士的生存图景:炊事员背着铁锅行军,通信兵用绑腿修补草鞋,伤员在担架上仍传递情报。这些细节让“长征”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无数个体用意志与生命铺就的道路。
书中对“战略转移”决策逻辑的解读,更显深度。它不回避历史中的艰难抉择,而是通过史料还原领导层如何在绝境中坚持实事求是,从“被动转移”转向“主动战略布局”,揭示出“团结协作、坚守信仰”的内核。当读者跟随文字翻越夹金山、跋涉松潘草地,感受到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支队伍在绝境中淬炼精神的过程。
这部作品以扎实史料与细腻叙事,让长征的当代意义愈发清晰:它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照亮当下的精神坐标——那种在困境中求存、在迷茫中寻路的力量,至今仍具深刻的启示价值。
(顾开泰)
